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使光子晶体光纤(PCF)在钛宝石飞秒激光器的工作波长0.80 m 和光通信窗口1.55 m 处获得宽的近零超平坦色散,使用了三包层六角空气孔环结构设计来代替普通的单包层结构。应用了改进的有效折射率法对该三包层PCF 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三包层PCF 的色散随结构参数的微小变化而有较大的变化,因此通过对PCF 结构参数的合理调节,分别实现了在0.800.02 m 和1.550.15 m 波长范围内近零、平坦色散(色散范围0.5 ps/(kmnm),色散斜率范围0.02 ps/(kmnm2)的结构设计。这对于光通信系统及研究飞秒激光在PCF 中的传输特性,拓展飞秒激光的研究和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结合光子晶体光纤(PCF)和拉锥的优点设计了一种色散平坦渐减PCF,用于在通信波段产生宽带超连续谱,并对该光纤中超连续谱的产生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合理设计的PCF可以同时具有色散平坦和色散渐减的特性,并且其色散曲线沿光纤长度由反常色散区逐渐移动到正常色散区.这样的色散特性适合于产生宽带平坦的超连续谱.超连续谱形成的过程中以自相位调制效应为主,高阶非线性效应也起一定的作用,其中以拉曼散射效应的影响更为显著.另外,拉锥长度、光纤色散参量的渐减方式以及抽运脉冲的有效峰值功率和宽度对平坦超连续谱的产生均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一种用于买现低损耗、近零超平坦色散特性的光子晶体光纤结构,这种结构光纤包层空气孔层数少,内三层空气孔直径相同,制作过程简单;应用多极法研究了此结构PCF各个参数特别是最外层空气孔直径对色散和损耗特性的影响,通过优化结构,设计出了在1.3μm至1.65μm波长范围内色散绝对值小于0.5ps/(nm.km),1.55μm处损耗为4.5dB/km的低损耗近零超平坦色散光子晶体光纤。  相似文献   

4.
全固高非线性低色散斜率光子晶体光纤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惠真  周昌杰 《中国激光》2012,39(11):1106001
提出了利用掺氟同心圆环的光纤结构来提高光子晶体光纤(PCF)的非线性,所需控制的参量仅有两个。设计了三种具有高非线性、低色散斜率和低限制损耗的全固光子晶体光纤。这三种光纤分别具有正常色散、双零色散点和零色散点恰好在1.55 μm波长处的色散曲线特性。所设计的零色散点恰好在1.55 μm波长处的光子晶体光纤色散斜率值为5.12×10-4 ps/(km·nm2),这比传统的高非线性光纤的色散斜率小了2个数量级。同时,该光纤在1.55 μm波长处的非线性系数为31.5 W-1·km-1,限制损耗为9.62×10-5 dB/km。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光子晶体光纤(PCF),利用全矢量有限元方法对其色散和非线性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通过优化结构参数,得到了三种在不同波段具有较高非线性的近零色散平坦、宽带色散平坦甚至色散超平坦的光子晶体光纤,并给出了这种微结构PCF预制棒的制备方法。这些新型光纤在全光格式转化、超连续谱产生、光波长转换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接近于零色散的色散平坦光子晶体光纤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基于标量近似理论利用有效折射率方法对低空气填充率的光子晶体光纤 (PCF)的色散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通过调节光纤包层的空气穴节距或空气穴大小可以有效地调节光子晶体光纤的色散特性 ,可以实现光子晶体光纤零色散波长向短波方向 (小于石英材料的零色散波长 1 2 7μm)移动 ,甚至在光通信波段出现两个零色散波长 ;可以设计在光通信波段接近于零色散的色散平坦光子晶体光纤 ,其色散系数D的绝对值在 1 2~ 1 7μm波长范围小于 2 0 ps·km-1·nm-1,其色散斜率D′的绝对值小于 0 0 2 ps·km-1·nm-2 。  相似文献   

7.
碲化物微结构光纤应用于中红外超连续谱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强的红外吸收,石英玻璃材料拉制成的光纤或微结构光纤在中红外波段的传输损耗很大.为产生中红外波段的超连续谱,须使用在该波段具有高透过率的非石英材料来拉制光纤或微结构光纤.碲化物材料本身具有高非线性,所以光纤色散设计是实现宽带、平坦超连续谱输出的重要条件.为了实现全光纤结构的超连续光源,选用1.55 μm和2.0 μm...  相似文献   

8.
光子晶体光纤的色散特性及其在光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光子晶体光纤由于其特殊的几何结构使它具备了很多传统的单模光纤所不具备的奇异的色散特性,如色散可控性、近零超平坦色散、高负色散已及短波反常色散等,讨论了PCF这些色散特性及其在光通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新型光子晶体光纤近零平坦色散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作者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光子晶体光纤(PCF),在纤芯引入了一个小空气孔形成缺陷,并改变第一层空气孔的直径.采用平面波法研究了该PCF的色散特性,结果表明,该光纤能够得到比传统的PCF更低、更平坦的色散曲线;通过优化该光纤的结构参数,可以设计在1 350~2 010 nm波长范围内近于零的平坦色散PCF,其色散变化△D<0.5 ps/(km·nm),在1 320~2 040 nm波长范围内色散斜率变化△D<,slope><0.02 ps/(km·nm<'2>).  相似文献   

10.
色散平坦光子晶体光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光纤的色散管理与控制是设计光电子器件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光子晶体光纤(PCF)作为一种新颖的光传输介质,由于其自由的结构设计,使它在色散控制与管理方面优于常规的通信光纤,因此在很多方面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介绍了改变PCF的几何结构对其色散的控制以及实现平坦色散的实例,着重回顾了近年来PCF在色散平坦方面的结构设计,总结...  相似文献   

11.
光传输系统中色散补偿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光纤色散的产生及其对传输系统影响的介绍,引出了色散补偿技术.在多种色散补偿方法中,侧重探讨了应用比较普遍的色散补偿光纤(DCF)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联系实际工程,具体阐述了光纤色散补偿模块大小在工程中如何计算、如何配备、如何放置等,获得了一些对实际色散补偿系统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利用基于多极法的数值模拟软件包对光子晶体光纤色散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发现通过改变包层空气孔直径d和空气孔间距A可以有效地调节光子晶体光纤的色散特性,即短波长零色散、近零超平坦色散和大负色散,得到了三种色散特性随光纤结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对常规色散管理孤子系统(DMS)、密集色散管理孤子系统(DDMS)、色散渐减光纤(DDF)孤子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和分析。对三种系统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它们的适用范围给出了一个系统的论证.  相似文献   

14.
色散管理孤子的传输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琼  王晶 《激光技术》2002,26(5):367-369,372
论述了色散管理孤子的传输原理,并利用数值方法模拟了色散管理孤子在不同的传输模式中的传输,研究了色散管理孤子特性及其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色散管理孤子具有很明显的周期性,尤其采用平均路径色散为0的模型传输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单模光纤的偏振模色散PMD,包括PMD与单模光纤的几何尺寸及应力的非圆对称的关系模间耦合的影响。PMD具有瞬时统计特性以及采用Monte Carlo模拟软件对光缆产品的PMDQ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采用周期色散补偿的光波分复用系统中入纤功率对系统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了色散补偿后剩余色散对系统性能的作用。仿真结果表明:当入纤功率增大到一定的数值时,光纤中存在的自相位调制(SPM)等非线性效应使得系统的误码率随入纤功率的增大而增大,而系统中色散补偿后的剩余反常色散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随人纤功率增大而增强的非线性效应,对系统的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实用化的光通信系统在光时分复用(OTDM)和DWDM技术的推动下,其容量正有条不紊的向Tbit/s级发展。但是限制光通信系统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已由衰耗限制转变到色散限制、非线性限制。将来可能非线性的矛盾会更突出。文章分析了色散的产生,色散的种类,以及克服光通信系统的色散限制的若干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利用OptiSystem软件,对高速光纤传输系统中三阶色散(TOD)导致的脉冲失真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光脉冲信号通过光纤传输系统传输2000 km,不同的速率、占空比、脉冲形状和光纤类型对三阶色散的影响,同时比较了高斯脉冲和超高斯脉冲经过2000 km传输后的品质因数,发现高斯脉冲的品质因数优于超高斯脉冲的品质因数。通过仿真分析得出:当同时考虑群速度色散(GVD)和三阶色散的时候,标准单模光纤(SSMF)和啁啾光纤布拉格光栅(CFBG)组成的高速光纤传输系统性能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9.
超高速光纤通信中的色散补偿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重秀  贾信东   《激光杂志》1999,20(4):40-42
本文研究了光纤通信网中的色散及其补偿方法,对主要的几种色散补偿技术的机制,特点及春实现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并讨论了光纤的色散补偿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