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刚果(金)KAMA氧化铜钴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刚果(金)KAMA氧化铜钴矿具有氧化率高、泥化严重、云母及滑石含量大等特点,采用单一浮选工艺难以获得较好的选矿指标。依据原矿性质,试验制定了先浮云母、滑石等可浮性好的脉石矿物,后浮易选氧化矿,最后采用磁选回收难浮的含铜钴矿物的原则流程,对含铜2.56%,钴0.31%的原矿,小型选矿试验获得品位铜32.20%、钴1.45%,回收率铜53.98%、钴20.75%的浮选精矿和品位铜8.89%、钴1.39%,回收率铜29.44%、钴38.07%的磁选精矿,铜总回收率83.42%,钴总回收率58.81%。  相似文献   

2.
谭鑫  何发钰  谭欣 《矿冶》2015,24(6):1-6
为了提升铜钼资源利用效率,对某铜钼尾矿开展铜钼再回收利用浮选试验研究。针对该矿石有用矿物品位低,矿物嵌布粒度较细,且铜的氧化率较高、矿石成分复杂的特点,采用"矿石脱泥—粗砂铜钼部分优先浮选—粗精矿再磨精选—铜钼硫混合浮选—混合精矿再磨后铜钼-硫分离—分离尾矿选硫"的浮选工艺流程,从铜、钼含量分别为0.086%和0.011%的原矿,获得铜钼混合精矿1含铜19.05%,含钼4.32%,铜、钼回收率分别为25.57%、49.71%;铜钼混合精矿2含铜2.49%,含钼0.22%,铜、钼回收率分别为3.73%、2.82%,较好地实现了铜钼资源的再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3.
非洲某铜钴矿原矿含铜2.11%,钴0.090%,其中的钴品位较低,难以有效回收,且含钴矿物嵌布粒度不均匀,与黄铜矿、黄铁矿共生关系复杂,严重影响选矿过程中含钴矿物的综合回收。根据原矿性质,采用"铜钴依次优先"浮选工艺流程,结合使用高效选择性捕收剂BKAP,实现了铜、钴资源的综合回收,实验室所得铜精矿铜品位35.08%,铜回收率93.42%;钴精矿钴品位2.27%,钴回收率51.82%。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铜镍矿铜镍品位低,铜镍矿物嵌布粒度微细,共生关系复杂,蛇纹石含量高等特征,开展了选矿工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预先脱除脉石-铜镍混合浮选流程,通过对含Ni 0.51%、含Cu 0.20%、含Co 0.02%的原矿进行选择性磨矿,利用MIBC预先脱除部分易浮脉石,碳酸钠作矿浆pH调整剂,CMC作MgO脉石的抑制剂,硫酸铜和丁基黄药分别作铜镍矿物的活化剂和捕收剂,全流程浮选闭路试验获得了含Ni 7.78%、Cu 2.91%、Co 0.24%,回收率分别为Ni 72.98%、Cu 66.57%、Co 51.29%的铜镍混合精矿。该工艺流程获得了较好的选别效果,实现了铜、镍、钴的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5.
刚果(金)某氧化铜钴矿具有铜钴赋存状态复杂、碳质物含量高等特点,采用常规单一浮选工艺铜钴回收率均较低。本次连选试验最佳选矿工艺为预先浮选脱碳—异步浮选硫化矿和氧化矿—浮选磁选联合原则流程,原矿样含铜1.71%、钴0.31%,获得硫化精矿含铜25.94%、钴2.81%,氧化精矿含铜15.78%、钴0.60%,磁选精矿含铜3.54%、钴0.99%,铜钴回收率分别达到79.05%、61.33%。该连选工艺流程结构稳定,药剂制度简单,磁选操作简便,可为刚果(金)同类矿石资源的处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刚果(金)某铜钴矿含铜、钴分别为1.70%、0.291%,铜、钴氧化率达90%以上,且具有高钙镁、贫硫、易浮脉石含量高的特点。针对该类型矿开发出高效活化剂——CCMA811,通过一次粗选、两次扫选、三次精选的浮选工艺即可获得品位较高的铜钴混合精矿,与不采用活化剂的工艺相比,铜、钴回收率分别提高了10%和20%以上,精矿钴品位由1.81%提高至3.22%,实现了铜钴资源的高效回收与利用。  相似文献   

7.
某硫化-氧化混合型铜钴矿浮选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某硫化-氧化混合型铜钴矿氧化率高并含有大量的碳质泥,用常规浮选法不能得到好的综合回收效果。通过预先浮选脱泥消除碳质泥对浮选过程的影响,然后对硫化铜钴矿和氧化铜钴矿进行异步浮选,并采用硫化剂强化氧化铜钴矿的浮选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对含铜2.63%、钴0.04%、碳6.63%的原矿,可获得铜品位21.12%、铜回收率高达88.55%,含钴0.116%、钴回收率为31.39%的铜钴精矿。研究还发现,硫化剂硫氢化钠与硫化钠相比更有利于氧化铜钴矿物的硫化浮选。  相似文献   

8.
针对刚果(金)某氧化钴铜矿高云母、高钴铜结合率的特点进行了实验室选矿工艺试验,通过多种工艺探索,根据矿石性质特点确定了筛分分级-粗粒再磨反浮选-细泥摇床重选的联合工艺流程,该工艺流程在原矿含钴1.26%和铜0.73%的条件下,产出总钴精矿含钴4.74%和铜2.44%,钴总回收率达到79.38%、铜总回收率达到71.04%,反浮选抛除了大量的碱性脉石矿物,为后续的钴铜湿法浸出降低酸耗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新疆某铜镍矿呈现贫、细、杂的特点。原矿中Cu、Ni和MgO含量分别为0.138%、0.375%和27.37%,含MgO矿物主要是滑石和绿泥石,对铜镍浮选回收的影响极大。试验采用CMC和六偏磷酸钠对含MgO矿物进行抑制,最终获得了Cu和Ni品位分别为1.43%和3.52%,回收率分别为86.75%和77.86%,MgO含量为5.13%的铜镍精矿。  相似文献   

10.
摘要:河南省某铜钼矿铜、钼含量低,部分有用矿物嵌布粒度细,与其它矿物共生紧密,且原矿中含有可浮性较好的石墨。针对原矿的矿石性质,经过合理的药剂制度和选矿试验研究,确定对该矿石采用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钼粗精矿再磨后精选的工艺流程,闭路试验流程从含铜0.42%,含钼0.021%的原矿中获得了含Cu 20.79%,回收率为90.18%的铜精矿和含Mo 46.27%,回收率为68.30%的钼精矿,并综合回收了伴生的金属银,取得了良好的浮选指标。  相似文献   

11.
大红山铜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缘红河深大断裂北东侧,康滇地轴南端,是我国著名的古元古宙层控铜矿床。关于该矿床的成因类型,主要有火山喷气—沉积型、古火山型、火山沉积变质—岩浆熔离—接触交代多成因型、海底火山喷发沉积—热液改造型、块状硫化物型以及IOCG型等多种观点。笔者基于多年在该矿区工作所掌握的生产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矿体(化)与岩相(性)相互关系的深入分析,认为酸性火山喷发及其碎屑沉积是该矿床形成的主导因素,矿床由古海隆线状酸性岩浆喷发沉积形成初始矿体,经区域热变质成矿。  相似文献   

12.
东沟斑岩钼矿的成矿流体早期具有高温、高盐度,晚期温度及盐度均降低的特征。主成矿阶段石英-辉钼矿阶段的形成压力为18M~95MPa,对应的成矿深度为0.7~3.7km。东沟钼矿的成矿流体含有CH4、C6H6等还原性气体,且流体的氧逸度及pH值从成矿早阶段到晚阶段具有依次降低的趋势,表明东沟钼矿的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处于一种相对还原的环境,且流体的沸腾作用是导致钼矿沉淀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三维地质建模普遍用于矿床三维空间形态分析研究方法,国内外很多矿床都开展了针对矿体的三维地质建模和资源量估算工作,用于指导资源开发、分析矿床与岩体、矿床与构造的相互关系。利用Surpac矿业三维软件对甲玛矽卡岩矿体进行三维地质建模,系统研究矿体赋存空间特征,指出矽卡岩矿体成矿与构造关系。  相似文献   

14.
柴家沟钼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燕辽成矿带中段,本文首次报道了矿区内花岗斑岩的成矿作用,在系统的野外调研基础上,对其开展了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成因研究。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花岗斑岩具富SiO2(71.46%~74.31%)、富K2O(4.56%~5.64%)、贫CaO(0.83%~1.38%)等特征;K2O/Na2O比值大于1,里特曼指数小于3.3,A/CNK比值小于1.1,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其轻重稀土分馏明显,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具明显负Eu异常。微量元素富集K、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P、Ta、Ti等高场强元素。综合研究表明,该花岗斑岩呈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具有高分异I型花岗岩特征,为中侏罗世末中国东部构造体制大转折早期,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断续俯冲,区域处于弧后伸展构造背景,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南澳洲对野外地质矿产勘查安全工作十分重视,建立了完善的安全工作制度体系,实施了全员全程管理,有效地保障了员工野外作业与生活的安全,对我国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研究辽宁瓦房店地区金伯利岩群中主要成矿岩管的岩管形态,将其与金伯利岩管的理想模型作对比,判断该地区金伯利岩群均呈现根部相;联系区域构造运动,计算出本区金伯利岩管的剥蚀深度在2.3~2.8km左右;根据金伯利岩管理想模型和世界上已知的较完整的金伯利岩管形态变化规律,模拟恢复出本地区金伯利岩管形成时的形态,由此计算出本区达到工业品位的6个金伯利岩管的剥蚀体积为4.25亿m3;最后利用已有勘探工作得到的各岩管的金刚石品位,计算出被剥蚀的金刚石总量,可达2.28亿克拉。  相似文献   

17.
中国锰矿资源具有资源量丰富、矿床规模小、分布不均、品位普遍较低、成因类型复杂、成矿时代跨度大、对外依存度高等特点。截至2016年底,国内锰矿(矿石)查明储量为15.51亿t,矿床数量庞大,产生了大量实物地质资料。基于中国锰矿资源现状,结合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原则,本文总结了国家级锰矿的筛选条件,即矿床规模大、品位高、成因典型,分布在重点成矿区或主要成矿时代和其他入选条件,并在全国范围内初步筛选出35个符合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收藏的锰矿目录,反映了中国锰矿的成矿特点,为系统开展锰矿实物地质资料采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服务支撑。  相似文献   

18.
出露于黑龙江省依兰县境内的黑龙江增生杂岩中的变质硅质岩野外露头主要表现为大小不一的构造岩块或岩片,大者呈岩块夹于长英质片岩中,小者呈岩片或布丁夹于大理岩或绿片岩中,变质硅质岩块体长轴方向与大理岩、绿片岩片理方向一致,与大理岩、绿片岩以构造接触为特征。对出露于黑龙江省依兰县境内的黑龙江增生杂岩中的变质硅质岩进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后发现,该地区变质硅质岩形成于近大陆边缘区较深的洋盆环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倾斜煤层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复杂多变、常规支护方案效果欠佳的问题,结合石炭井二矿具体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现场监测的手段,对倾斜煤层直角梯形巷道支护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倾斜煤层直角梯形巷道顶底板竖向应力向低帮侧偏斜,水平应力在巷道尖角处集中,在顶板两侧尖角处表现得尤为突出。根据这种特征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非对称支护方案,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支护后围岩应力非对称分布特征得到明显改善,变形量大大减小。现场实施监测表明该方案能有效控制倾斜煤层直角梯形巷道的非对称变形破坏,根据巷道围岩应力非对称分布规律提出针对性的支护方案对倾斜煤层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辽东青城子姚家沟钼矿床金属硫化物进行S、Pb同位素测量,探讨成矿物质来源。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硫化物δ34S值变化介于2.0‰~3.9‰之间,显示岩浆硫的特点。矿石206Pb/204Pb=17.708~18.854,207Pb/204Pb=15.474~15.669,208Pb/204Pb=37.739~39.097。铅同位素Th/U比值范围为3.74~3.94,μ值介于9.34~9.56之间,均低于9.58 介于地壳与原始地幔值之间,反应矿石铅具深源铅和壳源铅特征,铅同位素特征参数、判别图解结合矿床成矿背景和矿床成因,认为姚家沟钼矿铅同位素组成具混合铅特征,这种混合受俯冲造山作用控制,是一种与岩浆作用有关的壳幔混合铅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