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锡矿山矿务局、湖南冶金研究所、湖南冶金防护防治研究所三个单位共同协作,在锡矿山南矿试验成功矿井通风集中监控、风量自动调节。它利用频分制的单频率讯号已能对一台主扇、20台局扇、10套采场自动风门、30套普通风门以及2套分支风量调节装置进行遥控、遥讯,利用常规测风仪表配合DDZ电动单元组合仪表,能对矿井风量、风压及电机轴承温度进行  相似文献   

2.
王从陆  吴国珉  王根 《金属矿山》2013,42(10):155-157
在构建风机并联运转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风机并联运转的等效风阻变化规律。从节能的角度分析了风机总能耗最小的条件。以铜绿山矿井通风系统作为实例,分析了风机工况点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并联风机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风量、风压和风机之间的匹配关系;并联通风系统中风量调节的难度大;风门或风墙对风流分配的影响巨大;日常通风管理的关键在于风门管理和均衡需风量。  相似文献   

3.
<正> 在发生突出事故后,可用如下方法加强巷道通风,增加并联风路的阻力(关闭风门、设置密闭)或者打开事先设在事故采区巷道中的风门以调节风量,调节主扇并将备用风扇并联工作。用上述增阻法加强通风的效果,与调节设施(风门、密闭)的安装地点、通风网路的复杂程度、调节设施阻力大小等有关。将调节设施安在距事故采区最近的并联风路里,可使风量增加20~35%。对于各别采区来说(图 а、б、в),最好是在两  相似文献   

4.
建井期间未构成全风压通风系统时,通常采用局扇供风,往往造成瓦斯积聚,为此选用轴流式大功率局部扇风机供风,是解决长距离通风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正> 在既往的设计中,确定全矿总风压时,通常是在通风系统中选一阻力最大的风路进行计算。然后就按风井的总风量及此风压选择主扇。而对阻力小的风路则考虑设置风窗增阻调节以达按需分风的目的。这样,往往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因为有时最大阻力风路的风压比其他风路大的较多,  相似文献   

6.
根据煤矿通风理论和电机原理,分析了煤矿局扇工作风量、风压、风阻以及工作面风量之间的关系和特点,对局扇实测数据、个体特性曲线和工况点进行了剖析,探讨了局扇降压节电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连续采煤机块段式开采通风系统,针对现有通风系统配风量大、风速低、负压低的问题,提出回采区段构筑回风通道、采用局部通风机向工作面加强供风的问题,并用加权相对偏离值最小法对通风系统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了矿井全风压结合局部通风机增强供风作为优化通风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8.
<正> 我们在用局扇(压入式)排放停风盲巷聚积瓦斯的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关于局部通风与全风压通风间的相互关系问题,这些问题直接的影响着排放瓦斯的工作。具体可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风量关系的影响,一个是风速关系的影响,而且两者常常同时存在。1980年上半年,有一次在焦作矿务局某矿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局部通风机通风中是否修建调节风门及风门不同的位置对局部通风机工况的改变进行分析,认为调节风门的建筑及其位置对局部通风机工况的影响不同,当调节风门建在恰当位置时能显著增加局部通风机的工作风量。  相似文献   

10.
高负压条件下,掘进工作面进风联络巷风门开启困难,人员、车辆通行不便,且风门穿墙风筒受风压影响,风筒容易被吸瘪,严重影响掘进工作面通风,降低工作面风量。针对以上问题采取安装风门气动开关装置的措施,并通过更换负压风筒、增设风筒控风装置实现高强度局部通风,从而提高通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四季气候变化影响着矿井内自然风压的大小和方向,若将自然风压作为动力合理运用,有益于矿井通风系统节能减排。眼前山铁矿井下通风系统在初期设计中对自然风压的利用较少,且风机选型方面未将四季气候变化的因素考虑其中。本文对眼前山地区四季气候变化对矿井通风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并以此规律指导井下基站风机进行优化。通过三维仿真系统建立井下通风系统模型,模拟眼前山地区一年四季气候条件,通过风流模拟计算进风井口处的自然风压大小和方向,结果表明眼前山地区夏季日间,1号主进风井、2号主进风井处会出现与矿井通风方向反向的自然风压,其余季节进风井处自然风压均有利于通风,其中,冬季自然风压可利用价值最大,且冬季风机风压较夏季风机风压显著增大,使得冬季总进风量增加4.46%;建议针对主机站2-3基站、2-4基站的K-8-19型风机和主机站2-15基站、2-16基站的K-8-23型风机进行工况点调节,在冬季时期将主扇叶片安装角由35°调整至30°;根据眼前山地区的四季气候变化规律适时调整主要通风机工况点,对自然风压有效利用,解决了矿井通风系统冬季风量过剩的问题,实现了以更加节能的方式满足矿井通风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风窗对风压和风量调节的影响,基于压能守恒方程和风压特性曲线,推导出风窗增设前后压能变化的表达式。以新集二矿局部巷道供风不足为基础,通过数值模拟巷道有无风窗的情况,得出增设风窗不会改变流入矿井的总风量,只会改变流入各条巷道风量的比例;会增大其所在支路的风流压力,降低风路的风量,同时增大与其并联风路的风量。结合工程实践,以某矿通风系统的改造为例,验证了风窗增设会改变各条巷道的风流压力和入口的风量,为现场风窗的调整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风量调节的最大阻力路线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随着矿井生产的发展,矿井通风的有关参数,如送风的距离、巷道和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等不断变化。由于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这种变化的速率加快了。这种变化必然引起井下各处风量和阻力的变化,它往往使用风地点的风量减少。为保证井下各用风地点所需要的风量,就必需不断地对矿井通风网络的风量进行调节,以保证安全生产。所以,矿井风量调节是通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目前我国煤矿大多通过技术改造,井型不断扩大,因而井下通风网络一般都比较复杂,有些矿井风网中风量控制设施(风门、风窗等)多达数百个,这就使通风网  相似文献   

14.
对那些不能利用矿井总风压供风的巷道掘进头,要用局部独立通风。向独头巷道掘进头的供风量要足以把沼气和其它有毒有害气体稀释到允许浓度以下,并造成宜于作业的气候条件,还要保证有起码的风流速度等。 在波兰《弋洛吉采》矿,掘进№603平巷时的试验表明,长度在500米以下的独头巷的掘进头的通风没有困难,在密封风筒一端安设一台强力局扇即可。而向长度超过500米的巷道掘进头供风,技术上就颇为困难,尽管利用几台局扇,但因风筒太长,其中阻力仍然过大。在该矿在主要风筒的一端,又安接了一段带局扇的平行的辅助风筒(图1),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通风网路分析是集中求解含几个未知数的几个网路方程组的过程。例如,在自然风流分支问题上,解B网路方程求出B风量,B为网路中的分支数。为简化讨论,在网路中每个分支增加一通风调节装置,如调节风门或扇风机,其作业地点由风量和压力损失(或增高)来确定。如果风量和风压选定和已知,则调节装置的作业点为固定;如果两  相似文献   

16.
喀拉通克通镍矿地下开采已多年,通过技改扩建,采用多级机站通风方式,但生产过程中各中段风流紊乱。通过优化机站主扇安装位置、修复损坏主扇,进风量大幅度提高;同时,使用风墙、风门等构筑物,合理调控风流,加强现场风流调节,改善了井下通风效果,矿井通风综合指标由48.03%提高至84.06%,全年通风节约用电量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井下作业地点的通风环境,采用井下接力通风可增加风量及风压,即在井下适当位置建立风库,地面风机向风库供风,风库内安装若干台风机向工作面供风,这样既能增加工作面风量,也可增加巷道风压,为迎头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双局扇双电源风压不正常自动切换装置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具体应用,阐述了实现局扇连续运转的根本途径,从而可以保证采掘工作面的安全生产.为了进一步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减少井下掘进工作面无计划停风,采用双局扇双电源风压自动切换对掘进工作面供风.介绍了双局扇双电源风压自动切换通风系统的功能.阐述了自动切换装置的设计思路以及日常运行和维护的要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现行的风窗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了具体分析,通过辽源局的西安、泰信和梅河三矿几个煤矿井下风门的调节风窗的风量、风阻、风压的实测表明,原计算公式不完善,为此,作者根据实测数据提出了个人们的建议和修订公式的系数。  相似文献   

20.
北洺河铁矿是一座地下大型黑色矿山,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通风系统采用中央对角式四级机站通风方式,矿体两翼进风,中间回风。随着开采深度不断下移、通风网络不断变化,导致目前通风系统存在总风量不足、中段风量分配不合理、采区污风循环等问题。运用通风系统优化技术以及风量调控技术,提出了增设风门、增设进风侧风机、调整主风机运行频率等通风系统调整优化措施来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对3个通风系统调整优化方案的综合比较,最终选择在西风井石门增加进风主扇,并且对进、回风主扇运行工况进行协同匹配的优化方案。运用三维通风系统计算程序对优化方案进行了计算,然后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现场调试,确定-50 m水平回风机站2台并联风机运行频率为40 Hz/43 Hz;-230 m东、西进风机站4台风机运行频率为30 Hz时,进、回风主扇运行工况协同匹配性较好,系统总风量达到了193 m~3/s,满足理论计算的矿井总风量180 m~3/s要求,同时采区污风循环问题得到解决,矿井通风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