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TMS320F2812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TMS320F2812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实现全数字化电流和速度双闭环控制系统。讨论了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原理,给出了系统的整体方案和系统的MATLAB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矿用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和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原理,在matlab环境下建立了仿真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直接转矩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电机磁链和转矩的脉动,采用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的永磁同步电机具有较宽的调速范围、良好的动态和稳态性能。该电机控制方案可广泛应用于煤矿空气压缩机、压风机、水泵等设备。  相似文献   

3.
《煤矿机械》2019,(11):131-134
针对刮板输送机负载突变时首、尾电机功率不能平均分配的问题,提出一种永磁同步电机(PMSM)驱动刮板输送机的偏差耦合控制方案。通过建立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分析永磁同步电机的速度、电流双闭环矢量控制策略,得出可采用改变两电机给定转速差的方式控制两电机转矩。通过采集两电机反馈电流,计算出两电机转矩差,使用偏差耦合算法得到两电机的速度补偿信号,调节两电机转速,实现对两电机转矩的调节。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协同控制策略后,当刮板输送机负载发生突变,两电机转速能够迅速调整,转矩在0.4 s内接近相等,且两电机转矩百分比差值维持在10%以内,基本实现功率的平均分配。  相似文献   

4.
王敦胜 《煤炭工程》2012,(11):79-81
 摘要:根据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存在着非线性和强耦合的特性,针对传统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内膜控制原理和空间矢量算法相结合的高性能永磁同步电机解耦控制方法。根据内膜控制基本原理,设计了永磁同步电机的双闭环内膜控制器。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对基于内膜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李华  杨荣 《煤炭工程》2023,(10):125-130
为了进一步改善矿用电机作为动力源时的可靠性和控制性能,研究了使用永磁同步电机来代替传统矿用泵中的异步电机,为了保证电机在矿井中安全长效运行,提出了一种新型不连续脉冲宽度调制技术,该技术可降低开关器件损耗,同时保证其控制性能。在电机的控制策略中,使用改进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并在价值函数中引入转速预测误差,优化了预测控制的性能,使用DPWM3算法降低了开关次数;考虑到提高转矩控制特性,引入了扩张状态观测器观测负载转矩,进一步提高了系统转矩控制特性。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相比较传统的预测控制方法,在速度响应、开关次数、转矩控制、电流谐波方面有了改善。  相似文献   

6.
电机的总损耗中铁耗占有一定的比例,但在建立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时,通常都忽略了铁耗,由此提出了考虑铁耗时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下建立了PMSM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电机数学模型的正确性,考虑铁耗时的电机模型更能体现实际电机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7.
裘君  赵光宙  齐冬莲 《煤炭学报》2009,34(9):1285-1290
把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看作一个二端口的能量交换装置,基于能量成形方法和反馈耗散哈密顿理论,实现了永磁同步电机的速度控制.根据最大转矩/电流控制原理确定系统的期望平衡点,针对负载转矩已知和未知2种情况分别设计了速度反馈控制器,并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快速响应性,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刮板输送机传统异步驱动系统因减速器而造成的传动效率低、故障率高、可靠性低等问题,基于永磁同步电机设计了1套输送量可达1 500万t/a的刮板输送机永磁直驱系统,并匹配计算了所需的永磁同步电机功率、转速以及变频控制器容量。根据永磁直驱系统与刮板输送机之间的机-电耦合关系,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刮板输送机永磁直驱系统的机-电耦合模型,仿真分析了永磁直驱系统在空载启动、满载运行、多边形效应等多种工况下永磁同步电机的输出转速、转矩、三相电流以及刮板链的速度、加速度、张力等动态特性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永磁直驱系统在刮板输送机启动及负载变化时能够快速响应且比较准确,由于减少了减速器的柔性缓冲,电机输出转速与转矩对负载突变响应波动较大;永磁直驱系统的动态响应在突变负载下与突变量成正相关关系,应当从驱动系统控制算法的优化角度出发减小波动,改善其性能;多边形效应影响系统速度控制的稳定性,机头链轮啮合处的链条更易受到多边形效应的影响。搭建小功率永磁同步电机直驱模拟试验台架,将仿真得到的机械负载特性曲线等效处理后通过测功机加载输入,开展了刮板输送机永磁同步电机直驱系统的模拟驱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台架试验测得的永磁同步电机动态特性曲线与对应仿真试验得到的永磁同步电机动态曲线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从而从侧面验证了笔者所建立刮板输送机永磁直驱系统机-电耦合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赵新渤 《中州煤炭》2010,(8):21-22,81
电机的电感参数既是表征电机回路的重要参量,也是计算电机运行性能的基础。选用绕组函数法计算了低速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电感,并建立了电感的仿真模型,从而为低速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暂态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煤矿机械》2016,(7):58-60
针对电动汽车弱磁调速的方法,根据凸极同步电动机的特点,综合考虑同步电机的恒转矩与恒功率运行,基速以下采用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基速以上采用弱磁控制的控制策略,根据端电压前馈控制法对转速进行检测判断,从而实现扩速的目的,通过搭建仿真模型和试验系统,对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调速系统进行研究,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实际中易于实现,且具有动态响应快的优势,可以满足电动汽车的高效率运行和更高的实际速度需求,验证了控制策略和实验平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矿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红梅 《煤炭技术》2014,(10):225-227
在分析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数学模型和模糊控制算法基础上,在MATLAB软件上搭建矿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包括矿用无刷直流电机、模糊PID控制器和相模块等。采用数字式双闭环控制,内环为电流环,采用PI控制,外环为速度环,采用模糊PID控制器。设置仿真参数和电机额定转速,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可见模糊PID控制算法是矿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控制策略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2.
根据空间矢量调制技术基本原理,建立矩阵变换器对驱动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运行等应用模型进行仿真实验。通过测试分析电动机的传动和电压电流的输入输出特性,证明了空间矢量调制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从而为矩阵变换器应用于控制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和实现节能的工业化应用目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张彦  张同庄 《煤矿机电》2006,35(1):27-30
本文根据异步电动机转差型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基于MATLAB/SIMULINK构造双PWM交流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矢量控制技术在矿井提升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勇  朱瑞卿 《煤矿机械》2012,33(2):186-187
为满足矿井提升机对高性能的要求,对矢量控制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通过数学推导建立了三相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坐标变换、磁链求解和逆变器控制信号生成模块等,仿真证明该异步电机矿井提升系统具有可以和直流电动机相媲美的的静、动态性能,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王春梅  李红  张利琼 《煤矿机械》2012,33(11):71-73
针对永磁同步直线电动机,介绍了其数学模型,建立了直线电机闭环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速度环采用基于指数趋近率的模糊滑模控制,电流环采用传统的PI控制。并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建立了基于饱和函数的永磁同步直线电机调速系统模糊滑模控制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滑模控制有效地削弱了抖振,系统动静态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6.
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调速系统的MATLAB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运乾  金林  钟声 《煤矿机械》2006,27(8):36-38
介绍了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调速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建立了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利用MATLAB6.5软件对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该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详细阐述了掘进机截割电动机进行调速的必要性,提出将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应用于煤矿井下巷道掘进切割电动机调速控制,分析了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异步电动机的直接转矩控制基本原理和Matlab软件,以及在Matlab软件仿真平台下的直接转矩仿真模型,并利用Matlab软件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模型以及控制系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