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厚土层浅埋深煤层开采覆岩"三带"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榆树湾煤矿“三带”的发展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厚土层覆盖浅埋深煤层开采中,由于覆盖层基岩和土层厚度的增加,工作面的来压没有表现出厚松散层浅埋煤层覆岩全厚度整体切落的“三带合一”现象,而是出现与一般开采下相同的“三带”。通过对基岩“三带”发展规律的分析,导水裂隙不会在隔水层中贯通,采用5 m上分层开采能达到保水开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三软”厚煤层条带开采试验中的地表移动实测资料的分析研究,得出了“三软”厚煤层条带开采条件下的地表移动特征、条带的合理采留尺寸以及地表移动变形参数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3.
以新峰矿区“三软”厚煤层条带开采试验地表移动实测资料为基础,分析研究了“三软”厚煤层条带开采条件下的地表移动特征、条带的合理采留尺寸以及地表移动变形参数的求取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相似模拟试验和光弹性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某矿多煤层采区同采条件下 ,下部煤层开采对上部煤层开采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 ,得出了下部煤层开采时上覆岩层移动及变形规律、有关岩层移动参数、上部煤层巷道变形预计方法和三组四层煤同采时应力分布及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5.
以新峰矿区“三软”厚煤层条带开采试验的地表移动实测资料为基础,分析研究了“三软”厚煤层条带开采条件下的地表移动特征、条带的合理采留尺寸以及地表移动变形参数的求取方法。  相似文献   

6.
双预掘进固体密集充填技术为“三下”采煤提供了技术优势。“三下”采煤是指煤炭资源被困在建筑物、铁路、水体下。该技术保证开采回收率高,能有效控制地表沉降。针对“三下”普通开采方式的缺点,提出了双预掘进固体密集充填开采技术设计方案,保证了开采速度和沉降效果。采取以镇城底矿为例,对无矿柱留巷双侧留巷方案进行了试验研究,优化了快速掘进及支护系统技术方案。与普通掘进开采技术相比,双预掘进固体密集充填开采不仅可以加快掘进速度,同时控制围岩变形和地面沉陷。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郑州矿务局米村矿15011工作面“三软”不稳定厚煤层综采放顶煤的试验研究,取得了在“三软”煤层条件下,高产、高效的试验经验。该试验对推广“三软”不稳定厚煤层的开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淮南煤矿进行“三下”采煤的技术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淮南煤矿“三下“(建筑物下、水体下、铁路下)压煤量占矿区总可采储量的70%以上,“三下”采出量占全局总产量的60%以上,本文根据矿区多年“三下”采煤的理论研究和开采试验,对矿区开采沉陷的预计,划分不同地质采矿条件区域和相应的数学计算模型;介绍了矿区四个井筒和工业场地煤柱开采的实例以及所采取的技术对策;介绍了在淮河及其堤坝下采煤的防水安全煤柱的留设方法和开采裂缝的性质及其发育深度的数学计算公式,及在  相似文献   

9.
厚风积砂下开采顶板岩层控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我国毛乌素沙漠下煤层开采相似材料模拟研究基础上,结合该条件下长壁工作面开采实践,讨论分析了厚风积沙下浅埋煤层开采覆岩的破坏特点、“三带”的划分、工作面溃沙的可能性、采高和基岩厚度对覆岩活动的影响,最后给出了厚风积沙下开采工作面应具有的支护强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相似模拟试验和光弹性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某矿多煤层采区同采条件下,下部煤层开采对上部煤层开采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得出下部煤层开采时上覆岩层移动及变形规律,有关岩层移动参数,上部煤层巷道变形预计方法和三组四层煤同采时应力分布及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琅琊山铜矿地下采矿对矿区地表复杂的建(构)筑物造成的影响,建立了地表地形和地下开采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矿山地下采矿造成的地表沉降变形进行模拟,得出地表最大沉降值为48.4 mm,且各个沉降区域分布扩展较为均匀,倾斜变形、曲率及水平变形最大值均小于允许指标。采取模拟监测的方法,通过布置主监测线和辅助监测线来获得监测数据,对沉降变形进行修正。主监测线最大沉降值为45.99 mm,辅助监测线监测结果与主监测线监测结果相近。研究结果表明,沉降最大区域附近属于均匀变形,开采对地表建(构)筑物安全影响较小,同时也为矿山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地面矸石、粉煤灰、黄土等固体废弃物为充填材料的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技术为“三下”压煤的安全高效回收创造了条件.结合现场地质条件并根据等价采高的概念,分析了不同矸石与粉煤灰充填体压实率对等价采高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矸石与粉煤灰充填体不同压实率条件下对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岩层移动控制与地表沉陷的控制作用,提出了保持地表沉陷在允许范围之内的充填体压实率为15%;最后通过工程实践得出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技术工作面的岩层移动及地表沉陷控制效果良好,基本没有影响到地表的建筑和设施的正常使用,研究成果可为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技术的有效实施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新生煤矿伍家冲矿井建筑物下试验条带开采的实际,运用FLAC软件对其采矿方法与地表移动和变形的关系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采用GPS现场观测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研究表明,采用条带间隔开采优于条带顺序开采,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具有较好的耦合性,数值模拟对地表沉陷的预测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建筑物下安全开采深度的观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安全开采深度的概念出发,通过对地表移动观测站试验分析,说明建筑物下开采时存在安全开采深度,且对于不同的采矿地质条件,安全开采深度均存在,但安全开采深度值不同,解决三下采煤特别是建筑物下采煤的安全开采问题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综放开采村庄房屋破坏规律与保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综采放顶煤条件下地表移动剧烈,地表的移动变形值和动态变形值大的问题,在五阳煤矿7511工作面上方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进行地表移动观测,选择了4处试验观测区进行房屋采动破坏观测,系统研究了综采放顶煤条件下村庄房屋破坏规律、村庄建筑物保护技术。结果表明:新建村庄经历了老采空区的残余沉陷变形影响和7511、7512综放工作面开采的采动波及影响,所有房屋没有出现裂缝。利用采空区上方塌陷区附近就近建设抗变形村庄,是合理解决综放开采条件下村庄下采煤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建筑物下采煤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采区地表变形与建筑物变形之间关系的分析,阐述了建筑物下采煤的保护措施,概括了建筑物下采煤设计,同时提出了建筑物下采煤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孙万明 《煤炭工程》2020,52(12):7-11
针对厚松散层薄基岩下工作面开采将影响临近地表建筑物安全的问题,结合周边矿井地表沉陷实测成果,研究确定了工作面开采地表沉陷预计参数,并采用概率积分法对工作面未来开采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开采边界、局部采厚的调整确定了利于建筑物保护的工作面开采参数。结果表明:工作面全部开采或局部限厚均难以保证建筑物安全|工作面分别沿切眼方向、推进方向回缩44m、251m可满足建筑物保护要求。  相似文献   

18.
红泥坡铜矿地下开采对地表尾矿库影响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保地表尾矿库的稳定,采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3D模拟地下矿体开采对地表尾矿库的影响,计算矿体开采过程中地表及建筑物的变形量,并参照我国评判建筑物破坏等级的标准进行评判。通过模拟结果表明,岩层移动是一个自下而上传递的动态过程,地下开采对地表金智尾矿库产生的下沉变形大,为56cm,同时地表也产生了大量塑性扰动区,说明金智尾矿库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在井下开采之前须闭库停止使用。  相似文献   

19.
村庄下高效短壁机械化开采实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效短壁机械化开采技术生产系统简单、煤柱留设灵活方便,适合“三下”压煤开采.在对五阳煤矿岩移观测的基础上,根据村庄下采煤地表不出现波浪变形、留设煤柱必须保持长期稳定及地表变形小于建筑物允许变形量的要求,分析了51采区某村庄下采用短壁机械化开采的可行性;根据层状岩体稳定性原理,确定了采硐宽度、长度、隔离煤柱宽度等短壁采场参数,对试验区短壁开采巷道系统进行了布置,并进行了高效短壁开采机械化试验.地表沉陷观测和井下矿压观测表明,试验期间未发现地面建筑出现采动破坏,采场煤柱与顶板保持了稳定,实现了村庄下煤层的安仝开采.  相似文献   

20.
以南炼厂保安矿柱上分层矿体一期工程开采为例,介绍了其相关参数的确定、测试分析与校核。通过现场爆震测试检验,一期工程开采选用的爆破参数保证了南炼厂地表建(构)筑物的安全,爆破引起地表建(构)筑物产生的震动参数低于国家《爆破安全规程》给出的允许值。可作为后期南炼厂保安矿柱上分层矿体或类似条件矿体开采的爆破设计与施工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