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铀水冶尾矿库环境中的放射性和非放射性有害物质的监测结果。对氡及其子体在环境中的分布作了调查,结果表明,表层尾矿的氡析出率平均为1.92±0.35Bq/m~2s,尾矿库空气中氡浓度平均为42.8±6.0Bq/m~3,氡子体浓度平均为(1.02±0.09)×10~(-1)μJ/m~3,不同方位离覆矿库1—3km范围的氡浓度降至9.3±0.8Bq/m~3(本底水平)。尾矿库管理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当量来自氡子体的平均值为0.723mSv,来自γ辐射的平均值为1.93mSv,两者之和占职业照射人员的年容许剂量当量的6.7%。附近居民通过尾矿库所增加的年有效剂量当量,氡子体为2.1×10~(-2)mSv,γ辐射为5.6×10~(-2)mSv,两者之和约为广大居民的年限制剂量当量的7.7%。对退役尾矿库提出尾土植被措施,在尾矿库表面覆盖厚0.5m粘性较大的黄土时,氡析出率降至0.302Bq/m~2s,γ辐射强度降至1.13×10~(-1)μGy/h。  相似文献   

2.
南非金矿体中铀含量导致危害矿工健康的天然电离辐射水平的增高。氡为铀衰变链中的气体核素,其本身对肺部辐射剂量的作用很微小,但它为其短寿命子体所致辐射剂量提供了重要途径。对于井下矿工,氡的三个短寿命衰变产物(氡子体)是其主要的辐射危险。控制氡子体暴露量的最好办法就是保证通风以充分稀释放射性污染浓度,并使氡在风流中形成氡子体的有效时间最短。采  相似文献   

3.
在介绍标准要求、γ外照射所致有效剂量估算方法、铀矿工作场所空气中铀矿粉尘所致活度浓度及其摄入量估算方法的基础上,从排氡通风设计的角度,提出铀矿井下采场空气中氡子体α潜能浓度设计限值确定的方法和思路,并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当矿石铀品位较高时,采用过低氡子体α潜能浓度进行采场风量设计和运行控制不具备经济合理性时,应当采取缩短工作人员的暴露时间或工种轮换的管理措施,使采场空气中氡子体α潜能浓度保持在技术经济合理可行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某CO_2和O_2地浸采铀矿山在建设环境友好型铀矿山过程中应用的工艺技术及应用情况,其中关键技术包括地下水无污染循环技术、溶浸范围的控制技术和工艺废水的减量化技术(沉淀母液的循环利用技术、转型废水的反渗透减容技术)。通过工业性试验和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表面放射性污染及氡及其子体浓度符合国家标准,使CO_2和O_2地浸采铀工艺成为了绿色、环保安全的铀矿采冶技术。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某铀矿床开展了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室内试验、条件试验。室内试验表明:含矿层的岩性、渗透率及铀的存在形式等因素有利于铀的浸出;采用组成为ρ(CO_2)=400mg/L、ρ(O_2)=300mg/L的浸出剂,浸出液中峰值铀质量浓度可达424mg/L,浸出液中平均铀质量浓度达34.6mg/L,浸出率为64.8%。地浸现场条件试验表明:浸出液平均铀质量浓度达到43.05mg/L,单孔注液量3.47m~3/h,单孔抽液量8.98m~3/h,证实了该矿段采用CO_2+O_2地浸采铀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氡子体与氡的平衡比(F值)确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武安 《铀矿冶》1994,13(2):126-129
本文介绍了矿山井下氡子体与氡的平衡比(F值)的几种确定方法,主要有理论计算法和模拟实验法等,以便把氡浓度转换成氡子体α潜能浓度,为个人剂量估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砂岩型铀矿地浸采铀过程中,溶浸液一些化学组分进入含矿含水层,并在地浸结束后继续运移,从而可能给当地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本文以某砂岩型铀矿床地浸采铀试验过程中NO3-离子的运移为例,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地浸采铀过程中以及地浸结束后溶浸液化学组分的运移特征进行了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地浸期间NO3-向外的运移,基本可控制地浸块段周围20~30m的范围之内;地浸结束后,该离子在天然流场条件下,主要向下游方向弥散运移,弥散羽浓度中心运移缓慢,平均速度为0.014m/d,10年后羽缘仍在距离地浸块段130m范围以内,且其中心浓度从地浸结束时的256.9mg/L逐渐衰减至58.9mg/L。  相似文献   

8.
吴钢 《铀矿冶》2008,27(2):76-80
简要介绍铀矿山主要放射性危害因素,井下氡子体α内照射、铀矿尘α内照射以及γ外照射所致工人个人年均有效剂量计算方法,并举例计算.计算方法可供铀矿山工程设计和剂量监测参考.  相似文献   

9.
酸法地浸采铀退役采区地下水具有酸性强、铀及SO42-浓度超标的特性,其修复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西北某地浸采铀退役采区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先采用CaO中和法去除其中的铀;再采用厌氧脱硫脱硫弧菌微生物膜反应器去除SO42-,并探究碳源与进水流速对去除中和处理后的地下水中的SO42-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每升地下水经0.167 g CaO中和处理后,pH值由3.0升至7.0左右,铀浓度从最初的0.4 mg/L降至0.04 mg/L,达到了排放标准,SO42-浓度从1349.2 mg/L降至840.3 mg/L;中和处理后的地下水经脱硫脱硫弧菌微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当进水流速为1.0 mL/min、碳源为葡萄糖时,SO42-浓度从840.3 mg/L降至256 mg/L,也达到了排放标准。本项研究表明,先采用CaO中和法去除铀、再采用厌氧脱硫脱硫弧菌微生物膜反应器去除SO42-的二步修复法在酸法地浸采铀退役采区地下水处理中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放射性氡是影响原地浸出采铀矿山辐射环境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3座原地浸出采铀矿山开展氡活度浓度监测,以及对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现场污染源分布等情况的调查研究,查清了氡活度浓度分布热点,确定了适宜的控氡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杨明理  孙先荣 《铀矿冶》2006,25(4):204-207
核工业铀矿冶系统承担我国铀资源的开采和水冶,其工作人员受到氡子体的内照射和γ外照射辐射危害。根据2004年铀矿冶个人剂量监测结果,与核丁业总体剂量分布水平进行了比较;从我国铀资源分布、铀矿山辐射危害特点、采矿方法、矿山辐射防护投入和管理现状等方面,对铀矿冶职业辐射照射剂量较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减少铀矿冶职业辐射危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新疆某地浸采铀矿床品位低、硫酸消耗大的特点,利用设计加工的生物反应器,进行了生物地浸采铀试验研究.2年多的现场试验表明:抽液孔反注菌液较反注硫酸溶液优势明显,其浸出液铀浓度峰值高,可达178 mg/L,维持时间长,可获得较高的500 mV以上高氧化还原电位;使用菌液连续抽注一个月后,浸出液铀浓度由12.8 mg/L上涨至25.2 mg/L,说明菌液中高浓度的Fe3+可将矿层U4氧化为U6,从而获得较高的铀浓度.针对生物地浸采铀技术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周星火 《铀矿冶》1992,11(1):64-68
氡(~(222)Rn)及其短寿命子体在铀和非铀矿山中是一种潜在的危害因素。其中铀矿工肺癌发病率与氡及其子体浓度的线性相关为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成果所证实。《中国核工业三十年辐射环境质量评价》和核工业系统职工的剂量估算成果指出:整个核工业燃料循环系统中的集体辐射剂量以铀矿山为最高,占总集体辐射剂量的85.2%。《评价》还指出铀矿山三废中废气是对公众环境的主要污染源,造成公众剂量的关键核素是废气中的~(222)Rn,关键途径是吸入含氡空气的内照射剂量。铀矿开采中向公众环境释放的氡主要是矿井通风外排污风引起  相似文献   

14.
地浸采铀是我国砂岩型铀矿床开采的重要方法,硫酸因具有价格低廉、性质稳定及对矿石中铀浸出率高等优点成为酸法地浸采铀首选的浸出剂原料。然而,在酸法地浸采铀工艺中,配制浸出剂时存在大量热浪费的现象,将这些热量用于地浸采铀需加热的环节,不仅有助于提升工艺效果,还能有效降低成本。本文基于硫酸稀释放热理论计算和室内、现场试验,开展了不同工艺环节及参数对硫酸稀释热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硫酸稀释热可改善地浸采铀工艺“淋萃流程”环节的反萃取效果,消除乳化现象,降低贫有机相及萃余水中的铀浓度,并能提高废液处理环节的蒸发池内废水温度和蒸发速度,从而减小蒸发池占地面积,降低成本。硫酸稀释放热原理简单,实现方法简便且高效低耗,将硫酸稀释热用于酸法地浸采铀可有效减轻工艺过程中存在的热浪费现象,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重点总结了伊犁某矿床酸法地浸采铀过程中,钻井布置、施工、监测井布置与监测、采区酸化与开采运行以及特殊情况处理等环节中有关地下水控制的具体措施。近30年的地浸开采实践、退役采区所做的地下水污染调查以及相关历史数据表明:地浸采铀过程中可通过适当的控制措施,做到不对采区外围及上下含水层造成污染,使地下水各项离子浓度均处于环保要求之内;地浸溶液的扩散运移范围处于可控状态。  相似文献   

16.
吴培生  张宝恩  郑英  齐静 《铀矿冶》2005,24(1):50-53
首次开展利用地电化学法地浸采铀的实验室探索。不加任何试剂,利用含盐地下水为电解液,电解浸出矿石中的铀。初步研究了地磁场对地电化学法浸铀的影响。在地电化学法浸铀过程中由于浸出液中铀存在形式的特殊性,只依靠铀离子的电迁移还不足以使铀尽快地离开浸出区,电解液流动性对铀的浸出还有重要的影响。通过3个月的一维恒流试验,铀浸出率达到19.05%。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地电化学法地浸采铀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7.
为推动终场采场残留液在地浸采铀中的利用,通过室内静态试验,研究了酸法地浸终采残留液对砂岩铀矿含矿岩芯的浸出条件和浸出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1)该砂岩岩芯适合酸法浸出;2)残留液对该矿在自然粒径下的最佳浸出条件:固液质量体积比为1∶8 g/mL,浸出时间为48 h,双氧水加入质量浓度为1 g/L,铀浸出率为77.36%。残留液的铀浸出动力学研究(反应活化能Ea=27.519 kJ/mol)结果表明,残留液对该铀矿的浸出过程主要受混合控制。该研究可为终场残留液在地浸采铀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钻孔抽液量与浸出液铀浓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矿石实验室试验和矿床大流量、低浓度工艺地浸采铀现场试验,讨论了钻孔抽液量对浸出液铀浓度的影响,最终得出,在地浸采铀范畴内,浸出液铀浓度不受钻孔抽液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按5点型布置施工试验钻孔,对某砂岩型铀矿床开展地浸采铀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和试验。依据矿样室内浸出试验结果,进行现场酸法地浸采铀试验。浸出时间为93d,浸出液峰值铀质量浓度为62.16mg/L,浸出率为45.56%。地质工艺试验结果初步表明,该铀矿床采用酸法地浸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地浸采铀是我国天然铀生产的主要工艺,生产过程中向含矿含水层中注入了一定量的化学试剂,矿床终采后的残余溶液不可避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存在严重环境隐患,因此,地浸终采后开展地下水修复十分必要。针对地浸采铀地下水修复存在的若干问题,总结了我国地浸采铀矿山终采区地下水源项特征,对比了酸法地浸和中性地浸地下水污染物的种类和水平,调研了国外地浸矿山地下水修复目标值,提出了我国地浸采铀地下水修复目标值的确定方法,探讨了地浸采铀地下水修复主流工艺的优缺点及应用情况,总结了国外地浸矿山地下水修复周期,讨论了地浸采铀地下水修复的时机。基于地浸采铀地下水修复涉及的问题提出了见解,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我国地浸地下水修复技术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