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提高开采缓倾斜薄矿体的机械化程度和矿山产能,对缓倾斜薄矿体开采方法以及铲运机运输巷道的布置方式进行研究,利用空间几何和三角函数的关系,分析了铲运机运输巷道在采场中伪倾斜布置形式。针对国内某铁矿山缓倾斜薄矿体的开采,在伪倾斜布置形式分析的基础上,得出适合于某铁矿开采的最优采矿方法,加大了采场的生产能力,提升了矿山装备水平,提高了矿山生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缓倾斜中厚矿体因其特殊的矿体产状,矿石难以借用自重运搬,多采用电耙出矿,气腿凿岩,机械化程度低,作业效率低,采切比大,工作环境及作业安全性差。这些问题一直制约着缓倾斜中厚矿体的安全高效开采,并使缓倾斜中厚矿体成为世界公认的难采矿体。大姚铜矿深部缓倾斜中厚矿体采用束状孔爆破,成功实现高效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3.
针对急倾斜薄矿体开采过程中存在的机械化程度低、矿体连续性差、生产能力低等问题,以阿尔哈达矿业公司深部接续工程Ⅰ-3矿体为研究对象,对矿体赋存条件和开采条件进行了调查,根据该矿体的开采技术难题,对传统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提出一种适用于急倾斜薄矿体的上向水平分层分级尾砂充填采矿法,形成了一套针对急倾斜薄矿体高效开采的回采、充填体系。现场工业试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大幅提高了采场出矿量及采矿作业安全性,采矿损失率降低至6.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得到明显提升,对同类型矿山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某矿最大开采深度超千米,采场稳定性受到高地应力和爆破振动影响较大,使用微差起爆可以降低应力波在高地压环境中的危害,也可以改善爆破效果。为此进行不同起爆方式的微差爆破技术现场试验,对合理的起爆形式和爆破参数进行探索。结果表明,使用微差爆破可以降低爆破振动,同时可以降低爆破后大块的产生。2种毫秒微差起爆均能够满足高地应力矿体的开采需求,在降低爆破振动的同时,井下资源开采"两率"指标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某铜矿薄矿体主要采用浅孔留矿嗣后充填法开采,开采效率低下,贫化及损失指标难以控制。针对薄矿体开采存在的技术难题,运用中深孔对矿岩界限进行预裂爆破形成预裂缝,对矿体和围岩进行预分离。利用矿体内布置的中深孔爆破,改变矿体内岩石的稳固性,从而实现采场矿体的自然崩落落矿并与围岩进行有效的分离。研究表明:薄矿体中深孔预裂爆破开采技术通过矿岩界限预裂爆破分离矿体及围岩,矿体内炮孔爆破贯通对矿体稳固性改性后实现自然崩落落矿,能够控制采场回采边界,为采场的大规模开采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开采技术适用于急倾斜薄矿体的地下高效开采,可大幅提高开采效率,有效控制矿体开采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老厂分公司29#矿群的开采技术条件,开展了缓倾斜薄矿体采矿方法的设计,详细介绍了回采工艺和主要技术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所选择的采矿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安全性高、采准工程量少、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实现了该矿体安全、高效、经济开采的技术目标。  相似文献   

7.
红泥坡铜矿缓倾斜薄矿体采矿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缓倾斜薄矿体的开采在国内外一直是一个难题。针对红泥坡铜矿开采技术条件,选择适合红泥坡铜矿不同厚度矿体的预切顶房柱采矿法和长壁崩落采矿法,研究得出2种采矿法具有安全系数高、采场生产能力大、回采工效高、损失贫化率等优点,证明该2种采矿方法的选择在红泥坡铜矿是经济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靳社英 《采矿技术》2006,6(3):226-227,230
鑫汇金矿深部缓倾斜至倾斜中厚矿体复杂多变,根据深部矿体的赋存条件,采用综合技术经济分析法,对可用的几种采矿方案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分层充填连续采矿法能较好地适应矿体的变化,提高采场生产能力及采矿的安全性、降低采矿贫化损失及采矿成本.为此,推荐该类矿体采用盘区机械化上向分层充填连续采矿法来回采.  相似文献   

9.
某铜矿主要开采1#、2#矿体,矿体平均倾角为20°,平均厚度3.98 m,为缓倾斜薄矿体,其中1 m≤可采厚度≤3 m的矿体占该铜矿储量20%左右。为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根据开采技术条件采用分段全面采矿法开采该部分矿体,对该采矿方法的适用条件、盘区结构参数、采场布置、回采工艺等进行了介绍,可为中小型薄矿体缓倾斜矿山开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三道桥铅锌矿Ⅲ号矿体属急倾斜薄矿体,原6 m以下矿体采用浅孔留矿法开采,采矿效率低,机械化水平差,工作人员暴露在采场顶板下作业安全问题难以保证。针对原采矿方法存在的问题,设计急倾斜矿体垂直中深孔后退式落矿干式充填采矿方法,将矿体沿垂直方向分为两分段自下而上开采,采用中深孔连续落矿的同时,利用废石等干式充填采空区。矿山实验采场证明,同原方案对比千吨采切比减少了4.03 m/kt,综合回采率提高了4个百分点,生产能力提升了65t/d。该采矿方法大大简化了采准、切割工程,提高了作业安全性,解决了过去开采急倾斜薄矿体机械化水平不足的问题,对类似条件矿山具有广泛借鉴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近水平极薄矿体由于矿体薄、倾角几乎水平,爆破的矿石难以自溜,导致生产效率低、贫化损失大。为提高矿山生产效率,结合南温河钨矿极薄矿脉开采现状,提出了双侧侧向抛掷爆破采矿法,利用抛掷爆破技术将矿石直接抛入受矿槽内,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经现场试验与之前采用的采矿方法对比发现,生产效率明显提高,贫化损失率都可控制在10%以内,极大地提高了矿山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地下矿山实例 ,介绍了矿柱回采与空区处理大爆破的设计方法 ,并根据地下矿一般微差雷管段别数不多的特点 ,提出了采用导爆管微差雷管→导爆索→导爆管微差雷管→初始引爆火雷管的孔内和孔外相结合的接力式微差延时起爆系统 ;同时对矿区爆破安全校核方法 ,也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陈何  孙忠铭 《金属矿山》2010,39(11):1-4
基于创新的束状孔当量球形药包爆破技术与束状孔变抵抗线爆破技术开发的束状孔大量高效采矿技术,综合了球形药包爆破和深孔阶段爆破的优点,凿岩硐室布置成凿岩巷道的形式,实现高分层水平大量连续落矿及整体区域崩落采矿,开采效率高,成本低,在矿山采空区安全治理、阶段大量连续开采、露天转地下平稳过渡大量采矿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吕淑然 《中国矿业》2005,14(6):52-55
毫秒延期爆破所选雷管的精度直接影响爆破网络的设计和分段间隔的选取,这是影响爆破质量和爆破地震效应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普通毫秒延期雷管,雷管段别又直接影响到雷管精度的。基于此本文就雷管段别对地震效应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对于多段毫秒延期爆破,最大段药量发并不预示着一定产生最大振动速度。基于我国大多数矿山及各类爆破工程基本采用普通毫秒延期雷管这一事实,此现象预示着目前我国爆破安全规程中,以最大药量计算和安全校核爆破最大振动速度是偏于保守的。通过对不同段别毫秒延期雷管地震效应的研究,得到适合黑山铁矿爆破条件,具有良好爆破效果和一定降振效果的雷管为第6~10段,最佳段别第7段毫秒延期雷管。  相似文献   

15.
苏红蕊 《金属矿山》2015,44(5):52-53
对于矿岩条件不稳固,局部矿石条件较为破碎的地下矿山,为保证顶板安全,多采用小进路分层充填采矿法进行采矿,高度、宽度一般控制在4 m左右;但这种采矿方法矿房断面尺寸小,凿岩爆破效率低,严重制约着矿山产能。为探索更加安全高效的采矿方式,在首先保证顶板围岩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不断探索尝试,借鉴露天矿山下向采矿爆破模式和高精度逐孔起爆技术,在井下矿山采用预控顶下向中深孔逐孔起爆工艺,并获得成功。这种作业方式由于在爆破前预先对采场顶板及两帮进行大范围支护,保证了后续作业工序人员安全;矿房尺寸断面增大后,矿房爆破效率大幅提升,单体矿房产能显著提高;同时下向中深孔凿岩使凿岩效率提高,人员劳动强度降低,作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为确保移动带内地表村庄、河流、道路的安全,同时最大限度地开采地下资源,结合某金矿大断裂带构造条件下采用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的工程实例,运用概率积分法理论计算出的矿山安全开采深度为108 m,小于覆岩厚度(130 m),满足安全开采要求。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对该矿“三下”开采移动范围内典型剖面的地表沉降进行了分析,经计算,最大倾斜变形为0.022 mm/m、最大水平变形为0.019 mm/m,与地表实测数据较接近,满足建(构)筑物保护等级要求。根据矿山井下爆破工程特点,计算出的矿山最大爆破安全允许距离为96 m,认为矿井爆破振动不会影响至地表。研究表明:该矿“三下”开采移动带内地表建(构)筑物安全稳定,对于该矿安全高效开采以及类似矿山开采移动带范围内的地表稳定性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田举博  蔡蓓 《金属矿山》2012,41(6):19-21,25
针对李楼铁矿应用浅孔房柱嗣后充填采矿法开采存在的采矿效率低、损失率高、作业场所通风质量较差等问题,在-200 m水平以上试验应用了20 m高分段矿房嗣后充填采矿法。试验结果表明,该采矿方法各项指标良好,不但提高了采矿强度、劳动效率及作业的安全性指标,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着重介绍了20 m高分段矿房嗣后充填法在李楼铁矿-200 m水平以上的应用情况,包括采场结构、回采工艺、充填工艺及爆破参数等。  相似文献   

18.
屈进 《中国矿业》2012,21(Z1):492-494,498
贵州省瓮安磷矿从2000年进入地下开采以后,一直采用浅孔分段空场法采矿。该采矿方法施工过程中由于需人工多循环无数次的频繁进入采场内登渣作业。该采矿方式劳动强度较大,生产效率较底,生产能力较小,在回采过程中操作人员在空场下多次反复作业,易造成冒顶、片帮事故,采矿安全性能较弱,对矿山的安全生产极为不利。我矿从2007年开始在矿石回采环节引进中深孔爆破技术以来,经过近4年来的逐步探索和改进,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从我矿Ⅰ号平硐的生产情况来看,矿石生产能力从之前的2万t/月提高到了6.5万t/月。矿井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共有60人左右,年产量达65万t,全员劳动生产效率居国内领先水平。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均得到了大幅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相比原采矿方法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保证了矿山生产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我矿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赖活生 《矿业工程》2006,4(6):32-33
针对板石沟铁矿上青矿区边缘薄矿体的赋存状况及特点、矿石性质、井下开采条件、市场条件,设计并实践了适应不同厚度的薄矿体回采方案,使资源得到了较好利用,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