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基于OBE-CDIO教育理念,本文展示了"集成电路版图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课程设计、项目式教学方式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索与实践经验.我们以工程教学认证作为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将BB平台、ISO9001等现代化教学资源和质量标准融入课堂,以OBE-CDIO能力教学理念指导课程设计,使教学环节科学化,考核环节多元化;通过引入课程思政,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树立核心价值观,增强版图分析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多年的"集成电路CAD"和"集成电路综合课程设计"的教学基础上将两门课程进行有机结合的教学实践,笔者分别对"集成电路CAD"的授课定位和教学内容改革作了介绍,提出了课堂讲学和课外研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我们在课堂中主要讲授理论知识,将上机实验安排在课外.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内容并完成研学报告.在"集成电路课程设计"中,采用以实际案例的逆向剖析和正向设计相结合的实践环节改革.通过两门课程的教改实践,学生能在IC设计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上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作为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环节,微电子工艺技术决定着集成电路制备的特征尺寸,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本课程改革以“立德树人”和“新工科”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优化“微电子工艺技术”课程知识体系结构,将虚拟仿真、项目式教学和校企协作育人等教学模式有机融入课程体系建设,构建链条式的课程知识地图和由价值观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组成的闭合回路,提升学生知识应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专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打破了传统观念束缚和时空限制,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产业与微电子工艺教学的深度融合。项目成果为微电子专业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从了解学生心理与学习状态入手,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料和科研成果,借鉴国内外高校相关学科领域、相关专业课程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课程设计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设计具体数字电路的能力;同时充分结合自身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动态,将最新科研成果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进行有益而较为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笔者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Matlab”课程教学中的经验和改革探索,阐述了递进式“Matlab”课程教学模式的总体思路,详细介绍了此教学模式中三层教学环节(基础教学、专题教学和设计教学)的主要内容.最后,结合学生能力培养、课程考核环节等内容,展示了此教学模式取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当前安徽大学“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课程的开展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验证性实验内容相对简单,实验课程考核机制单一等),因此教学方法亟须改进。针对课程的现状,立足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积极探索“新工科”背景下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的教学新方法,提出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集成电路设计"课程是培养我国急需的集成电路设计人才的入门课程,也是射频集成电路设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等课程的基础课程。文章从集成电路设计的理论教学环节与实践教学环节入手,提出了几点教学改革措施,力求把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成为与社会需求相符合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对单片机课程设计考核现状的分析和考核方式研究,构建了单片机课程设计考核评价体系.该体系将课程设计的整个过程纳入考核范畴,设立四个考核环节并具体量化考核内容和成绩分配权重,规范考核指标,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并通过加分促进学生技术、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实践教学结果表明,新考核评价体系能实现对学生成绩检验的客观、公平和公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改善了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远程监控技术”课程传统教学“痛点”,按照新工科新发展的建设要求,基于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了课程教学创新设计与实践的研究,在教学模式与方法、教学内容及学生考核评价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创新举措,实现了教学的创新。成绩对比分析说明教学创新实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课外知识拓展的主动探索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了教学相长和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相似文献   

10.
"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分析现行"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自动化专业特点,探索新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设计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围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理念,优化改进项目教学法流程,对课程设计过程中的选题、设计过程、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和优化设计。教学实践证明,改进后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2.
在充分调研行业对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面向本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欠缺的问题,以“能力本位教育”理念为视角,开展分层能力培养的“DSP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创设探究式项目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在此基础上,建立可衡量、可量化的模块化全过程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人格养成的一体化课程考核模式,定量评价学习效果,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高校智能机器人工程专业在教学实践环节中教学定位不明确、缺乏规范的课程标准与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指标不够全面等问题,从机器人工程专业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强、交互性和探究性强的教学特点入手,以多类型移动智能机器人平台为对象,围绕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运动控制与作业系统的仿真与工程验证,构建以电子电路设计—控制软件—离线与系统仿真-项目实践为一体的学习框架,实现《智能机器人技术》从认知型教学到应用型教学,再到研究型教学的贯通式和项目导向式教学。实践表明,改革后的《智能机器人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保证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先进性,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水平,培养了学生的项目经验和工程应用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的提出为新时代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出新的要求。电路课程作为电气类、电子类的核心专业课,对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在电路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从五个方面提出在电路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并给出相应的融入措施。为电气类、电子类人才的全面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课程群的教学中由于每门课程各自独立开展教学,缺乏知识的融合和衔接,导致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在课程群的教学中采用案例嵌入协同教学模式,将完整的工程案例嵌入到课程群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协同规划各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每门课程再围绕案例展开研究性教学。通过嵌入的工程案例衔接各门课程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强化工程应用的概念;同时通过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部分相结合,提高了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对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设计了综合设计性实验———非线性系统分析与实验。采用Matlab对非线性系统进行了仿真,通过运算放大器设计了非线性模拟电路,并采用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观测到了丰富的混沌行为。同时通过单片机处理器设计了数字电路,利用Proteus软件进行了仿真,结果与模拟电路基本一致,该实验从理论分析到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软件仿真,从基本电路设计到具体实现,培养了学生的多学科的融合,工程能力程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7.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课程是集成电路设计方向的一门较为重要的专业课,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非常强,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但是,目前课程的开展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验证性实验内容相对简单,实验课程考核机制单一等),因此教学方法亟须改进。针对课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本文立足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提出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得更为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是电气工程专业的重要集中实践类课程之一,但教学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考核困难和主观随意性强等问题。本文基于工程教育认证产出导向教育(OBE)理念,探讨如何围绕课程目标,运用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评估,并通过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分析,找出存在问题,进行持续改进,提升学生工程能力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9.
秉承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满足差异化的教学需求,针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实验设置无差异,学生动手、思考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挑战式实验设计方法:精选能够涵盖“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知识体系与实验要素的典型实验电路,提出多层次、多梯度的实验内容设计,使实验完成的挑战性逐级升高。该实验设计方法不但满足了不同能力学生的差异化教学需求,还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通信电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同学们公认大学期间较难的课程之一。为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创造有益的学习体验,课程组以达成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为导向,完成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探索与改革。提出了基于通信发射接收系统的项目驱动式实验项目设计;通过将实践环节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理论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有效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让学生参与通信系统设计与仿真测试的全过程,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综合的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遇到困难不急躁、不逃避,迎难而上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