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经济、社会、生态三大系统的协调发展是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的核心内涵。本文以我国24座资源枯竭城市为研究对象,测算2008—2017年各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的综合指数及其耦合协调度。结果显示:①复合系统综合指数在中等水平,呈缓慢上升趋势,并保持东部地区较高、中部地区次之、东北地区及西部地区较低的空间特征;②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在初级协调状态下呈缓慢上升趋势,其时空演变特征与复合系统综合指数高度一致;③复合系统整体水平良好,但系统内部运行状况较差,仍有较大改善空间,其中,东北地区部分城市经济子系统与社会子系统、中部地区部分城市社会子系统与生态子系统均呈恶化趋势,西部地区三大子系统呈改善趋势,但速度缓慢且各子系统水平偏低。研究结果表明,国家扶持政策的效力日渐彰显,但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之路任重道远,未来应针对各类城市发展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因城施策,做到精准转型。  相似文献   

2.
土地整治是盘活存量土地、强化节约集约用地、适时补充耕地和提升土地产量的重要手段,分析土地整治效果对土地整治项目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2007-2012年间土地整治项目中的新增耕地的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进行了测算与评价。结果表明:1)2007年天水市土地整治后的新增耕地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000 6 hm^2,占当年总的人均生态承载力0.648 4 hm^2的0.09%,占当年人均生态赤字1.074 4 hm^2 的0.05%。2011年新增耕地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001 2 hm^2,占当年总的人均生态承载力0.734 7 hm^2中的0.16%,占当年人均生态赤字1.118 4 hm^2的0.10%,若没有进行土地整治,天水市2011年生态赤字会增加0.10%。2)通过2007-2011年天水市人均新增耕地面积与其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可以发现,随着新增耕地面积的增多,人均生态承载力也相应变化,两者的关系呈现为正相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天水市的生态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3.
神木县生态承载力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水英 《采矿技术》2009,9(4):83-84,96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对神木县的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2007年神木县人均生态足迹为19.15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71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17.44hm2,说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对此,结合神木县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利用生态足迹评价模型,计算宜宾市1985-2005年生态足迹,分析宜宾市的生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1985-2005年宜宾市人均生态足迹动态变化幅度较大,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人均生态承载力呈下降趋势,生态承载力结构具有不对称性,以耕地为主;人均生态赤字变化幅度较大,1985年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生态赤字,2005年出现严重的生态赤字;1985-2005年生态足迹压力指数呈现增长趋势,增幅显著。宜宾市生态安全程度持续降低,经历了安全状态-稍不安全-较不安全-极不安全的发展阶段,人类的生活、生产对宜宾市生态安全的压力越来越大,宜宾市未来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5.
切实可行的生态综合治理规划是指导矿业地区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城郊采煤迹地复合系统基本特征、共轭关系、规划路径的基础上,编制了太原市孟家沟矿区的生态综合治理规划。研究表明共轭规划方法能为城郊采煤迹地生态综合治理规划提供基本途径,共轭规划的关键是协调城市与乡村、生产与生活、资源与环境、景观与产业四个方面的共轭关系,类似地区可以采用共轭规划方法,以多规融合和整合统一的思想来统筹组织村庄整治、生态修复、产业发展与乡村转型等综合治理项目。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态足迹修正模型的矿业城市生态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顾康康  刘景双 《煤炭学报》2008,33(11):1314-1318
为进一步改善生态足迹模型,提高模型评价的精确性,对生产可能性曲线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生态承载力具有促进作用,从而改善了区域生态赤字.引入社会经济系统指数改进生态足迹模型,并以抚顺市为例进行验证,通过验证修正模型精确度提高了7.3%.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改进后的生态足迹模型,1985-2005年抚顺市人均生态承载力增长缓慢;人均生态足迹增长快速,从2.29 hm2增至4.33 hm2,增长了89.08%,其中1995-2000年人均生态足迹增长率最大,达到年均10.47%;人均生态赤字逐年加剧,2005年达到-3.35 hm2;人均生态足迹构成以化石能源用地、草地、耕地为主,2005年化石能源用地比重达到79.04%;万元GDP所消耗的生态足迹从12.57 hm2下降为2.49 hm2.  相似文献   

7.
煤炭资源承载力是指在一可预见时期内,在当时的科学技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下,煤炭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本文针对太原市煤炭资源的丰富性和重要性,构建了煤炭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划分了指标评价标准,运用了基于集对分析和熵权赋值的煤炭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并对近几年的太原市煤炭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煤炭资源承载力的变化与太原市矿业发展以及矿业政策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虽然近几年太原市煤炭资源承载力大小有所波动,但太原市煤炭资源对太原市社会经济发展仍有较强的贡献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西部大多数城市的资源开发进入稳产期或衰退期,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及生态环境的劣化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对攀枝花市3个行政分区进行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工业园生态化推动攀枝花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认为在攀枝花市城市转型过程中应做好现有工业园区向生态园区转化,注重生态园区建设规划引导,推进生态产业链构建,加强生态园区建设。本研究对于推动攀枝花市及其他西部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以及探索在资源衰竭条件下城市转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矿区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闫旭骞  张顺堂 《有色金属》2006,58(2):103-106
矿区生态承载力是矿区生态系统抵御外界胁迫的素质,矿区生态承载力理论及评价方法研究是深入认识矿区复合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立矿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方法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在对矿区生态承载力概念、内涵探讨的基础上,从生态系统弹性力、资源环境承载力及生态系统压力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量化研究,并提出了评价矿区生态承载力的分级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态足迹的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业城市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其可持续发展程度为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在生态足迹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对矿业城市武安市2005年的生态足迹结构和生态承载力结构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其他5个矿业城市进行生态足迹比较、区域资源利用效益分析和可持续发展测度3个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矿业城市的人均生态足迹远大于人均生态承载力,均出现生态预警,处于恶性发展状态。造成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矿业城市的能源消耗需求量大。本文针对矿业城市的资源特殊性,提出矿业城市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熵值法TOPSIS模型的陕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深入研究陕西省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分析承载力变化趋势,文章从经济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3个子系统构建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分析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运用TOPSIS模型对该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同时计算出18个指标分别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1)2005—2008年,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呈下降趋势,2008—2010年,承载力水平上升,2010—2013年,承载力水平发展较稳定且呈微弱下降趋势,2013—2014年,承载力水平提高,总体来看,陕西省资源环境承载力呈“W”发展态势。2)经济承载力、环境承载力整体呈上升趋势,资源承载力整体呈下降趋势,同时三者最大值均未超过0.7,距最优承载力仍有一定的差距。3)采用灰色关联度计算发现,城市人口所占比例、人均粮食产量、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电力消费量、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二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例6项指标对陕西省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平顶山市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从市民感知、生态状态、生态治理及生态改善4个方面构建平顶山市生态转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计算出生态转型绩效评价得分。结果表明,1)2007—2016年,平顶山市生态转型效果明显,环境治理能力提升,生态环境逐渐变好,市民的满意度不断提升,但仍有提升空间。2)生态转型绩效差异明显。从生态状态来看,单位GDP能耗和烟尘排放量以及二氧化硫排放量持续降低是主要影响因素;从生态治理来看,政府管理和政策变化是重要影响因素;从生态改善来看,平顶山市自然保护区的扩建和城市人均绿地面积的增加是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国土开发战略选择的重要基础。以河南省新蔡县为例,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进行改进,构建符合当地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进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全县生态保护重要性总体不高,没有极重要区,重要区面积仅占3.93%,主要分布在新阳高速、大广高速两侧以及汝河、洪河等地;农业生产适宜性总体较高,适宜面积占80.67%,呈现“西部、北部、东部高,中部、西南部、东南部低”的分布特征;城镇建设适宜性总体较高,适宜面积占77.24%,呈现“中西部和镇区高,东西部边缘低”的分布特征。今后应按照“五带四片、一区多点”的国土开发战略布局,合理安排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方伟 《资源与产业》2016,18(6):81-86
城市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可以来自于城市之外,但城市的生态承载力却是有限的。比如有些城市的经济发展仍然保持着较高的速度,但生态环境却急剧恶化。城市经济增长面临着生态承载力极限的限制。因此文章将城市生态系统分为人口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并构建了城市生态承载力框架。然后,以系统动力学为工具构建了北京市生态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3种情景下北京市2016—2020年的生态承载力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在不同的经济增长速度下,北京生态环境的恶化程度和趋势,以探求北京市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5.
把攀枝花市作为山地资源型城市的典型研究对象,选取1986—2016年城市用地与社会经济的面板数据,基于ArcGIS空间分析和SPSS统计分析,利用拓展指数、形状指数、集成度、空间效率等指标,对攀枝花市全面建设期和协调发展期的产业空间拓展和城市空间形态演化过程进行分析,明确攀枝花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时序特征,探究产业空间拓展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内在关联机制,以期为攀枝花的城市转型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研究表明,攀枝花的产业扩展和城市形态演变呈现出相同的阶段性特征,产业结构调整是城市空间演变的直接动力,产业空间拓展引导城市空间结构从单中心到多中心组团式演变,产业的集群式发展提高了城市空间结构的集约水平。未来攀枝花可通过优化产业承载空间,形成紧凑集约型和山水生态型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通过产业的集群式发展,提高城市的集聚能力和空间效率;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城市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6.
 以坚持江苏沿海地区为江苏主要粮仓地位不动摇,保障江苏省粮食安全为前提,在耕地—粮食—人口复合系统下,以耕地压力指数模型为基础,倒推人口承载力估算模型,评价江苏沿海地区的现实人口承载状况。同时,对江苏沿海3市2025年人口承载力进行测算,在二胎政策全面放开的现实情况下,规划江苏沿海地区未来发展的合理城市人口规模。结果表明:1)1998—2014年江苏沿海耕地面积波动减少,人口持续增长,人均耕地面积大幅走低,粮食总产量波折小幅增长;2)江苏沿海地区整体人口承载压力较小,从各地级市看,人口承载压力呈现南通>连云港>盐城的特点;3)预测2025年南通、连云港、盐城3市最适人口规模分别为640万、978万、1 756万,最大人口规模分别为800万、1 223万、2 195万。  相似文献   

17.
基于能值理论,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齐齐哈尔市2000—2016年能值生态承载力、能值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盈余等指数进行了定量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齐齐哈尔市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且生态赤字增加趋势明显即本地区人类对于资源的需求量已超过自然环境的供给量,生态环境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研究区生态环境承载的压力呈增长的趋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呈减弱的趋势,区域生态协调性较差;由万元GDP生态足迹指数可知,齐齐哈尔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能源利用率有所提高,资源利用方式有所改善,经济发展造成的生态代价在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8.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能力。因不同国土空间主体功能不同,承载内容不同,所以必须分区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文章将我国国土空间分为城市化地区、城镇化地区、农业发展区、矿业经济区、海洋经济区、生态保护区6类。然后因为土地承载力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核心基础,文章又将土地承载力分为耕地承载力、建设用地承载力和生态用地承载力,并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最后提出了土地承载力评价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以鹤岗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鹤岗市是我国重要的产煤基地,从开发到现在有近百年的历史,因煤炭资源开采,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目前,由于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裂缝、矸石压占、露天采坑挖损地面积较大。未来鹤岗市的城市定位是由资源城市向生态城市转型。本文通过对鹤岗市环境质量分析,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健康的角度出发,选取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人口等方面的指标,建立复合生态系统评价体系。通过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通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检验,确定鹤岗市生态环境质量所处的发展阶段;得出1995-2007年鹤岗市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上升的变化趋势;各子系统之间发展不协调。应积极开展土地复垦工作,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为鹤岗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