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范坤 《电视技术》2013,37(11):35-38
研究了压缩感知视频编码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压缩感知视频的采样率更低。基于压缩感知技术,对视频帧的一维感知和二维感知分别进行研究和分析。由于考虑到视频帧行与行之间的相关性,二维感知更适合视频编码。同时,实验结果表明二维视频感知对高冗余度的视频序列重建效果更加优越。  相似文献   

2.
本文给出了视觉感知编码方法的综述。首先介绍了人类视觉系统(HVS)的特性,然后根据视觉感知编码方法所利用的视觉特性不同将其分为三类,并分别介绍各类方法的研究现状。最后展望视觉感知编码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徐进  吴志美 《通信学报》2007,28(3):35-40
通过分析视频图像中位于不同位置上宏块的运动信息以及纹理特征,给出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度量宏块视觉敏感度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人眼视觉特性的率失真优化帧内刷新算法。该算法根据宏块的视觉敏感度对其相应的全局失真进行调整,使之更符合人眼的视觉特性,从而保证具有较大视觉失真期望值的宏块能得到更及时的帧内刷新。典型3G无线信道环境中基于H.264视频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率失真优化帧内刷新算法相比,本算法能保证解码器端的重建视频图像具有更好的主观质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通信迈入3G时代,在众多的3G增值业务中,移动视频业务无疑将会成为3G业务的核心应用,以视频编码技术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是支撑移动业务运营的基础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面向3G环境下的移动视频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技术问题;然后从可分级编码、视频转码、多描述编码、基于视觉特性的编码几个方面论述了针对移动视频的编码技术;最后对面向3G环境下的移动视频编码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针对立体视频中存在着大量的感知冗余,首先通过主观实验研究梯度和纹理因素对立体掩蔽 效应的影响,建立双目恰可察觉编码失真(BJNCD)模型;同时考虑到人 类视觉特性(HVS)的视觉敏感度并非恒定不变,当视网膜离心率变大 时,像素的视觉阈值也随 之变大,因此结合HVS的视网膜中心凹感知特性建立了基于中心凹的双目恰可察觉编码失真(FBJNCD)模型。为验证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将其 应用于多视点高效视频编码(MV-HEVC)测试平台中对立体视频进行非 对称编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模型在保持立体视频感知质量的同时能够有效节省编码码 率,提高了立体视频压缩效率。  相似文献   

6.
考虑到HDR视频高动态范围和高精度的特殊性以及人眼视觉感知的复杂性,提出一种基于 对比敏感度函数的高动态范围(HDR)视频编码率失真优化算法。首先,根据对比敏感度函数( CSF)的定义得出对比敏感度(CS)与人眼对误差敏感 程度的关系;然后,针对10比特HDR视频的亮度分量,以树形编码单 元(CTU,coding tree un it)为基本单位,求取影响视觉对比敏感度的适应亮度值以及空间频率的大小;最后,进 一步修正对比敏感度值作为视觉感知因子,对HEVC编码过程中每个CTU的拉格朗日因子 进行缩放,实现更加符合视觉感知的码率分配,去除感知冗余。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 HDR-VDP-2.2的Q因子和PSNR_DE分值下,和原始编码平台相比 ,码率平均节省5.6%和8.3%,有效提升HDR视频编码压缩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质量评价测度.首先对图像进行Hybrid Wavelets and Directional Filter Banks (HWD)分解,得到相应的尺度和方向子带信息.然后对各个子带进行对比敏感度掩模,使不同尺度和方向子带的信息具有相同的灵敏度.根据人类视觉感知特性设定视觉感知阈值,获得相应的视觉感知系数并归一化.利用参考图像和失真图像视觉感知系数差值的变化得到相应的图像质量评价测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测度与主观感知有很好的一致性,能准确地反映人眼对图像的视觉感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取得了商业运营的巨大成功,无线多媒体通信已经成为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现有视频编码技术并没有很好解决容错性能和编码效率之间的矛盾.因此,为了满足有质量保证的视频业务在移动通信网络上传输的需求,必须突破传统视频编码思路的局限,引入新的编码思路和技术.本文对视觉理论编码中的感知视频编码技术、感知码率控制方法、感知视频容错编码技术以及解码端错误隐藏技术等相关领域研究工作进行综述分析.  相似文献   

9.
结合人眼视觉系统特性,讨论了视频的空域、时域信息以及由之产生的3个度量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客观视频质量的评价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反映人眼视觉机制,合理评价视频质量,在视频信号处理和图像压缩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半监督视频目标分割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传统半监督视频目标分割方法的网络模型缺乏对相似目标的判别力,且传统的掩码传播方式对模型的指导能力较弱.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前景感知视觉注意的半监督视频目标分割方法.三流孪生编码器将输入图像映射到同一特征空间,使得相同目标具有相似的特征.基于前景感知的视觉注意将编码器输出的...  相似文献   

11.
12.
AVS中的音视频编码压缩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了音视频编码标准AVS中的主要技术特点,对AVS标准所采用的主要技术进行了综述,给出了AVS视频标准与MPEG-4 AVC/H.264编码器性能的比较和分析,讨论了AVS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变码率MPEG-2视频编码的统计特性,认为基于条带的统计分析方法能更好地描述视频序列的特性。本文同时提出了一种按照图像编码类型的可分级数据分割新方法,该方法降低了基本层流量的变化,减少了带宽需求,并能提供良好的主观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4.
立体视频图像编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编码方案、关键技术和评价准则3个方面综述了立体视频图像编码研究的发展.阐明了各种编码方案的特点及适用范围.详细分析了立体视频图像编码中视差估计、运动估计、遮挡检测、残差图像编码和码率控制5大关键技术,总结了各项技术的发展现状.最后指出了立体视频图像编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以HEVC和AVS2为代表的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仍主要采用基于预测/变换的编码框架,但在编码单元、帧内预测、帧间预测和去块效应滤波等环节均引入了新的编码技术.对这些视频编码新技术进行了总结,同时分析和探讨了场景视频编码、云编码以及深度学习视频编码等视频技术发展新方向.  相似文献   

16.
多视点与深度视频(MVD)可以有效表示自由视点视频,减少了需传输视点的个数,该表达形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对MVD进行高效编码尤为重要.介绍了自由视点视频的发展现状及国内外研究概况,详细讨论了深度图像的高效编码技术及多视点与深度联合编码技术,并对多视点与深度视频编码技术进行了总结及展望.  相似文献   

17.
建立在Slepian-Wolf和Wyner-Ziv编码理论基础上的分布式视频编码是一种全新的编码框架。与传统视频编码方案相比,其突出的特点决定它可为未来无线视频信号编码与传输提供具有极大竞争力的解决方案。首先详细介绍了分布式视频编码的理论基础和特点,然后讨论了分布式视频编码的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阮若林 《电视技术》2014,38(3):13-17
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视频为核心的多媒体信息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随着视频存储与传输的广泛应用,高效视频编码技术研究已经成为多媒体技术的研究热点。系统讨论了当前流行的视频编码技术标准及框架与采用的关键技术、标准的效率与复杂度的关系,并重点分析了未来视频编码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面向HEVC的恰可察觉编码失真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进一步提高现有视频编码技术的压缩效率及解 码重建图像的主观视觉感知质量,在现有人眼恰可 察觉失真(JND,just noticeable distortion)模型的基础上, 提出了恰可察觉编码失真(JNCD,just noticeable coding dist ortion)模型。首先,通过主观实验,对恰可察觉梯 度幅值差异(JNGD,just noticeable gradient difference)进 行了研究,分析其变化规律并建立JNGD模型。使用全变 分(TV,total variation)方法将图像分解为结构图和纹理图后,分别求 取其梯度信息得到结构梯度图和纹理梯度图, 利用JNGD模型分别滤除结构梯度图和纹理梯度图中的人眼不可察觉的梯度幅值 ;其后,分析了人眼感知对于不同 梯度幅值的编码失真敏感性,设计了梯度幅值与JNCD值的主观实验,得到两者的关系模型; 最后,考虑人眼对图 像中的边缘、平坦和纹理3类区域失真感知程度的差异性,利用滤波后的结构梯度和纹理梯 度信息将图像划分为上 述3类区域,最终建立整幅图像的JNCD模型。为验证本文提出的JNCD模型的可靠性,在高效 视频编码(HEVC)标准测试平台上进行的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在本模 型指导下的编码其解码重建 图像获得了较好的主观视觉效果,可为人眼视觉感知冗余的分析及感知编码的改 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