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综述了强激光场作用下原子的光电离动力学最新进展,着重分析了非绝热隧道电离中的隧穿出口光电子动量分布,得到分子坐标系中隧道电子角分布,实现分子内层轨道成像;采用电场矢量同向旋转的双色(400 nm+800 nm)圆偏振激光实现双指针阿秒钟干涉技术,该技术可以测量光电子波包的相位和振幅;基于具有较大自旋-轨道耦合效应的原子(氙原子),通过圆偏振激光中的多光子电离过程,可产生具有高自旋极化度的光电子。最后对目前超快强场物理的研究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采用全量子非微扰散射理论,研究了周期量级微波频率激光脉冲中高激发里德堡态铷原子光电离的不对称现象。发现了光电子角分布的不对称性,这一不对称性由电离过程中不同跃迁通道之间的干涉引起。讨论了光电子角分布的不对称性对载波-包络(Carrier-Envelo?pe , CE)相位、脉冲宽度及光电子能量的依赖性,发现光电子角分布的不对称性随CE相位、脉冲宽度及光电子能量的变化有显著变化。这一研究证实了最近的实验观测,为微波频率光学范畴内CE相位的测量及光电子角分布的控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氢原子的共振多光子电离,具体计算了(2+1)多光子电离过程中光电子的角分布以及氢离子产额对入射激光强度的依赖关系。对所得结果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光电子轨道断层成像是有机纳米材料研究中一种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技术,其核心是建立光电子角分布能谱和分子初始态轨道结构之间的直接联系。研究者通过较为简易的平面波近似,可以实现对表面共轭分子价带轨道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的精确分析,从而研究它们的电学、光学和化学特性。介绍了光电子轨道断层成像技术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手段,综述了近年来该技术在确定分子的几何结构、测量界面电学相互作用、获得时间分辨轨道图像等领域的诸多应用,并介绍了该技术结合超快激光等相关实验技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蓬勃发展的光电子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电子技术依赖于电子和光子科学的发展,是信息时代的技术基础和必不可少的产业。光电子技术覆盖了信息产业的所有功能,包括信息的采集(成像)、信息的传输和显示、信息的存储和处理。 光电子已成为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朝阳学科。 美国商务部指出:“90年代全世界光电子产业以比微电子产业高得多的速度发展,谁在光电子产业方面取得主动权,谁就将在21世纪的尖端科技较量中夺魁。”  相似文献   

6.
光电子工业是与光电子技术相关的六个或更多的独立工业部门的集合。其主要市场有通讯、成像、存储和显示等领域。本文简要地评述了在各种光电子市场中所预测的发展趋势;潜在的市场和可能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简要阐述了光电子产业的组成及分类,介绍国内外光电子技术和产业发展概况及当前发展热点.分析了天津市光电子技术取得的成果,结合天津市具体情况,对天津市光电子产业发展提出几点设想并简要介绍天津市光电子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来,光电子显微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已商业化。光电子显微是一种高衬度的成像技术,对材料表面电子结构高度敏感。本文介绍光电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并着重分析其衬度机制。简要总结光电子显微术在表面结构分析,表面化学,磁学,以及半导体器件表征等方面的应用。目前光电子显微术的两个重要发展方向是利用同步辐射光源和脉冲激光光源做激发源;利用脉冲激光的多光子激发光电子显微术可以对较高功函数(大于光子能量)的材料成像;而脉冲时间分辨光电子显微术可用来研究表面瞬态电子的弛豫动力学机制。文章介绍了在实现飞秒时间分辨以及多光子激发的光电子显微方面的进展。我们利用多光子光电显微术对溅射制备的纳米结构银薄膜表面进行成像,结果表明多光子成像照片上存在一些高强度的亮点,而在单光子成像照片未观察到类似现象。推测这些亮点源于纳米结构银表面的等离子激元的高局域选择性激发。文章还介绍了利用光电子显微术原位观察CuZnAl形状记忆合金的热诱导相变。  相似文献   

9.
本文详细研究了氢原子的多光子过程,特别是多光子跃迁几率与激光强度的关系,多光子电离过程中光电子的角分布。所得结果表明,前一篇文章中提出的一种计算多光子跃迁几率的方法是相当合理的,而且其应用也相当方便。  相似文献   

10.
简要阐述了光电子产业的组成及分类,介绍国内外光电子技术和产业发展概况及当前发展热点.分析了天津市光电子技术取得的成果,结合天津市具体情况,对天津市光电子产业发展提出几点设想并简要介绍天津市光电子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应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Si基ZnS:Cu,Er薄膜的化学元素组成、分布和价态,认为Cu元素只有少数部分进入晶格中替代Zn2 起激活剂的作用,Er元素在ZnS基质中分布不均匀,且会与氧结合.PL测试发现样品发绿光,主要发光峰出现劈裂,对研究薄膜中的杂质中心、实现Si基发光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紫外光电离源是离子迁移谱中最重要的电离源之一,常被用来电离有机物,产生正离子。利用紫外光照射金属表面产生电子作为离子源,建立了一套光电子源离子迁移谱仪,由于卤化物具有较强的吸附电子能力,该装置可以应用于卤化物的检测。使用CCl4样品,得到了该装置的离子峰强度、半峰宽、分辨率随迁移管电场、离子门脉宽、离子门电压的变化关系,并进行了简单的理论分析。兼顾离子峰强度与分辨率,得到了优化的实验参数,在该参数下测量了CCl4的检测限达到4 ppb,线性范围跨越2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3.
郭玮  白静 《量子电子学报》2016,33(6):647-652
利用三态模型和含时波包法,研究了非绝热耦合NaI分子在强飞秒泵浦-探测激光场中延时对光电子能谱的影响,并首次研究了延时对各态布居的影响.研究表明波包在势能面上做周期性运动,运动周期大约为1000 fs. 延时为200 fs时,波包第一次到达交叉区域分裂成两部分,800 fs时波包再次返回交叉区域发生分裂.波包的周期性运动导致了光电子能谱谱峰位置的周期性变化.波包在交叉区域的分裂情况影响各态布居分布.研究表明调节泵浦-探测延时可实现对波包运动的控制及态布居的选择性分布.研究结果可以为在实验上实现分子的光控制以及量子操控过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对地观测卫星成像分辨率和在轨机动性能的提升,卫星平台姿态的高频颤振对成像几何质量的影响更加显著。鉴于传统的基于分时成像数据的颤振检测和补偿方法具有密集匹配计算量大,误差干扰程度高和无法分解各旋角方向的颤振量等缺点。该文以国产遥感系列光学卫星搭载的高频角位移设备为例,研究基于角位移高频测姿数据的直接颤振检测方法和影像几何质量补偿方法。其中包括角位移数据的加窗FIR滤波预处理,在俯仰、翻滚和偏航方向随时间变化的颤振曲线分布规律分析,以及基于角位移数据的影像直接定位补偿。将高频颤振补偿应用于卫星平台的姿态复原和基于严格成像几何模型的几何纠正解算。采用北京地区遥感系列光学卫星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能够显著地改善高频颤振检测的精度和可靠性,有效地提高颤振补偿后卫星影像的内部几何质量,其中长度变形精度提高了0.5个像素左右。  相似文献   

15.
脉冲激光作用下碘掺杂的AgBr-T颗粒中光电子衰减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微弱信号的微波吸收相敏检测技术,在短脉冲激光作用下,测量了在不同碘化物掺杂方式和掺杂量下的AgBr-T颗粒中自由光电子和浅束缚光电子随时间的衰减曲线,根据测得的衰减曲线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的自由光电子寿命(FLT)、自由光电子衰减时间(FDT)及浅束缚光电子衰减时间(SDT)值,通过比较这些值分析了碘化物在AgBr-T颗粒中的作用和碘化物对AgBr-T颗粒的感光性能的影响。详细分析了碘含量小于、大于以及等于3%的吸收信号和色散信号曲线,讨论了曲线上各个区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李新政  郑滨 《半导体技术》2006,31(7):520-522
针对晶体中光电子涨落的特点,分析了光吸收激发和热激发中影响光电子产生的因素.在光电子的衰减阶段,不同的电子陷阱所起的作用不同,浅电子陷阱由于延长了光电子在导带的弛豫时间,使光电子的衰减变缓;而深电子陷阱由于对光电子形成强束缚或作为复合中心加速了光电子的衰减.  相似文献   

17.
在激光加热等离子体的实验研究中,对入射激光束能量的角分布和光束聚焦在靶上的时间积分能量分布都是重要的参量,它们表征了激光束的运场特性.本文报导采用一台列阵成象装置,能同时测量上述两个参量.  相似文献   

18.
采用含水硫化的方法对p型HgCdTe材料进行了表面钝化。XPS分析结果表明,Hg0.734Cd0.266Te表面形成了CdS薄膜,膜层里含有少量的Te和Hg不含氧。  相似文献   

19.
The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ew Co(II) spin-crossover (SCO) complex based on 4′-(4-carboxyphenyl)−2,2′:6′,2″-terpyridine ligand are reported. This complex can be successfully grafted on silver surface maintaining the SCO behavior. Thus,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 MS), Raman spectroscopy, and XPS measurements, upon surface deposition, evidence the formation of a monolayer of intact molecules grafted through carboxylate groups to the Ag surface. Three different techniques: Raman spectroscop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d X-ray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XAS), supported by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confirm that the deposited molecules undergo a gradual spin transition with temperature. This phenomenon is unprecedented for a monolayer of molecules directly grafted onto a metallic surface from sol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