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我院电气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课程体系的改革。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提升学生能力和素质为导向,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合理定位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统筹优化课程体系,探索以“人的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模式,力求培养出能够适应和驾驭未来的电气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人才培养的能力培养导向,深入探究OBE的先进教育理念,剖析冰山理论与人才培养的关联性,结合当前工程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发展需求,改革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一个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相适应并接轨国际专业认证的基于OBE的应用型创新人才能力素质冰山模型,该模型包括两个系统,即显性能力系统和隐性能力系统,从而实现对应用型创新人才更深层次的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高等院校人才的培养体系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缺点,提出了基于"四能力"创新型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在新时代下如何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协作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工程能力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以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的形式,增强大学生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和创业型人才。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以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不但体现专业技能的培训,而且融入了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培养,从而最终形成学生的专业岗位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根据电类、控制类人才培养目标,以贝加莱-西北工业大学可编程控制器实验室为平台,以陕西省精品课程"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原理与应用"为依托,建立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多层次创新型、设计型实验项目资源库,编制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DEMO动画实验教学模块,拓展现有基础型实验,设计综合设计型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建设特色鲜明的创新型实验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挖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潜能,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探索电类、控制类专业实验教学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对武警院校军事人才培养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结合武警院校对于信息化军事人才培养的相关理论,文章阐述了武警院校信息化人才应当具备的政治思想素养、身体心理素质、军事知识结构和实践操作能力、科学文化素质和军事谋略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其次,分析武警院校信息化人才培养在信息化教学培养理念、信息化人才质量管理理念、信息化军事人才培养模式、网络环境及信息化资源利用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培养高素质的信息化军事人才途径,包括树立与信息化军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先进理念、加强信息化军事人才质量管理、完善信息化军事人才培养模式等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互联网再次进人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由于互联网在各行业中的大量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再次变得强烈起来。为了适应社会的计算机网络人才需求,填补各行业中计算机网络人才的缺口,必须培养出一批有素质、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独立学院应该在这些人才培养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点内容,而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渠道源于实验教学,其创造创新能力的养成又取决去实验教学队伍的综合素质。文章分析了高校实验教学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措施及管理机制,促以推进实验教学环节质量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基本任务。目前,部分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课程设置存在问题不能及时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伴随着地方经济发展,大量金融人才需要与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矛盾。当然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接的应用研究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对培养理念不断完善,突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使学校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定位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探索能力素质主线、构建知识能力体系、整合课程、实施教学及考核改革,探索和实践了以工程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线的机电一体化专业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