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乐平煤的成煤植物及树皮体的起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士俊 《煤炭学报》1998,23(3):231-235
运用煤中植物残体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乐平煤的成煤植物,认为乐平煤的主要成煤植物中树蕨辉木类最重要其次是鳞木类和裸子植物。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煤的放射性污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云南省滇西聚煤亚区部分褐煤,尤其是临沧盆地的锗煤共生矿和潞西等呷、芒究煤矿的煤资源中伴生放射性水平采样调查,利用其伴生放射性水平调查值与云南省辐射环境监督站提供的天然放射性水平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煤层中的伴生放射性水平与其形成煤区的岩性、煤质以及有机质有一定的关系,煤化程度低的褐煤尤其以劣质煤和富含有机质及炭化植物碎屑的褐煤伴生放射性水平较高.由此提出了在大量使用煤资源的同时,对含有较高水平放射性的原煤、煤渣及煤灰对环境污染的累积效应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依兰盆地煤与油页岩赋存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典型的新生代断陷盆地依兰盆地为例,通过野外实测剖面、室内综合分析,研究其发育的丰富的泥页岩、油页岩、煤资源的赋存特征及形成条件,并从古气候、古环境及古构造等条件揭示了煤和油页岩的成因及成矿规律.在盆地初期的幕式构造沉降的背景下容易形成煤与油页岩伴生的含煤岩系,煤主要沉积在扇前浅水湖盆,油页岩直接沉积在煤层之上;而在盆地形成的扩张时期,容易形成稳定的油页岩沉积.该盆地的煤主要发育在湖沼相沉积,而油页岩主要发育在湖沼相和湖泊相.依兰盆地控盆断裂控制了煤和油页岩的分布规律,在靠近断裂F1的煤和油页岩厚度较厚,随着湖盆的沉积范围扩大,表现了一种从湖平面逐渐向岸上超的过程.综合孢粉分析结果可知:煤形成的气候总体为温暖潮湿,而油页岩形成的气候总体呈现向气候温和、温度下降的发展趋势.在达连河组的湖泊发育时期,温暖、潮湿亚热带气候,水面风力较弱的气候,容易形成有利于油页岩形成的还原稳定的深湖环境。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述了采用瞬时流动机理测定煤一甲烷系统的扩散系数(D)的一项新技术,并且检验了这项技术对那些随着流量一压力和气体浓度连续变化而变化的系数的依赖性。尽管该技术的开发主要是针对煤层气储层和采空区中的煤,由于利用了逆扩散原理,它也可应用于在煤中注入了第二种气体的情况。结果表明,D值随着煤中甲烷平均浓度的降低而连续减小。D值的对数与压力大小成正比。D值的减小可能是由两个效应引起的。第一是流动机理有可能随着煤中甲烷浓度不断下降而变,甲烷浓度下降是由于煤中孔径变化造成的。另一个效应是由气体解吸引起的固体煤基质的体积应变,即所谓“收缩效应”。这种基质收缩可能导致孔径缩小,因而,D值减小。  相似文献   

5.
吴文忠  朱莉 《山西煤炭》2010,30(7):73-76
燃煤过程中释放出的硫化物等,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如何控制硫化物污染是洁净煤技术的核心问题。作者分析总结煤中硫的赋存状态、地质成因煤层中H2S成因的基础上,把二者的成因模式结合起来,认为;低硫煤、特低硫煤中黄铁矿的形成是生物降解作用的结果,而与硫酸盐关系不大;我国煤中全硫含量及噻吩硫在煤中的比例.随变质程度的增高而增高。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可能是:煤的变质过程中,由不稳定的有机硫和黄铁矿等降解产生的硫化氢与有机质再次反应生成噻吩硫,而噻吩硫比较稳定,不易分解。  相似文献   

6.
盐源盆地是四川尤其是川西一重要聚煤盆地,其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三叠系上统博大组、东瓜岭组、新近系盐源组。主要聚煤环境为河流岸后沼泽、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潮间泥炭坪及滨湖沼泽环境,滨湖沼泽及河流岸后沼泽环境为本区最有利的聚煤环境,其形成煤层层位及厚度较稳定,煤质较好;同时,盐源盆地主要控煤构造样式表现为褶皱断裂组合及单斜断块组合,褶皱断裂组合为本区最有利控煤构造。该项成果将为在四川西部的找煤工作提供宝贵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稀土作为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和高科技领域,我国作为稀土生产和出口大国,传统稀土储量日益减少。因此扩大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稀土元素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可以在煤中富集,甚至达到工业品位。近年来,煤地质学家对煤中稀土元素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实测了新疆、鄂尔多斯、青海木里、宁夏鸳鸯湖等地125个样品中稀土元素含量,并结合前人资料对煤中稀土元素分布特征、赋存状态、富集影响因素、燃烧过程中迁移规律以及粉煤灰中稀土元素赋存状态和分离提取方法进行总结,为煤和粉煤灰中稀土元素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我国煤中稀土元素含量远高于美国煤中稀土元素含量,二连盆地-海拉尔盆地和西南川滇桂地区是我国两大煤中稀土元素成矿带。稀土元素在煤中主要以稀土矿物、有机化合物以及离子吸附的形式存在。煤中稀土元素的富集可能是不同时期沉积物源、搬运介质、沉积环境、风化淋滤和岩浆活动相互叠加的结果。煤燃烧过程中,稀土元素作为非挥发性元素在飞灰和底灰中进一步富集。粉煤灰中稀土元素赋存在玻璃体、含稀土矿物和非晶碳中。不同类型和来源的粉煤灰可能适用于不同的物理分选和化学提取方法。我国作为...  相似文献   

8.
顶峰山矿区39号煤层的煤岩学与煤相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福美 《煤炭学报》2010,35(4):623-628
利用煤岩学和沉积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从煤岩学、沉积学、古植物和沼泽水介质动力条件等方面对福建龙永煤田顶峰山矿区二叠系童子岩组主采39号煤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9号煤层的煤相包括4种类型,即闭流沼泽相、障壁岛-泻湖沼泽相、强覆水森林沼泽相和浅覆水森林沼泽相,其中强覆水森林沼泽相是该煤层煤相类型的主体,在沼泽演化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沼泽覆水深度的变化会引起煤相组合和旋回结构的相应变化。煤层从下而上由浅覆水森林沼泽相、强覆水森林沼泽相和弱覆水森林沼泽相等组合而成,韵律明显。沼泽水动力条件同样经历了由弱-强-弱的演化过程,沼泽水流具有由滞流-活动-滞流的周期性变化特点,泥炭沼泽水介质总体上处于弱-强还原环境;该煤层在其形成过程中不断受到海陆两方面的影响,泥炭沼泽发育过程呈现出波动式变化,导致泥炭沼泽类型呈跳跃式演化,从而形成了一套海陆交互相的成煤沼泽环境,表现为障壁岛-泻湖沉积体系的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9.
腐殖煤生烃排烃的显微组分及其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渗出沥青体的煤岩学研究表明,研究区烟煤中的壳质组分和富氢镜质组分以及褐煤中的树脂体是煤生烃排烃的母体。渗出沥青体不仅常见于南华北太原组低煤阶腐殖烟煤中,在广西百色盆地第三系褐煤中也有发现,甚至相当丰富。渗出沥青体可作为煤生烃排烃的良好标志和直接证据,但不能作为有机物质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渗出沥青体是煤成油初次运移衍生的重质烃类组类,荧光体和油滴则可能代表了初次运移脱离母体的重质烃类组分,荧光  相似文献   

10.
构造运动与火山活动在盆地聚煤期以及含煤地层发育期与缺失起到重要作用。正常的充填序列沉积受到与之同期的间歇火山喷发间歇沉积;同时受到构造运动的影响抬升和下降并使盆地下降速度过快,被快速充填及覆盖,在盆地的初始充填过程中,没能形成沼泽、泥炭沼泽环境;构造抬升也使之遭受剥蚀而缺失该地层,地层在初始充填过程中处于较高的位置没能接受沉积,最后形成勘查区的含煤地层缺失和含煤地层未见煤层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揭示吐哈盆地克尔碱凹陷不同矿区煤质形成条件,探讨该区煤质与成煤环境的关系,基于对主采煤层样品工业分析、有害组分及灰成分指标等数据分析,在对克尔碱凹陷地层分布、含煤岩系特征等基本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煤地质学、煤岩学、煤化学等理论和方法,系统总结凹陷内各矿区煤层赋存特征、煤质特征,探讨区内煤岩煤质与成煤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自西向东划分6个主要矿区,区内煤层主要发育于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和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1b)地层之中。研究区煤质呈低灰、低硫、高挥发分特征,煤灰成分以SiO2、Al2O3为主。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中-下侏罗统主要煤层形成于湖泊-河流三角洲淡水沉积环境,具陆相成煤特征,成煤环境温暖潮湿。  相似文献   

12.
揭示控制梅河盆地煤层分布和质量的因素以及不同环境下煤层的聚集规律,可进一步丰富梅河盆地的能源资料。梅河盆地为古近系富含煤层的断陷盆地,梅河组下含煤段为主要含煤层,在岩芯观察等相分析的基础上,下含煤段以扇三角洲和湖泊沉积为主,其中扇三角洲平原河道间沼泽和湖沼为主要聚煤场所。通过系统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浅湖泥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II1型,湖泊生物来源为主;扇三角洲前缘泥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III型,陆源高等植物来源为主;扇三角洲平原河道间沼泽和湖沼煤有机质类型主要为II2型,陆源高等植物为主,含少量湖泊生物。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表明煤层形成于淡水还原环境中。湖沼成煤区域主要有3个,分布于盆地东南侧,厚度大且层数多,平原成煤区仅一个,位于盆地西南侧,厚度小且层数少。保存条件较好的浅湖沉积物中有机质丰度较高,保存条件较差的扇三角洲前缘泥岩有机质丰度最低,扇三角洲平原沼泽因保存条件不稳定而形成厚度较小的煤层;而在静水还原的湖沼环境中则沉积了稳定的工业可采厚煤层。  相似文献   

13.
保德矿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属于河东煤田,为晋北大型煤炭基地。为了揭示保德矿区不同煤岩煤质的形成环境,利用煤岩煤质等技术参数,分析了煤层镜/惰比、灰分、煤灰组分、硫分等参数指标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地层沉积相特征,探讨了保德矿区主采煤层的煤岩煤质特征及成煤环境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矿区内主采煤层物理性质相似,以半亮型煤及半暗型煤为主,显微组分以有机组分为主,无机组分以粘土矿物为主;镜质组反射率相近,煤化程度整体较低。各主采煤层水分含量较低,差别较小;灰分以中~低灰为主,煤灰组分以SiO2、Al2O3为主;挥发分含量较高,以中高~高挥发分为主;硫分含量差别较大,8#煤为低硫煤,10#煤和11#煤属于低中硫煤,13#煤为中高硫煤。保德矿区太原期至山西期成煤环境整体为半咸水海陆过度环境,氧化性逐渐增强,盐度减少,受海水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太原期至山西期主要成煤期经历了一次周期性海侵海退大旋回,侧面揭示了保德矿区海侵成煤(10#煤和11#煤)和海退成煤(8#煤和13#煤)两种成煤模式。  相似文献   

14.
沁水盆地晚古生代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贝  黄文辉  敖卫华  闫德宇  许启鲁  滕娟 《煤炭学报》2015,40(12):2916-2926
摘要:研究煤中稀土元素对分析成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分析了沁水盆地晚古生代煤及其顶底板炭质泥岩、粉砂岩、灰岩和黄铁矿脉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煤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特征及富集成因。结果表明,沁水盆地晚古生代煤中稀土元素含量整体较低,剖面上太原组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大于山西组,平面上具有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煤中稀土元素主要赋存在粘土矿物和黄铁矿中,碳酸盐矿物和氧化物中稀土元素含量较低,相当部分的稀土元素赋存在有机质中。相关分析表明,稀土元素与Si、Al关系密切。研究认为,沁水盆地煤中稀土元素的富集受控于聚煤古环境,煤层及其顶底板岩石中稀土元素的来源具有一致性,成煤时期海水对泥炭沼泽的影响导致太原组煤中相对富集重稀土,但没有导致Ce的亏损。  相似文献   

15.
在对渤海湾盆地内各坳陷区上百口钻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岩芯、测录井及地震等资料,探讨了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含煤岩系沉积环境,建立了含煤岩系沉积模式,揭示了含煤岩系的残余地层展布规律。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含煤岩系主要发育在太原组及山西组,岩石类型包括煤岩及暗色泥岩(包括炭质泥岩)。其中,太原组含煤岩系沉积环境以陆表海堡岛沉积体系下泥炭坪为特征,沉积物泥炭的显微组分以腐殖组为主,普遍富硫,且矿物质含量较高,成煤后以镜质组为特点,壳质组相对丰富;山西组由于受物源区碎屑物质供给能力增强及大规模海退的影响,各类泥炭坪等主要成煤环境随时间推移由北向南发展,并逐渐被浅水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聚煤环境取代,该类泥炭沼泽形成煤层厚度较大,但受分流河道冲刷作用,因此横向厚度变化较大,结构复杂,硫含量一般较低,灰分含量高。根据华北晚古生代含煤岩系及成煤环境的特点,可将其划分为堡后泥炭坪、潮坪泥炭坪、潟湖泥炭坪、潮汐三角洲泥炭坪及浅水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5种模式类型,它们各具不同的沉积岩相组合及成煤特点,多种成煤模式可同时共存且相互演化。通过研究认为,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含煤岩系残留厚度较大,分布广泛,但受中新生代构造断裂影响,部分地区遭受剥蚀。通过对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含煤岩系有机质丰度等烃源岩指标的分析,结合不同类型的测井曲线,估算了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有效煤系烃源岩的厚度。其中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有效煤系烃源岩在黄骅坳陷南部、冀中坳陷的苏桥—文安地区分布较厚,有效煤系烃源岩厚度在150~200 m,最厚可达250 m以上;临清坳陷及东濮坳陷中东部有效煤系烃源岩厚度普遍在50~100 m;济阳坳陷有效煤系烃源岩呈零星分布,在各次级凹陷中均有小面积累厚较大的煤系烃源岩发育。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龙永煤田早二叠世煤层分布规律、聚煤环境及其演化特征,认为该煤田的沉积体系为障壁岛-泻湖沉积组合、潮坪一潮道沉积组合和滨岸湖泊沉积组合,相应的成煤模式有障壁岛-泻湖、潮坪一潮道和滨岸湖泊3种主要成煤模式,形成了主要的可采煤层;对煤层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基底沉降和沉积环境因素,其中基底沉降包括压实差异的影响,沉积环境包括海水进退和盆地水体深浅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阐述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沙三段煤系5种沉积组合的基础上,应用煤田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揭示了煤层赋存的总体特征及部分主力煤层空间发育的差异性.进而分析了同沉积断裂构造和沉积环境对聚煤的控制作用,前者表现为各赋煤区的分布明显受走向与凹陷长轴方向一致的同沉积断裂控制;后者表现为在冲积扇前与残存湖泊之间出现大面积泥炭沼泽化聚煤,而泥炭沼泽是在先期扇三角洲平原与扇三角洲前缘相邻地段及部分滨湖基础上演化而成的.  相似文献   

18.
淮南煤中汞含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利用煤炭释放出的汞是否可能污染环境,这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采用AMA254汞分析仪对淮南煤田的35件煤样品中的汞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淮南煤中的汞含量处于国内外多数煤中汞的一般含量范围之内,没有出现汞的异常富集现象.据现有资料,开发利用淮南煤尚不至于产生汞污染问题.但是汞毕竟是煤中有害元素,对煤中汞,以及发电厂燃煤释放出的汞进行经常性监测还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孙国忠  石彦强  王志光 《中州煤炭》2023,(5):97-103,109
下霍井田位于华北聚煤盆地中部,含优质的二叠纪煤层。针对沁水煤田下霍井田煤系的沉积环境和聚煤规律开展研究,根据沉积特征,研究了煤系沉积环境及垂向演化;通过煤系及煤层顶底板沉积特征、煤层厚度变化、煤岩组分、煤中灰分硫分等分析了聚煤环境及煤层、煤质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太原组为本溪组填平补齐基础上的聚煤期泥炭沼泽—碳酸盐台地—瀉湖—三角洲—碎屑“废弃”相沉积组合,显示典型的海陆交互相约代尔旋回,属正常的海进海退沉积;山西组为太原组海侵末期形成的泥炭沼泽—三角洲旋回沉积,煤层形成于海侵减弱、陆源碎屑尚未增强的过渡时期,是聚煤期植被控制下发育的动态泥炭沼泽在碎屑贫化的基础上泥炭纯净累积演化而成;成煤期后,河流下切冲刷破坏泥炭层。该研究成果对于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