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地浸采铀过程中,需要尽量减少溶浸液向采区外围流失,并控制采区外围天然地下水向采区的流入量,以提高浸铀效率和减轻对周围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以某地浸采铀单元为例,通过设置不同的抽注流量组合进行地浸水动力数值模拟计算,研究地浸抽注平衡关系对溶浸液的流失及地下水流入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地浸采铀过程抽注流量的平衡关系是影响溶浸液流失量和外围地下水流入量的重要因素,溶浸液流失量随抽注流量比值的增大而减少,外围地下水的流入量则随抽注流量比增大而增加。当抽注流量比≥0.87时,溶浸液流失量可控制在注液流量的15%以下,而抽注流量比≤1.13时,外围地下水流入量不超过抽液流量的14%。模拟结果为合理控制地浸采铀过程中的溶浸液和地下水交换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地浸采铀过程中,需要尽量减少溶浸液向采区外围流失,并控制采区外围天然地下水向采区的流入量,以提高浸铀效率和减轻对周围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以某地浸采铀单元为例,通过设置不同的抽注流量组合进行地浸水动力数值模拟计算,研究地浸抽注平衡关系对溶浸液的流失及地下水流入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地浸采铀过程抽注流量的平衡关系是影响溶浸液流失量和外围地下水流入量的重要因素,溶浸液流失量随抽注流量比值的增大而减少,外围地下水的流入量则随抽注流量比增大而增加。当抽注流量比≥0.87时,溶浸液流失量可控制在注液流量的15%以下,而抽注流量比≤1.13时,外围地下水流入量不超过抽液流量的14%。模拟结果为合理控制地浸采铀过程中的溶浸液和地下水交换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以内蒙古某地浸生产井场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了其水文地质条件,结合井场布置和生产中的抽注液流量等条件,应用GMS建立了三维地下水数值模型。分别对抽大于注比例为0.1%~3%等6种条件下的地下水流场、浸出液中天然U迁移扩散距离及浓度分布等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得到了抽大于注比例与地浸生产地下水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为我国原地浸出采铀设计和生产中抽大于注比例的确定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
阙为民  王志 《中国矿业》2006,15(12):98-101
地层伤害降低地浸采铀钻井的抽注液能力。结合地浸采铀工艺的特点,如何有效地预防伤害、保护矿层,最大限度地提高钻井产能和注液能力,开展地层伤害评价与区块配伍性评价研究是地浸采铀一项崭新的课题。本文在对地浸采铀地层伤害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结合某矿床地浸采铀实践,提出了地层伤害实验与评价的方法;通过区块配伍性评价,得出区块整体复合解堵改造方案,从而达到消除伤害,保护矿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原地溶浸采铀是美国80年代出现的一种采铀技术。本文介绍了美国怀俄明州斯密斯兰奇矿的地浸采铀技术,包括矿床地质、半工业试验、工业生产的井场布置、注液井和抽液井的构筑、港浸液的有关参数以及离子交换回收厂。  相似文献   

6.
地浸采铀工程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砂岩铀矿床地浸开采经济评价系统软件,通过敏感性分析,重点探讨了每平方米铀储量大小、井场抽注液钻孔间距、浸出液提升方式、矿山生产规模对地浸采铀技术经济的影响,提出了优化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7.
斯密斯兰奇矿的地浸采铀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地溶浸采铀是美国80年代出现的一种采铀技术,本文介绍了美国怀俄明州斯密斯兰奇矿的地浸采铀技术,包括矿床地质,半工业试验,工业生产的井场布置,注液井和抽液井的构筑,溶浸液的有关参数以及离子交换回收厂。  相似文献   

8.
地浸采铀中几个重要因素的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砂岩铀矿地浸开采经济评价系统软件,通过敏感性分析,重点探讨了平米铀量大小、井场抽注液钻孔间距、浸出液提升方式、矿山生产规模对地浸采铀技术经济的影响,提出了优化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甘泉 《铀矿冶》2017,(Z1):87-92
地浸矿山采铀过程中既要尽量减少溶浸液向采区外围扩散、流失,又要避免采区外围地下水大量流入采区内部,以减小溶浸液对矿层外围地下水环境影响并提高浸出效率。在钱家店(钱Ⅱ块)铀矿床CO_2+O_2中性浸出地浸采铀矿山,改变抽注液比对矿层地下水水位及水样化学组分进行测量与分析,研究地浸采铀抽注液平衡与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规律。通过在合理区间内调整井场采区抽注液比,控制矿层溶浸液溶浸范围、减小溶浸液向外围扩散,实现了有效控制地下水化学组分趋于稳定,减小地浸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目的。研究表明,控制抽液总量大于注液总量0.3%至0.35%时,井场内部形成大的降落漏斗,溶浸液只在井场边缘附近运移,扩散距离可控。  相似文献   

10.
针对新疆某地浸采铀矿床品位低、硫酸消耗大的特点,利用设计加工的生物反应器,进行了生物地浸采铀试验研究.2年多的现场试验表明:抽液孔反注菌液较反注硫酸溶液优势明显,其浸出液铀浓度峰值高,可达178 mg/L,维持时间长,可获得较高的500 mV以上高氧化还原电位;使用菌液连续抽注一个月后,浸出液铀浓度由12.8 mg/L上涨至25.2 mg/L,说明菌液中高浓度的Fe3+可将矿层U4氧化为U6,从而获得较高的铀浓度.针对生物地浸采铀技术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地下溶浸采矿技术与我国铀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指出了我国铀矿山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种新的开采技术——地下溶浸,描述了地下溶浸现状及技术工艺特点,论述了地下溶浸采矿技术对铀矿山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新疆某铀矿空气预氧化矿层地浸采铀现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成因试剂地浸采铀在我国是一项较新的铀矿开采方法,空气预氧化矿层技术是其核心内容。空气预氧化铀矿层的基本原理是向矿层送入压缩空气,利用空气中的氧氧化铀矿石,再利用地下水中的碳酸氢根或碳酸根将铀浸出。为了积累更多的基础资料和经验以便在我国推广应用空气预氧化铀矿层技术,在新疆某铀矿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中浸出液铀浓度最高达230mg/L,钻孔抽液量可逐渐恢复到原始抽水试验最大值10.5m^3/h。该结果表明:空气预氧化工艺可成功实现矿石中铀的氧化,节约氧化剂成本,提高铀的浸出率,并且对矿石渗透性能影响较小,可以避免高矿化度地下水条件下的化学堵塞。  相似文献   

13.
新疆某铀矿石浸出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给新疆某铀矿采用地面堆浸和井下原地爆破堆浸的采矿新方法恢复生产提供依据,对该矿矿石进行了试验室搅拌浸出和柱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矿矿石氧化剂耗量少、浸出时间短、酸耗较低,属易浸矿石。矿石粒度对浸出率影响较大,当粒度从-5mm增加到-20mm时,矿石的柱浸渣计浸出率从88.7%下降到75.2%。氧化剂可提高浸出液铀浓度,但提高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4.
低酸浸出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地浸技术的发展,论述了低酸浸出采铀技术的特点,对低酸地浸采铀的浸出原理和工艺、钻孔网度、浸出液的选择及其酸度、耗酸量和浸出时间的计算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黄正山  胡英 《铀矿冶》1994,13(2):130-132
本文介绍七五四矿用酸液溶浸技术治理水冶厂含铀废弃物和井下矿渣泥,消除污染源并从中回收金属铀的治理试验。实践证明用这种方法治理铀矿冶生产单位经常产生的含铀废物是有效的。不但可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而且还可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安全稳定的铀资源供应,对于保障国家安全、促进核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我国低渗透性砂岩型铀矿在地浸开采中渗透性低、浸出困难的技术难题,提出了低渗砂岩型铀矿液态CO2相 变致裂增透高效开采技术模式,即采用液态CO2相变致裂技术,在地浸采铀抽、注液孔之间产生大量的联通裂隙,提高低渗透铀矿的渗流能力。采用理论方法计算了液态CO2相变致裂影响半径,建立了液态CO2相变致裂 增透地浸开采流程,系统进行了低渗砂岩型铀矿液态CO2相变致裂增透高效开采技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低渗砂岩型铀矿液态CO2相变致裂增透技术影响半径为6.53 m,该技术能够实现三维应力条件下岩体致裂破坏 ,能够有效增加岩体损伤裂隙网络分布,具有破岩致裂增透、降低化学沉淀及经济可行性。研究结果为有效解决低渗透性造成的砂岩型铀矿地浸开采“难注、难采、低回收率”等难题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以通辽钱家店铀矿床为例,在保证相同抽注总量的基础上,调整采区局部抽注液量,设置不同的抽注流量分配方式,并对各分配方式进行地下水数值模拟计算,从地下水流场、溶质运移、粒子追踪三方面研究非均一抽注比例技术在地浸地下水环境保护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增大边界抽液井流量和减小外围注液井流量均可以不同程度地减小地浸生产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且合理分配注液量对核素迁移的控制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铀矿的溶液浸矿技术具有能耗低,原材料消耗少,流程简单,劳动生产率高等特点,但在浸矿过程中产笺废渣等物质将对环境造成污染,葳将其用于井下充填,则不失为一种化害为利的有效途径,文章以堆浸尾渣为例,阐述了用其作井下充填料的技术要点,即堆浸尾渣的中和处理,浸渣的输送,堆浸尾渣的放射性防护等,文章指出,堆浸尾渣作井下充填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武山铜矿地下溶浸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何  陈树南 《中国矿业》1999,8(3):16-19
为了回收利用武山铜矿南矿带 -4 0m以上 40 0万t难采、难选氧化矿 ,1994年武山铜矿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合作 ,共同进行了“武山铜矿地下溶浸技术试验研究”项目。该项目进行了矿石矿物学研究、矿石可浸性、岩心渗透性试验、矿床地质及水文地质调查、矿体浸出渗流模型、现场注水试验、原地浸出 -萃取 -电积联动试验及技术经济分析等工作。达到了先进的技术经济指标 :浸出率68% ,集液率 65 % ,萃取率 95 % ,电积率 98% ,吨铜成本 9990 40元。形成了适应地下矿山原地浸出开采的完整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以新疆某砂岩铀矿采区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抽注单元的浸出液铀浓度与HCO-3浓度变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CO3^-浓度与浸出液铀浓度有着密切的变化关系,大体上可分为6种类型;水动力、水化学、矿化条件、钻孔工程等因素是铀浓度与HCO3^-浓度关系呈现不同特征的主要原因。在生产中充分挖掘和利用铀浓度、HCO3^-变化特征所蕴含的信息是提高CO2+O2地浸采铀精益化管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