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2 毫秒
1.
间歇供水条件下Green—Ampt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连续和间歇供水条件下的入渗资料,分析了Green-Ampt公式的适用性,在连续和间歇入渗之间建立了联系,模型与实验资料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连续和间歇供水条件下的入渗资料,分析了Green-Ampt公式的适用性,在连续和间歇入渗之间建立了联系。模型与实验资料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浑水波涌灌溉入渗机制及其Green-Ampt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不同含沙量连续和间歇供水条件下的入渗资料,分析了Green-Ampt[1]假定在浑水间歇入渗过程中的适用性,建立了清水、浑水、连续和间歇入渗之间的联系.讨论了模型中参数的确定方法.实验证明,对于间歇入渗Green-Ampt假定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浑水波涌畦灌条件下的间歇入渗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费良军  王文焰 《水利学报》1998,29(5):0065-0071
本文依据大田浑水连续及浑水间歇入渗试验资料,探讨了浑水连续入渗和间歇入渗特性及其规律,研究了浑水泥沙颗粒级配组成对浑水间歇入渗的影响,建立了浑水泥沙物理性粘粒含量与减渗率大小的关系,此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浑水波涌灌理论与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根据室内降雨—入渗—产流过程中溶质迁移模拟实验研究结果,对降雨、有效雨滴动能、坡度、坡长、土壤溶质化学特性对土壤溶质随地表径流迁移全过程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了雨强和有效雨滴动能与雨后表面土壤饱和含水量、土壤入渗能力、土壤水分运移深度、径流溶质浓度、径流溶质迁移总量以及径流溶质平均浓度间关系。并根据Green-Ampt入渗模式,推求了有效动能对土壤饱和导水率间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土壤溶质随地表径流迁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浑水灌溉下土壤水分入渗规律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国外土壤水分连续入渗研究主要集中在Green-Ampt模型的修正以及Philip、Parlange入渗方程的求解两方面。国内学者对浑水连续入渗的研究认为:浑水与清水入渗的差异主要是浑水中物理性黏粒的存在引起的,浑水入渗模型以通过浑水灌溉试验进行拟合而得到的经验公式为主;对浑水波涌灌间歇入渗研究认为,不同泥沙粒度组成的浑水间歇入渗能力均小于同条件下的浑水连续入渗能力,且减渗率随入渗周期数的增加而增大。今后应开展不同灌水方式、多种影响因素下的浑水灌溉研究。  相似文献   

7.
浑水间歇入渗模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在分析总结清水波涌灌间歇入渗数学模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浑水波涌灌特点,根据不同的已知资料,提出了相应的3个浑水间歇入渗数学模型,经实测资料验证表明,这3个模型均为计算浑水间歇入渗量的有效模型,这一研究成果为浑水波涌灌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黄土区土壤溶质径流迁移过程影响因素浅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室内降雨-入渗-产流过程中溶质迁移模拟实验研究结果,对降雨,有效雨滴功能,坡度,坡长,土壤溶质化学特性以土壤溶质随地表径流迁称全过程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了雨强和有效雨滴动能与雨后表面土壤饱和含水量,土壤入渗能力,土壤水分运移深度,径流熔质浓度,径流溶质迁移总量以及径流溶质平均浓度间的关系,并根据Green-Ampt人渗模式,推求了有效动能对土壤饱和导不率间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土壤溶质随地  相似文献   

9.
利用大田浑水间歇入渗实测资料,研究了波涌灌技术要素对浑水间歇入渗效果的影响,提出了优化的技术要素量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浑水间歇入渗减渗机理。这些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波涌灌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波涌灌技术要素对浑水间歇入渗减渗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大田浑水间歇入渗实测资料,研究了波涌灌技术要素对浑水歇入渗效果的影响,提出了优化的技术要素量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浑水间歇入渗减渗机理。这些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波涌灌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波涌灌溉的灌水质量评价及计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通过清、浑水连续灌与波涌灌溉的大田试验,对波涌灌溉的灌水均匀度、灌水效率及储水效率进行了评价,同时在文中提出了一种无需灌后土壤水分资料即可计算灌水质量评价指标的新方法,从而为波涌灌溉技术要素优化设计的灌水质量评价,提供了数学模拟计算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波涌畦灌水流运动的零惯量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费良军  魏小抗 《水利学报》1995,(8):83-88,F003
本文建立了波涌畦灌田面水流的零惯量数学模型,在水流推进和消退阶段分别采用四边形差分网格公式,对内部计算单元采用普赖斯曼追赶法计算,在畦首差分单元采用牛顿-拉普氏迭代法求解,对水流推进前峰单元用水量平衡方程计算,经田间试验资料验证,其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曲线坐标网格下二维涌波数值模拟的TVD型格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如云  张东生  张长宽  朱寿峰 《水利学报》2002,33(10):0072-0077
针对水动力学中的涌波现象导出二维曲线坐标系下的守恒型方程,然后利用算子分裂法和TVD差分格式思想构造出计算格式,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由实际流场区域至方形计算区域的全局同胚映射,对急流过缩窄河道产生的涌波结构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本文的数值方法能够很好地模拟附体涌波、交叉涌波等复杂结构现象,所得波系结构和有关物理量与理论分析结果非常吻合,表明本文的数值方法对于模拟水动力学中的涌波现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Unsaturated-saturated flow due to infiltration and/or redistribution in heterogeneous soils is a complex phenomenon. Numerical problems are considered and the effects of size and location of continuous or discontinuous layers of low permeability on cumulative infiltration, infiltration rate, moisture content profile, and water-table response under spatially-discrete ponding conditions are studied at an experimental scale using a two-dimensional unsaturated-saturated model based on the Richards equation. The results illustrate complex response but indicate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soil characteristics of layer(s) are dominant factors. Fine layers significantly reduce surface infiltration, although the reduction of infiltration is not sensitive to their thickness. Two-dimensional effects are important; perched water tables above fine layers spread laterally and may result in air entrapment.  相似文献   

15.
调压井模型试验变态比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有压井定流调压系统,其中包括调压井,进水隧洞,压力管道三部分的变态模型设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模型比尺的相关性概念,研究表明,仅从涌波方程推导相似条件往往产生顾此失彼问题,文中还提出了变态模型比尺的参数表示法,通过该方法可实现变态模型比尺的优化选择,研究还指出,当调压井的比尺小于1/25时,整个系统完全正模型是难以实现的,得出的结论表明,不仅可以,而且应该变态模型比尺同时满足涌波方程,水  相似文献   

16.
波涌灌溉条件下土壤致密层的形成及其对入渗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本文根据田间波涌灌溉的试验研究,论述了在间歇灌水条件下,土壤表面致密层的形成过程及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致密层在改变土壤入渗特性,以及朝着有利于节水、提高灌水质量等方面的发展上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波涌灌地面水流运动的零惯量模型及数值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地面水流运动的零惯量模型,对波涌灌水流运动的全过程进行了数学模拟,利用一阶隐式差分公式求解零惯量水流运动方程,得出了进水和退水距离与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与大田实测波涌灌资料进行了对比,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浑水波涌灌溉的节水机理与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表明在浑水波涌灌溉条件下,表土致密层的形成与发展是含沙水流中泥沙逐渐“挂淤”、“落淤”与“入渗滞留”等作用的结果。随着灌水周期的进展,表土致密层的糙率与入渗能力也随之减小,这就为以后各周期的灌溉水流创造了一个加速水流推进与提高减渗效果的新界面,从而达到节水与提高灌水质量的目的。从4个与浑水有关的节水率分析可见,浑水波涌灌溉的节水效果是泥沙与间歇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泥沙作用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19.
根据水流水面线为幂函数曲线假定用满宁水流公式,推求了水流在畦田推进过程的表达式。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建立了利用水流推进过程有关水力因素确定土壤入渗参数和田面平均糙率方法。同时,利用实验资料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法所推求的入渗参数与利用推进和消退过程推求的参数相一致。  相似文献   

20.
水电站调压室涌浪最不利叠加时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程永光  陈鉴治  杨建东 《水利学报》2004,35(7):0109-0113
在计算长引水隧洞水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的调压室涌浪水位时须考虑叠加工况已是共识,但最不利叠加时刻应如何确定,一直没人作过认真探讨。本文从调压室基本方程出发,根据能量转换的观点,分析论证了最不利叠加的物理实质和发生位置,指出最不利叠加时刻应选在初始工况和叠加工况的调压室水位-隧洞流量关系曲线的相切点。通过调压室基本方程的数值解和具体抽水蓄能电站涌浪叠架的计算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