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自主搭建的加湿串联差分迁移率分析仪(hygroscopic tandem differential mobility analyzer,H-TDMA)和实验室烟雾箱模拟系统,分别对有无种子气溶胶(硫酸铵)存在的条件下,苯乙烯臭氧氧化反应体系产生的二次有机气溶胶(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SOA)的吸湿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反应产生的不同粒径的SOA粒子(70nm,85nm,100nm)的吸湿性测量,发现无论有无种子气溶胶的存在,产生的SOA粒子的吸湿生长因子(growthfactor,GF)(相对湿度为85%)都随着反应时间的继续而逐渐增大;并且在有硫酸铵种子气溶胶存在的条件下产生的SOA的吸湿性比无种子气溶胶情况下产生的粒子的吸湿性更强,但比纯的硫酸铵无机气溶胶的吸湿性要小.分析表明随着氧化反应的进行,更多的吸湿性较大的高极性氧化产物分配到SOA粒子中,导致这些粒子的GF由反应初始阶段的<1逐渐增大到>1;而在有种子气溶胶存在的条件下产生的SOA粒子,由于受硫酸铵种子气溶胶较强吸湿性的影响,比没有种子气溶胶时产生的纯SOA相对要强,但这种影响受限于外层包裹的有机组分的较低的吸湿性(相对于硫酸铵),因此远小于纯硫酸铵气溶胶的吸湿生长因子.而不同粒径的SOA粒子的吸湿性生长因子随时间的演化关系所表现出来的一致性,也表明了在本实验条件下,产生的SOA气溶胶粒子的化学组成不依赖于粒子的粒径.  相似文献   

2.
二甲苯是一种重要的人为源 VOC, 也是城市地区 SOA 的重要前体物。二甲苯光氧化形成的 SOA 受多种环 境因素影响, 而 NH3 对该反应形成的 SOA 生成产率及反应机制的影响尚不清楚。基于室内烟雾箱模拟系统, 探讨了 NH3 对二甲苯光氧化形成 SOA 质量浓度、物理特性及化学组成的影响。研究表明, 在低浓度条件下, NH3 对二甲苯 光氧化生成 SOA 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结合气溶胶质谱结果发现 NH3 促进醛酮类物质进入颗粒相以及含氮有机物的 生成是导致 SOA 质量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此外, NH3 能够提高邻二甲苯生成 SOA 的吸光度, 但是对对二甲苯无明 显影响。分析表明, 相较于对二甲苯, 邻二甲苯光氧化会生成大量醛类物质, NH3 与醛类发生美拉德反应是导致 SOA 吸光性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柠檬烯的臭氧氧化是大气环境中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重要来源之一.基于实验室烟雾箱模拟系统,研究了紫外光照对柠檬烯臭氧氧化形成SOA的影响.实验分别对无光照(即“暗反应”)和有光照条件下反应前体物的消耗、SOA的质量浓度以及SOA的粒径分布随时间的变化等进行了实时探测,并结合气粒分配模型对产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应的实验条件下,紫外光照会导致SOA产率下降10%~16%,而气相氧化阶段相关中间产物或者最终产物的光化学反应可能是导致产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甲苯是大气中主要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前体物。采用自制的烟雾腔模拟装置 研究了无氨和有氨时由羟基启动的甲苯光氧化过程,利用傅里 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测量了甲苯光氧化产物的分子官能 团,并对其化学组分进行了定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情况下 的甲苯光氧化产物中都含有苯 环、O-H、C=O和C-O等官能团,并 含有较高浓度的甲基酚、醛、酮和羧酸等有机物。而有氨 时的甲苯光氧化产物中还含有C=N、C-N和N-H等官能团,它们 对应于咪唑类含氮有机物的化学键特性。该结果为研究甲苯光氧化 反应机理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气溶胶单粒子的检测效率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技术,在自行研制的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仪(ATOFMS)上实时探测单个生物气溶胶粒子的粒径和化学成分。采用双束激光空气动力学方法进行气溶胶粒子粒径的测量,并用266 nm的Nd∶YAG激光器对粒子进行激光解吸电离。以2,5-二羟基苯甲酸(DHB)和芥子酸为基质,对多肽生物样品进行了实验研究。质谱峰中质子化的分析物阳离子是在气相时,和基质通过质子转移反应形成的;而分析物碱金属加和物阳离子是在气相离子分子反应中,通过气相阳离子转移反应形成的。气溶胶粒子的检测效率为0.01%左右,命中率为10%左右。实验结果表明,该仪器可以满足大气中气溶胶单粒子的实时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6.
二次有机气溶胶 (SOA) 对大气能见度、辐射平衡、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系统地研究不同环境因素对 SOA 光学性质的影响是大气科学研究的前沿性方向。外场观测是认知 SOA 光学性质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新的观测仪 器和模型的发展使得对 SOA 光学性质的认识更加深入。而实验室研究通过控制特定变量模拟不同条件下 SOA 的生 成过程, 从机制上加深了对 SOA 光学特性的认知。综述重点关注了近年来有关经气相氧化、多相过程等途径生成的 SOA 的光学特性研究, 并分析了老化过程对 SOA 光学特性的影响, 以及外场和实验室结果的对比和联系。  相似文献   

7.
气溶胶飞行时间激光质谱仪在机动车尾气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使用气溶胶飞行时间激光质谱仪(ATOFMS)对机动车排放出的尾气进行在线测量,在排放出的气溶胶单粒子中检测出包括钠、钙、CnHm等在内的有机和无机离子.实验表明可以用钙离子和一些典型的有机质谱峰作为监测机动车尾气的标记,同时说明了此装置实时在线测量机动车尾气成分的可行性,也可以为机动车尾气气溶胶粒子在大气气溶胶中的分配情况进行化学路径跟踪.  相似文献   

8.
InP基长波长光发射OEIC材料的MOCVD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生长能满足器件制作所需的外延片,采用低压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LP-MOCVD)方法在半绝缘InP衬底上生长了InP/InGaAs异质结双极晶体管(HBT)结构,1.55μm多量子阱激光二极管(MQW LD)以及两者集成的光发射光电集成电路(OEIC)材料结构。激光器结构的生长温度为655℃,有源区为5个周期的InGaAsP/ InGaAsP多量子阱(阱区λ=1.6μm,垒区λ=1.28μm);HBT结构则采用550℃低温生长,其中基区采用Zn掺杂,掺杂浓度约为2×1019 cm-3。对生长的各种结构分别进行了X射线双晶衍射,光致发光谱(PL)和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测试,结果表明所生长的材料结构已满足制作器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气溶胶颗粒密度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研究了静电迁移分级器(DMA)联用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仪(ATOFMS)测量气溶胶颗粒密度的方法。由DMA选出单分散粒径的气溶胶颗粒,通入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仪测定其对应的空气动力学粒径。根据电迁移粒径和空气动力学粒径间的定量关系得到球形颗粒密度或者非球形颗粒的有效密度。首先对已知化学成分和密度的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气溶胶颗粒进行标定实验,然后运用该方法对非球形的硫酸铵、氯化钠、硝酸铵颗粒进行测量,有效密度分别为:1.211 g/cm3、1.333 g/cm3、1.039 g/cm3;球形的橄榄油颗粒密度为0.914 g/cm3。  相似文献   

10.
用MOCVD在ZnO/Al_2O_3衬底上生长GaN及其特性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本文报道利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技术在Al2O3上生长一层ZnO,再用LPMOCVD在ZnO/Al2O3衬底上生长GaN.实验发现低温生长CaN过渡层有利于晶体质量的提高;PL谱主峰红移到蓝光区;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测量发现有Zn扩散到GaN外延层,Zn的扩散引起光致发光谱主峰移动.估算出在1050℃Zn在GaN中扩散系数是86×10-14cm2/s.  相似文献   

11.
异戊二烯及其光氧化产物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测量得到了异戊二烯单体分子的光谱信息,采用Gaussion03程序,通过密度泛函方法计算得到异戊二烯的红外光谱,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利用自制的烟雾腔模拟研究.OH自由基启动的异戊二烯光氧化过程,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光氧化产物的分子官能团,定性分析产物组分.结果表明产物中含有羰基化合物、C-O键化合物、醛、酮、羧酸及硝酸类有机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苯是大气中常见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它能溶于大气水滴、云雾等水相中,与水相中的过氧化氢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会发生液相光氧化反应。利用自制的液相反应装置研究了羟基启动苯液相光氧化反应,利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仪测量了液相反应产物的分子官能团,定性分析了产物的化学组分。实验结果表明,在没有过氧化氢存在时,在光照3 h后,苯溶液的红外谱图中含有苯环C-H和C=C双键伸缩振动吸收峰官能团,溶液中仅存在苯有机物,没有新产物产生。苯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在紫外光照3 h后,反应产物溶液的红外谱图除了含有苯环C-H和C=C双键伸缩振动吸收峰外,还含有O-H和C-O-C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表明羟基启动苯液相光氧化反应形成了酚类化合物和芳香醚产物。这为研究苯液相光氧化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用一种结合激光解离和时间飞行质谱仪的方法去研究金属离子与有机分子的气相反应。研究了金属镍离子与丙酮和丁酮分子的气相反应,并讨论了其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4.
激光诱导硅烷气相合成纳米硅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功率CO2激光诱导高纯硅烷气相反应,制备出粉体平均粒径为10~120um,晶粒度与平均粒径比为0.3~0.7的各种纳米结晶硅粉。制备出的硅粉粒度均匀,粒子呈球形,但部分粒子间出现烧结。粉体粒径随激光功率、反应压力的增加而增加,随硅烷流量、稀释Ar气的增加而减小。晶粒度对硅烷流量和反应压力的变化不敏感,但随激光功率的降低和混合Ar气的增加而明显减小。Si粒子的形成经历了单晶粒子的生长和这些粒子间的碰撞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15.
硅片清洗技术已成为制备高技术电子产品的关键技术。采用窄间隙介质阻挡放电方法研制了低温氧等离子体源,把氧离解、电离、离解电离成O、O-、O+和O2(a1Δg)等低温氧等离子体,其中O-和O2(a1Δg)活性粒子进一步反应形成高质量浓度臭氧气体,再溶于酸性超净水中,用于去除硅片表面颗粒污染物。实验结果表明:当等离子体源输入功率为300 W时,臭氧气体质量浓度最高为316 mg/L;高质量浓度臭氧气体溶于pH值为3.8的超净水中形成臭氧超净水,质量浓度为62.4 mg/L;在硅片清洗槽内,高质量浓度臭氧超净水仅用30 s就可去除硅片表面的Cu、Fe、Ca、Ni和Ti等金属颗粒物,去除率分别为98.4%、95.2%、88.4%、85.2%和64.1%。本方法与目前普遍使用的RCA清洗法相比,具有无需大剂量化学试剂和多种液体化学品、清洗工艺简单、投资及运行成本低等优势。因此,窄间隙介质阻挡放电清洗硅片表面颗粒污染物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A study of kinetics and modes of plasmachemical etching of GaAs under conditions of induction HF discharge in CCl2F2 is carried out. It is confirmed that the main chemically active particles providing the etching of GaAs are the chlorine atoms. It is shown that the character of kinetic curves and the form of dependences of the etching rate on gas pressure is determined by the energy of ions that bombard the surface. It is established that there is a satisfactory correlation between changes of the rate of decrease of the sample mass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etching products in the discharge gas phase in the etching process in the stationary mode.  相似文献   

17.
Our interest is the integration of carbon nanotubes (CNT) in electronic devices (IC, NEMS). In the scope of this work, we present a study on the preparation of the catalyst Ni particles from ultrathin films and the synthesis of carbon nanotubes by the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we use a cold-wall CVD reactor especially designed for handling samples up to a size of a 4” wafer. We show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rocess conditions like temperature, initial layer thickness of catalyst and substrate on particle formation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We show that the optimization of process conditions in the catalyst preparation phase is constitutive for dense CNT films. Regarding the application of CNTs as electrical interconnects, we studied the arrangement of nanoparticles on Al and TiN supporting layer. Furthermore, we fabricated the first test structures for the selective growth of CNTs out of contact holes on a Cu/TiN metallization layer system.The growth of multi-walled nanotubes (MWNTs) was performed with thermal CVD with ethylene as a precursor gas and hydrogen as supporting gas mixed in a nitrogen gas flow. The effects of growth condition on the quality and morphology of the CN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Raman spectroscopy.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gas composition and substrate on CNT growth will be presented. We managed to grow dense CNTs even at temperatures as low as 500 °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