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微视频在学校各类教育中应用越来越普遍.依据微视频的教学特点,针对高校计算机操作性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依据ADDIE模型和ARCS动机理论,探索构建微视频在高校计算机操作性课程中的教学应用模型,通过教学案例展示微视频在课堂应用中教与学的过程,利用微视频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刘昱宏 《电子世界》2014,(14):325-326
探究"角色微视频"在小学信息技术电子教材中的应用,拓展电子教材的使用价值,实现电子教材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充分发挥微视频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师工作热情、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等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科教育包括语文、历史、政治、地理等学科知识,它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传统文科教育主要是以文字形式呈现出来的,内容复杂且抽象,学生自身如果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和强大的理解能力,则很难把握住文科教育的核心。基于此,将微视频这种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文科教育中,可以有效改善文科教育现状,进一步提升文科教育有效性。本文就如何在文科教育中有效运用微视频进行教学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给相关教育人士就微视频在教育中的运用提供一些有用建议,以此来推进现代化文科教育新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国家更加重视教育事业,人们对这方面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微视频是一种新型的知识呈现形式,如果将其应用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不光可以将教学的效率提升,还可以让教师完成所定下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我国现阶段信息技术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可以将微视频应用,并将其优势发挥,能够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倩 《移动信息》2023,45(8):81-83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中,教师积极探索微视频的有效应用,能凸显信息技术教学的生动性,在视频辅助下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从而凸显信息技术课堂的时代特色。文中从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改革入手,对微视频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与分析,旨在全面提升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质量,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微课是一种较为新鲜的词语,很多专家和学者对微课都十分关注.微课主要的教学方式和媒介就是视频,这是一种形式多样、范围广泛、较为精彩的教学活动.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采用微视频教学是新课改的要求,微视频也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方便快捷、操作简单、便于沟通等等优势.本文中,笔者通过分析微视频教学的诸多优势,深入探讨微视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以供实际教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信息化浪潮下,各种新技术融入教育。物理学科一直以来是初、高中教育的重难点,近些年涌现的微博、微信、微视频、微课等是辅助物理教学的良好"微工具"。文章深入阐述了这些"微工具"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具体形式和实际意义,希望能为物理教学的发展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内容中,微课程是指包括所讲授的知识点而制作出的微视频,同时包括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和实践。本文通过了解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各种教学问题,了解学生对微课程的需求,使微课程的设计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这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及其保证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微视频让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可以随时随地的,按自己的步骤学习。中小学里微视频专业人员、设备有限,培训不足。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如何更方便快速的制作微视频?如何传播微视频?学生怎样能及时的利用微视频随时随地的学习呢?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手机APP的应用,让智能手机成为制作、浏览微视频的良好终端。我们有容易上手的摄录设备(智能手机或平板),容易传播的网络交互平台(微博),有无处不在的网络(因特网或手机移动互联网),学生拥有接收信息的终端(手机或平板或电脑),有安全可靠大容量的存储空间(云盘)。这些元素的结合,最大限度的整合了目前的人员、设备、网络资源,促进微视频教学的普及发展,让碎片化学习、翻转课堂更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自动控制原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立足新工科教育背景下的课程教学目标,对课程内容重构并将知识点趣味化、碎片化成微视频,开展探究式的翻转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大作业的形式考核实课程内容的实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旨在探索新工科教育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堂教学方法,也为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