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熊洁 《电子世界》2013,(22):176-177
微穿孔板的发展已接近半个世纪。基于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基础,微穿孔板结构简化了穿孔板后的多孔材料,同时达到了提高本身吸声特性的目的。组成微穿孔扳的主要元素就是微管和空腔。通过分析微管和空腔的声阻抗率,近似计算出微穿孔板的吸声系数与吸声频带宽度,并讨论微穿孔板结构模型的来源。根据微穿孔板结构模型,分别计算不同的参数组合对吸声系数及频带宽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马智慧 《电声技术》2014,(5):11-13,29
针对一种变截面微穿孔板进行了实验,并用传统微穿孔板理论对其实验结果进行了模拟。实验发现:对变截面微穿孔板的实验结果进行模拟近似后,其结果可以按照传统的微穿孔板理论进行设计,二者具有同样的吸声效果。模拟结果中的孔径都比较小,稍大于变截面微穿孔板的小孔孔径,比大孔孔径要小很多。模拟的板厚不一样时,孔间距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结果都有一个共性:这些模拟数据的传统微穿孔板是很难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的,孔径、板厚和孔间距无疑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所以此种设计的变截面微穿孔板可以实现无法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传统微穿孔板的吸声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加工误差对微穿孔板吸声性能的影响,该文以微穿孔板理论和电声等效电路原理为基础,建立了考虑加工误差时,微穿孔板吸声的理论模型,数值分析了微孔尺寸成正态分布和平均分布两种形式时,微穿孔板吸声性能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当存在加工误差时,微穿孔板的吸声峰和吸声带宽都略有减小。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基于多孔径微穿孔板的主动吸声方法,在微穿孔板的空腔内横向放置可上下移动的隔板。从理论上说明了移动隔板改变声阻抗的可行性,利用数值分析法进一步比较了两种隔板移动方法对3种典型参数多孔径微穿孔板吸声性能的影响。对于15mm背腔的多孔径微穿孔板,在800~1 900Hz频段内平均吸声系数的分析结果达到0.85,表明该主动吸声方法的有效性,同时也为拓宽微穿孔板吸声体的频带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根据渗入工艺加工微穿孔板吸声结构产生的微孔不规则分布的特点,研究了微孔不同分布范围的穿孔板的吸声特性。研究发现,随着微孔分布范围的逐渐缩小,穿孔板的共振频率逐渐向低频方向移动。随着穿孔分布范围的变化,微穿孔板的表面法向声阻变化不大,表面法向声抗相对较大。利用穿孔板理论对微孔不同分布范围的穿孔板的吸声特性进行模拟,发现穿孔板理论仅适用于微孔分布范围较大的穿孔板。通过分析穿孔板阻抗的作用,使其在微孔分布范围较小的情况下,也能模拟穿孔板的吸声性能。  相似文献   

6.
熊洁 《电子世界》2013,(23):177-178
传统的声电类比法在单层微穿孔板吸声结构中的计算,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在双层微穿孔板结构中存在较大误差,于是提出用传递矩阵法对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进行分析。本文对比分析声电类比法与传递矩阵法在微穿孔板结构模型中的应用,从而有效设计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参数设计的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7.
影响微穿孔板吸声系数的结构参数很多,设计计算复杂,尤其是对多层微穿孔板复合结构的计算.针对3层及4层微穿孔板复合结构的吸声系数进行了计算,应用遗传算法对其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在常用噪声频率范围内获得了非常饱满的吸声系数曲线,与双层微穿孔板复合结构相比,在吸声系数和吸声频带上都有了很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相比单层微穿孔板,双层微穿孔板具有吸声频带更宽,吸声效果更好等优点.本文利用传递矩阵法求解双层穿孔板结构的正反向吸声系数,并用有限元仿真验证理论模型的可行性.分析讨论了结构前后板参数变化对结构整体的双向吸声系数影响,应用遗传算法计算得到了结构板双向吸声系数最优解,为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应用及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结构参数对微穿孔板结构声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穿孔板结构声学特性与结构参数密切相关,该文讨论了这些结构参数对吸声性能的影响.采用传递矩阵法计算微穿孔板结构的声学特性,在验证理论计算结果可靠的基础上,研究结构参数(如穿孔率、微孔直径、板厚和空腔距离)对微穿孔板结构吸声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穿孔直径、板厚和穿孔率主要影响吸声结构的共振吸声峰值,空腔厚度主要影响共振基频;共振吸声峰值随穿孔率、微孔直径和空腔厚度增加而降低,随板厚增加而增大.增加穿孔率,共振基频向低频移动;而增加微孔直径、板厚和空腔厚度,共振基频向高频移动;吸声频带宽度随穿孔率增大而增加,随微孔直径、板厚和空腔厚度增加而变窄.  相似文献   

10.
分析不同共振频率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并联的结构模型,并计算了其组合吸声系数。理论计算结果与采用SYSNOISE软件,根据GB/T 18696对并联的微穿孔板吸声系数进行仿真实验得到的结果及已有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文中并联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声阻抗率及组合吸声系数的计算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室内声学设计中采用统计声学仅能得出T60的一个统计平均值,使用Odeon软件能计算出封闭空间中多个指定位置的T30,EDT,STI等声环境参数,计算耗费的时间主要取决于电脑的硬件配置.以重庆大学A区多功能厅、建筑城规学院会议厅为样本,对Odeon软件的计算值和实际测量值进行比对,评估Odeon软件的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李水 《电声技术》2013,(12):18-24,41
不良的建筑声学环境存在着许多声音缺陷,如声聚焦、颤动回声、声影等。可以通过恰当的电声设计来弥补这些缺陷,以达到相对理想的声音效果。首先使用先进的声学设计软件进行声场的模拟设计,然后选择合适的电声设备(如数字音箱)来解决实际建筑上存在的声学缺陷。论述了常见的各种建筑声学缺陷,并对其进行了分析,以及如何通过选择合适的电声方案来解决这些缺陷。  相似文献   

13.
夏栋  察豪  张伟  夏奎 《现代雷达》2012,34(4):32-35
软件雷达是软件无线电技术在雷达领域的扩展。随着现代电子器件性能的提高,硬件平台的性能将不再是制约软件雷达发展的条件,它意味着通过先进的软件工程技术以提高雷达软件部分的开发效率和质量。但是当前软件雷达领域的研究仍停留在硬件平台的实现上,而利用软件工程中的先进技术提高雷达系统的开发效率和可靠性在目前研究的很少。文中分析了软件工程理论在软件雷达开发过程中的作用,并将软件产品线技术引入到雷达系统软件开发过程中。对雷达系统进行领域工程建模,生成了领域分析模型和领域体系结构,用于指导后续的领域设计与代码实现。在软件雷达开发过程中使用软件产品线技术,可以充分复用雷达系统的开发过程、需求分析、软件体系结构和领域构件等,有效提高雷达系统的开发效率和软件质量。  相似文献   

14.
高业文  孙学  陈小康 《电讯技术》2023,63(3):348-356
针对机载综合射频开放式系统架构,为了在软件综合层面上实现波形应用软件与具体平台的解耦,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软件通信架构(Software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 SCA)的软件平台及其环境工具,解决了机载平台软件的分布式通信、资源调度管理、系统建模等技术问题,从而实现功能、应用和波形的组件化与动态重构。测试验证与工程应用情况表明,软件平台能够满足机载领域信号、信息处理强实时、高可用的应用需求,可有效提升综合射频系统软件开发质量与集成联试效率。  相似文献   

15.
软件测试文件的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件测试文档是软件测试人员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平台,通过规范地编写软件测试文档,可以保证软件测试的顺利进行.对软件测试文档的种类、软件测试计划、软件分析报告等软件测试文档的编制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微型飞行器飞控系统开发的需要,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嵌入式Linux的飞控系统软件平台。介绍了宿主机嵌入式开发环境的搭建过程,进行了机载飞控系统软件平台的搭建,主要包括制作启动引导程序,编译内核,制作根文件系统和设计外围设备驱动;最后进行驱动程序的测试及软件平台的验证。通过对不同接口类型传感器的驱动程序进行测试,验证了软件平台的性能,满足微型飞行器上层飞控软件开发和测试的需要,且具有通用、易维护和易扩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刘凤  黎贺 《现代雷达》2017,(5):21-24
高性能硬件计算平台的发展推动了软件化雷达的设计研究。文中分析了应用集群硬件平台实现软化件雷达的研究过程,并将通用集群平台技术引人到雷达系统设计中。基于集群平台,对雷达系统进行领域工程建模,生成了软件化雷达体系结构和层次化的软件体系结构。集群平台的开放架构可以充分复用雷达系统的开发过程、需求分析、软件体系结构等,有效提高软件化雷达的开发效率和软件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一种软件无线电GMSK非相干接收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给出了一种适用于软件无线电的突发模式非相干GMSK接收机。该接收机可以在很短的前导字序列内完成载波和符号同步,采用线性近似的非相干检测算法来对非线性的GMSK。信号实现解调。该接收机采用前馈结构实现快速同步,同时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和相对优越的性能,适合于在线性软件无线电接收机平台上实现。通过仿真给出了该接收机与几种典型GMSK。接收机的性能比较,并且在实际软件无线电平台上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9.
周杰 《电子科技》2013,26(8):53-56
介绍一种应用于软件无线电的数字信号处理平台,通过对平台设计架构、硬件实现方案及软件可配置功能的阐述,提出了GMSK和CPM两种无线通信波形软件实现方案。该平台采用OMAP+FPGA的架构,具有通用性好、扩展性强等特点,适合于高性能、低功耗的应用场合,可广泛应用于在无线通信、导航定位、图像处理等数字信号处理领域。  相似文献   

20.
基于通用硬件平台及软件无线电技术运行多波形的新型战术电台,是实现多频段多模式多用途、互连互通互操作的关键战术通信装备之一。分析了多波形电台的基本技术内涵;给出了国内多波形电台技术发展途径建议,重点在于开发符合通用设计规范的硬件平台、系统操作控制软件平台及波形库软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