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支持普适服务的一体化网络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平  秦雅娟  张宏科 《电子学报》2007,35(4):599-606
现有信息网络的原创模式基本上是多种网络完成多种服务,要从根本上解决现有信息网络存在的严重弊端,必须创建新的网络体系基础理论.本文在归纳总结、分析研究传统各种信息网络交换路由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引入接入标识和交换路由标识,创建接入标识与交换路由标识的分离聚合映射理论,建立新型网络体系结构下的广义交换路由理论与机制,从而形成一体化网络模型与理论,在有效保证移动性和安全性的同时,解决了异质异构网络的一体化问题;构建了一体化网络与现有网络的过渡方案与机制,保证了传统网络到新网络的平滑过渡;给出了一体化网络的设计与实现方案,并通过原型系统验证了一体化网络的可行性、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刘畅  宋飞  孙亮  张思东 《电子学报》2012,40(10):1920-1926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连接标识(CID)通信的方法,并添加连接标识映射服务器(CMS)来完成对连接的管理功能.CMS将网络的核心部分与接入部分进行了分离,通过在CMS中建立连接标识与IP之间的映射,完成了映射通信的传输方式.本文将传统网络数据发送模式由基于对端地址变为基于连接标识,从而提升网络针对连接的可控可管性.本文详细讲述了这种基于连接的映射通信带来的优势,如:提高抗DDos攻击、防止主机身份暴露、减少核心网路由条目等.并且分析了这种映射通信对现有应用的向下兼容性,及其可能带来的新攻击方式及应对措施.最终的实现测试给出了基于连接标识映射通信的具体性能.  相似文献   

3.
一体化标识网络映射缓存DoS攻击防范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万明  张宏科  尚文利  沈烁  刘颖 《电子学报》2015,43(10):1941-1947
为了抵御一体化标识网络中接入路由器可能遭受的映射缓存DoS攻击,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门限机制的映射缓存DoS攻击防范方法.该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迭代思想的谜题机制降低映射缓存中映射信息条目的增加速率,并采用了映射信息可信度算法识别和过滤映射缓存中恶意的映射信息条目.仿真实验与性能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抵御映射缓存DoS攻击,防止映射缓存溢出.  相似文献   

4.
新网络体系基础研究——一体化网络与普适服务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宏科  苏伟 《电子学报》2007,35(4):594-598
现有信息网络的原始设计思想基本上是一种网络支撑一种主要服务的解耦模式,难以满足网络和服务的多样性需求.本论文从现有多种信息网络存在的严重弊端出发,研究和探索新一代信息网络体系的基础理论,给出一体化网络与普适服务新体系结构模型;创造性地提出新网络体系下的网络一体化模型与理论,建立接入标识、广义交换路由标识及其映射理论;提出普适服务体系模型与理论,创建服务标识及其映射理论、连接标识及其映射理论;最后通过原型系统对上述机理、原理及理论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新的网络体系在有效地解决现有网络安全、移动、异质异构等弊端的同时,可支持普适服务.  相似文献   

5.
吴强  江华  孙默 《电信科学》2011,27(6):84-88
现有通信系统中的用户标识多样性引发业务寻址功能冗余、业务发展模式受限以及网络安全管理攻防手段不对称的被动局面。本文分析了建立互联网统一标识体系的必要性,研究了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提出基于网络的方案。通过基于IPv6构建的互联网统一标识管理体系,建立业务间横向关联以及信息获取与接入服务之间的关联,改变互联网业务烟囱式的发展模式,促进业务的融合和开放,提升互联网安全性,对IPv6的应用发展是有益的促进。  相似文献   

6.
新互联网体系理论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在可信(安全、可靠、可控、可管)等方面存在严重弊端。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研究和探索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的基础理论,给出了新网络的体系结构模型;创造性地提出新网络体系下的交换路由模型与理论,建立接入标识、广义交换路由标识及其映射理论;提出普适服务体系模型与理论,创建服务标识及其映射理论、连接标识及其映射理论;并对新互联网体系中的接入控制管理、可信路由及服务质量、多流传输、网络监测管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基于一体化网络的普适服务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冬  周华春  张宏科 《电子学报》2007,35(4):607-613
在深入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各种传统网络服务的共性机理与理论的基础上,设计构思基于一体化网络的普适服务总体模型体系,创建了服务标识机制与理论,完成对各种网络服务的统一描述和标识,以实现多种服务的统一处理;建立连接标识机制与理论,有效解决了普适服务的移动性和安全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给出新传输协议,以支持语音、数据等多种服务;提出服务标识解析映射和连接标识解析映射机理与理论,实现了一体化网络下的服务多连接建立和多路径传输;最后通过原型系统实现和仿真分析证明普适服务机理和理论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网络架构中路由扩展性方面的问题日益严重,目前提出一种基于路径标识的多路径域间路由方案,可提高域间路由可扩展性和可靠性,但该研究只停留在理论阶段。现对基于路径标识的多路径路由协议进行了开发与实现,针对域间路由协议BGP的控制层和基于Linux内核的转发层进行了具体模块的结构分析和开发,并进行了功能性测试。结果显示,开发系统可以实现路径标识路由和多路径路由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标识/位置分离是未来网络的重要设计原则之一,LISP基于标识/位置分离提出了一种有效解决互联网路由可扩展性问题的机制,但其在移动性支持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ISP架构的新型移动性管理方案,通过引入三种命名机制和两种映射系统,可以在保持映射系统可聚合的前提下,避免现有LISP移动性方案存在的双重映射、双重封装等问题,提供高效、灵活的移动性支持。同时,该方案还提出了一种快速切换机制来进一步优化切换性能。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了各种终端移动性支持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接入标识和交换路由标识分离的终端移动性支持方案,并基于UDP协议实现.通过实验表明该方案具有可行性,并且与目前的各种终端移动性支持协议相比,可以很好地支持终端的移动性,保证用户的隐私性、安全性和核心设备的安全性,保障网络的可控可管性.文章还针对此方案大规模应用时会出现的问题做出了预测,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传感器网络的网络架构,给出了传感器网络标识对象——传感节点的结构。阐述了传感器网络标识的目的和原则、标识符的设计策略、OID的结构和特点以及传感器网络标识符结构。  相似文献   

12.
从研究CAN20B总线规范入手,介绍了CAN总线规范的硬件基础,分析了CAN总线报文格式,通过对报文标识符的分配,设计了应用于该系统的通信协议,并给出了软件设计流程,较好地解决了智能建筑监控系统通信过程中的仲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基于移动IPv6嵌套移动网络中存在的路由优化问题,本质上是由传统互联网的体系结构造成的.在传统互联网体系结构中,IP地址同时代表了节点的身份标识和位置标识,这种双重功能不利于节点的移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身份与位置分离的体系结构,IP地址只作为节点的位置标识,引入端点标识符作为通信双方的身份标识,使得当节点的地址改变时通信双方的连接不中断.在该身份与位置分离体系结构基础上,提出一种嵌套移动网络的路由优化机制,利用封装在IPv6逐跳选项报头中的路由更新选项、路由确认选项和路由删除选项进行路由优化.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机制具有较低的报文开销和路由更新时延.  相似文献   

14.
Many schemes have recently been proposed for the separation of identifier (ID) and locator (LOC), which include the Host Identity Protocol, the Identifier‐Locator Network Protocol, and the Locator Identifier Separation Protocol. However, all of these schemes were originally designed in fixed network environment, rather than mobile network environment. In particular, these schemes are based on a centralized map server that is used as an anchor point for mobile nodes, and thus intrinsically subject to some limitations in a mobile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distributed ID‐LOC mapping management scheme in a mobile‐oriented Internet environment. In the proposed scheme, we assume that a host has a globally unique and hierarchical Host ID (HID) that contains the information of its home network domain. Each network domain has a distributed map server for distributed management of ID‐LOC mappings. For roaming support, each distributed map server maintains its own home HID register and visiting HID register, which are used to keep the mappings of HID and LOCs for mobile nodes in the distributed manner. By performance analysis, it is shown that the proposed distributed scheme can give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e existing centralized schemes in terms of ID‐LOC binding update and data delivery costs.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了集中管控系统中采用国外通用文件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自主研发国产化安全文件系统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安全文件系统的实现技术,构建了一个从文件格式、文件访问接口、文件存储加密等方面来保护存储信息的安全文件系统体系结构,并采用专用文件浏览器、文件密级标识、文件访问日志等措施来规范和管理对敏感信息的使用,从技术上杜绝病毒、木马等恶意程序在文件系统内部的传播、感染,有效阻止病毒、木马对涉密文件的窃取。  相似文献   

16.
单润红 《电子科技》2012,25(9):124-125,143
针对互联网领域版权保护面临的挑战,介绍了一种新的版权公共服务新模式:数字版权标识符体系及其总体技术框架,并分析了基于数字指纹的数字版权标识技术,该技术对于数字版权标识符体系中数字版权监测取证功能的实现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Content‐centric networking (CCN) has been recently proposed as an alternative to traditional IP‐based networking. In CCN, content is accessed by content name instead of a host identifier (locational identifier). This new type of access methodology rapidly and efficiently disseminates content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in‐network caching mechanism. For practical use of CCN, many network properties studied in IP‐based networking are being revisited, and new types of CCN architecture components are being designed. Although mobility is an essential aspect of the future networking system, it has not been sufficiently studied. We therefore address fundamental mobility issues, such as seamless handover, optimal access point selection, network mobility, and handling of persistent interests. In addition, for each issue, we propose practical solutions that efficiently align to a CCN environment. To ensure seamless handoff, we propose various handoff schemes and compare their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handoff latency using packet‐level simulation. Because our proposed scheme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ules of CCN, we believe that they can easily be integrated as a part of CCN.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