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柳钢2号2000m3高炉以高煤比、低焦比为操作核心,通过调整送风制度、装料制度及煤种,提高风温、富氧率等措施来优化高炉操作炉型,使喷煤比从130kg/t逐渐提高到180kg/t,并保持高炉长期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2.
刘洋  高鹏  陈军  刘响 《炼铁》2022,(1):10-13
对马钢4号高炉提高冶炼强度的操作实践进行了总结.4号高炉克服环保限产、原燃料质量下降等不利因素,通过采取强化原燃料过程管理、优化调整送风制度和布料制度、稳定炉热和造渣制度、控制合理的操作炉型及保持炉缸活跃、充分发挥新设备优势、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模型等措施,炉况持续稳定顺行.2021年2月,高炉利用系数达到2.75t/(m...  相似文献   

3.
《炼铁》2016,(6)
对湘钢4号高炉炉缸侧壁温度异常升高的原因及护炉措施进行了总结。4号高炉炉缸侵蚀的主要原因在于,当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时各项操作制度没有随之做出调整,操作制度与生产条件不匹配。通过采取强化铁口维护、钛矿护炉、调整送风及布料制度、增加冷却强度、降低冶炼强度等措施,8个月后炉缸温度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炉生产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4.
针对宣钢2号高炉炉役后期风温低、冷却设备漏水、炉缸温度升高、原燃料质量下降等诸多不利影响,工艺组不断寻求合理的操作制度,通过强化原燃料质量管理、调整风口长度、优化上部装料制度等措施,实现了高炉炉役后期的高产稳产和高炉长寿。  相似文献   

5.
《炼铁》2015,(1)
对柳钢2号高炉调整送风制度、活跃炉缸的操作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调整风口长度、直径和风口布置,采取定风压操作、定产操作、控制送风比和炉腹煤气指数、提高顶压,优化装料制度,控制充沛的渣铁物理热,实现了炉缸圆周工作均匀、活跃,渣铁排放顺畅,风口烧损大幅度减少,技术经济指标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6.
柳钢4号高炉因更换热风炉蓄热球而导致低风温,介绍采取的富氧操作、调整上部制度、控制炉型、保持铁水温度、加强热风炉烧炉与炉前出铁管理等应对措施,并使煤比保持在165kg/t以上。  相似文献   

7.
《炼铁》2019,(4)
因钒钛磁铁矿冶炼的特殊性,大型高炉冶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一直存在效率低、消耗高的问题。西昌钢钒2号高炉通过采取持续改善原燃料质量、优化送风制度提高炉缸活跃度、优化装料制度提高煤气利用率,以及提高风温、富氧率、顶压等强化冶炼措施,2号高炉长期稳定顺行,扭转了之前稳定性差、炉况频繁波动、生产效率低、消耗高的局面。在综合入炉品位仅51%~52%的条件下,高炉利用系数达到2.5~2.6、燃料比530~540kg/t。  相似文献   

8.
郑玉平 《炼铁》2019,38(6):36-39
受采暖季环保限产、送风制度调整未奏效、炉缸侧壁温度高加钛矿护炉等影响,京唐1号高炉稳定性变差,炉况波动频繁。通过采取优化送风制度、调整装料制度、强化冶炼、护炉常态化等措施,1号高炉炉况开始恢复,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恢复至较好水平。经验表明,短期加钛矿可以控制炉缸侧壁温度,但维持时间不长且易反复,采用常态化加钛矿护炉可以有效地对炉缸高温点进行控制,综合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9.
基于3号高炉出现滑尺、崩料、煤气利用率低等现象,采取优化送风制度、装料制度、热制度、冷却制度、造渣制度、冷却制度五大操作制度,维护操作炉型,调整操作参数等措施,稳定太钢3号高炉热负荷。实践得出,通过过对炉内操作制度和炉外影响因素的调整,增加了送风风量,扩大了风口面积,稳定了3号高炉热负荷。  相似文献   

10.
靳正平 《山西冶金》2006,29(2):57-58,61
对太钢2号高炉炉缸堆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调整装料制度、送风制度、造渣制度,消除了炉缸堆积,恢复了生产。  相似文献   

11.
程勇  王周勇  周国民 《炼铁》2020,39(1):38-40
对湘钢新3号高炉炉况波动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总结。高炉炉况波动的主要原因一是原燃料质量劣化,二是块状带气流分布异常,三是操作炉型不合理。结合新3号高炉采用非中心加焦模式生产的状况,上部以调整气流为重点,下部以活跃炉缸为重点,通过不断优化上下部操作制度,高炉炉况逐渐恢复稳定。认为高炉要保持长期稳定,需要下部送风制度和上部装料制度合理匹配。  相似文献   

12.
对宣钢4号高炉(1800 m3)稳定控制技术创新应用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合理的下部送风制度,量化风速、动能,保证合理炉腹煤气量和一定大小回旋区实现高炉稳定顺行;根据下部送风制度,选择合理布料参数,按照"制衡"的原则,采取疏导和压制措施使煤气流分布均衡;结合炉缸工作状态,精确控制钛负荷、调整炉底冷却强度;单场出铁,控制与炉缸工作相适应的铁水流速,保证高炉炉缸活跃,实现了4号高炉的稳定控制。  相似文献   

13.
对三安钢铁1号高炉降低燃料比的技术攻关进行了总结.通过改善原燃料质量,优化高炉操作制度,维持合理操作炉型,选择合理的送风制度,调整布料角度等措施,达到了活跃炉缸、提高煤气利用率、降低燃料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炼铁》2017,(1)
对宝钢2号高炉(第二代)长寿维护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针对炉体出现的问题,主要通过炉壳空冷及雾化洒水冷却、安装封罩并不断优化封罩、冷却板查漏及更换等措施的实施,有效控制炉体状况的恶化和发展,为高炉稳定顺行创造条件;针对炉缸存在的问题,主要采取炉缸压浆维护、加强炉役后期炉缸日常管理和调整下部送风制度等措施,使高炉炉缸侧壁温度受控,炉缸热负荷稳定。  相似文献   

15.
《炼铁》2015,(6)
唐钢中厚板2号高炉炉缸第7、8层炭砖的热电偶温度超过了500℃,重点分析了炉缸炭砖侵蚀的原因,认为主要与炭砖质量差、冷却壁的冷却比表面积偏低、冷却壁导热性差,以及开炉初期的送风制度不合理等相关。为此,采取了提高[Ti],加强炉缸冷却,调整送风制度,控制冶炼强度,炉缸冷却壁热面灌浆,改善炮泥质量、加深并稳定铁口深度,改善焦炭质量、控制有害元素入炉量等综合措施护炉,使炉缸侵蚀得到了有效控制,并保持了护炉状态下的长期稳定顺行,使各项技术指标得到了优化。  相似文献   

16.
从首钢京唐公司1号高炉近6年来操作炉型调整和变化过程出发,对比设计炉型,通过对原燃料管理、装料制度、送风制度、热制度、冷却制度和渣铁排放制度等高炉操作制度的摸索,分析总结高炉合理操作炉型特点,从而确定高炉操作炉型管理方案,使高炉煤气稳定,煤气形态合理,保持正常的操作炉型,确保高炉长期顺稳,实现高炉各项指标最优化。  相似文献   

17.
昆钢5号高炉富氧喷煤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德元  王洁  王旭 《炼铁》2006,25(5):35-37
昆钢5号高炉通过采取维持适宜的理论燃烧温度、控制一定的氧过剩系数及湿度等技术手段,保持充沛的炉缸热量,配合调整装料制度,冶炼低硅生铁,控制适宜的回旋区大小,维护合理操作炉型,实施均匀喷吹等技术措施,形成一套富氧喷煤的操作技术,高炉强化冶炼水平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8.
《炼铁》2017,(4)
对长钢9号高炉炉缸温度升高后的护炉操作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9号高炉炉缸二段冷却壁热流强度超出报警值(9.3kW/m~2),多处温度升高(最高达356℃)。为此,采取了加大冷却强度、配加钛球护炉、调整送风面积及长度、压浆造衬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护炉效果,炉缸温度呈现下降趋势(降至266℃),炭砖的侵蚀速度得到控制。认为,9号高炉目前炉缸状况具备安全运行基础,但不能长期维持高冶强生产。  相似文献   

19.
顾平 《炼铁》2011,(4):36-40
梅钢2号高炉以调整操作制度为基础,采取加钒钛矿、炉身压浆造衬、炉缸压炭油等强化护炉措施,实现了护炉状态下的高产。  相似文献   

20.
刘水洋  王涛  王颖生  马泽军 《钢铁》2004,39(5):8-11
简述了首钢 2号高炉大修时在炉型、高炉寿命、提高风温等方面的技术进步 ,开炉后 5个月的时间里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迅速得到强化 ,其中高炉利用系数达到 2 .6 t/ ( m3· d) ;入炉焦比小于 30 0 kg/ t;喷煤比接近 1 70kg/ t;对比分析了在强化过程中 ,2号高炉所用原燃料的情况以及在送风制度、装料制度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的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