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万宝 《工程机械》1989,20(4):19-22
本文提出了摩擦轮驱动防滑角的概念,分析了防滑角防止相对滑动的原理,得出了具有防滑角的双轮摩擦驱动不会产生相对滑动的结论,并导出双轮摩擦驱动防滑角的设计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3.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对预应力筋与孔道间的摩擦损失公式进行了推导,结合工程实例,对公式和MI-DAS两种计算方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预应力摩擦损失的分布规律,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摩擦耗能减震技术在结构抗震中应用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玉野  王全凤  罗漪 《建筑技术》2003,34(7):525-526
传统的抗震结构是通过增强结构自身的强度和刚度,来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和减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水平位移,结构通过自身的塑性变形和损伤来耗散地震能量。摩擦耗能减震结构通过在结构的特定部位安装摩擦阻尼器(摩擦阻尼器在大震作用下具有较大的耗能能力),增加了结构的耗能能力,从而使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  相似文献   

5.
纸基摩擦材料与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摩擦特性的试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纸基摩擦材料替代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应用于变速器以及制动器中,改善变速器与制动器的换挡及制动平稳性、降低噪声,提高产品寿命。利用SAENo2标准试验机对纸基摩擦材料与粉末冶金摩擦材料进行了摩擦性能、耐久性、能量递增以及连续滑动的对比试验。通过详尽的试验数据及分析,证明纸基摩擦材料的摩擦性能、耐久性和耐热性都远远优于粉末冶金材料。为国内工程机械制造商提供了用纸基摩擦材料替代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所需的详实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6.
土体内外摩擦及摩擦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析了摩擦的机理及土的摩擦强度,通过一系列的试验,分析了土体之间及土体与混凝土之间的外摩擦以及土体内摩擦随含水量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影响土体外摩擦的主要因素有土体的颗粒组成、含水量、孔隙水溶液成分的化学性质和垂直接触面的压应力4个因素;(2)土体表观和本征内摩擦系数均随含水量增大而减小,但表观内摩擦系数受含水量的影响比本征内摩擦系数要大;(3)土中粒间吸力(尤其是可变结构吸力)对土体的摩擦影响很大;(4)土体裂隙面的外摩擦强度与土体的内摩擦强度随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完全不同。土的外摩擦(系数)与土的内摩擦(系数)的区别主要在于:土体的外摩擦(系数)属于表观摩擦(系数),它包含了与水溶液化学性质及饱和状态相关的广义吸力等各种粘聚力的贡献。而土体的内摩擦(系数)属于本征摩擦(系数),广义吸力等各种粘聚力主要归入土体抗剪强度的粘聚力。土体抗剪强度组成部分的内摩擦与粘聚力存在关联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我国汽车摩擦材料的市场需求及发展对策与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8)
为了寻找适合于低速大扭矩水液压马达配对副的材料,采用MMU-5G屏显式高温材料端面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不同转速、不同载荷下,摩擦副316L-PEEK450CA30在海水中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借助OLYMPUS-SZX体式显微镜对试样的磨损表面进行形貌观察。结果表明:在转速和载荷比较低的情况下,摩擦副316L-PEEK450CA30的摩擦系数较小,磨损性能较好;当转速或载荷增大时,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和接触面的磨损情况会急剧增大。在转速300r/min、载荷100N和转速100r/min、载荷300N的情况下,摩擦副316L-PEEK450CA30还会发生轻微的黏着磨损。最后得出,当转速为100r/mim、载荷为100N时,对偶副间的摩擦系数最小,耐磨损程度最好,适合作为低速大扭矩水液压马达的对偶副材料。  相似文献   

9.
10.
接触摩擦单元的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67,自引:4,他引:6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Katona的基础上提出以新接触摩擦单元直接取节点接触应力作为基本未知量,模拟两物体间的摩擦滑动、张开和闭合过程。接触单元的几何和静力约束条件在刚度方程中作为补充方程。运用虚位移原理导出了适用的等效单元刚度-约束矩阵,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称化方法,使该单元具有容易与标准有限元程序联接和计算稳定的优点。计算的结果与理论解非常吻合。作为应用实例,还研究了节理对混凝土坝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实验室内进行了辉长岩的摩擦实验。由实验所得的摩擦强度.位移曲线可以看出,岩样变形过程可分为3个变形阶段:开始时为弹性变形,中间为弹塑性变形过渡阶段,最后为剪切塑性变形阶段或稳态应变强化阶段。断层带外主应力大小和方向由实验控制;而在断层带内部,由于断层泥物质的库仑塑性变形导致其应力状态的变化,不同的变形阶段具有不同的应力状态特点。通过对变形过程中的应力状态及摩擦强度变化的研究,分析了断层带内应力主轴方向发生旋转,最终达到简单剪切变形状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16)
为了解决纯碳化硼陶瓷摩擦学性能不佳的问题,设计新型复相陶瓷碳化硼/六方氮化硼(B4C/hBN)并探究其摩擦学性能,在MMU-5G型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采用纯碳化硼(B4C)陶瓷和六方氮化硼(hBN,质量分数为30%)的B4C/hBN复相陶瓷分别与灰铸铁(HT)配副进行干摩擦、乳化液润滑及20#机油润滑下的摩擦磨损实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摩擦表面形貌;采用能谱仪(EDS)、X光电子能谱仪(XPS)、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磨面和磨屑的物质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干摩擦条件下,纯B4C陶瓷与HT配副时,摩擦因数高达0.5,而B4C/hBN复相陶瓷与HT配副摩擦因数降低至0.2,这是由于在复相陶瓷摩擦表面生成了由Fe2O3、Fe3O4、B2O3、hBN组成的连续的表面膜的润滑作用;在乳化液润滑条件下,hBN水解导致复相陶瓷剥落,使该配副未达到流体润滑,故纯B4C陶瓷与HT配副摩擦因数低于B4C/hBN复相陶瓷与铸铁配副;当采用20#机油为润滑剂时,2配副摩擦因数相当。  相似文献   

13.
王耀的盛宴     
去武汉之前,便听说王耀开的年会很“火爆”。据说此会之“火”令业界引颈,而且一年盛过一年。一个规模不大的摩擦材料年会究竟能怎样的“火”法?带着疑问和好奇,笔者登上了南下的列车。真乃百闻不如一见。从研讨会现场的700把座椅席不空位,到展示会大厅的人头攒动,记者亲身领略  相似文献   

14.
摩擦减震支撑在结构抗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略介绍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在摩擦减震方面所作的研究。一、支撑装置简述摩擦减震支撑是在支撑节点装置可滑动而改变形状的机构。机构具有带镀层的摩擦制动钣(图1)。机构的滑移受钣间摩擦力控制,而摩擦力取决于钣间的挤压力,可通过松紧节点钣的压紧螺栓来调节。图2示若干  相似文献   

15.
张小萍  张伟东 《工业建筑》2003,33(10):81-83
根据摩擦单元的力 -位移 -滑移量关系 ,建立了包含摩擦型单元的结构整体分析方法。算例分析表明 ,在结构中安装摩擦阻尼器可以大大地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  相似文献   

16.
17.
18.
张宏 《工程质量》2006,(12):21-23
本文从摩擦面试件制备、检测过程、检测仪器设备及人员三方面对影响其检测结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的建筑机械大都采用摩擦片式离合器,它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起着传递与分离动力的作用,从而使机车能够顺利起步、安全停车和及时变速。摩擦片式离合器主要由飞轮、压盘总成、从动盘总成和分离机构等组成,对离合器只有做到认真正确使用和及时保修,才能确保机车的正常运转,并起到提高效率、降低油耗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的作用。 1熟练掌握操作技术 (1)离合器的分离动作要迅速、彻底,即离合器踏板必须一次踩到底,这样才不致发生拖  相似文献   

20.
在本研究中,对碳钢、铍青铜和铜镍锰合金等三种金属与砂轮和45号钢轮摩擦时产生火花的能力和引燃能力作了对比实验。用于实验的可燃混合气为液化石油气/空气和氢/空气。实验表明,碳钢和砂轮摩擦产生的火花最强烈,但仍很难引燃液化石油气/空气混合气,披青铜与砂轮摩擦时几乎看不到火花,铜镍锰合金在同样条件下产生火花的几率稍大。在摩擦时间较长的条件下,两者均能引燃极易爆炸的氢/空气混合气,但爆炸却并不是在火花出现时章即发生的。可以推断:在上述条件下,摩擦造成的炽热表面是引燃的主要原因,而材料的引燃能力的强弱,不能只以是否产生火花为判断基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