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丝绸》1983,(8)
830801 带微处理机的丝茧含水率测试仪何伟方等:《浙丝科技》1982,4,43~46。该仪器利用微波测湿原理,由微波水分传感器把试样的含水量转换为直流电压信号,再送入微处理机处理,直接获得含水率读数。使操作简便,测量精度提高。文中对仪器专用微处理机的系统结构与接口电路、工作过程及程序设计作了介绍。图4表1参4。(高路) 830802 有机溶剂对真丝的影响李汉亭:《浙丝科技》1982,4,47~50。有机溶剂处理后的真丝将在其结构的非晶区产生收缩应力。收缩应力增大,真丝的杨氏模量、断裂强度提高,伸度下降。干燥后,真丝的非晶区微隙增加,使其密度、取向度和  相似文献   

2.
针对后加工热处理过程中高模低收缩型(HMLS)涤纶工业丝受热引起性能变化的问题,分别将HMLS涤纶工业丝置于150 ℃不同预加张力(0~0.10 cN/dtex)条件下热处理5 min,分析热处理前后样品的构象变化,阐明其性能调控的结构因素。结果表明:随着预加张力的减小,HMLS涤纶工业丝的断裂强度略有减小,初始模量和5%形变下的断裂强度明显降低,而断裂伸长率明显增大;热处理主要影响非晶区的结构变化,导致HMLS涤纶工业丝的非晶区取向变低、反式构象含量变小、片晶长周期变小以及非晶区厚度变小;可通过施加一定的预加张力有效抵消HMLS涤纶工业丝在后加工中受热时的收缩应力,从而降低非晶区分子链的运动能力,使得力学性能及非晶区结构变化幅度减小。  相似文献   

3.
蚕丝纤维的非晶区溶胀性对甲基丙烯酰胺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煜 《国外丝绸》2002,(1):35-39
本文通过测量湿纤维的小角度x射线散射强度,基于两相模型分析了结晶区和水溶胀非结晶区的散射强度来调查家蚕丝纤维和柞蚕丝纤维的非晶区的溶胀作用。同时调查了非晶区的溶胀性对甲基丙烯酰胺对这些纤维进行接枝处理的影响,利用广角x射线衍射的方法分析接枝处理后纤维结构的变化。与柞蚕丝相比,家蚕丝的非晶区的膨胀程度更大,并因此接枝上了更多的树脂。接枝处理中,柞蚕丝中较小尺寸的微晶更易被破坏。而家蚕丝的微晶被更严重且均匀破坏,破坏作用与晶粒的尺寸无关。  相似文献   

4.
我们进行了用~(13)CNMR谱确定家蚕丝素非晶区结构特征和水合作用对丝素结构影响的一些研究。首先,用~(13)C溶液NMR谱对丝素经糜蛋白酶水解后可溶部分(非晶区)进行了结构分析。在非晶区中,即Cs部分,根据谱(峰)的pH滴定结果,C端氨基酸剩基确定为乙-酪,同样,N端确定为乙-丝。其次,为了确定是什么部分、什么氨基酸剩基基团与吸附的水间产生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不同热定形温度获得的高强型聚酯工业丝性能差异的内在结构因素,对3种高强型聚酯工业丝的结构性能进行对比。采用小角X射线散射和广角X射线衍射方法对其多尺度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结合力学性能及热收缩等结果,明确不同热定形工艺对高强型工业丝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定形温度主要影响聚酯工业丝非晶区取向和片晶结构;相比于高强中缩(HTMS)和高强(HT)聚酯工业丝,高强低伸型(HTLE)聚酯工业丝的热定形温度低,高倍牵伸产生的伸直非晶区分子链在较低热定形温度下并未及时排入晶格形成结晶,而发生了小幅的回复,导致HTLE聚酯工业丝表现出非晶区取向高、结晶度低、晶粒尺寸小与片层倾斜角较大的结构特点,从而使断裂伸长率最小、初始弹性模量最大、尺寸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6.
戊二醛丝胶固着丝的性能和结构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戊二醛为固着剂对生丝进行丝胶固着,通过对固胶丝拉伸性能、酸碱溶失率、电镜观察、热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讨论其结构和理化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固胶丝在酸碱中的稳定性明显增强,而其强度、伸度及吸湿性稍有下降。固胶丝有较好的热机械性能。经初步推断,戊二醛的固胶反应主要发生在蚕丝的非晶区和准晶区的边缘及表面。  相似文献   

7.
利用X—射线衍射法和声速法,研究了高熔融指数聚丙烯高速纺POY丝的晶体结构、晶体取向、非晶区大小和非晶取向。注意到随着纺速的增加,a-轴取向晶体所占的比例提高的事实,论述了它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X光衍射方法(WAXD)与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相结合,研究一定温度条件下,经二甲基甲酰胺(DMF)15分钟预处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商品长丝超分子结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DMF对已定形的PET成品丝作用,主要是晶区和非晶区的解取向,以及改善晶区结晶的完整性;长丝超分子结构形态变化与其染色性能改善密切相关。发现长丝由X光衍射所测得的取向非晶态含量(X_i)和分散染料在其纤维上的扩散系数的对数(lgD)间,存在着较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改性剂参加共缩聚反应的机理及其加速聚合反应的原因。从两种改性聚酯的表征参数及其纤维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聚酯的热性能及其纤维的力学性能变化不大,单环氧化合物改性的聚酯纤维染色性明显改善,双环氧化合物改性聚酯在改性剂加入0.6mol%时表现出明显的交联结构的作用。结构测试的结果表明,改性纤维晶区与普通PET纤维基本相同,非晶区有序程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技术问答     
《丝绸》1983,(5)
问:怎样统一丝色和减少夹花丝? 答:统一丝色和减少夹花丝,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从原料茧到成品必须环环抓紧,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对纺速为3300米/分的涤纶高速纺预取向丝进行热处理,用动态力学、染色、密度梯度、双折射、声速、X-射线衍射等试验方法研究其结构、动态力学性能、上染率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随着定型温度的增加,预取向丝非晶结构从双重非晶态向网络间非晶态的结构变化。双折射与结晶度呈直线关系,X-射线衍射试验初步证明晶区取向基本不变,上染率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增加而降低。并建立了上染率与结构因素与力学损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真丝干法织造前泡丝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容提要本文从杨氏模量、断裂强度、伸度、抱合力和摩擦系数变化等几个方面研究了选用不同的泡丝剂和不同的处理工艺泡丝后引起生丝的丝胶含量和丝胶聚集状态的改变对生丝柔软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工艺,并从理论上作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高强型聚酯工业丝在不同温度下的蠕变断裂机制,采用在线小角X射线散射和广角X射线散射方法对低温(80 ℃)及高温(200 ℃)条件下聚酯工业丝蠕变断裂过程中的微观结构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强型聚酯工业丝的蠕变断裂可分为3个阶段,即负荷加载的拉伸阶段、蠕变形变阶段及加速形变阶段;在80 ℃低温下蠕变断裂的前2个阶段中,部分倾斜片晶转变成未倾斜片晶,且倾斜部分片晶偏离角不断增大,而在加速阶段,伸直的非晶区分子链发生断裂,周期性的片晶堆叠结构遭到破坏;在200 ℃高温下蠕变断裂的前2个阶段中,片晶层表面始终保持倾斜状态且倾斜角逐渐减小,而在加速阶段中,高度取向的非晶区分子链对晶区结构施加应力,晶区表面分子链被拉出而遭到破坏,导致周期性的片晶堆叠结构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14.
陈慰来  刘丹萍  孙娜 《丝绸》2001,(6):21-23
生丝柔软工艺是其编织产的一道重要工序,对真丝针织产品的质量起了很大的作用,文章从初始模量,断裂伸长,润滑度变化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不同泡丝剂和不同处理工艺引起丝胶聚集状态改变对丝条柔软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了最佳工艺,并从理论上作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丝绸》1981,(4)
810401生丝在贮藏中的品质变化Ⅱ生丝理化性质的变化(a)(日文)。森本ひうレ:生丝检查所研究报告(日本)(34)75~90(1980)长期贮藏之生丝,经测定,溶解率略降,而练减率不变。染料吸着率略增。KBr压片法红外光谱测定发现非晶区之高次构造有微弱变化,X射线衍射图几乎无变化。附图9表3参33(《速报》J88062269,张时康)810402生丝贮藏的研究Ⅶ聚乙烯薄膜包装生丝之丝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长丝在卷装层上产生性能不匀的机理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丝饼各层次的黄原酸盐分解速度不同;丝饼制成过程中的离心力变化;长丝在成形、后处理和烘干时丝饼层不同层次的松弛过程差异。根据我们的见解,认为最后一个假设最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聚酯纤维在纺丝时,丝条上会形成一段拉伸区,这种拉伸区是通过丝条的拉伸引起的,其大小等于卷绕速度对喷出速度的比例。在该拉伸区里,高聚物丝条的粘度,直径和速度将发生最大的变化。沿纺丝方向的拉伸区末端,纤维直径不变。过拉伸区,其  相似文献   

18.
合纤丝伸缩性较大,为了提高以这种原料为芯的复合丝生产效率和能使这种复合丝直接用于织造,编织生产,开发了加捻附加装置。本研究对工厂运行的小型装置加以改良,并从提高生产效率为出发点,把加捻装置附加在茧检定用自动缫丝机上,使用这种设备缫制成了聚胺脂(pu)复合丝,并用这种丝进行了试验,其结果得到精练后具有起绉特征的织物。  相似文献   

19.
问:多烘筒浆丝机是否每只烘筒表面都要包覆F—46薄膜? 答:在浆丝机烘筒表面包覆F—46(即四氟乙烯、六氟乙烯共聚薄膜)的作用,是使经丝不被吸附于烘筒表面,可以避免在湿粘状态下经丝离开烘筒时,浆膜粘搭产生丝拉毛现象,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织造生产率。而F—46薄膜导热系数远比烘筒表面材料铜低,包覆薄膜之后,影响烘燥效果,只能相对降低浆丝车速加以弥补,降低了上浆工序的生产率。兼顾F—46薄膜作用和尽可能大的发挥烘燥效率是浆丝工序的一对矛盾,所以在多烘筒浆丝机上,在经丝出浆槽侧的几只烘筒包覆F—46薄膜以  相似文献   

20.
用丝素进行静电纺,发现使用1,1,1,3,3,3,六氟-2-丙醇(HFIP)作为丝素溶剂,通过装有平行电板作为集丝器的静电防装置,可以制造部分取向非晶结构的丝素纳米纤维。分别通过水蒸气或乙醇处理,优先从非晶转变到高收缩的β-转角形silkⅠ或从非晶转变到反平行的β-层状规则排列silkⅡ,此外,微晶的c轴平行取向于纤维轴。当使用加满乙醇的碟形集丝器进行静电纺时,得到了一种独特的网状组织。这种网状组织似乎是因丝素结晶化引起的收缩和/或因纤维间乙醇液滴的表面张力引起的纤维收缩。在这种纺丝装置上,微晶的c轴也平行取向于纤维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