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骅 《当代矿工》2000,(10):38-39
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全国总工会第十三届二次执委会议上,针对社会经济生活和当前劳动关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要求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各级工会组织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抓住机遇,开拓创新,进一步突出和履行维护职能,实现工会重点工作的突破和自身改革与建设的加强。保护、调动、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新疆地质资料馆目前的管理状况和服务水平,已无法适应现代化的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在国家提倡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向集群化、产业化发展的重大机遇和客观影响下,提高队伍整体建设,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创新机制和创新理念,逐步改变新疆地质资料的管理和服务现状,不断提高营运水平,不断改善营运环境,不断建设营运手段,不断提升科技含量和水平。通过群策群力,更新观念,深刻领会和理解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产业化的思想和发展方面,集思广益,把新疆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并为新疆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产业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特别是东亚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挑战性问题。东亚地区由于海岸线长,人口密度大,经济对农业和资源依赖性强,极容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而且影响深,持续时间长,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快速的城市化、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气候变化对资源和环境也构成威胁,使国家在食品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和资源、减少碳排放和社会安全等方面的政策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4.
Matlab在煤田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tlab技术具有强大的计算功能和图形处理能力,数据分析和绘制图件.结合煤田地质勘探的具体实践,从曲线拟合与线性回归分析、趋势面分析、判别分析和图形的绘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应用Matlab软件进行对各种地质资料的处理,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数据分析和图件绘制的速度和精度.随着Matlab技术的发展,其在地质工程设计和生产及编制地质报告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选煤厂的实际特点,分析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在选煤厂的应用现状,进行计算机控制和软件方面的应用研究,总结出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建设和应用的重点和方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水、土中硫酸盐对混凝土结晶腐蚀的气候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土中硫酸盐对混凝土结晶腐蚀,经工程实践和实验研究证明是受宏观气候影响最大的一类腐蚀。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越50个纬度,有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属高寒地带,有极端干旱的戈壁和沙漠,有干旱的草原,还有湿润的山地、森林、平原和海洋,宏观气候变化极大。该文将我国分为高寒、干旱和湿润三个宏观气候区和六个场地环境类型,从而区别硫酸盐结晶腐蚀和评价,并对工程实践和气候特点作了扼要说明。  相似文献   

7.
某小型磷矿的复垦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燕  温晓玲 《金属矿山》2012,41(5):144-148
根据某小型磷矿的开发计划、设计和生产现状,通过实地调研和预测矿区破坏和污染情况,同时结合矿区地质条件和生态环境,以重建自然条件和生态系统为目的,提出了详尽的复垦方案。方案针对矿区岩层特征、矿山开采方式和污染情况,把已破坏的环境和将要破坏的情况按单元划分,分别进行计算评估,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进行复垦,在1 a内完成复垦工作,完善生态条件,恢复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8.
油气田成果资料是石油石化上游企业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如何妥善保存和合理利用这些成果资料至关重要。随着当今电子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油气田成果资料的保存和利用提供了新的载体和途径。以西南油气分公司地质资料管理系统为实例,论述了成果资料管理系统在建设和应用过程中的技术和方法,对油气田成果资料的保存和利用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稀土信息》2013,(5):40-42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相似文献   

10.
付玉凯  孙志勇  鞠文君 《煤炭学报》2019,44(7):2020-2029
为揭示冲击地压巷道锚杆支护常用金属网的静载和动载力学性能,从而为冲击地压巷道锚杆支护中金属网的选取提供设计依据,采用专门制作的金属网静载和动载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对常用的经纬网、菱形网和钢筋网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常用金属网在静载和动载荷下的受力特征和变形状况。实验结果表明:静载作用下,菱形网、经纬网和钢筋网的最大挠度分别为240,236和225 mm,最大承载能力分别为20,16.2和77 kN,3种金属网的最大挠度差别不大,但承载速率差别较大,钢筋网承载速率最大,其次是经纬网,最小是菱形网;动载作用下,菱形网、经纬网和钢筋网的最大吸能能力分别为1 743,938和2 010 J,最大挠度分别为350,420和360 mm,钢筋网吸能能力最大,挠度中等,而菱形网吸能能力次之,而挠度反而最小。菱形网无论是静载还是动载,其初期刚度较低,承受效率慢,而其受力均匀,能承受较大的静载荷和动载荷,且四周绑丝处不易破断,勾接连接方式有很好的承载和缓冲能力,但其主要的缺陷在于承载效率慢,支护刚度太低,通过提高初期张紧力是提高菱形网支护效果的主要途径;经纬网刚度较高,承载效率快,但强度相对较低,易产生经线和纬线错动失效,且经纬网变形时,受力不均匀,绑丝易断裂,四角固定处受力较小,受力传递效果较差,要想提高经纬网支护效果,需提高经纬网经线和纬线之间的约束力;钢筋网初期刚度高,强度大,吸能能力强,但钢筋网的缺点是强度不能充分利用,尤其是钢筋网焊接处和四周绑丝处强度较低,制约了钢筋网支护效果,要想提高其支护效果,需提高焊接点强度和四周绑丝强度。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谢一矿2005年上半年在煤质管理困难很大的情况下,通过强化煤质管理的手段完成了各项煤质指标要求,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煤层厚度稳定性是影响采煤方法、布局及采煤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钻孔资料和矿井生产资料,对潘一矿及谢-李矿深部井13-1煤层厚度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13-1煤层厚度稳定性随深度加深而趋于稳定。并运用煤岩力学性质在浅部与深部的差异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3.
分析煤层底板突水的灾变过程,以含水层富水程度、含水层平均水压、隐断层水文性质、隐断层发育系数、隔水层平均厚度和动底板岩层组合作为底板突水的风险辨识指标,通过效益型隶属梯度去除量纲干扰。应用灰色关联得到含水层因子、隐断层因子和隔水层因子,作为煤层底板突水风险的原始成分、必然成分和控制成分。提出煤层底板突水风险的智能灰靶模型,以效果测度向量区分安全、隐患和事故状态,实现了定性结果和定量赋值的有机融合。将模型应用到实践中,结果基本吻合实际,为研判复杂煤层底板突水风险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薄煤层高效开采技术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英 《煤炭技术》2008,27(6):68-69
针对七台河矿区某采区工作面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设备选型、配风验算、顶板、采后备过断层等技术管理,提高了采煤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保护和节约了资源。  相似文献   

15.
厚煤层煤与瓦斯共采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瓦斯是煤炭伴生的清洁能源,同时也是煤矿重大灾害的隐患.瓦斯单独开采的价值远远低于煤炭本身.但是作为煤炭伴生能源进行开采既可提高矿井开采效益,又可一定程度上消除其灾害隐患.根据我国煤层透气性低、埋深大等特点,利用采动卸压场与裂隙场实现煤与瓦斯共同开采是我国瓦斯能源开采的正确模式,进一步研究采动裂隙场的解吸性、透气性、瓦斯与裂隙场的耦合作用关系、提高瓦斯抽放浓度与完善低浓度瓦斯的利用技术等是实现瓦斯开采和利用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两硬"条件下下分层综放开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层厚煤层开采回收率难以提高,经过多年研究,对下分层工作面巷道布置、开采工艺及工作面装备等技术的试验,探索出了"两硬"条件下高采出率的下分层综放开采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煤矿开采规模越来越大,相应地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如何治理煤矿的环境,使煤矿得到可持续的发展,这就需要找出一个合理的技术,这就是煤矿的绿色开采技术。煤矿的绿色开采技术的实施,将会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并有着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临涣选煤厂结合生产实际,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煤质管理工作,提高了煤炭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张其朝 《煤炭技术》2007,26(11):73-74
矿井开展瓦斯抽放工作,合理开发利用瓦斯资源,不但能够解决井下瓦斯带给生产的危害,为建设安全高效矿井提供条件,而且能够创造能源效益,减少大气污染,变害为宝,造福于民。  相似文献   

20.
选煤厂煤泥水回收系统的优化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庄煤矿选煤厂通过煤泥水回收系统的优化与实践,简化了工艺,节约了电耗,降低了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