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5 毫秒
1.
摘 要 为推动大宗废弃物和新型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开发热态炉渣余热高效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技术,以某含钛高炉渣及矿山铁尾矿为原料,利用高炉渣排渣时的高温熔融改性制备微晶铸石,系统研究了不同原料 配比对微晶铸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含钛高炉渣配比为41.7%,铁尾矿配比为58.3%,可得主要晶相为透辉石、辉石,且其耐酸度、耐碱度、抗折强度等性能均达到相应国家标准的微晶铸石产品。通过利用高炉 渣排矿时的余热,将含钛高炉渣与铁尾矿制备微晶铸石产品,为矿山铁尾矿与高炉钛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含钛高炉渣用于烧结矿渣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以高钛高炉渣为主要原料制作烧结矿渣砖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原料配比和生产工艺控制,可以试制出高钛高炉渣掺量超过40%的矿渣烧结砖,产品指标均达到GB5101-2003MU15的要求,为高钛高炉渣的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高炉渣的成纤性能,采用FactSage热力学模拟和试验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以铁尾矿为调质剂,对调质渣黏度及均质化时间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铁尾矿的加入,调质渣由短渣特性转变为长渣特性,调质渣黏度系数升高,适宜的成纤温度范围变大,但熔化性温度出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高炉渣制取矿渣纤维过程中掺加3%~15%的铁尾矿既有利于改善高炉渣的成纤性能,为优化高炉渣制备矿渣纤维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节能高效生产提供理论支撑,同时还能开辟铁尾矿资源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存在极为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主要集中在攀西地区和河北承德地区。而高钛渣正是钒钛磁铁矿经过冶炼以后产生的废弃物,随着高炉渣的逐渐增多,环境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本文简介了几种从高钛渣中提取钛资源技术,高炉渣水淬之后制备混凝土材料、矿棉、矿渣砖等建筑材料。阐述了高钛高炉渣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最后展望了未来高钛高炉渣开发利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以金川镍渣为主要原料提铁,以及采用浇铸工艺制备二次熔渣微晶玻璃,获得了可用于炼钢的生铁原料和建筑装饰用微晶玻璃.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探讨了不同原料配比组成条件下渣铁分离和熔渣微晶玻璃晶化的效果,确定了可用于工业试验的最佳原料配比:85.1%镍渣,1.8%氧化铝粉,6.6%生石灰,5.0%萤石,1.6%氧化钠,5.1%焦炭.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物理化学性能测试、光学显微分析等手段确定了微晶玻璃的物相组成及性能特征.  相似文献   

6.
采用攀钢高炉渣制取碳化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叙述了采用攀钢高炉渣制取碳化钛的试验研究结果,试验采用冶炼钒钛矿产生的含22%一23%TiO_2的高炉渣为原料.通过对渣中的钛氧化物进行还原、碳化生成TiC后,再通过酸浸及物理分选获得TiC精料。此次研究试验获得的TiC精料经初步测试,具有良好的高温特性.可应用在高级耐火材料等方面。该试验研究结果,将为攀枝花含钛高炉渣的综合利用开辟另一个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7.
含钛高炉渣和绿矾是以钒钛磁铁矿为原料经选矿后冶炼生铁和二氧化钛工艺中排出的两种主要固体废弃物, 上述两种固废的共同处置对钛铁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含钛高炉渣和绿矾为原料, 提出了一种富集金红石的新工艺。含钛高炉渣和绿矾经过共焙烧, 其中绿矾热分解为二氧化硫和三氧化二铁, 进而二氧化硫和含钛高炉渣中的钙钛矿及含钛辉石发生硫酸化反应, 钙镁组分转化为硫酸盐, 而钛组分被富集为金红石。系统地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含钛高炉渣富集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 加入Na2SO4可以显著提高Ti的富集效率。在绿矾与含钛高炉渣质量比为2、硫酸钠添加量为10%、焙烧温度为650℃、保温时间4 h的最优条件下, 含钛高炉渣中钛的转化率达98%, 富集后金红石含量约为8.6%, 后续可通过浮选进一步富集。Na2SO4的加入促进了熔融Na3Fe (SO4)3的形成, 熔融物能够渗透含钛高炉渣内部进行硫酸化反应, 气液固相反应加速了钛的富集过程。   相似文献   

8.
镍渣提铁及熔渣制备微晶玻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金川闪速炉镍渣为主要原料提铁及采用浇铸工艺制备熔渣微晶玻璃,获得了可用于炼钢的生铁原料和建筑装饰用微晶玻璃。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探讨了不同原料配比组成条件下,渣铁分离和熔渣微晶玻璃晶化的效果,确定了可用于工业试验的最佳原料配比: 镍渣77.0%,氧化铝粉3.4%,生石灰12.6%,萤石5.0%,氧化钠2.0 %,焦炭5.5%。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物理化学性能测试、光学显微分析等手段确定了微晶玻璃的物相组成及性能特征。  相似文献   

9.
我国钒钛磁铁矿经高炉法冶炼后钛资源基本都富集在渣相中,结构复杂,无法进一步回收利用,造成钛资源无法有效利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归纳了国内外含钛高炉渣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从整体利用和提钛2方面分别讨论了目前已开发的利用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整体利用含钛高炉渣(如制作建筑材料、特种功能材料等)法虽然能解决堆积产生的环境问题,但经济附加值低,且大量的钛资源被浪费,对钛资源的利用率低。在含钛高炉渣提钛利用方法中,直接酸解法或者碱法处理制备的产品品质低,经济性差,还会带来二次污染;含钛高炉渣制备含钛合金的方法成本高、产品应用范围窄;选择性富集分选法提钛时含钛矿物的转变不彻底,并且能耗高、添加剂消耗量大,钛的回收率不高;高温碳化—低温氯化工艺中高温碳化过程可以利用液态炉渣的物理热,大幅降低了碳化工序的能耗,低温氯化过程可在400~550℃实现Ti C的选择性氯化,避免了钙镁等杂质的影响,且氯化产物杂质含量低,钛回收率高,产品价值高、市场大。在此基础上,指出高温碳化—低温氯化处理含钛高炉渣具备工业化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从整体利用和局部利用两个方面对含钛高炉渣的综合利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把含钛高炉渣中的钛有效地富集到富钛相,然后分离并实现工业化生产,是高炉渣局部利用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炉渣中钙钛矿相、攀钛透辉石、富钛透辉石、Ti(C、N)和黑钛石相作为富钛相的可行性,并对它们的结晶行为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最后从重选和浮选两个角度分析了炉渣中钙钛矿分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固体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从微晶泡沫玻璃的制备机理、工艺流程及温度制度等方面分析了工业固体废弃物制备微晶泡沫玻璃的可行性,重点论述了金属矿尾矿、赤泥、高炉矿渣、煤矸石、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制备微晶泡沫玻璃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微晶泡沫玻璃的研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某高炉渣综合利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粗碎-干式磁选抛尾-湿式磁选流程对某高炉渣进行了综合回收研究,得到了铁品位为58.18%、铁回收率为42.77%的合格铁精矿;而且干选抛尾尾矿还可以作高炉渣水泥原料或者混凝土混合料,从而实现了高炉渣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固体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从微晶泡沫玻璃的制备机理、工艺流程及温度制度等方面分析了工业固体废弃物制备微晶泡沫玻璃的可行性,重点论述了金属矿尾矿、赤泥、高炉矿渣、煤矸石、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制备微晶泡沫玻璃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微晶泡沫玻璃的研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铀尾矿水泥固化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混合不均匀而导致强度较低、氡析出率高等问题。为了改善固化体的性能,在固化体中掺入一些其他固化材料,例如粒化高炉矿渣、粉煤灰和生石灰等。通过调整固化体中掺合料的种类、掺量和养护龄期,测试铀尾矿水泥固化体的饱和含水率、力学强度和氡析出率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单掺粒化高炉矿渣、粉煤灰和生石灰时,铀尾矿固化体7 d、14 d和28 d龄期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均有所提高;从力学性能考虑,效果最好的是养护28 d掺量为25%粒化高炉矿渣固化体,其饱和含水率也最低;掺量越大氡析出率越低,但是效果最好的是掺入25%的粒化高炉矿渣,其次是掺入25%的粉煤灰。该研究成果可为今后铀尾矿库退役治理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含钛高炉渣选择性析出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攀钢含钛高炉渣综合利用研究现状,指出了选择性富集、长大和分离钙钛矿技术是提取渣中钛元素、达到含钛高炉渣综合利用目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并分析了影响该技术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以非提钛方法对高钛型高炉渣的综合利用,利用其含TiO2可制备光催化剂的特点,以攀钢高钛型高炉渣掺杂偏钒酸铵为原料,采用多元固相烧结法制备掺杂钒的光催化剂,在紫外光下,考察了煅烧温度、掺杂量及煅烧时间对模拟污染物亚甲基蓝溶液降解率的影响,并用XR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煅烧温度800℃、偏钒酸铵-TiO2质量百分比45%、煅烧时间2h时,制备的掺杂光催化剂降解率达到83.5%,与未掺杂之前相比,其降解率提高了26.9%。   相似文献   

17.
攀枝花钒钛铁资源的二次综合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唐明权 《矿冶工程》2003,23(3):32-34
介绍了攀枝花钒钛铁资源的利用现状。对采矿、选矿、炼铁过程中产生的二次资源的综合利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如下建议:对采矿中产生的铁品位低于26 %的贮矿采用粗粒抛尾方式以降低磨矿成本;用磁选工艺从炼钢钢渣中回收铁;从磁尾中回收钛应加强微细粒钛的回收;从铁水中回收钒应注重产品深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