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方旦教授级高级建筑师,祖籍浙江诸暨,出生于上海。198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现任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在近五至十年内,先后主持完成十六铺地区综合改造、上海世博行政中心、上海文化广场改造工程等设计项目。无论是十六铺地区综合改造项目,还是上海文化广场改造工  相似文献   

2.
文章简要介绍了上海十六铺地区综合改造项目设计,阐述了设计者对于黄浦江滨江区域的思考及“走进浦江、还江于民”的设计理念。作者通过对十六铺的历史地位、项目背景、设计思想、设计亮点等方面的阐述,向公众介绍即将建成的新十六铺的基本情况,也希望以此促进设计人员对于滨水空间设计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化学建材》2011,(4):7-9
方旦 教授级高级建筑师,祖籍浙江诸壁,出生于上海。198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现任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在近五至十年内,先后主持完成“十六铺地区综合改造”、“上海世博行政中心”、“上海文化广场改造工程”等设计项目。无论是“十六铺地区综合改造项目”,还是“上海文化广场改造工程”项目,他们都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岁月赋予它们厚重的历史感。  相似文献   

4.
十六铺是首期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的一个重点地区之一。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规划和部署下,将十六铺的港区运输功能转向了休闲旅游功能。上海市申江两岸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业主方,承担了十六铺综合改造、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的重任,按照生态化的理念,整合各种资源,使新十六铺在软硬件开发与管理上实现绿色、生态化。  相似文献   

5.
朱雯 《化学建材》2011,(2):55-58
结合十六铺地区综合改造一期工程的建设实例,提出了有别于常规项目管理的“项目设计管理”概念,并总结了此项目设计管理的工作方法、内容及其重要性等。希望通过此文引起业内人士对项目设计管理工作的思考和重视,引发对此更为广泛的关注和了解。  相似文献   

6.
△1月29日,对上海市十六铺地区开始实施综合改造。改造范围为中山东二路以东、黄浦江西岸、东门路轮渡以北、新开河路东延伸线以南的合围地块和水域。  相似文献   

7.
李闵 《建筑施工》2010,32(4):281-283
上海十六铺地区综合改造工程基坑工程根据地块的狭长形形状,因地制宜,将地下空间体临江侧施工期的围护墙、使用期的外墙以及防汛墙结构进行整合成一体,即采用"三墙合一"地下连续墙体结构。该墙体具有防渗、挡土和承重功能。经过改造的十六铺地区,将拥有更加新颖美观、安全可靠的防汛设施,也将拥有真实亲水效果的临时地下空间,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更有良好的示范效果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钢结构》2009,(11):105-105
上海市民耳熟能详的百年老码头十六铺,其综合改造一期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经过上海建工一建公司建设者21个月的连续奋战,新十六铺的巨大玻璃天棚钢结构已安装完毕,确保新十六铺工程能够在世博会召开前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国内外水源热泵技术发展概况,研究了以黄浦江水为冷热源的水源热泵技术在上海十六铺地区综合改造工程中的应用,评价了该系统的能效、经济性及环境效益,并展望了水源热泵技术在国内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上海十六铺地区改造工程紧邻黄浦江,其地下结构的抗渗性非常重要.介绍了在传统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的基础上,对临江地下室主体结构防水工艺进行研究,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良好,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陈伟 《中国园林》2007,23(1):33-40
从城市设计及园林规划角度,介绍了上海市十六铺地块规划及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德国SBA公司的设计理念、原则要求、设计特色和研究思路。SBA公司方案对周边环境、城市空间景观、交通等进行了认真详尽的分析,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设计特点和理念。方案较好地处理了区域内人行交通和车行交通以及地块与十六铺旅游中心及老城厢的交通联系及与十六铺水上旅游中心在地上和地下空间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改善上海市区暴雨积水区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区暴雨积水区改善工程是关系到人民生活、居住及出行的大事,也是关系到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的大事,其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是显著的。该文分析了暴雨积水区成因、探讨了改善积水区对策、并对实施也提出了重要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闵 《住宅科技》2010,30(4):14-17
城市的地标不是简单的视觉形象,而是历经长时间经营和维护产生的。它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环境紧密相联,是多因素的生态化整合。文章通过剖析十六铺开发和设计定位的过程,把十六铺地标与城市、文化和科技的关系,用生态化的理念整合起来思考。以符合不断发展的城市地标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4.
考虑行进波的地下建筑物动力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二维有效应力动力反应分析方法基础上, 提出一种考虑行进波和应力差分量的计算方法, 并以上海地铁一号线隧道为例, 对地铁隧道处于粘性土层和砂性土层两种工况, 分别按不同断面、不同地震烈度、不同的地震波输入方向, 以及考虑不同应力差分量的剪应力计算方法等几种情况进行计算分析, 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As more and more regions step into the aging society all over the world,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tion ag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 becomes more extensive. Shanghai, one of the densely-populated cities, is faced with severe population aging problems. Focusing on the disparities between the city’s central and outer districts, this study evaluates elderly visitors’ behaviors to community parks in Shanghai and related impact factors via mobile phone signaling data (conveying the spatiotemporal behavioral patterns of the elderly) and a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The researched factors included popularity density, the traveling distance from the elderly’s living places to community parks, urban facility density, etc.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both the total and elder population density, and the traveling distance had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 elderly’s visiting behaviors. Moreover, the impact mechanism differ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outer districts. Therefore, specific planning and design guidance for different districts should be proposed to optimize the community park layout so as to promote community support for the elderly care and health justice.  相似文献   

16.
 根据2.5维有限元原理,从横观各向同性土体弹性本构方程出发,推导出横观各向同性土体2.5维有限元弹性波动方程。轨道简化成铺设在横观各向同性地基上的Euler梁。在轨道方向的垂直截面上,将轨道结构和地基进行有限元离散,采用八节点单元,每个节点包含3个自由度,从而使复杂的三维问题转化为平面应变问题,再通过FFT逆变换转换为沿轨道方向三维空间中的时域振动响应。分别基于上海和北京地区的典型土质参数,进行场地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列车运行引起的北京地区场地的加速度响应幅值及位移响应幅值均分别大于上海地区场地的加速度响应幅值及位移响应幅值;随着距轨道中心处距离的增加,两地区土体的动力响应频率均衰减到简谐荷载的自振频率周围,反映出横观各向同性土体的滤波作用;应力波在软土层中传播所消耗的能量大于在硬土层中传播;列车运行引起的地面振动衰减曲线会出现反弹增大的现象,其反弹特性及出现的位置与地基土体参数及列车运行速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孙骐 《山西建筑》2007,33(35):350-351
结合南山湖旅游度假区概况,对南山湖旅游度假区环境保护的原则进行了分析,强调了旅游度假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南山湖旅游度假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以促进该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综合交通枢纽在城市规划发展中的广泛应用和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分析综合交通枢纽中一种特殊形式的枢纽——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对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的概念、功能、相对于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优势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结合国内外典型地下综合交通枢纽案例,分析它们各自的特色,总结了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经验。以上海十六铺地下综合交通枢纽为案例,分析其规划方案、设计思路以及换乘方式,提出十六铺地下综合枢纽未来发展建议,论述了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张正先 《中外建筑》2010,(6):107-109
本文以湖南常德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太阳山生态旅游规划为例,分析该地区生态旅游发展优势条件,给出了旅游规划的整体构思,总结出了新农村生态旅游的规划思路,从而促进在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富集地区的旅游产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杨振良 《山西建筑》2007,33(5):319-320
阐述了繁忙干线提速施工的特点,结合上海铁路局在提速施工组织中总结出的经验,就提速施工封锁方式、封锁日期、封锁点和封锁期间的行车组织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2d一个施工周期、上下行施工地段分别封锁、每2个~3个站的同方向结合在一起施工、施工封锁点选择在上午等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