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京津冀产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中之重,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北京、天津、河北产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至今,三地产业发展是否转型。依据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利用区位商方法、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测算京津冀地区产业一体化水平。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第三产业具有比较优势,天津市的制造业和河北省的采矿业具有比较优势;河北省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天津市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不存在因果关系,北京市经济增长是产业升级的单向因果关系。结合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加强区域联动、促进资源要素流动等加快京津冀产业一体化步伐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露  宋媛 《资源与产业》2020,22(6):18-28
京津冀地区作为国家重点战略发展区域,其低碳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中国的低碳产业发展中举足轻重,各产业的碳减排成效对地区减排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利用动态面板的系统GMM模型分析2000—2017年京津冀区域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构建VAR模型具体分析京津冀三地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差异,采用多方程联立的形式回归分析相关经济变量间的逻辑因果关系以及短期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整体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会降低碳排放;2)京津冀三地的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与合理化水平分别对本地区的碳排放影响存在差异。最后,基于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分别对各地区的碳减排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伟佳  武戈 《资源与产业》2010,12(3):165-172
无锡市作为一个工业强市,近几年地区生产总值、出口贸易、吸引外商投资不断增长,带动了无锡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同时也会发现,无锡市的能源供需矛盾不断尖锐,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恶化。本文对无锡市的开放经济与能源消费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近几年的数据进行了平稳性分析、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并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得到了开放式经济发展与能耗的直观关系。得出了无锡市可以通过发展节能降耗产业的方式并严格控制引资质量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开放性经济,从而缓解环境污染加剧以及能源高消耗情形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华坚  庞丽 《资源与产业》2020,22(4):12-22
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进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科技金融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构建科技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采用熵权法和时序全局因子法进行测算。以长江经济带2007—2017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为因变量,以科技金融发展指数为协变量,运用单因素协方差法,对长江经济带9省2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长江经济带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呈现“下游>上中游”区域差异;2)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省市发展差异,但消除科技金融发展影响后,各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缩小。科技金融是形成长江经济带9省2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因素,应重视科技产业与金融机构的结合,适当平衡科技金融资源,缩小省市之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  相似文献   

5.
论文基于水足迹理论,利用2004—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对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效益进行评价,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研究期间区域人口、产业和经济城镇化对水资源效益的非线性影响关系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2004—2018年长江经济带的水资源经济效率与水资源贡献率有所提升,水资源压力不断增长;2)城镇化和水资源效益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3)产业和经济城镇化对水资源经济效率表现为先降后升的“U”型关系,对水资源压力呈先加剧后缓解的倒“U”型减压特征,人口城镇化对水资源经济效率的表现与产业和经济城镇化对水资源经济效率的表现刚好相反;4)人口和产业城镇化对水资源效益产生了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并存在“门槛”现象,目前长江经济带产业和经济城镇化效应门槛已基本突破,仅部分西部地区的人口城镇化溢出效应门槛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OLS系数估计法,对2001-2015年资源投资占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最高的4个区域的工业增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以寻求资源型区域工业增长出现分化的原因。文章以资源投资、制造业投资、资源产业与制造业之间的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就业率及就业结构作为研究变量,重点从结构差异的角度分析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分化的现象。研究结果表明,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之所以存在差异,主要原因不是资源产业投入的差异,不是制造业投资不足,而是在增量投资中资源产业和制造业的投资比例,即投资结构,因此,只有不断的优化投资结构,进而调整其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才能提升资源产业和制造业投资规模及结构对工业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贾晓霞  张瑶  苏毅 《资源与产业》2012,14(2):158-164
临港产业集群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众多内外部风险因素的影响,随着港口竞争的加剧,一些临港产业集群由于风险管理不到位而在竞争中逐渐走向衰退甚至消亡。为顺应临港产业集群风险管理的需要,从风险形成过程的视角出发,识别出临港产业集群的基础设施风险、网络组织风险、产业导向风险、公共管理风险、经济波动风险和安全风险6种因素及其风险因子,利用专家小组评估方法对各风险因子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估,进而从风险控制和防范角度提出所识别出的风险因子的承受体,尝试为进一步风险控制和预警提供一种管理参照。  相似文献   

8.
丰裕的自然资源对地区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过度依赖资源却会制约地区经济增长,使其陷入贫困。论文基于贫困地区益贫式的发展环境,从“资源诅咒”视角分析当前威县经济成功转型的原因,研究发现:威县资源依赖、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内在联系;威县创新型企业数量和FDI水平与威县技术进步水平存在因果关系;威县在当前大扶贫格局下,借助政策和区位优势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摆脱了“资源诅咒”的困扰,形成了长期稳定的产业扶贫路径,推动了威县后脱贫时代的巩固提升和经济长效增长。  相似文献   

9.
丰裕的自然资源对地区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过度依赖资源却会制约地区经济增长,使其陷入贫困。论文基于贫困地区益贫式的发展环境,从“资源诅咒”视角分析当前威县经济成功转型的原因,研究发现:威县资源依赖、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的内在联系;威县创新型企业数量和FDI水平与威县技术进步水平存在因果关系;威县在当前大扶贫格局下,借助政策和区位优势提高产业技术水平,摆脱了“资源诅咒”的困扰,形成了长期稳定的产业扶贫路径,推动了威县后脱贫时代的巩固提升和经济长效增长。  相似文献   

10.
张露  宋媛 《资源与产业》2021,22(6):18-28
京津冀地区作为国家重点战略发展区域,其低碳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中国的低碳产业发展中举足轻重,各产业的碳减排成效对地区减排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利用动态面板的系统GMM模型分析2000—2017年京津冀区域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构建VAR模型具体分析京津冀三地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差异,采用多方程联立的形式回归分析相关经济变量间的逻辑因果关系以及短期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整体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会降低碳排放;2)京津冀三地的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与合理化水平分别对本地区的碳排放影响存在差异。最后,基于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分别对各地区的碳减排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海洋热”的逐渐升温,海洋经济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沿海各地均提出要向海洋进军,但各地海洋经济发展状况差异显著。本文建立影响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因素的分析框架,并选择相应指标,对我国沿海11个省(市)2000-2008年的数据资料进行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得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产业规模、港口、政策因素关系显著,与海洋产业结构和科技因素也存在强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提出发展海洋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各项政策、推动科技进步和开发建设大型港口增加区域经济辐射力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英  翟有龙 《资源与产业》2007,9(6):112-115
本文从人均GDP、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和城乡收入4个方面分析了资阳市自2000年撤地设市以来的区域经济差异,从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交通区位条件3个方面探讨了资阳市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理念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以黑龙江省及所属城市为例,构建了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2007—2018年黑龙江省及各地市的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数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及其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以此为基础,以耦合协调度为别解释变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相关指标为解释变量,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呈波动式上升趋势,各地市的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等级存在一定的异质性;经济系统指标回归系数高于生态环境系统回归系数,正向指标对耦合协调度提升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指标的影响程度。需要完善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因地适宜实施激励型环境规制,注重两种规制手段“关联效应”和合理规划经济发展结构,实现生态环境和产业结构升级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工业经济因水而兴,但同时存在用水问题,水资源和水环境对经济发展约束长期存在。在“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的水资源管理理念指导下,注重水资源节约与水环境保护、促进区域绿色发展是突破工业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论文聚焦水资源和水环境对工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双重约束,探索在水资源与水环境约束下长三角地区工业绿色GDP及其发展效率变化趋势和地区差异,以此提出对策建议。论文以长三角3省1市为例,2006—2019年为样本,利用改进后的资源损失价值调整法核算工业绿色GDP,并以此为产出指标,并采用超效率SBM模型评价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整体工业绿色GDP占比逐年上升,耗减经济损失和降级经济损失呈下降趋势,水资源浪费和污染问题逐步改善;2)从时间趋势看,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效率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与无约束下的发展效率差异逐渐缩小,从地域差异看,上海、江苏工业经济发展效率处于较高水平,浙江、安徽工业绿色发展效率水平始终低于有效状态,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总的来说,长三角地区的工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依赖程度随时间推移不断减弱,但依旧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基于此,为降低资源耗费和环境成本,进一步减少工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依赖性,提升工业绿色发展效率,提出如下建议:加快资源利用与环保技术创新,实现从源头上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与浪费,降低工业污染物排放量、抑制水质下降;优化水资源定价模式,综合供需平衡、利用效率、循环利用率等因素,实施差别定价;建立水资源一体化综合管理机构,以强带弱,不断减少地方差距,全面实现联保共治。  相似文献   

15.
洪振华  童纪新 《中州煤炭》2016,(10):167-172
对2000—2014年江苏省能源消耗与工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并应用误差修正模型对能源消耗总量与工业GDP增加值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第二产业耗能占总耗能的比例随着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变化而变化,二者都呈倒U形;工业GDP的增长对能源总消耗只是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同时也说明,健康的工业经济增长与有效的能源节约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来实现。针对江苏省能源消耗与工业经济增长协调发展进行研究,对江苏省实现十三五“富强美高”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研究经济发展与工业生产所引起的环境压力问题能准确认识当前区域工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对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防污治理具有重大意义。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模型(EKC)和LMDI分解法,以湖南省为例,选取2000-2018年湖南省人均GDP作为经济指标,工业固废、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粉)尘产生量作为环境污染指标,对其工业污染状况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从工业清洁技术效应、工业能源效率效益、工业生产结构效应、经济规模效应、人口规模效应5个维度对工业污染物产生量的驱动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湖南省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产生量与人均GDP呈倒“N”型关系,工业固废、工业烟(粉)尘产生量与人均GDP呈倒“U”型关系,且各曲线均已超过拐点,湖南省经济发展与由工业生产引起的环境压力问题不断得到改善,并有延续这种改善的趋势;2)工业清洁技术效应和工业能源效率效应对工业污染物产生量有负的抑制作用,工业结构效应、经济规模效应、人口规模效应对工业污染物产生量有正的驱动作用,其中经济规模效应是促进工业污染物产生量的最主要因素。最后从减少工业污染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是我国水资源重度缺乏的省份,人均水资源量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11,水资源短缺与经济高速平稳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基于VAR模型,利用河北省2000-2015年总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农业用水量、GDP总量、农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相关数据,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性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对河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河北省经济增长与总用水量,农业用水量与工业用水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2)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之间呈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3)经济增长对总用水量及总用水量对经济增长的脉冲响应累计值均为负,农业增加值对农业用水量的脉冲响应累计值为正,农业用水量对农业增加值的脉冲响应累计值为负,工业增加值对工业用水量及工业用水量对工业增加值的脉冲响应累计值均为负;4)除农业增加值对农业用水量的贡献度和工业用水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度较高以外,经济增长对水资源利用量的贡献度均比较小。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是能源消费大省,认识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内在关系,对于促进山西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本文利用山西省1980~2010年能源消费总量和经济增长数据,通过Johansen检验发现两者为协整变量,且两者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表明第t年的GDP和第t-1年的能源消费总量对第t年的能源消费有明显的影响。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GDP是能源消费总量的Granger原因,反之则不成立。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完善能源法律与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佟婷婷  武戈 《资源与产业》2010,12(5):142-145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地球上资源存量的锐减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各界的关注,水质污染、大气污染、自然灾害等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协调经济高速增长与环境恶化的关系涉及人类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江苏省作为经济大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GDP连创新高,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显出来,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本文选用江苏省2003—2007年全省13市的经济和环境数据建立面板模型,从市级层面出发构建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模型,找出江苏省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