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南秦岭陡岭地块中甘沟杂岩体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Hf同位素的研究。甘沟岩体为一个杂岩体,主要由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及二长花岗岩组成,其中石英闪长岩形成于新元古代晚期(736.2±4.5)~(766.2±5.2)Ma。结合前人资料,甘沟杂岩体形成在699~766 Ma之间。石英闪长岩锆石Hf同位素分析显示εHf(t)值为-0.3~+10.6,二阶段Hf模式年龄T_(DM2)(Hf)=1 003~1 692 Ma;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εHf(t)值为-7.1~+12.6,二阶段Hf模式年龄T_(DM2)(Hf)=822~2 078 Ma。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具有中等Si O_2(54.39%~66.61%),较高的K_2O+Na_2O(4.98%~6.78%),富钠K_2ONa_2O,MgO为1.87%~4.62%;富集轻稀土元素和Rb、K、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具有弱负—弱正Eu异常特征(δEu=0.86~1.15);为准铝质中钾钙—高钾碱性I型花岗岩,其Mg~#值44~59,部分为镁闪长岩类。岩浆来源于不均匀的富集地幔,该岩体与非造山碱性(A型)花岗岩共生,形成于伸展的构造环境,是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在该地区的响应。  相似文献   

2.
对出露于内蒙古生给敖包地区的侵入岩进行了详细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以及Hf同位素、氧同位素特征研究。锆石LA-ICP-MSU-Pb测年年龄为(443.5±2.8)Ma,表明本期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为早志留世;岩石组合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侵入岩主体为S型花岗岩,具有火山弧与同碰撞花岗岩的双重特点,推断本期侵入岩形成于板块俯冲与碰撞的转折阶段,为板块俯冲末期引起的沉积岩熔融而成;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生给敖包东南花岗岩的物源大部分为古老物质循环或改造,少量为幔源物质加入地壳,佐证了锡林浩特地块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在内蒙古凉城县北部和西部出露的变质深成侵入体,规模不一,总体近北东方向展布,多数呈零星岩株状,分布于古元古代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内。针对脑包回前地区出露的变质深成侵入体,我们进行了详细研究,得出以下几个重要结论。第一,该岩体具有I型花岗岩特征。第二,该岩体的原岩岩石组合为辉长岩-辉长闪长岩-闪长岩,其中,以中性岩为主。第三,该岩体为偏铝质低钾钙碱-中钾钙碱-高钾钙碱性系列,符合火山弧或同构造花岗岩区和板内花岗岩岩石特征,因此,该岩体形成于碰撞-后碰撞环境。第四,对采集样品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锆石LA-MC-ICPMS U-Pb同位素加权平均年龄为1935.5±9.3Ma,反映该岩体为古元古代产物。  相似文献   

4.
东安金矿位于松辽盆地北部边缘,早白垩世拉张断陷作用强烈,浅成侵入体和火山机构发育。样品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岩体高硅、富碱、贫钙和镁,属于高钾钙碱性、过铝质系列酸性火山凝灰岩。岩体明显富集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Th、U等活泼的不相容元素,强烈亏损P、Ti、Nb、Ta等高场强元素;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a/Yb)N=6.81~23.24,有轻微负Eu异常(δEu=0.34~1.02)。岩浆锆石LA-ICP-MS U-Pb年龄分别为107.4±2.0 Ma(MSWD=2.0)和178.7±5.1 Ma(MSWD=3.2),分别属于早白垩世和中侏罗世。锆石的原位微区Hf同位素εHf(t)=+2.48~+7.08,176Hf/177Hf比值0.282 762~0.282 857,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693~897 Ma。岩浆源区主要为来源于新元古起源于亏损地幔的变质玄武岩类,同时有古老地壳物质的加入。岩石形成于白垩世晚期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中国东北部大陆弧伸展和岩石圈减薄时期。区内浅成低温成矿作用发生在火山机构演化的晚期,成岩成矿受控于统一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5.
孙蓓蕾  曾凡桂  李霞  刘超 《煤炭学报》2013,38(11):2023-2029
为了确定太原西山煤田煤级定型时间,对太原西山西铭-杜儿坪矿区7个上古生界标志层砂岩中的锆石进行了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分析,结果表明:除1个样品其裂变径迹年龄为168 Ma,属中侏罗世外,其余6个样品的裂变径迹年龄集中在215~181 Ma,为晚三叠-早侏罗世;西铭-杜儿坪矿区8号煤镜质组反射率所确定的古地温与锆石裂变径迹封闭温度一致,表明煤级定型时间为晚三叠-早侏罗世;太原西山煤田煤变质作用存在着差异性,大致以寨山-邢家社-东曲一线为界,分东、西两区,东区煤级定型时间为晚三叠-早侏罗世,西区为晚侏罗-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6.
大通沟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的秦祁昆中央造山系阿尔金构造带(Ⅱ)和柴达木-西秦岭微地块,柴达木地块与阿尔金构造带交界处,广泛分布了元古代碳酸盐岩-碎屑岩中深变质岩系建造,构造和岩浆活动强烈,主要侵入岩有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及少量二长花岗岩。分析了分布较广的闪长岩中锆石U-Pb年龄为367.5±5.2 Ma,属晚泥盆-早石炭世;锆石中Th/U比值在0.28~0.94之间,平均0.58,具典型岩浆锆石特征;岩体类型属钾质钙碱系列,具较强的轻稀土富集而重稀土相对亏损的配分模式,岩体侵位与海西期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俯冲-碰撞的构造作用诱发的阿尔金走滑断裂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7.
新疆东准噶尔萨北锡矿矿体可于黑云母花岗岩中呈锡石石英脉产出,也可于富碱花岗岩中呈锡石碱性角闪石石英脉出现,其分布受NNE和NE走向的断裂构造控制。卡拉麦里成矿带中石英脉及其含矿性变化与花岗岩岩性变化关系密切:沿(N)NW-(S)SE方向,岩性由钙碱性→偏碱性花岗岩→碱性花岗岩演化,矿化(体)由以石英脉型(为主)→锡石石英脉型(为主)→锡石碱性角闪石石英脉型(为主)转变。SHRIMP锆石U-Pb测年表明:黑云母花岗岩中锡石石英脉的锆石年龄为(329.2±1.5) Ma,与老鸦泉-红土井子及苏吉泉黑云母花岗岩基成岩期相近;富碱花岗岩中的锆石年龄为(313±2)~(314±5) Ma,与东准噶尔后碰撞深成岩浆活动期(330~310 Ma)吻合。因此,萨北锡矿成矿成岩时代可分别与新疆北部后碰撞成矿三个高峰期的第一、第二(340~330 Ma、300~285 Ma)高峰期相对应,该成矿作用具多期性,矿化不仅与碱性花岗岩有关,还与黑云母花岗岩成矿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霍吉河钼矿床为大型斑岩型矿床,矿体赋存在花岗闪长岩体内。成矿过程包括石英-黄铁矿、石英-辉钼矿、石英-多金属硫化物以及石英-碳酸盐4个阶段。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矿石辉钼矿进行了Re Os同位素定年分析,获得模式年龄为1769±24~1787±24 Ma,加权平均值1776±11 Ma,等时线年龄1766±32 Ma,表明霍吉河钼矿床形成于早侏罗世晚期。含矿花岗闪长岩的硅含量较高,富碱,里特曼指数为219~378,A/CNK为105~112,属于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稀土元素分布形式呈右倾型,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微量元素总体显示相对富集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为燕山早期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的陆缘弧。  相似文献   

9.
伊尔施花岗岩位于大兴安岭中段,出露面积约260km2,由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中粗粒斑状正长花岗岩和中粗粒正长花岗岩三期侵入体构成。岩体侵入于石炭-二叠系地层,被晚侏罗世火山岩不整合所覆。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226.3±1.4)Ma,表明为晚三叠世花岗岩。花岗岩具有高硅、富碱、低钙的特征,属于弱过铝质岩石。稀土元素总量较高,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Eu负异常明显。强不相容元素富集,亏损Ba、Sr、P和Ti。总体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向碱性系列过渡的花岗岩,具有后造山花岗岩类(POG)的特征,形成于挤压造山向拉张体制转变阶段的构造环境,暗示该区受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碰撞造山作用的影响持续到三叠纪。  相似文献   

10.
选取2个北秦岭的石英云母片岩样品,通过阴极发光电子图像(CL)和LA-ISP-MS测试技术,研究了其中碎屑锆石的形态特征、U-Pb年龄及微量元素特征,并借鉴前人的研究结果,对石英云母片岩的形成年龄和岩石变质的各阶段做出了初步解释。通过对2个样品中碎屑锆石的U-Pb年龄测定,做年龄频率图得到2个样品中碎屑锆石的最大年龄峰值为1460Ma和1660Ma左右,显示它们的物源区均主要来自中元古代。由于这一年龄结构与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典型的晚太古代和早元古代、新元古代的岩浆活动时代不同,因此认为北秦岭在新元古代大规模造山作用之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微陆块。  相似文献   

11.
大兴安岭地区库仑迪铅锌矿床成矿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库仑迪铅锌矿为大兴安岭地区近年新发现的矿床,矿体分别赋存于中元古界兴华渡口群矽卡岩和早石炭世闪长岩中,呈脉状受陡倾构造破碎带控制。锆石U-Pb测年龄结果显示,区内闪长岩的结晶年龄为348.3±5.8 Ma,成岩时代为早石炭世。铅同位素Doe模式年龄为138~167Ma,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为133.4Ma,属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成矿。硫、铅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源区构造环境为造山带环境,主要为幔源物质,以及对老地层中成矿物质的萃取,南矿段矿床成因为中低温热液矿床,北矿段矿床成因为接触交代矿床(矽卡岩型矿床)。结合勘查事实,认为北矿段找矿空间有限,南矿段深部可能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篇地球科学领域的论文。茅坪石墨矿是近年新发现的超大型晶质石墨矿床,位于上扬子古陆西缘的康滇断隆带中北段,成矿物质来源及其成矿时代研究较为薄弱。矿体赋存于中元古界天宝山组浅变质岩中,本文主要开展了矿石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含矿岩层原岩为副变质岩,一套含碳质石英粉砂岩,沉积于缺氧环境。微量元素特征指示矿体原岩由近海陆源碎屑物沉积形成,矿石稀土含量(ΣREE)平均为158 g/t,δ Ce值平均为0.63,呈弱负异常,δ Eu值平均为0.69,呈负异常,具滨海潮坪相沉积特征。石墨矿体δ13C值为-28.35‰~-29.08‰,平均为-28.59‰,表明成矿碳质主要为有机碳。昔街角闪二长闪长岩锆石的LA-MC-ICP-MS锆石U-Pb年龄为(823.4±3.6) Ma,晚于天宝山组火山岩形成时代(954 Ma),代表了石墨矿受叠加变质时间。综上,该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型,其变质作用可能包括晋宁期区域动力变质作用并叠加了接触变质。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地质局第六地质大队在娘娘顶钨铍矿区内开展铍钨多金属矿预普查工作,在钻孔中发现隐伏于娘娘顶花岗岩体之下的中性岩体,其呈岩枝状侵入于娘娘顶花岗岩,主要岩性有四种,分别为弱蚀变斑状石英二长岩、弱蚀变斑状正长岩、蚀变二长岩、蚀变二长闪长岩。对隐伏中性岩体样品进行详细的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隐伏中性岩体锆石呈独特的长柱状,为典型的中性岩浆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128.9~129.7 Ma,表明其形成于燕山晚期。主微量与稀土特征表明其属于A型花岗岩,主要为幔源成因,其是在造山作用后伸展环境下地幔玄武质岩浆上侵经分异演化所形成。隐伏中性岩体的不同岩石类型反映同源岩浆的演化特征,为地幔玄武质岩浆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矿区内铍成矿作用发生于燕山期,而娘娘顶花岗岩成岩时间为南华纪,杨新岩铍矿体产于娘娘顶花岗岩与黄麦岭组地层接触界面附近,严格受控于钠化、云英岩化等后期高温气液等围岩蚀变,表明娘娘顶花岗岩很可能仅为赋矿围岩。燕山期隐伏中性岩体的存在揭示娘娘顶花岗岩体之下很可能还存有隐伏的与Be成矿关系紧密的燕山晚期小花岗岩体,如小岩株等,为铍矿的形成提供了成矿热液与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14.
姜巴斯套组主要分布在卡拉麦里断裂带内,沿卡拉麦里大断裂,呈北西-南东向条带展布,地层内出露有闪长岩脉体。对闪长岩脉进行岩石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测年综合研究,研究显示:姜巴斯套组中的闪长岩脉表现为高碱,富钾,富集轻稀土(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明显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HFSE)。锆石测年显示闪长岩脉的206Pb /238U 年龄加权平均值为303.7±1.5Ma,(NSWD=0.94)。为晚石炭世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闪长岩脉体形成条件可能与板块的俯冲消减有关。闪长质岩浆可能形成于俯冲板片流体和俯冲沉积物交代地幔楔高程度部分熔融。  相似文献   

15.
红安群天台山组解体为变质花岗岩、变质基性岩(墙)、变质火山岩三类岩石组合。锆石U-Pb定年结果:变质花岗岩形成时间为(813±10)Ma,属新元古代青白口纪岛弧花岗岩。变质火山岩形成时间为(739.1±6.4)Ma,属新元古代南华纪大陆裂谷火山岩。桐柏—大别地区广泛发育850~740 Ma岩浆事件表明,新元古代时期桐柏—大别山地区是扬子克拉通北缘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研究表明:碱滩山东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23.6±3.2 Ma,时代为早石炭世,岩石样品SiO2含量介于66.37×10-2~69.44×10-2之间,具富钠(Na2O>K2O),弱过铝(铝饱和指数(A/CNK)介于1~1.1之间)的特征,属弱过铝钙碱性岩石系列;岩石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配分曲线呈右倾斜曲线,斜率较大,属轻稀土富集型;微量元素蛛网图表明岩石明显富集Rb、Ba、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P、Ti等高场强元素。综合区域背景分析表明:碱滩山东花岗闪长岩具有岛弧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在R1-R2图解中落入碰撞前花岗岩区,其与研究区广泛分布的晚石炭世早期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奥长花岗岩等共同构成了类似于TTG岩石组合的特征,暗示了研究区在石炭世可能处于大陆边缘弧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7.
金鸿山铜钼矿床位于秦祁昆中央造山系的阿尔金构造带(Ⅱ)和柴达木—西秦岭微地块,柴达木地块与阿尔金构造带交界处,矿化主要产于石英闪长岩中。本文分析了赋矿岩体中锆石U-Pb年龄,赋矿岩体锆石Th/U比值为0.22~0.70,平均0.57,阴极发光(CL)具良好韵律环带,显示了岩浆锆石特征;赋矿岩体LA-ICP-MS U-Pb年龄为(475.1±2.3)Ma,属中奥陶世,据岩体中锆石U-Pb年龄,结合区内构造演化,我们认为含矿岩体岩浆活动与板块俯冲—碰撞的构造作用诱发的阿尔金走滑断裂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8.
亚髻山角闪正长岩岩体位于佛冈杂岩体中南部从化和佛冈的交界处,侵入体呈蝌蚪状西大东小近东西向展布,侵入于晚侏罗世粗粒二长花岗岩中,出露面积约10.4km2,岩体主要为霞石方钠石角闪正长岩与角闪正长岩构成,呈过渡渐变的接触关系,分布范围明显。具富碱、高铝、Si O2不饱和—弱饱和等特征,稀土总量中等,轻稀土富集较明显,铕负异常显著,锆石U-Pb年龄为141.0Ma±1.9Ma,形成于的非造山伸展拉张构造环境中,岩体的形成与华南晚中生代以来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后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北祁连与中祁连结合部大坂山结合带中灰色中细粒石英闪长岩的野外调查和岩石地球化学、时空分布及同位素年龄资料研究,灰色中细粒石英闪长岩属典型的钙碱性系列岩石,显示了岛弧的特点。利用激光等离子体质谱法(LA-MC-ICP-MS)获得灰色中细粒石英闪长岩中25颗岩浆锆石的~(207)Pb/~(235)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504±1Ma(MSWD=0.67)为晚寒武世,这个年龄被解释为岩体的侵位年龄。前人将加里东旋回中北祁连向南俯冲的起始时间界定在早奥陶世,笔者通过综合分析认为,大坂山灰色中细粒石英闪长岩的侵位代表加里东旋回中北祁连向南俯冲事件的开始阶段为晚寒武世。  相似文献   

20.
姜巴斯套组主要分布在卡拉麦里断裂带内,沿卡拉麦里大断裂,呈北西—南东向条带展布,地层内出露闪长岩脉体。对闪长岩脉进行岩石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测年综合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姜巴斯套组中的闪长岩脉表现为高碱,富钾,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HFSE)。锆石测年显示闪长岩脉的206Pb/238 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303.7±1.5Ma,(NSWD=0.94)。为晚石炭世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闪长岩脉体形成条件可能与板块的俯冲消减有关。闪长质岩浆可能形成于俯冲板片流体和俯冲的沉积物交代地幔楔高程度部分熔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