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质灾害是建设用地选址时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危险性区划的主要参考要素,其直接或间接危害到人类安全并给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重大损失。为了降低建设用地规划中地质灾害的影响,应将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考虑到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当中。以干旱河谷山区丹巴县为研究区,运用确定系数和逻辑回归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体系对该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选择安全因子、自然因子、社会因子和生态因子共同构成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进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1)对丹巴县进行危险性分区,极高危险区217.20km2,高危险区744.95km2,中度危险区1352.44km2,低度危险区1295.08km2以及极低危险区875.32km2。(2)丹巴县建设用地最适宜区面积为115.72km2,占县域总面积的2.57%,适宜建设的土地少且多集中在小金川、革什扎河、东谷河和大渡河沿岸河谷地区。较适宜区、基本适宜区、较不适宜区和禁止建设区面积分别为683.47km2、623.21km2、590.66km2、2494.21km2。(3)已建成的城镇空间中38.50%和37.62%分布在最适宜区和较适宜区,整体分布状况良好。有5.85%的城镇空间建设在较不适宜区,2.67%在禁止建设区,存在生态安全风险,该区域应加强灾害预警与防灾减灾工作,有条件地适度搬迁。  相似文献   

2.
丽江城市水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丽江盆地的水资源状况、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在分析地下水污染现状的基础上,使用美国EPA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DRASTIC)对地下水环境进行脆弱性评价。结果显示,该盆地的脆弱性值高。在地下水资源衰减与短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丽江市地下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适宜性区划及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密度建设城镇中的海绵城市建设用地紧张、选址及建设时序不合理等问题,以东莞市某镇西片区为例,运用AHP-熵权法从自然地理、城市建设及人口经济3个方面进行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评价,并采用情景模拟识别内涝风险区。通过对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和内涝风险性评价结果叠加分析,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海绵设施、建设时序与方案设计,从雨洪生态安全格局、三级海绵排水防涝体系和内涝灾害应急管理体系3个方面构建内涝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4.
为防止城市无序扩张、空间结构混乱等问题,有必要划定城市增长边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南昌市为例,利用2000,2010年和2016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数据,结合CA-Markov模型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划定南昌市2020年和2025年城市增长边界。结果表明:①根据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得到刚性边界范围内城镇用地面积为1 294.88 km~2。②利用CA-Markov模型模拟预测得到2020年和2025年南昌市弹性边界范围内城镇用地面积分别为648.99 km~2和739.24 km~2。③通过各区面积统计结果可以得到,新建区和南昌县城镇面积增长较快,划定结果与南昌市未来发展重点相一致,南昌市未来将重点打造新建区的九龙湖新区、儒乐湖新区和南昌县的瑶湖新区。因此基于CA-Markov模型划定城市增长边界有利于缓解经济快速发展和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控制城市粗放型扩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对于南昌市未来扩张方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多沙粗沙区生态区划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充分认识生态系统的动态行为是确立生态区划指标的关键。在详细分析多沙粗沙区生态环境特征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打分法(Delphi)建立了该区域生态区划的指标体系,为多沙粗沙区生态区划提供了定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李松 《水利水电技术》2023,(S2):426-430
海洋牧场和海上风电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化海洋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等方法从制约因素、环境因素、风电场位置等多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奉贤海上风电场为例,对海洋牧场和海上风电产业融合发展的适宜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奉贤海上风电项目场址具有建设海洋牧场的良好条件,但水质环境和生物资源整体较差,水域存在富营养化等问题,建议优先建设修复型海洋牧场,待水质及生态条件有所恢复后可进一步开展增殖型或休闲型海洋牧场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滑坡危险度区划研究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滑坡危险度区划研究是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该研究中,多要素庞大数据信息的获取以及巨大的运算和繁琐的图件形成都限制着研究的发展。遥感技术(RS)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滑坡危险度区划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技术平台和有效的研究方法。介绍了基于RS和GIS技术的滑坡危险度区划研究中的主要流程,对其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滞涝区划是针对滞涝这一特定对象而进行的地域和区域的划分。区划原则包括:自然条件的相似性;发展方向的相似性;行政区划的完整性;排灌工程布局的合理性等。区划方法首要的是调查研究和资料整理,分析受涝的成因与地形地势、气候特征、土壤性质等。区划研究中最终根据自然地理综合体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结合全省河流水系及涝区分布、致涝成因与地理特征等因素,依据区划原则及分析方法,提出了将全省划分为1个一级区、7个三级区,33个四级区的治理区划成果。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外研究地震诱发滑坡危险性的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法、综合指标法及Newm ark位移法。地震滑坡危险性区划涉及地形地貌、山体的地质材料性质、地震强度、降雨条件等多因素,因此很难精准地对地震滑坡危险性进行分区,已有的方法都有不完善之处。应通过不断积累地震滑坡资料,并将传统方法与数值模拟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区域地震滑坡危险性区划方法。  相似文献   

10.
河流阶地埋藏型岩溶的发育程度和发育规律是场地稳定性分析的重要内容,也是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的控制性指标。埋藏型岩溶发育程度和规律通常可从岩溶发育的地质背景和地质作用等宏观因素进行定性分析,而很难从微观上进行量化评价。以某火力发电厂河流阶地埋藏型岩溶场地为例,根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的相关标准,初步提出一种埋藏型岩溶发育程度及规律的状态描述、指标量化以及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方法,以期能对类似工程场地的稳定性和建设适宜性评价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临时用地数量巨大,征用、使用、复垦、归还风险大等特点,采用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包括技术、监管、实施、复垦、归还等相关指标在内的临时用地风险递阶层次结构,识别并评价了南水北调中线宝郏段临时用地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技术风险(权重0.411 8)和复垦风险(权重0.245 3)是宝郏段临时用地的主要风险。评价模型及评价结果可为大型线性工程临时用地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地质灾害一直是影响建设用地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蒲城县某镇移民(脱贫)搬迁安置点项目为例,在对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环境条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而对研究区的地质灾害进行评估,对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建议,为建设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初步依据,保障工程建设安全。  相似文献   

13.
黄琳  黄静波 《水力发电》2012,38(6):80-82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考虑到风电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等单位编制了《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风电场)》,明确了风电机组用地、机组变电站用地、集电线路用地、升压变电站及运行管理中心用地和交通工程用地等5个方面量化的具体指标,为在风电场工程设计、审查和核准工作中确定建设用地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乌东德水电站对外交通会东至河门口公路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综合评估及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估,并提出了有效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危险性评价是区域滑坡灾害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工作中的关键内容。以三峡库区重庆市云阳县为例,首先利用逐步判别法从初始指标体系中筛选关键指标体系(坡度、高程、剖面曲率、地形湿度指数、岩土体类型、植被覆盖度和距道路距离),并基于逻辑回归模型完成全区滑坡易发性区划;然后以距水系5 km范围将研究区划分为非库岸区和库岸区,对非库岸区考虑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滑坡时间概率,对库岸区考虑不同库水位状态与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滑坡时间概率;最后综合时间概率和易发性结果得到云阳县区域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图。研究结果表明:区内滑坡主要发育在强降雨+低库水位状态工况下;云阳县滑坡较高危险区及高危险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2.7%,主要沿长江干流及其支流水系展布,分布在城镇周边等人类工程活动开发程度较大的建设用地区域。研究成果对于提高危险性评价结果的精度和发展滑坡灾害风险评价理论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保护与修复、整治与改造、低影响开发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三大途径,在生态系统多样性复杂、生态敏感性高的城市尤其强调对城市生态本底的保育。以位于三峡库区末端的宜昌市中心城区为例,根据其海绵城市建设的需求和目标以及规划策略,选取雨洪汇流量、淹没潜在风险等5个与水系统相关的特定因子指标以及高程、坡度等4个常规评价因子,形成由9个因子建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GIS的栅格数据模型,采用因子加权法,先后通过单因子研究和多因子综合研究揭示用地的建设适宜性格局,并根据综合建设适宜指数(CSI)划定海绵城市建设分区。评价结果可以指导海绵城市分区建设方式,构建城市的海绵生态图底,为三峡库区海绵城市建设中对生态本底的保育及海绵体的构建方法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青年水库淹没线下水利工程管理用地种植农作物的适宜性,淹没频率,治理措施,环境影响,经济效益,法律、法规的规定等方面论述了耕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国务院批复《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是国家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是水资源保护管理中里程碑式的大事,标志着水功能区管理跃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开启了水功能区划及其管理工作新阶段的序幕.在简要介绍区划体系特点与区划成果基础上,从《区划》对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管理、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实施、公众参与水资源保护监督等4个方面分析了《区划》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城市洪涝灾害风险分析与区划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系统梳理,论述历史灾情统计法、遥感和GIS耦合法、指标体系法和情景模拟法等4种洪涝灾害风险分析方法的应用现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着重就应用较为广泛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法进行论述,介绍指标体系构建和指标权重确定方法;论述了可应用于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等级区划的相等间隔法、分位数法、均值标准差法、自然间断法和隶属度函数法等方法,旨在为洪涝风险等级区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7月6日至12日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在兰州召开了全国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供需平衡分析工作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省(市、区)水利(水电)厅(局)及设计院、各流域机构、部属有关设计科研单位、中国科学院综考会等60个单位共110余人.这次会议是继1979年在西安召开的《全国农业水利区划工作技术讨论会》之后的第二次有关水利区划工作的全国性会议.会议议程有两项:(1)总结三年来水利区划工作,交流经验;(2)讨论全国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供需平衡分析研究提纲,部署下阶段工作,落实各流域(片)的负责单位和协作关系.经过会议讨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经过三年工作,收集了大量资料,提出了29个省(市、区)、11个流域(片)及全国水利简明区划报告,这是建国以来的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