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运发 《科普研究》2012,7(4):32-36
自然类博物馆价值体系可以用一个坐标系似的“十字星”系统来描述。纵轴表示自然类博物馆通过其研究、传承功能实现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历史意义的价值;横轴表示自然类博物馆通过其展示功能,通过展览宣传教育、社会服务实现其社会影响的价值;“十字星”的纵轴和横轴交叉点即“十字星”价值体系的“元点”,是自然类博物馆实现其价值的基础。引用西方管理学“4P”理论,有助于探讨促进自然类博物馆科普教育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新疆师范大学以“大科普”作为建设理念,结合民族地域特色和学科资源等优势、多方面开展了面向青少年的科普教育,2002年新疆师范大学被批准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2004年被评为“自治区优秀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本文从组织机构建立、整合资源优势、科普教育针对性、实施措施等方面阐述了新疆师范大学在多年实践中的经验和启示,以期为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类似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钱雪元 《科普研究》2014,9(1):62-66
科技博物馆是非营利的公共机构,但在市场驱动和经济衰退的压力下,科技博物馆的行为日益表现出营利冲动和趋向,逐渐在与主题公园式的娱乐业之间形成了一大片"灰色地带"。它表现在三方面:教育还是娱乐;公益还是营利;公营还是民营?  相似文献   

4.
齐欣  莫小丹  任杰 《科普研究》2017,12(5):10-18
自然科学博物馆是社会化科学传播和科普教育的设施和机构。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 社会信息化的新形势下,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从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发展入手, 分析社会语境因素中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区域发展不均衡、科技与社会交互对自然科学博物馆发展的重要 影响。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自然科学博物馆应对上述挑战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和解决方案,并由此对促进自然科学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出对策建议: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开展交流 合作项目、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建立互惠共享机制,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科技、教育、文化的交流与 合作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5.
<正>“互联网+”虚拟博物馆是智慧博物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博物馆服务、保护、管理的智能管理。基于此,本文着重探讨智慧博物馆建设所包含的内容以及“互联网+”智慧博物馆建设的具体路径,为相关内容的研究提供参考。博物馆是展现一个国家深厚文化底蕴和悠久历史的最好舞台,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是呈现给人民群众的文化服务。既是一种人文关怀,又是一种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意义的非营利组织。从馆藏结构上来说,博物馆包含了建筑、文物、环境、其他公用设施等实物资料,这些资料包含了海量的基础信息和丰富的人文资源。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然科学博物馆科学教育活动案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钟琦 《科普研究》2008,3(3):50-52
本文对向我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征集的近百个科学教育活动案例进行了研究分析,首次将研究的着眼点投向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资源利用、实施和效果评估,研究分析我国自然博物馆科学教育活动开展情况、目前发展水平和特点,从理论上总结优秀案例,为所有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实践者提供指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7.
博物馆是对文物标本收集、保藏、研究、陈列、传播文化科学信息,为社会服务文化教育机构。公益性是博物馆必须始终坚持的宗旨,只有坚持博物馆的公益性,才能让博物馆真正成为人们了解国家、城市历史文化的公共学校。今年两会决定,我国的1400家公益性博物馆和有国主义教育基地两年内将免费开放,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可见,国家已经在重视和加强公益事业这一块,并且,首先从博物馆开始。我们可以预见,通过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将会为谁都 人民带来不可低估的公益效应。  相似文献   

8.
郁波  钟琦  郭耕 《科普研究》2009,4(1):84-88
2008年12月2日,中国科普研究所举办了科普场馆青少年科学教育沙龙,来自博物馆科学教育、青少年科学教育、科普研究以及科普产品制作等领域的30多位学者参加了沙龙。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任福君首先介绍了科普研究所在科普场馆展教功能、展教手段的监测评估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如何在科普场馆开展活动来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交流,此次沙龙为科学普及、科学教育和科普场馆研究领域学者的广泛交流搭建了重要的学术平台。  相似文献   

9.
台湾的科学普及运动,都透过平面出版的形式来展现,有过4波巨大的浪潮。这种经验有值得海峡两岸四地省思之处。第一波是1970年《科学月刊》创刊,高举“让科学说中文”的大旗。第二波是1983年的《牛顿杂志》登陆,标榜“开启图解科学新页”。第三波是1991年天下文化“科学文化”书系的建立,把温温热热的“典范科学家”带入冰冰冷冷的“科学典范”中,开始了科学与人文的对话。第四波从1998年起,各大出版社纷纷跨入科普出版领域,盛况空前;持续到2002年,更出现两本科普杂志《科学人》(ScientificAmerican的繁体中文版)及《科学发展月刊》(由台湾的“国科会”主办)。近乎每隔10年,科普运动的浪潮就爆起一声拍岸巨响。可是,蒙昧的岸石并不见裂痕,只是微微松动。所幸巨浪过后,余波仍然不息,继续拍打岸边,只是力道渐弱。现阶段的科学普及工作,就平面出版的领域而言,有以下当务之急。(1)重新定位“科学普及”的核心对象。是漫天撒网,遍及社会大众?或是只针对学生,而且是精英学生?还是只想跨越学门藩篱,仅供学术社群内部交流?“科学普及”的对象不同,诉求与做法就应当有差别。(2)报纸、周刊、月刊、书籍等平面媒体,性质有异,传播速度也不相同。须各尽其责,共同推动科普。(3)严守科学立场,不要宣扬伪科学。(4)重视翻译,重视写作技巧。(5)尊重美术设计、广告、行销、财务等等专业,群策群力。(6)大学出版社最靠近丰沛的学术资源,应该参与科普运动。  相似文献   

10.
关于科技博物馆教育活动开发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娟  尚修芹 《科普研究》2009,4(3):39-43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科学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提升公众,特别是未成年人的科学素养已经成为科普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6年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明确指出“要鼓励和支持科技馆等科普场馆……开展科学教育和培训”。因此,作为公众的科普场所,科技博物馆必须为青少年开发相应的教育活动。笔者总结了发达国家博物馆的科学教育活动经验,认为科技博物馆内的教育活动开发应该遵从年龄针对性、互动性、新奇性、趣味性,以及结合学校课程和青少年的生活经验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笔者还提出了一些可借鉴的活动形式,如以体验、探究为中心的活动和长时间卷入的展品、科普表演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