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通过分析沭河流域的污染情况并根据国外生态补偿的成功案例,对沭河流域水资源进行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目前,国内尚未有较为明确或关于生态补偿概念的统一定义,厘清对其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在实践中准确地把握政策方向以及更好地进行设计和选择。生态补偿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其作用为缓和生物有机体、种群、群落受到的干扰,并针对干扰调节自身的状态以维持生存,也可把该调节机制看作符合生态的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当今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加重,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人们尝试用各种方法进行水土保持和生态稳定维护,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水土保持和生态补偿机制是国家生态补偿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水土保持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文章首先对水土保持的相关概念作以阐述,并对当前的水土保持和生态补偿机制试行办法做了介绍,之后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对国家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具体实行给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议,最后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由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及分布不均造成生态调水的现象日益增多,为了更好地保证生态调水的持续进行以及体现公平的原则,对调出区实施生态补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围绕流域调水生态补偿的概念、应遵循的原则和补偿量的核算方式等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得出以下一些结论。本研究为规范我国生态调水工作和进一步开展调水补偿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蒋杰  王承云  梁逢斌 《人民长江》2007,38(12):85-87
修建水库除了兴利以外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包括对水生态的影响,同时包括对居住在水库上游地区的人的影响,针对这种影响提出了生态补偿的概念.分析了水库生态保护的外部性理论、生态补偿机制、生态水利工程等经济、生态及工程问题,提出了水库生态价值定量估算方法,探讨了现行的移民安置补偿与生态补偿之间的关系,旨在为制订移民安置补偿标准和水库生态补偿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水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基于已有实践成果,从法律法规、补偿资金、补偿方式以及理论研究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继而从主要目标、基本原则、有关概念、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等方面阐明了改革思路,提出了构建水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总体框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理论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和完善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对保护水源区生态环境以及地区之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生态保护成本(或效益)外部性问题内部化,依据"公平、公开、公正"和"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提出了水源区生态补偿概念;从生态补偿主客体的划分,补偿标准,补偿模式与补偿方式,补偿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理论框架,为建立和完善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量利用地下水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补偿机制一直以来是国内外研究比较热门的课题,但是目前的研究大多从流域、森林和矿产资源这几个方面入手,很少有涉及地下水工程中的生态补偿机制问题。从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入手,提出地下水工程生态补偿机制,概述了国内外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状况。并以邯郸市羊角铺地下水水源地的开发利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地下水工程建成后对当地生态与社会产生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确定了生态补偿的主体与客体,对补偿方式提出了一些尝试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涉水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国内外与水有关的限制发展区域、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的生态补偿模式,并对3种模式的生态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进行了阐述.生态补偿标准确定方法主要有基于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保护成本、支付意愿和受偿意愿、保护损失等4种.认为对于有市场潜力,能够市场化的水源保护区,应将其生态服务转化为相应的经济效益,政府可以较少介入或不介入;政府应加强对纯公共物品的介入与补偿力度,还应稳定资金来源,更为合理地运用政府间转移支付;补偿标准决定着生态补偿机制的成败,应采取服务功能价值核算法或成本核算法,公正地确定补偿标准等.  相似文献   

9.
三峡生态屏障区生态补偿与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贵 《人民长江》2010,41(19):52-55
根据三峡库区生态功能定位和三峡工程生态屏障区建设的特点,结合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研究和相关实践经验,从建立三峡工程生态屏障区建设生态补偿与可持续发展机制的角度,探讨并提出三峡工程生态屏障区建设生态补偿的理念,应坚持变主要以内化外部不经济责任的生态补偿机制为内化外部不经济与激励外部经济相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注重生态保护的可持续性,其生态补偿可实行短期货币补偿、养老保险补助、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产业项目扶持等有机结合的多维长效生态补偿方式,以期为今后的生态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我国调水工程生态补偿机制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水资源日益紧张,跨流域调水已成为解决缺水地区水资源危机的必要手段。生态补偿机制及其建立是目前生态经济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其在调水工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指出了对调水工程进行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建立调水工程生态补偿机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农村水电建设的生态问题,提出建设生态水电的概念,采用经济机制设计理论对生态水电良性循环推动模式的总体框架进行构架,该机制体系包括行业管理机制、产权改革机制、"三大补偿"机制、外部激励机制和技术创新机制等。以浙江省为例,对各种机制的实践和应用进行总结和分析,可知要使农村水电企业主动建设生态水电,保护生态环节,必须使各种机制相互配合,以推动农村生态水电的良性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导致我国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生态补偿机制的缺失。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应遵循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责权利相统一、分类解决、公平合理、政府主导原则。国家作为对其划定的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补偿主体,应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对该区域内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生态移民、自然形成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区治理、因生态环境保护造成区域发展机会损失等进行生态补偿。流域上下游之间可通过水权交易和排污权交易途径进行生态补偿。开发建设项目作为对区域生态补偿的主体,应对其造成的水土流失治理、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等给予全额补偿。  相似文献   

13.
无功功率对于提高电力系统供电质量、调整电网的电压、抑制系统谐波干扰,保证电网安全运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简述了无功优化的概念,系统中控制无功的主要设备,并对无功功率的补偿方法及今后无功补偿技术发展的方向:无功功率动态自动无级调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出适合石头河流域水源涵养区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对该区域生态补偿现状的分析及存在问题,建立生态补偿标准的计算模型,根据模型计算受益区应补偿的费用,并对该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提出制定流域水权交易政策、探索异地开发模式、政府补偿、建立补偿基金等方面进行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建议,可推动涵养区经济社会、人民生活与生态环境保护、水源保护等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水源涵养区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持,使石头河流域的生态补偿体系更为科学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由于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水源地保护区出现保护动力不足、保护措施不力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对水源地保护区进行生态经济性补偿以促进生态质量、提高水质水量的建议。提出了生态补偿的理论依据,并对生态补偿的标准计算方法、补偿方式和实施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从浙江省湖州市老虎潭水库生态补偿政策出台的背景、补偿机制和取得的经验入手,对生态补偿机制在运行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为全国供水水库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从北京市水资源现状及水资源生态补偿现状入手,梳理了实施水资源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分析,提出加快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宣传,建立生态补偿专项基金、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实施差异性区域政策、完善政策与法规建设等建议,为北京市全面建立和不断完善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崂山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实践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崂山水库上游饮用水源保护地的生态补偿机制问题进行了探索。根据生态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并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提出建立生态经济补偿机制,实行内、外补偿相结合的补偿模式,并提出建立异地开发区的外部补偿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万家寨水库位于内蒙古与山西段的黄河上,是山西省引黄入晋工程的水源地。对万家寨水库供水效益及污染来源、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通过建立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解决水质保护问题。在对生态补偿机制各要素的分析中,明确了万家寨水库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及生态补偿标准,并提出了生态补偿机制得以建立的保障性措施。  相似文献   

20.
针对流域生态建设和保护中的外部性问题,介绍了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和主要特征。分析了我国在生态补偿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建立流域生态共建共享机制是缓解水源涵养区在保护生态和加快发展中面临的双重压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流域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的关键。以新安江流域为例,探讨流域生态共建共享机制,提出流域生态共建区和共享区的概念和范围,对建立流域生态共建共享机制的原则和步骤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