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时分法立体显示和偏振光立体显示相结合双路显示方案.在液晶显示器或投影机(DLP,3-LCD,LCOS)前设置了一层旋光液晶,在成像器件上交替轮流播放左右2路视图,同时旋光液晶对液晶显示器或投影机出射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进行0°或90°交替变换,当观看者戴上相应的偏振镜便可以实现双路或立体显示.  相似文献   

2.
激光显示系统主要由三基色激光光源、光学引擎和屏幕三部分组成。 光学引擎则主要由红绿蓝三色光阀、合束X棱镜、投影镜头和驱动光阀组成,光润驱动使光阀上分别生成红、绿、蓝三色对应的小画面,然后分别引入三色激光照明投影到屏幕上,即产生全色显示图像。充当光阀及驱动源的可以是各种微型显示系统、如LCD,LCOS,DMD,GLV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液晶显示屏(LCD)和液晶(LC)偏振开关组成的三维集成成像系统,并给出实验演示结果,其目的是为了增强可视性,例如集成成像的视角和图像深度。为了增大视角,使用了液晶偏振开关控制的单透镜和正交偏振片。为了增大图像的深度,采用了双折射材料或带有偏振开关的偏振选择性反射镜。由于我们提出的所有方法都不使用机械结构,因此有助于实现一个实用的基于集成成像的3D显示系统。  相似文献   

4.
文章列举了适用于反射型硅基液晶显示(LCOS)的关态常白和常黑反射型显示模式,模拟出电光曲线,着重关注液晶显示的驱动电压,RGB三基色色散,未放置补偿片,通过偏振分光棱镜(PBS)产生偏振光,改变扭曲角度,光学延迟量以及入射偏振光方向与临近液晶层取向夹角达到改变模式的目的。针对LCOS的不同要求,在显示模式之间进行了对比,为实际的模式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中提出采用空间光调制器进行子图输入、用激光干涉成像光学头产生干涉条纹的方 法来实现3D 图像或光学可变图像的制作,研制了大幅面3D 图像激光光刻系统,光变图像分辨率可达5080dpi ,平均运行效率达8000dot s/ s(1270pdpi) 以上。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SLM 的三维图像激光光刻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提出采用空间光调制器进行子图输入、用激光干涉成像光学头产生干涉条纹的方法来实现3D图像或光学可变图像的制作,研制了大幅面3D图像激光光刻系统,光变图像分辨率可达5080dpi,平均运行效率达8000dots/s(1270pdpi)以上。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液晶与显示》2005,20(6):553
夏普公司提出双面显示TFT-LCD新型结构。此结构特点是增加一个前照明灯和多一层偏振膜(简称P3)。P3具有当入射线偏振光的偏振面与P3的透射轴平行时,线偏振光透射;而垂直时反射。P3位于LCD板和背偏振膜之间。当前偏振膜和背偏振膜光轴正交时,TN模式LCD处于关态时透射显示,开态时反射显示。这样实现了LCD屏双面显示。  相似文献   

8.
为了将2D/3D兼容显示技术应用于增强现实设备中,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透镜阵列全息光学元件和反射偏振膜的增强现实2D/3D兼容显示系统。该系统利用反射偏振膜将投影光源进行反射或透射。反射光束载有2D显示片源,以此实现2D显示;透射光束载有3D显示片源,经透镜阵列全息光学元件调制后实现3D显示。反射偏振膜和透镜阵列全息光学元件对环境光均有较好的透过率,从而保证系统具有增强现实的光学透过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增强现实2D/3D兼容显示系统能够在2D显示模式和3D显示模式之间进行自由切换,并且其环境光对比度高于显示标准要求的标准值3∶1。  相似文献   

9.
范钧  刘泽晟  邓慧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0,49(1):0116001-0116001(5)
为了解决视区分离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偏振光栅的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器,建立了3D成像模型,详细阐述了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的原理;通过几何光学推导视区宽度以及观看视角的计算公式;研制了基于偏振光栅的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测试装置,在左18°到右18°的范围内,通过左偏振眼镜和右偏振眼镜在同一视区内分别观看到两个不同的3D图像。  相似文献   

10.
交叉偏振图像不但可以反映样品的偏振敏感结构信息,而且可以更好地反映出样品浅表层的微结构。因此利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CT)获取样品的交叉偏振图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前人的基础上,实现了一种基于单模光纤的新型全光纤交叉偏振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CP-OCT),该系统具有同时获得样品的交叉偏振信号和同向偏振信号的功能。详细介绍了CP-OCT系统信号的形成原理,并使用琼斯矩阵理论推导出交叉偏振信号和同向偏振信号的表达式。使用CP-OCT系统分别对玻璃片、中心波长为1310nm的λ/4波片及在体皮肤进行成像,从实验上验证了全光纤CP-OCT系统具有同时获取样品偏振敏感结构与偏振不敏感结构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硅基液晶(LCOS)是最适合用于全息视频显示的空间光调制器之一,但是受限于小衍射角和低分辨率的特性,当前市场上的LCOS并不完全适用。近年来出现的超常表面(例如,间隙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具有独特的特性,提供了一种新的对光传播进行控制的方法。文中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在LCOS中插入超常表面结构,旨在解决小衍射角和低分辨率的问题。为了实用化,使用铝作为金属层、三氧化二铝层作为电介质层,生成GSP结构。首先,研究了铝在可见光频率的光学特性以及相应的法布里珀罗共振子模型。然后将初始GSP结构插入到LCOS中,得到液晶中的电场分布,进一步观察液晶中指向矢分布的变化。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结构对远场衍射光具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全息显示的视场角也发生一些改变。因此,这里提出的在LCOS装置中插入GSP的方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刘浩 《现代显示》2010,(11):40-42
亮度是评价LCOS光引擎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参数。光引擎的高亮度是LCOS投影系统提供优质画面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文章阐述了在理论层面上对LCOS光引擎亮度的分析方法和ColorQuad结构LCOS光引擎能量利用率的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单片式彩色LCOS微显芯片电路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一种单片式彩色LCOS微显芯片的电路设计。这种LCOS芯片配置合适的光机及电路系统可用于单片式LCOS彩色背投电视或其它投影产品。与传统场序彩色LCOS微显芯片类似,该芯片的主要模块由行扫描驱动器、数据驱动器和象素驱动矩阵三大部分组成。不同的是二者的行寻址方式不同,传统场序彩色LCOS采用的是逐行扫描法,而此处介绍的彩色LCOS采用的是随机寻址方式,将红、绿、蓝三种数据几乎同时写入象素矩阵,配合滚动的光照显示彩色图像。单片式LCOS系统与三片式LCOS系统相比可以节省微显芯片及配套电路系统数目,从而大大节约成本,在背投电视和其他投影产品产业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固态体积式真三维立体显示将三维目标体信息通过高速投影光学引擎,依据显示信息表面深度不同,分别投影到对应深度的显示体上。文章设计了用于固态体积式真三维立体显示照明光路中的中继系统,其放大率为-2,物方数值孔径为0.402,优化后畸变小于0.5%,大大提高了固态体积式真三维立体显示器照明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和均匀性,降低了系统对光源亮度的要求,同时也减小了系统的发热量。  相似文献   

15.
计算全息三维实时显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计算全息三维实时显示是目前国际光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计算全息三维显示技术研究的现状。从计算全息三维显示的原理出发,简介了全息图计算的复杂度、再现像尺寸与视场角等参数的关系以及影响再现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各种获得高质量、大图像和宽视场角的全息三维实时显示技术方案,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对全息三维实时显示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高分辨率多视点动态全息3D显示方法,观看视点位置变化时,观看者能够看到连续变化的3D效果。在进行全息图计算时,首先根据针孔阵列投影模型,渲染3D动画中每一帧3D模型的光场图像序列;然后从已渲染的多组光场图像序列中抽取对应视角信息的光场图像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后的动态光场图像序列;在进行全息图编码时,以动态光场图像序列中的一帧图像作为物光振幅,以来自于针孔的发散球面波的相位作为物光相位,引入平面参考光进行编码,得到一个单元全息图。由于每个单元全息图的计算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在计算过程中使用并行加速计算,实现了尺寸为32 mm×32 mm、分辨率为100000 pixel×100000 pixel的高分辨率全息图,其光场图像融合和全息编码的时间仅需27 min。光学再现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所提出的高分辨率多视点动态全息3D显示方法在全息包装和3D广告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LCOS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微显示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没有垄断性专利的技术。与其它显示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高清晰度、高亮度、高对比度、潜在的低成本等特点,必将成为未来数字电视的主流技术。本文就LCOS技术产业化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在中国进行LCOS产业化有着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优势,前景十分光明。  相似文献   

18.
刘浩 《现代显示》2011,(7):18-22
在LCOS光引擎中,光源模组是一个重要部件。文章以三片式ColorQuad结构的LCOS光引擎为例,详细阐述了光引擎中光源模组的构成,并对光源模组中各部件的工作原理、主要作用及常用选材做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