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O-甲基异脲硫酸盐和脂肪胺为原料,常压下合成了烷基胍类捕收剂.考查了它们对一水硬铝石、高岭石、叶蜡石及伊利石的浮选行为.烷基胍对铝硅酸盐矿物的捕收能力和选择性优于十二胺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在强碱性条件下,高岭石、叶蜡石及伊利石较一水硬铝石有很好的可浮性,以烷基胍为捕收剂可望实现三种硅酸盐矿物与一水硬铝石的反浮选分离.通过药剂结构和矿物表面电性研究解释了捕收剂与矿物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铝土矿浮选的抑制剂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主要研究了油酸钠作捕收剂,草酸钠、水杨酸钠等四种小分子有机调整剂对一水硬铝石、叶蜡石、高岭石三种单矿物的作用。结果表明,草酸钠、柠檬酸钠对高岭石和一水硬铝石有抑制作用,水杨酸钠、乳酸钠只对高岭石有抑制作用,四种调整剂对叶蜡石可浮性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反浮选分离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在分析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晶体结构以及表面性质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单矿物实验、人工混合矿实验、ξ—电位和吸附量研究,找到一水硬铝石的有效抑制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在pH为5.5—8.5的范围内,实验了以十二胺醋酸盐为捕收剂时高岭石和一水硬铝石的反浮选分离。一水硬铝石表面活性Al原子数量多,易与酰胺基团结合,导致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中的季铵基团定向排列在一水硬铝石表面的外面,阻止大部分十二胺阳离子吸附在其表面,并增大一水硬铝石的亲水性,抑制了一水硬铝石的上浮。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对十二胺浮选高岭石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4.
考察了以BK430作为捕收剂对中国铝土矿资源中一水硬铝石、伊利石和高岭石3种典型矿物的浮选行为。单矿物试验结果表明:在不添加抑制剂和弱酸性条件下,BK430对高岭石和伊利石的捕收力明显强于一水硬铝石;添加一水硬铝石抑制剂DF,有助于进一步扩大一水硬铝石与2种铝硅酸盐矿物的可浮性差异;人工混合矿的试验结果与单矿物试验结果比较吻合。对河南某铝硅比为4.43的铝土矿进行了反浮选脱硅试验,经过脱泥—反浮选可以获得Al2O3/SiO2为9.21,Al2O3回收率为62.49%的精矿。BK430有望成为一种在近中性条件下铝土矿反浮选的脱硅捕收剂。  相似文献   

5.
新型螯合剂对一水硬铝石和铝硅酸盐矿物浮选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成了含有羧基和肟基的新型螯合捕收剂HCMT并研究其对一水硬铝石、高岭石和伊利石的浮选行为。单矿物浮选试验表明,该捕收剂对一水硬铝石、铝硅酸盐矿物的捕收能力差别较大,能有效分离一水硬铝石与铝硅酸盐矿物。通过动电位、红外光谱和电镜扫描(SEM)等研究了捕收剂对矿物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捕收剂在一水硬铝石表面可能是通过COOH、-NHOH与Al-O形成双环螯合物的化学吸附,而在高岭石、伊利石表面主要是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6.
为考察矿物晶体各向异性与可浮性差异的关系,以 0~37 μm、37~44 μm、44~74 μm 3 组粒级镜铁矿和霓石为研究对象,通过 X 射线衍射(XRD)分析、单矿物浮选试验、捕收剂吸附量、表面电性计算和 Zeta 电位检测,研究两种矿物的晶面组成在十二胺(DDA)和油酸钠(NaOL)捕收剂体系中的可浮性差异,以及两种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规律和对矿物表面电性的改变。XRD 结果表明,在两种矿物粉碎过程中,镜铁矿(110)与(116)解理面优先解离,而霓石(110)、(310)和(-310)解理面优先解离。浮选试验和吸附量结果显示,在DDA体系中,镜铁矿的可浮性明显大于霓石,可浮性顺序均为0~37 μm>37~44 μm>44~74 μm粒级;在NaOL体系中,两种矿物的可浮性相差不大,细粒级(0~37 μm)镜铁矿和中间粒级(37~44 μm)可浮性最好;吸附量试验结果与浮选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表面电性计算和Zeta电位检测结果表明,霓石(110)面负电荷累积和 R值大于镜铁矿,霓石表面电负性比镜铁矿强,DDA吸附使两种矿物的零电点右移,NaOL吸附使两种矿物表面Zeta电位下降,且霓石表面电位下降幅度大于镜铁矿。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矿物晶体各向异性与可浮性差异的关系,以 0~37 μm、37~44 μm、44~74 μm 3 组粒级镜铁矿和霓石为研究对象,通过 X 射线衍射(XRD)分析、单矿物浮选试验、捕收剂吸附量、表面电性计算和 Zeta 电位检测,研究两种矿物的晶面组成在十二胺(DDA)和油酸钠(NaOL)捕收剂体系中的可浮性差异,以及两种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规律和对矿物表面电性的改变。XRD 结果表明,在两种矿物粉碎过程中,镜铁矿(110)与(116)解理面优先解离,而霓石(110)、(310)和(-310)解理面优先解离。浮选试验和吸附量结果显示,在DDA体系中,镜铁矿的可浮性明显大于霓石,可浮性顺序均为0~37 μm>37~44 μm>44~74 μm粒级;在NaOL体系中,两种矿物的可浮性相差不大,细粒级(0~37 μm)镜铁矿和中间粒级(37~44 μm)可浮性最好;吸附量试验结果与浮选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表面电性计算和Zeta电位检测结果表明,霓石(110)面负电荷累积和 R值大于镜铁矿,霓石表面电负性比镜铁矿强,DDA吸附使两种矿物的零电点右移,NaOL吸附使两种矿物表面Zeta电位下降,且霓石表面电位下降幅度大于镜铁矿。  相似文献   

8.
通过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单矿物浮选试验、接触角、红外光谱、和ζ电位测量分析了东北大学研制的DJL-1和DJL-2捕收剂在铝土矿正浮选中的浮选行为和作用机理。一水硬铝石与DJL-1和DJL-2作用后接触角变大、疏水性变强;高岭石与DJL-1作用后接触角几乎不变,与DJL-2作用后接触角变大。DJL-1使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表面ζ电位均负向增加,DJL-2对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表面ζ电位影响较小,分别使用DJL-1和DJL-2,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最大回收率之差为54.5%和70.5%,DJL-2在更宽的温度和pH范围内获得更好的浮选结果;DJL-1和DJL-2在一水硬铝石表面存在键合吸附和氢键作用,DJL-1与高岭石表面存在氢键作用。结果表明,DJL-1和DJL-2均是铝土矿正浮选的优良捕收剂,且DJL-2更优。  相似文献   

9.
以油酸钠为主要捕收剂,与苯甲羟肟酸组合使用,复配出二元组合捕收剂,再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考察二元组合捕收剂对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两种铝硅矿物的捕收性能。通过表面张力测定和激光粒度测试,系统研究了二元组合捕收剂的浮选作用机理,旨在为我国铝土矿浮选脱硅捕收剂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结果发现,二元组合捕收剂NaOL/BHA对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伴生的铝硅酸盐矿物的浮选效果明显超过单一油酸钠捕收剂,研究的二元组合捕收剂中油酸钠与苯甲羟肟酸的最佳摩尔配比为9∶1。二元组合捕收剂溶液的表面张力随着BHA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在较低浓度下表面张力明显下降到拐点达到稳定值,该现象表明组合捕收剂活性高,捕收性能强,拐点处对应的两种药剂摩尔配比与单矿物浮选实验得出的最佳组合摩尔比一致。二元组合捕收剂可以明显促进一水硬铝石颗粒表观粒度增大,使其形成疏水性聚团,致使浮选回收率增大,而对高岭石表观粒度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季铵盐捕收剂对铝硅矿物的浮选行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动电位测定及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3种季铵盐捕收剂对铝硅矿物一水硬铝石、高岭石、叶蜡石和伊利石的浮选行为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以季铵盐为捕收剂可实现一水硬铝石与3种硅酸盐矿物的反浮选分离;一水硬铝石、高岭石、叶蜡石及伊利石的等电点分别为pH6.0、3.4、2.3、3.2,随着矿浆pH值提高,这些矿物的表面动电位均呈负增加;季铵盐捕收剂主要靠静电作用吸附在一水硬铝石、高岭石、叶蜡石及伊利石表面.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贵州修文县的铝质岩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做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及镜下特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铝质岩样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Al2O3、SiO2和Fe2O3,含量占80%左右;矿物成分主要为一水硬铝石、高岭石和赤铁矿;一水硬铝石主要以块状和粒状集合体为主,一水硬铝石颗粒间常被胶状含铁粘土或含有机质粘土充填、胶结;含硅矿物主要以高岭石的形式胶结在一水硬铝石表面;赤铁矿呈不透明黑色,主要以细-中粒状、细脉状胶结铝土矿产出。铝质岩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表明,铝质岩可应用于生产净水剂、高铝陶瓷及矿物聚合物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对电气石进行了XRD及EDS分析测试,用油酸钠和十二胺对电气石进行了可浮性研究,并对电气石晶体结构中的化学键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用油酸钠和十二胺浮选时,电气石在一定的pH范围内表现出很强的可浮性;电气石的可浮性与晶体化学特征紧密相关,用品体化学特征可以分析电气石的可浮性原理。  相似文献   

13.
高岭石的结晶学特性、表面性质与可浮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两种高岭石(硬质高岭石和软质高岭石)的化学成分、结晶学特性以及表面性质的研究,阐明了高岭石的结晶学特性、表面性质和可浮性的关系。软质高岭石层间所荷电荷比硬质高岭石要多,这有利于阳离子捕收剂在基层面吸附。结晶学特性研究表明,软质高岭石的结晶度比硬质高岭石要好,其端面表面积比硬质高岭石要大,有利于吸附剂在其表面的吸附,以上两个原因导致软质高岭石的可浮性比硬质高岭石要好。通过减小硬质高岭石的粒度,可以提高其可浮性。因此,在铝土矿阳离子反浮选过程中选择性地将脉石矿物细磨,将有利于其浮选分离。  相似文献   

14.
以油酸钠为捕收剂,研究了六偏磷酸钠对菱镁矿和白云石浮选行为和浮选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添加六偏磷酸钠时两种矿物可浮性相近,分离困难;在矿浆pH值为9-11.5的区间里,添加适量的六偏磷酸钠,菱镁矿仍保持较好的可浮性和较高的浮游速度,而白云石的可浮性和浮游速度大幅降低,从而有利于两种矿物浮选分离。菱镁矿和白云石的浮选分别符合经典一级动力学模型和二级矩形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15.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了黄锑矿体相、(001)表面以及水分子在其表面吸附的结构性质,利用 XPS 和表面电位分析了黄锑矿单矿物表面特性,讨论了黄锑矿晶体结构、表面性质与可浮性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单矿物浮选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黄锑矿中氧原子的活性较强,锑原子的活性较弱,水分子容易在黄锑矿的表面吸附,导致常规阴离子捕收剂难以吸附于黄锑矿的表面,而需要通过金属阳离子活化。黄锑矿在 pH>2.4 的范围内带负电,阳离子捕收剂通过静电作用,容易在黄锑矿的表面吸附。单矿物浮选试验中,铜离子活化后的黄锑矿可以很好地被油酸钠捕收,十二胺离子也可以很好地浮选表面荷负电的黄锑矿。矿物表面基因特性与矿物可浮性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从菱镁矿与白云石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可知,用十二烷基磷酸酯作为捕收剂时菱镁矿和白云石的可浮性非常接近。但当加入适当的抑制剂后,在一定条件下两种矿物的可浮笥存在着明显差异,为进一步验证,进行了两种矿物混合矿的浮选条件。结果表明,用十二烷基磷酸酯作捕收剂,用水玻璃作抑制剂能在保证精矿产率的情况下,有效地去除混合矿中的氧化钙杂质。  相似文献   

17.
陕西某金矿石可选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西某难处理金矿石进行了可浮性试验研究。通过添加高效捕收剂Y-89获得了金精矿品位为59.84g/、tAu回收率为87.46%的较好指标,表明该矿可以通过浮选达到富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运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及能谱分析(EDX)等技术,研究了准格尔煤田大饭铺煤矿6号煤层夹矸中富铝矿物的种类、相互关系及其成因。研究表明:夹矸中富含勃姆石(60%)和高岭石(40%),光学显微镜下两者具有明显的共生关系,能谱面分析(Mapping)图像中可见Si元素与Al元素富集部位不同,两者分异现象明显;夹矸中勃姆石主要是由高岭石脱硅蚀变而来的,勃姆石主要分布于高岭石晶层之间和晶粒表面周围,并逐渐向高岭石内部蚀变。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新疆某辉钼矿嵌布粒度较细、可浮性较差的特点,应用价格便宜、选择性好且捕收能力较强的新型捕收剂GR-713,采用"一次粗选,两次扫选,粗精矿再磨七次精选"的浮选流程,获得了较好的选矿指标:钼精矿品位45.85%,回收率86.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