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Contourlet的图像感知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图像感知质量评价是图像信息工程的基础技术之一.结合人类视觉系统(HVS)的感知特性,在Contourlet变换域建立了一个新的可计算JND门限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HVS的空间频率敏感性、方向敏感性、对比度掩盖与邻域掩盖特性.由于邻域掩盖模型的引入,能够有效鉴别图像中平滑、边缘与纹理结构区域对失真的不同掩盖强度,实现更...  相似文献   

2.
根据红外成像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视觉感知特性的红外图像质量评价算法。该算法结合人眼视觉和红外图像的结构信息对图像的失真程度进行描述,通过提取图像的边缘特征、对比度特征,然后利用视觉显著模型对特征进行差异融合,从而实现对红外失真图像的质量评测。实现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对失真红外图像进行有效评价,与传统方法相较,此评价指标与人眼主观感知更一致。  相似文献   

3.
目标与背景感知对比度是影响可见光与红外灰度融合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现有的对比度评价模型未能充分考虑人眼视觉特性。因此,基于韦伯对比度模型的形式,结合人眼亮度掩盖特性,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融合图像目标与背景感知对比度评价模型。利用模拟图像和现实场景灰度融合图像的主观评价分数来检验客观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与现有的5种图像对比度评价模型相比,所提出的目标与背景感知对比度客观评价模型能够给出更接近人眼主观感受的评价结果,有效地实现灰度融合图像目标与背景感知对比度的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4.
传统SAR图像质量评价指标没有考虑像素点间的相关性和人眼视觉系统感知特性,导致主客观不一致的现象时有发生.鉴于此,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估方法.该方法将对比度敏感度作为主客观评价的链接纽带,利用小波变换与人类视觉系统多通道特性相匹配的特点,对目标图像进行多级小波分解,由分解后的各小波分量提取各频段相应的传统评估指标,然后将其与各频段加权系数进行非线性合并,并以此作为综合评价的度量指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较之传统评估手段明显更具优势,不仅能够反映出干扰对图像细节的影响,而且能够与人类视觉系统保持高度一致,提升了整套评估系统的效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的融合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秀琼 《信息技术》2008,32(1):85-88
在融合图像的质量评价方法中引入人眼的各种视觉特性,从而使客观计测的结果符合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符合人眼的实际观看质量.讨论了一种新的基于人类视觉系统(HVS)的融合图像质量度量,该方法无需理想图像,同时,将质量评价与人的视觉结果直接关联.对多类图像的不同融合算法的质量评价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实用、有效的图像融合质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红外与微光图像融合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图像融合质量评价标准是目前图像融合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在分析讨论了现有主、客观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以亮度、对比度和信息量为依据,提出的一种新的结合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图像融合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无需理想图像,同时又反映了人类的视觉特性(HVS).通过对不同场景下的红外与微光图像采用多种不同的融合算法进行质量评价实验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实用的、有效的图像融合质量评价方法,可以为不同环境下选择不同的图像融合算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视觉心理学的物体大小恒常性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爱民  须德  王海霞  吴静 《电子学报》2006,34(6):1096-1103
知觉恒常性是人类感知世界最重要、最突出的方面,它为解决计算机图像理解和物体识别等经典计算机视觉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大小恒常性是最重要的知觉恒常性之一.正确的图像物体大小恒常性感知的关键在于准确计算物体在图像中的感知深度.本文总结了人眼使用的各种图像深度线索,提出了这些线索融合与冲突的解决方案,然后用数学方法建立了图像物体大小恒常性计算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是有效的.本文是应用视觉心理学来解决计算机视觉问题的一次成功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本世纪初发现的新型感光细胞ipRGC不仅参与生理节律等非视觉效应调节,对视觉效应也有调节作用。但ipRGC对显示图像视觉效应的影响程度尚不明确。现有显示系统均是基于视锥感光细胞特性设计的,综合评估ipRGC感知照度的视觉效应影响对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图像显示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搭建可独立调控ipRGC感知照度的多基色显示系统,实现不同ipRGC感知照度实验图像优化,采用主观评价与客观信号测量相结合的方法探究显示图像ipRGC感知照度对视觉效应与舒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感知亮度随显示图像ipRGC感知照度增加而增加,提升显示图像ipRGC感知照度有利于减少观看图像所产生的视觉不适。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质量评价测度.首先对图像进行Hybrid Wavelets and Directional Filter Banks (HWD)分解,得到相应的尺度和方向子带信息.然后对各个子带进行对比敏感度掩模,使不同尺度和方向子带的信息具有相同的灵敏度.根据人类视觉感知特性设定视觉感知阈值,获得相应的视觉感知系数并归一化.利用参考图像和失真图像视觉感知系数差值的变化得到相应的图像质量评价测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测度与主观感知有很好的一致性,能准确地反映人眼对图像的视觉感知.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人眼视觉系统(HVS)的感知模型,将反映视觉感知系统某部分特征的宏观描述统一到一个整体的数学模型中.特别是将人眼对于运动信息的感知特性与其他感知特性相融合.利用时空掩盖效应计算视频帧的复杂度与宏块的感知度.而自适应码率控制算法将根据帧复杂度分配给帧一个适当的比特数;根据宏块的感知度,将感知度低的区域的比特数转移到感知度高区域.新算法可以用更少的比特数获得更佳的主观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1.
彩色夜视技术是当前夜视技术发展的前沿,但如何实现对彩色夜视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仍然是当前困扰人们的问题.针对北京理工大学高绍姝提出的颜色协调性模型主观评价实验人数不足的问题,按照国际视觉实验标准重新设计并进行了颜色协调性的主观视觉评价实验,主观评价测试的彩色融合图像分成绿色植物、海天和城镇建筑物三类典型场景,主观实验人数提高到52人;对主观评价实验结果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绍姝提出的颜色协调性评价模型在三类场景与主观评价结果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明显优于其他评价模型,可以有效地对不同场景彩色融合图像的颜色协调性进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2.
沈薛晨  刘钧  高明 《红外技术》2020,42(2):182-189
针对传统图像的信息保留不充分,以及偏振图像妨碍视觉观察、纹理细节不理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Contourlet变换(WBCT)的偏振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将预处理过的4幅偏振角度图像,通过Stokes方法得到偏振强度图像和偏振度图像;后采用WBCT变换分解,低频系数采用PCA变换方法进行融合,高频系数通过区域特性能量的融合规则进行融合,最终的偏振融合图像由WBCT逆变换高低系数获得。实验结果表明,在主观视觉上,图像观察舒适性较好;并且,通过选取方法的对比,融合后的图像在客观评价指标上,皆优于选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利用量化判据进行多聚焦融合图像的重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曼  韩九强 《通信学报》2005,26(5):128-131
提出一种基于对比度视觉模型的图像融合自适应分块搜索算法,利用几种量化判据,即均方根误差、熵、交叉熵和互信息进行融合图像序列分析及效果评价,对同一场景两幅严格配准的多聚焦图像的清晰恢复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大量的图像实验表明:无论是依据视觉的主观评价,还是客观评价准则,该方法能实现多聚焦图像对标准参考图像的精确重构或优化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14.
图像融合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超 《电子测试》2011,(7):30-33
图像融合就是用一种特定的算法将两幅或多幅图像合成为一幅新图像.图像融合的评价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本文总结介绍了现有的图像融合评价方法,其中着重介绍了图像融合的客观评价方法,可分为5类:统计特性评价方法;信息量评价方法;图像清晰度评价方法;信噪比评价方法;光谱信息评价方法.然后又介绍了两种新的图像融合评价方法,最后提...  相似文献   

15.
赵巍  黄晶晶  田斌 《电子学报》2008,36(9):1665-1669
现实世界中最优的图像融合系统莫过于生物视觉系统.如果能够了解生物视觉的基本原理,建立其数学模型,并能应用于多传感器图像融合实践中,将会对多传感器图像融合技术的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本文以人类视觉的生物机理和感受野的数学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人眼视觉感受野模型的图像融合算法.这种算法非常适合融合两幅灰度差异较大的异质传感器图像,融合图像在保留两幅原图像中有用信息的同时,还对图像间的差异进行了增强,有助于提高观察者识别目标的速度和准确性.另外,该算法还有一定的去噪功能,计算量很小,可满足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视觉神经动力学的图像融合与处理技术若干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倪国强 《激光与红外》2005,35(11):817-821
介绍了基于视觉模型的多传感器多波段图像融合技术研究动态及其新进展,其中包括 了应用响尾蛇双模式细胞机理构造符合人类颜色视觉的图像彩色融合技术发展动态、突出优势和前景展望,简述了神经网络技术在图像数据层、特征层、决策层融合技术及融合前处理中应用的若干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图像质量评价是双波段彩色融合处理算法及系统评价的基础,文中研究了一种可见光与红外彩色融合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提出了基于场景理解的图像感知质量PQSU 综合评价指标,选择三类典型场景彩色融合图像进行了主观视觉评价实验; 通过对已有评价指标与PQSU 综合指标的主观评价实验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PQSU 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融合图像的场景颜色协调性与自然感高度相关;利用图像清晰度和颜色协调性可以有效地预测PQSU;针对不同场景类型,已有评价指标在PQSU 的预测模型中所占的权重有所不同,但预测模型的基本形式保持不变。文中提出的PQSU 及其预测模型为进一步发展融合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一种自适应PCNN多聚焦图像融合新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该文通过分析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参数模型,结合多聚焦图像的基本特点和人眼视觉特性,提出了一种自适应PCNN多聚焦图像融合的新方法。该方法使用图像逐像素的清晰度作为PCNN对应神经元的链接强度,经过PCNN点火获得每幅参与融合图像的点火映射图,再通过判决选择算子,判定并选择各参与融合图像中的清晰部分生成融合图像。该方法中,其它参数如阈值调整常量等对于融合结果影响很小,解决了PCNN方法的参数调整困难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融合效果优于小波变换方法和Laplace塔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