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卡拉盖雷铜矿床是那提拉构造成矿带内发现的火山岩型铜矿床,矿体赋存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地层中的隐爆角砾岩、硅化蚀变岩和片理化蚀变凝灰岩中。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隐爆角砾岩的形态特征、岩石特征和岩相分带及其成矿控制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隐爆角砾岩筒受区域韧性剪切带和环形构造次级断裂的共同控制,为一向南陡倾的筒状体,主要由霏细岩和角砾岩组成,岩相简单,Ⅴ号主矿体整体产于角砾岩筒的爆破相角砾岩带,矿化蚀变分带、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及定位严格受角砾岩筒控制,为上部富集Au、Pb、Zn,下部富集Co、Au的铜矿床。其他矿体产状及矿化蚀变分带同样受控于隐爆角砾岩筒。因此,隐爆角砾岩及与矿化有关的硅化、电气石化、绿泥石化及碳酸盐化等蚀变是寻找类似火山机构及次火山岩型矿床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表明:含金蚀变带与金牛山破碎带形成的次级韧脆性断裂带有关,并普遍发育浸染状、斑杂状黄铁矿化;矿体主要赋存于含金蚀变带下盘,矿体产状、含金蚀变带产状均与构造破碎带产状一致;矿体围岩蚀变发育,从矿化中心至两侧具有"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带→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带→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带→钾化花岗岩带→未蚀变二长花岗岩"的演变规律;岩浆岩、构造和围岩蚀变是主要的间接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
烧锅营子金矿区按含金矿脉排列、矿脉构造、产生条件、矿石组合和建造,可将矿脉划分为石英脉型、蚀变岩型、复合脉型和复脉带型等四种矿化类型金矿,具有一定的水平,垂直分带趋势和矿化地质特征.矿区围岩蚀变发育,蚀变分带因矿化类型不同,其发育程度各异,复合脉型金矿系矿区最重要的金矿类型,其蚀变分带模式,以含金石英脉为中心,向两侧依次为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黑云母花岗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碎裂状黑云母花岗岩→碳酸盐化黑云母花岗岩→钾长石化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蚀变作用期次可划分为成矿前钾长石化,成矿早期绢英岩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成矿期硅化、黄铁矿化,成矿晚期碳酸盐化和高岭土化、与金矿化关系最密切者乃是硅化、黄铁矿化.  相似文献   

4.
吉尔吉斯斯坦布丘克金矿区萨济托尔金矿床为岩浆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其围岩蚀变种类多、组合复杂。为进一步研究其成矿富集规律,提供找矿线索,在对萨济托尔矿段围岩蚀变类型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围岩蚀变分带规律,并对围岩蚀变与金矿化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硅化、钾化和黄铁矿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而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对金的富集成矿也起着重要作用;围岩蚀变带自矿体(化)向外由黄铁矿化-硅化-钾化带向外过渡为黄铁矿化-硅化-绿泥石化带,最外侧为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带;围岩蚀变组合复杂、种类多的地段,往往矿化好,可以形成矿(化)体。  相似文献   

5.
唐家沟金矿床位于牟平—乳山成矿带内,成矿地质背景条件良好,本文着重总结了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研究结果表明:矿体构造蚀变带控制明显,多呈似层状、透镜状,脉状;从矿体中心向外围具有"黄铁矿化带→绢英岩化带→硅化带→绢云母化带→钾化带→碳酸盐化带"的变化规律,各个蚀变带呈渐变过渡或者相互叠加的特征;深部仍然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尤其是500m~1200m范围内的金矿体规模往往更大,品位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6.
王根敖包铁矿产于上石炭统阿木山组上段(C_3a~4)灰岩地层与岩体接触部位,形成明显的蚀变分带,引起矽卡岩蚀变的侵入岩体主要为辉长~辉绿杂岩体,矿体受岩浆和构造双重因素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矽卡岩铁矿床。矿区构造组合为复式背斜+断裂带+侵入构造,具有有利的基底构造层、成矿构造与储矿构造空间,成矿杂岩体具有明显的岩相学分带与强烈的岩浆分异演化作用,能够形成较大规模的热液蚀变作用和矽卡岩蚀变带,是寻找矽卡岩型铁矿及铜锌多金属矿床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7.
罗卜岭大型斑岩铜(钼)矿床位于福建省上杭县紫金山矿田的北东部,受区域性北东向构造和北西向构造断裂交汇以及燕山晚期岩浆侵位的双重控制。矿体主要赋存在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外接触带的罗卜岭花岗闪长斑岩和四坊花岗闪长岩中,平面上呈半环形展布,空间上呈马鞍状向外侧展布。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辉钼矿和黄铁矿,主要有用组分为Cu、Mo,垂向上呈上铜下钼的空间分布特征。本区发育一套典型的斑岩型蚀变,以似斑状花岗闪长岩为中心,从中心至边部,从深部至浅表,大致可划分出四个蚀变带,包括(弱)钾化—绢英岩化蚀变带→(弱)绿泥石化—绢英岩化蚀变带→高岭石化—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带→地开石化—硅化蚀变带。本区内,花岗闪长斑岩、(弱)钾化、绿泥石化-绢英岩化蚀变带、黄铁矿+黄铜矿+绿泥石脉、铁帽等是该矿床重要的找矿标志;而正磁异常与负磁异常之间过渡区域、区域性构造交汇部位是该矿床有利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8.
太平村钼矿床受燕山期多期次岩浆活动及构造的双重作用控制,断裂破碎带及隐爆角砾岩等是良好的赋矿部位;矿体具有膨大狭缩、分枝复合和成群成带产出的特征,近矿围岩蚀变发育,具有多期次叠加的特征;从侵入岩以及隐爆角砾岩集中分布区域为中心向四周具有"钾长石化硅化带→硅化绢云母化带→青磐岩化带"和与之相对应的"Mo→Cu、Pb、Zn(Mo)→Au、Ag"矿化,体现出"高温热液蚀变→中低温热液蚀变"的特征,在深部和外围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9.
阿根他拉矿床的控矿层位为二叠系黄岗梁组,矿床由侵入的花岗斑岩、沉积的碳酸盐岩及层间断裂构造破碎带共同控制,围岩蚀变有明显的分带现象,矽卡岩化近岩体处蚀变最强,赋矿岩石为矽卡岩、矽卡岩化大理岩。通过分析研究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控矿因素,提高对矿床的控制程度,确定了矿床成因,并指出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虎沟金矿床的地层、构造、矿体及其围岩蚀变类型及分带的研究,查明虎沟金矿床严格受破碎蚀变带控制,矿化富集规律与蚀变类型密切相关。蚀变岩类可作为找矿标志,对寻找新的或隐伏的金矿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白音查干东山矿区地处内蒙古东北部的锡-霍成矿带上。其主要矿种锌主要产于中二叠世大石寨组之中,与侏罗纪-白垩纪的酸性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成矿作用受燕山早期近东西走向的压扭性断裂的控制。伴(共)生矿体有锡、银、铜、铅。矿化蚀变具有明显分带性,断裂上盘由里向外依次为黄铁矿化、绢云母化、英岩化金属矿化强碎裂带→黄铁绢英岩化金属矿化碎裂岩带→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带;主裂面下盘由里向外可分为,黄铁绢英岩化铅锌银矿化碎裂岩带→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带。通过综合分析认为,本区成矿作用主要与中生代大规模中酸性岩浆构造作用有关,成矿物质为流体多期次携带叠加沉淀聚集,为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脉状锌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2.
爬奔金矿是在老挝琅勃拉邦省巴乌县发现的一个大型的韧脆性剪切型金矿。琅勃拉邦断裂贯穿全区,矿区内围岩蚀变发育广泛,与构造期次有密切的联系。通过对矿区的地质概况,矿体及矿石的特征,围岩蚀变类型的研究,总结出了该地区的蚀变分带模式,该模式为中心式环带结构。矿体由内部向外部连续发育为硅化、褐(菱)铁矿化→褐(菱)铁矿化、碳酸盐化→碳酸盐化。基于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厘定了矿区的脉体的类型及生成序列,划分出了成矿期次的阶段,依次为浸染状网脉状的红化、菱铁矿脉、纯净的方解石脉、马尾丝状透明的方解石微细脉等4个成矿期次阶段。对该地区寻找金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庄子金矿Ⅰ号脉位于胶莱盆地与胶北地体接触带北缘的NNE向断裂内,矿石为合金蚀变岩型。借助围岩蚀变形成的构造蚀变带及其岩石化学成分特征的综合研究来开展成矿作用探讨和矿区找矿预测工作,研究表明:蚀变带由上盘的斜长角闪岩带和绿泥石化斜长角闪岩带以及下盘的硅化-大理岩带、绿泥石化斜长角闪岩带、强钾化花岗片麻岩带、弱钾化花岗片麻岩带和花岗片麻岩带组成;围岩蚀变过程中Al2O3,SiO2和K2O在各蚀变带中为带入组分,MgO,CO2,FeO,CaO,H2O^+和MnO在弱钾化带中为带出组分而在强钾化带中为带入组分;Na2O和Fe2O3在弱钾化带中为带入组分而在强钾化带中为带出组分;硅化一大理岩带主要成分来源于成矿热液以及大庄子金矿成矿过程中主要处于还原环境。与此同时应用围岩蚀变带分布规律,成功地预测出Ⅰ号脉北部矿段往东错动80多m。  相似文献   

14.
研究表明:新城金矿床已发现工业矿体2条,均位于焦家断裂带下盘,呈似层状、层状产出;矿体从上至下具有"低品位→高品位→低品位"的变化规律;矿床围岩蚀变发育,下盘蚀变具有"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带→黄铁绢英岩化花岗闪长质碎裂岩带→绢英岩化花岗闪长岩带→花岗闪长岩带"的变化规律;新城金矿床在深部以及倾向延伸方向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5.
《甘肃冶金》2021,43(2)
甘肃清水县百家坝金矿地处祁连造山带陇清铜金成矿带东南段,目前发现的矿体主要产于震旦-寒武系陈家河群火山岩组和碎屑岩组地层中,属于北西(西)向-北东向叠加构造带内的构造蚀变岩(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研究发现,矿体受地层与岩浆岩的热接触变质带和构造破碎蚀变带的共同控制,构造破碎蚀变带为成矿热液的运移提供了通道和沉淀的场所;成矿作用以侏罗纪阁河口岩体等的岩浆活动为重要的成矿热动力源,以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为重要的找矿标志。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异常与矿化蚀变带及含矿层位有较好的套合指示。将在综合研究区域上同类矿床的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矿区的地质特征,探讨找矿方向,预测成矿前景,为清水县地区构造蚀变岩(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勘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甘肃北金山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金山金矿区位于文县—康县金矿带内,属阳山矿带7个矿段之一。目前该矿区已发现3条矿化蚀变破碎带,均产于中泥盆统三河口组第二岩性段蚀变千枚岩中。断裂是北金山金矿区成矿最主要的控制因素。该区虽未见岩浆岩出露,但构造滑动时产生的热液和邻近的阳山超大型金矿岩浆活动产生的热卤水使金的溶解度增高,促使金和其他元素活化迁移,在有利的构造部位成矿。该矿床具有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及碳酸盐化等中低温热液蚀变组合,初步认为该矿床为热液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7.
高林-文多地区是缅甸中央火山弧带上金矿的集中产出区域,通过对高林-文多地区典型矿床介绍,总结出该区金矿化主要赋存于安山岩、闪长岩、花岗岩以及砂岩中,受NE-NNE向断裂以及NW向断裂控制明显,岩浆期后的热液活动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矿床类型从西向东依次为蚀变岩型→石英脉-蚀变岩型→石英脉型的分带特点,反映了不同构造层次、不同岩性介质是确定矿床类型的重要因素。金矿体的形成在收缩挤压到旋转走滑的构造转换的背景下,岩浆活动萃取围岩中流体,在构造有利位置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8.
通常的斑岩型钼矿床是指围岩中不含碳酸盐岩岩石的矿床类型,其实矽卡岩型钼矿床从根本上说其围岩成分只有少部分碳酸盐岩岩石而仍属于斑岩型钼矿床。对于研究斑岩型钼矿床蚀变矿化分带的目的,就是要总结分带与矿化之间的紧密联系。理论上的分带应该是岩体向外具有四个蚀变矿化带:即钾化带、硅化带、绢英岩化带和青盘岩化带,而大部分的工业钼矿体产于硅化带,次为钾化带和绢英岩化带内,青盘岩化带内几乎不含矿。硅化的主要形式就是数以百万计的不同阶段的、不同大小的石英细脉,它们的密集程度不同,含矿浓度不同,展布方向不同,有时构成网脉状。这就是矿床不同部位的矿石品位各异的原因所在。钾化带主要是各种细脉内含有不同程度的钾长石矿物,有的是纯粹的钾长石脉,这类细脉的矿化相对较弱,其带内矿体规模相对较小。以蚀变矿化的分带作为一种找矿标志也是一种地质找矿领域切实可行的应用手段。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表明: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体位于焦家—新城断裂破碎带下盘,展布特征与断裂面特征基本一致,且在走向上与倾向上具有分枝复合、膨大狭缩特征;矿床围岩蚀变发育,从矿体中心部位向两侧围岩具有"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带→黄铁绢英岩化花岗闪长质碎裂岩带→绢英岩化花岗闪长岩带→花岗闪长岩带"的规律;矿体的形成与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具有良好的时空耦合关系,焦家—新城断裂带是主要的导矿构造和控矿构造。  相似文献   

20.
栾川上房沟特大型钼矿床蚀变分带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栾川上房沟特大型钼矿床位列我国6个世界级特大型钼矿床的第3位。由于其赋矿围岩以变质岩为主,加之矽卡岩较多而复杂。因此,研究赋矿围岩的蚀变分带规律及其与成矿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一般地,工业矿体本身既可赋存于镁质矽卡岩中,也可赋存于碱长花岗斑岩、变辉长岩、花岗岩等不同的岩石类型中,这充分表现出,1)岩体是赋矿或控矿的主要因素,成矿离不开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变质带;2)岩体内部自外向内分带为,较强硅化、钾长石化带和绢云母化带,前两带与成矿关系均较密切;3)围岩蚀变自内向外分带为,金云母透闪石阳起石化带-透闪石阳起石化带-蛇纹石透闪透辉石化带-弱白云石大理岩带,它们可相互叠加。围岩早期蚀变的矿化程度相对较弱,而成矿主要发生于蚀变的中后期-与多金属硫化物矿化有关的、石英-硫化物阶段形成的晚期蚀变,有硅化、钾化、绢英岩化,它们是在岩浆期后热液接触变质和自变质矿物组合的基础上产生的。上房沟特大型钼矿床具面状蚀变、面状矿化、矿体与岩体接触蚀变带形影不离、紧密相伴的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