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南赋煤区是我国重要的二叠纪煤炭资源分布区,煤田构造复杂,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对该区开展煤炭资源与赋存特征研究尤为重要.从煤炭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入手,以赋煤构造分区与控煤研究为主要研究内容,将华南赋煤区划分为扬子和东南2个赋煤构造亚区,18个赋煤构造带(点),着重分析了扬子陆块北缘逆冲赋煤带、滇东褶皱赋煤带、赣中湘南粤北坳陷赋煤带和上饶—安福—曲仁坳陷赋煤带4个赋煤构造带的控煤特征,有助于对该区煤炭资源评价和勘查.  相似文献   

2.
以新一轮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东北地区资料为基础,参考区域地质和能源盆地研究的最新成果,分析了东北地区煤田构造的主要特征,聚煤盆地多为半地堑、地堑性质的断陷盆地,盆地的形成与火山活动关系密切,展布方向主要为北东和北北东向。根据东北地区煤系赋存特征、构造格局,确定了东北赋煤区的边界,应用赋煤构造单元的理论,将东北赋煤区划分为11个赋煤构造带,系统论述了各个赋煤构造带的基底性质、盆地构造和控煤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荥巩煤田煤炭资源丰富,受构造格局控制明显。根据煤田构造特点,在以往地质资料进行信息挖掘和再认识基础上,系统研究了荥巩煤田地质构造特征与地质构造形成机制、构造演化史及现存构造格局,建立了荥巩煤田控煤构造样式,将荥巩煤田控煤构造样式划分为压缩构造样式、伸展构造样式、剪切和旋转构造样式、滑动构造样式4大类,纵湾褶皱型构造控煤样式、堑垒型构造控煤样式、单斜断块型构造控煤样式、走滑型构造控煤样式、背斜型重力滑动构造控煤样式、掀斜型重力滑动构造控煤样式6小类。研究指导了煤炭资源潜力预测与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4.
新疆侏罗纪煤田构造样式及其控煤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侏罗纪煤炭资源丰富,但勘查开发程度较低,需对煤田构造展布规律、构造样式及其控煤效应进行系统研究以指导煤炭勘查开发。通过对多年来区域地质和煤田勘探资料的分析研究,根据主要赋煤盆地构造变形的动力学特征,将新疆控煤构造划分为挤压、拉张、扭动、反转4大类构造样式,在此基础上,又根据控煤构造组合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进一步划分为6个亚类和18种型式,对煤系、煤层赋存状态以及煤层开采地质条件具有主要控制作用的构造样式为叠瓦式逆冲构造、推覆式滑脱构造、褶皱构造和走向滑动构造。  相似文献   

5.
石炭纪是青海省第一个成煤时代,在祁连山、柴北缘、唐古拉山等赋煤带均有分布。其中,祁连山赋煤带的祁连煤田晚石炭世羊虎沟组含煤地层分布面积最为广泛,含煤性较好,是青海省无烟煤重要产地,代表性煤矿有宁缠、青羊沟、阿力克、五林沟等。受成煤期后印支—燕山—喜山新构造运动的改造,使祁连煤田现今构造极为复杂,原含煤盆地被切割破坏成若干断块,有些地段被推覆构造掩盖,破坏了煤系及煤层的完整连续性,制约了在该区找煤的突破。为解决这一问题,从梳理总结祁连煤田上石炭统羊虎沟组岩性组合特征入手,通过分析北祁连成煤期后构造改造对煤系、煤层的控制作用,分析了几个典型的控煤构造样式,对找煤标志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了羊虎沟组在潟湖沉积体系内泥炭沼泽沉积层段含煤性最好,提出峨堡、阿力克深部、野牛台、小八宝等找煤远景区。  相似文献   

6.
我国煤田地质特点是煤盆地类型多样、煤系后期改造明显,为正确指导我国煤田的找煤方向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在新一轮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的基础工作上,笔者提出了煤炭资源潜力评价工作中开展煤田构造研究的思路,研究内容为区域地质背景研究、构造形态和展布规律、构造成因和演化、构造控煤作用研究.依照我国煤田构造地质特点,提出赋煤构造单元的概念,将其定义为对煤系赋存的构造区划,具有构造单元和赋煤单元的双重涵义,总结归纳了5大赋煤构造区的煤田构造特征,为煤炭资源勘查和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保障.  相似文献   

7.
李建  曹代勇  林玉成  陶志刚  张森  王坚  姚征 《煤炭科学技术》2011,39(10):100-103,116
为进一步研究控煤构造样式的构造控煤机制,提出控煤构造样式的构造解析的新思路和方法;通过对云南省典型构造的几何形态和形成机制的研究,将云南省的控煤构造样式划分为4大类19种类型;并根据构造控煤和解析构造学的理论,结合云南省重点矿区地质剖面等相关资料,按照从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分析的流程,进行了构造组合解析,分析了构造控煤意义,对云南省的各类控煤构造样式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了控煤构造样式的构造解析与构造控煤作用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叶冰斐 《煤炭技术》2007,26(11):97-99
根据隘头北矿区含煤地层特征,阐述了该区的控煤构造及其形成机制,探讨了该区的构造控煤作用,对该区的煤炭资源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构造控煤分析方法并根据后期控煤构造几何形态特征及形成机制,将山西控煤构造划分为:挤压构造组合、伸展构造组合、反转构造组合3大类及8种控煤构造样式,其形成机制为以挤压作用为背景的多期构造活动叠加,后期部分地区发生拉张与走滑,在一些地区还存在因局部应力场改变而产生的变形。煤系赋存特征与控煤构造样式关系紧密,挤压样式中,断裂控煤构造的煤系受构造破坏显著,煤系赋存范围相对较小;褶皱及大型堑垒控煤构造样式,其煤系赋存稳定,可形成大面积聚煤盆地。  相似文献   

10.
宁超  刘益华 《煤》2012,(12):1-2
煤田构造受控于区域构造,也是区域构造的组成部分,河南地跨不同变形体制下的构造区,不同构造区内的典型构造控煤样式对构造区内各煤田的煤炭资源预测提供了依据。文章对豫西煤田的滑覆构造样式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1.
柴达木盆地北缘控煤构造样式与赋煤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构造控煤分析方法,在系统分析柴达木盆地北缘煤田构造样式的基础上,将该地区控煤构造样式划分为6种类型,并分别讨论了它们的成因及其与煤系赋存之间的关系,从而查明了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煤系赋存的基本规律.结果表明:隆起区前锋带构造变形强烈,控煤构造样式以逆冲断层组合为特征,煤层被抬升变浅有利于开采,但破坏较为严重,因而煤矿开采规模较小;凹陷带内部应力应变较弱,控煤构造样式多以断-褶型和单斜断块组合为特征,煤系赋存较为稳定,其浅部应成为今后煤田勘探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杨敏 《中州煤炭》2020,(9):72-76
禹州煤田是河南省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煤炭资源丰富,但受构造控制明显。以构造控煤作用研究为核心,运用地球动力学、构造地质学等学科理论,建立了禹州煤田构造控煤型式,将禹州煤田构造控煤型式划分为4个大类、7个小类。研究提供了区域构造研究指导找煤工作的思路和方法,科学指导了禹州煤田的煤炭资源潜力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3.
结合河南省内含煤岩系和煤层现今分布与构造形态之间的关系,区内的控煤构造样式为压缩构造样式、伸展构造样式、同沉积构造样式、剪切和旋转构造样式、滑动构造样式5大类。在构造控煤样式的基础上,对煤田外围、煤田深部和新区进行了找煤靶区预测。  相似文献   

14.
山西构造位于华北板块的中部变形区,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通过对山西地质特征和构造演化背景进行分析研究,划分褶皱控煤构造、逆冲控煤构造和伸展控煤构造3大控煤构造类型,并论述其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15.
梅城-寒婆坳区位于涟源凹陷西部叠瓦逆冲带,区内沉积盖层变形强烈,构造复杂,基于煤炭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成果,对区内测水煤系展布特征、赋存特征等进行分析,根据含煤区的剖面形态、应力机制、形成机理,将梅城-寒婆坳区构造控煤样式划分为2类4型,为今后开展煤炭资源的勘查与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地质构造复杂,含煤地层较多。根据主要含煤岩系赋存特征与构造之间的关系,结合野外调查等资料,全省控煤构造样式可划分为伸展构造样式和压缩构造样式2大类,各样式又细分为3小类。  相似文献   

17.
《煤炭技术》2017,(8):113-114
在鱼卡煤田大量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分析鱼卡煤田各区块构造特征及与煤层发育特征,总结控煤构造样式,并进行了构造控煤过程分析,认为鱼卡煤田以褶皱断裂型控煤构造样式为主要特征,经历燕山中至中后期的构造沉降期(原始聚煤盆地发育期)、燕山晚期的构造挤压变形期(控煤构造发育形成期)和燕山期后的构造破坏期(煤层后期破坏作用期),区内沿逆断层发育的地方为勘查重点,尤其是背斜部分,逆冲断层将含煤地层变浅,利于开采。  相似文献   

18.
安鹤煤田发育了全区可采的二1煤层和大部可采的一11煤层。介绍了安鹤煤田构造格局,总结了安鹤煤田的控煤构造样式,阐述了构造变形对含煤块段构造形态、煤层厚度、煤质的影响,以期对煤田范围内矿井生产及资源勘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突水、冲击地压、冒顶等煤矿动力地质灾害对煤炭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加强煤矿动力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和分布规律研究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工作。煤矿动力地质灾害是静态地质环境与开采扰动耦合作用的结果,区域构造背景通过构造变形产物、构造形成过程和构造应力场等方式决定煤矿床赋存方式和动力环境,从而影响煤矿动力地质灾害的发生。通过实例研究和理论分析,把致灾构造因素归纳为断层构造、褶皱构造、构造复杂程度、构造活动性、煤变形-变质特征、煤层赋存深度等六大类,各类构造因素对不同地质灾害的影响程度不同。研究表明,受煤田构造格局的控制,中国煤矿动力地质灾害具有东强西弱、北强南弱的基本特点;规模大、损失严重的煤矿动力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东部煤田构造域,尤其是大兴安岭—太行山二级构造带以东的东北赋煤构造区中东部、华北赋煤构造区东部和华南赋煤构造区中部,以及受特提斯地球动力学体系与太平洋地球动力学体系复合作用控制的华南赋煤构造区西部。根据致灾构造因素和动力地质灾害特征,结合煤系赋存特点和煤炭开发现状,将基于区域构造背景控制的煤矿动力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分为Ⅰ级(低风险)、Ⅱ级(中风险)和Ⅲ级(高风险)等3个等级。从中国煤田构造格局的时空差异性出发,在中国赋煤构造单元框架内进行煤矿主要动力地质灾害风险区带划分,东北、华北、华南和西北四大赋煤构造区共划分煤矿动力地质灾害Ⅲ级区带11个、Ⅱ级区带7个,其余地区属于Ⅰ级区带或未评价区域。  相似文献   

20.
刘军  贺丹 《陕西煤炭》2012,31(1):34-36
通过对陕西省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的构造分布特征和规律及其对含煤地层赋存的控制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和总结了煤田内主要控煤构造样式及其控煤意义,对煤田资源勘查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