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凯里柏松是黔东地区的代表性铅锌矿床,但研究程度较低。利用矿相显微镜和TIMA对其开展了详细的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柏松铅锌矿床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和菱锌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少量沥青;矿石具有角砾状、脉状、浸染状、团块状、斑杂状、蜂窝状和星点状构造,以自形、半自形、他形和交代结构为主;围岩蚀变主要为白云石化,其次为沥青化,少量黄铁矿化和方解石化;矿床以硫化矿为主,但近地表的含矿层发生了一定的氧化。矿石及矿物特征表明矿床的形成经历了三个时期,即:在沉积-成岩期发生了成矿物质的预富集作用,在成矿期发生了广泛的热液活动并沉淀了大量的铅锌金属硫化物和白云石,在表生期的近地表环境造成了矿石的氧化作用。该矿床的成矿温度较低,油气有机质可能参与了成矿作用,其属于MVT矿床。该研究有助于指导后期矿产勘查和矿物资源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临湘市桃林铅锌矿成矿模式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林铅锌矿控矿因素以构造为主,也受岩浆岩活动、地层、岩性等条件控制,矿床成因属多期多阶段、多来源的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充填矿床。根据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成矿物质及流体来源等因素,初步提出桃林铅锌矿床成矿模式和找矿标志,指出下一步找矿方向在北矿带边深部寻找隐伏铅锌矿体。  相似文献   

3.
苏燕华 《现代矿业》2016,(4):148-150
在对上城铅锌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区内找矿方向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根据矿床的形成过程,上城铅锌矿床的形成可大致分为3个阶段,即矿源层形成阶段、构造-岩浆活动阶段、热液萃取富集成矿阶段;2上侏罗统高基坪群既为矿床的矿源层,也为矿体的主要赋矿围岩,矿体呈脉状、细脉侵染状赋存于上侏罗统高基坪群凝灰岩中,且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成矿热液沿构造裂隙以充填、交代的方式富集成矿;3矿床成因类型属岩浆期后热液矿床,存在多期成矿叠加的特征,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
水地沟金矿床位于秦岭造山带北秦岭构造亚带,属于北秦岭古生代、中生代金、银、铜、铅锌、钼、锑成矿带的中段。在详实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针对矿床的矿体特征、矿石质量、矿石结构与构造、金矿化特征、围岩蚀变和成矿阶段等展开研究,分析矿床主控因素和找矿标志,探讨矿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矿床和矿体严格受朱夏深大断裂和瓦穴子断裂的次级断裂控制,尤其是受北东、近东西向、近南北向的3组断裂构造控制;矿(化)脉形态、产状与其断裂构造的形态、产状相似;水地沟金矿床为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中低温、中浅成热液型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变质火山—沉积地层的秦岭群、二郎坪群和燕山期二郎坪岩体;成矿事件多发生在燕山期。  相似文献   

5.
《煤炭技术》2017,(11):109-111
结合成矿区域地质背景,在研究铅锌矿的矿体特征、矿物组分、矿石结构构造及矿物共生组合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区内铅锌矿床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铅锌矿床,其形成经历了构造热液成矿期及后生氧化富集阶段。对找矿标志做了深层次探讨,总结了石寨坪铅锌矿找矿标志,这对该区域的铅锌矿勘查、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以KIMPE铜钴矿地质勘查成果资料为依据,对矿区地层、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进行了论述,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KIMPE铜钴矿矿床受地层和断裂控制,新元古代加丹加系罗安群地层为初始矿源层。成岩成矿期后,卢菲利造山运动过程中的构造活动和变质作用对矿床进行了改造,使成矿元素发生活化、迁移和重新富集。此外近地表环境下的表生富集作用,导致了表生矿体的形成。KIMPE铜钴矿矿床成因类型属于沉积—热液改造型。  相似文献   

7.
论黄石—广济地区下三叠统铅锌矿成矿机制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石—广济地区下三叠统碳酸盐岩中的铅锌矿是以贫矿化体为起点,经过多次改造富集而成的层控矿床。成矿作用明显分初始就位和重就位两大阶段,受泻湖相带、同沉积断裂、滑塌、构造—岩溶和后期断裂等复杂作用控制。划分出沉积—成岩、构造与构造—岩溶及构造—岩浆三个成矿期,并从稳定同位素研究得出铅来源于石炭纪及二叠纪地层,硫来自新老地层及赋矿层位,含矿溶液来自赋矿围岩并掺入少量地表水。总之,铅、锌、硫、“水”均具多来源特点。  相似文献   

8.
放羊山Pb-Zn-Cu多金属矿床位于滇西保山地块南段,镇康复背斜南倾伏端芦子园矿集区内,是该矿集区近年来首个发现的以富铜为特征的铅锌多金属矿床。本文以放羊山矿床为研究对象,从放羊山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矿区地质特征入手,详细研究了放羊山矿床矿体的产出分布、矿石组构及围岩蚀变等矿床地质特征,并将该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划分为热液期、叠加改造期和表生期。综合区域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分析认为该矿床的形成受地层、岩性、构造和隐伏岩浆岩共同制约,为印支—燕山期强烈的挤压碰撞,地层强烈弯曲变形的构造背景下,深部隐伏岩浆出溶,含矿流体沿弯滑褶皱作用所引发的有利部位(如泥岩与灰岩的分界面等产生强烈的破碎变形部位)萃取、运移、汇聚并卸载成矿。属中温热液Pb-Zn-Cu多金属矿床,并被后期构造运动叠加改造。  相似文献   

9.
下营坊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复杂,控矿构造具多期性,矿化作用和矿化类型具多样性。通过对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的物化条件、控矿条件、矿化阶段、矿化富集规律等方面分析下金宝矿段的矿床成因,认为下金宝矿段矿床成因为细脉—浸染状斑岩性金矿。  相似文献   

10.
阐述青峰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变形机制,分析与断裂带有关的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对其控矿因素、成矿模式作了初步探讨,并首次阐明该区铅锌矿床为沉积喷流~改造型矿床。总结出了改造富集成矿期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提出了新的找矿靶区,为本区寻找铅锌多金属矿床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