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三峡库区千将坪滑坡成因与机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秭归县千将坪滑坡是三峡水库蓄水至135 m不久发生的中上部顺层、下部微切层巨型基岩滑坡,总方量约2 040万m3。根据实地调查资料,阐述了滑坡区基本地质条件及滑坡基本地质特征,分析了滑坡成因与力学机制。指出:千将坪滑坡的发生是其独特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坡体三面临空、顺向坡地质结构、岩性软硬相间、岩层产状上陡下缓、棋盘格式的裂隙网络、不良的地表排水条件等为内因,三峡水库水位缓慢抬升、持续的强降雨、坡体后缘泉水的长期入渗则是其外部诱因,其中三峡水库水位的抬升与持续的强降雨则是其触发因素;坡体早期变形反映、“靠背椅状”顺向坡地质结构及高速滑动均说明滑坡滑动的源动力来自“高位能”,千将坪滑坡具有“推落式滑坡”的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甘肃黑方台黄土滑坡类型及其发育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黄土高原的甘肃黑方台由于近年来的农业灌溉用水使地下水位抬升,造成了大量黄土滑坡,进而给当地造成了严重损失。对滑坡体进行了现场调查,在查明黑方台基本环境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方法对滑坡进行空间分区和分类,将其滑坡分为黄土—泥岩滑坡、浅层黄土滑坡、黄土泥流和突发型黄土滑坡4类,并结合其基本地质条件对不同类型滑坡的基本特征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各类滑坡基本特征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对黑方台滑坡的防治提出了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千将坪滑坡成因与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秭归县千将坪滑坡是三峡水库蓄水至135 m不久发生的中上部顺层、下部微切层巨型基岩滑坡,总方量约2 040万m3.根据实地调查资料,阐述了滑坡区基本地质条件及滑坡基本地质特征,分析了滑坡成因与力学机制.指出:千将坪滑坡的发生是其独特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坡体三面临空、顺向坡地质结构、岩性软硬相间、岩层产状上陡下缓、棋盘格式的裂隙网络、不良的地表排水条件等为内因,三峡水库水位缓慢抬升、持续的强降雨、坡体后缘泉水的长期入渗则是其外部诱因,其中三峡水库水位的抬升与持续的强降雨则是其触发因素;坡体早期变形反映、"靠背椅状"顺向坡地质结构及高速滑动均说明滑坡滑动的源动力来自"高位能",千将坪滑坡具有"推落式滑坡"的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黑方台从开始农业提灌以来,持续发生成群滑坡,台缘部位密集裂缝逐年增加,滑坡规模和频率呈逐年增大趋势。以黑方台焦家13号滑坡为地质原型,利用原状黄土制成1:200室内灌溉模型,采用大型土工离心机进行离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自制灌溉水模拟装置,能有效模拟不同灌溉程度(不同渗透水量和渗透深度);(2)灌溉诱发黄土滑坡变形及破坏程度与灌溉水入渗阶段密切相关,主要分为灌溉水下渗阶段、地下水壅高阶段、初次剪滑阶段、溯源滑动阶段,由此可以判识灌溉水渗流阶段及该类滑坡发育阶段;(3)该类滑坡形成机理为:灌溉水下渗、阻水层地下水壅高→阻水层上部黄土软化、蠕滑(峰值强度)→坡脚泥流潜蚀、前缘剪滑(残余强度)→前缘临空、溯源滑动、后缘新拉裂。研究再现了灌溉诱发黄土滑坡形成过程,指出了灌溉水与黄土相互作用的致灾机理,可为灌溉诱发黄土滑坡研究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产沙机制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西北部,是黄河流域的主要产沙区之一。通过实地调查,结合下垫面、降雨和水文实测数据,本文分析了该区泥沙来源、产沙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揭示了该区的产沙机制。实地调查表明,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大体是黄土丘陵和黄土台塬的结合产物,地表光滑的黄土丘陵群包围着一片黄土盆地或阶地是其地形特点,土壤疏松、植被稀疏是其地貌特点,雨量和雨强小、蒸发强是其气候特点。该区泥沙不仅产自周边丘陵,且相当部分来自中部盆地的河(沟)岸崩塌或滑坡,是黄土高原河沟侵蚀最剧烈的地方,有些河流的河沟产沙占比甚至高达2/3;从支毛沟,到干沟和河道,随着汇入水量的增加,产沙强度逐级增大。周边丘陵所产洪水是河(沟)岸崩塌或滑坡的主要动力,其植被覆盖或梯田规模是影响产洪的关键因素。该区产洪能力偏低,但洪水的含沙量高、且很难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陕西地处黄土高原的腹地,高原面积近1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三分之二。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山峁起伏,沟壑纵横;黄土高原沟壑区,原沟相间,沟崖陡立。由于黄土高坡的地形、地貌、地质、地下水的自然因素,加上人为破坏,重力侵蚀十分活跃,经常发生滑坡、泻溜、裂缝、泥石流等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西安市所辖区县山原坡岭滑坡面积达1975平方公里。共有滑坡危险地段937处,其中直接危及生产、生活安全的滑坡和崩塌地段达386处。据统计,1950—1986年36年间共发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兰渝铁路某隧道出口滑坡对居民区和铁路运营安全的影响,通过现场调查、井中电视、理论公式计算、数值模拟等手段,分析了兰渝铁路某隧道出口大型岩质平推式滑坡的成因机理,依据滑坡稳定性评价、滑距计算和离散元数值模拟开展了危险性分区,提出了经济合理的防治对策。研究表明:降雨入渗滑坡后缘张拉裂缝,并形成后缘静水压力和滑面扬压力,最终诱发该滑坡失稳滑动;滑坡滑动距离>0.89 m的年发生概率<4.1%,滑坡滑动距离>2.15 m的年发生概率<0.17%;滑坡滑动2.15 m后,滑坡将处于稳定状态。 滑坡滑动2.15 m后,滑坡前缘居民区处于极高危险区,隧道出口为中危险区,建议采取截排水+抗滑桩为主的工程治理措施。研究成果可在平推式滑坡的预测预警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高密度变电法在黄土地区滑坡勘察中的适用性,以陇东地区杜家沟黄土滑坡为例,利用高密度电法查明了该滑坡范围内的地层结构和基岩面埋深,以及落水洞分布情况。对该方法的工作原理、野外探测装置类型的选择、测线布置及数据处理、资料分析与解释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实践表明,运用该方法对黄土滑坡进行勘察是可行的,其勘察结果经地质雷达钻孔取芯验证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我国西北地区黄土滑坡的地质成因和整治措施。我国西北地区,尤其黄河中游地带大部分为黄土覆盖。由于第四纪中更新世晚期,新构造运动强烈,地壳上升,河道、沟谷切割,使黄土塬坡的高差不断加大,再加上黄土的透水性强,下伏地层岩性透水性弱和遇水软化的特点,便构成了黄土滑坡的条件,人类活动加剧了滑坡的发育和发展。整治黄土滑坡,首先应强调截排地面水、减少降水入渗和地下水疏干,然后采用支挡卸荷,压脚填土。实践证明,这套综合整治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巨袁臻  许强  彭大雷  周飞  亓星 《人民长江》2017,48(11):62-67
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量的灌溉系统在黄土地区建设运营,解决了农业的干旱问题,但同时灌溉也诱发了大量的滑坡。其中,2015年1月28日20:00,甘肃省永靖县焦家村发生了一起中等规模的黄土滑坡,滑坡严重影响其下方309国道线和六盘峡水库的安全。采用对裂缝分布、水文地质的调查,结合低空摄影测量、精细工程地质测绘、室内三轴试验等研究方法,对焦家4号滑坡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形成滑坡的成灾机理有了初步认识。结果表明:(1)滑坡发生前,后缘裂缝有明显的变形情况;(2)滑坡滑动距离为548.3 m,体积为15.35万m~3,面积为6.6万m~2;(3)饱和黄土应力应变模式表现为强烈的应变软化剪缩型,并具有一定的静态液化特性;(4)滑坡是饱和黄土层静态液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绥德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腹地,属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形破碎、梁峁起伏、沟谷深切,地质环境条件较差,滑坡灾害时有发生,目前调查发现滑坡48处。通过对绥德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与测绘,对滑坡发育特征及成灾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绥德县滑坡全部为浅层黄土层内滑坡,以小型滑坡为主;(2)滑坡分布特征与地形地貌、地域和降雨的关系密切,主要表现为滑坡空间上分布主要在黄土梁峁区和河谷阶地区以及人口密度大、人类工程活动频繁的乡镇,滑坡在时间上分布主要表现为在人类工程活动集中的时段和雨季,滑坡发生频繁,特别是降雨集中的6月-9月。(3)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降雨和人类工程是研究区滑坡形成的主要成灾因素。  相似文献   

12.
以珠江-西江经济带先行试验区典型降雨诱发型滑坡为研究对象,引入流体力学相似原理以韦伯准则作为降雨相似标准,开展了3组降雨诱发滑坡全过程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了边坡对降雨入渗的响应规律、入渗过程对边坡变形的影响、边坡破坏过程与破坏模式,初步获得华南强烈风化地区降雨诱发滑坡形成机理与成灾降雨特征:①浅层岩土体风化强烈造成的高孔隙率是试验区降雨诱发滑坡的物质基础,非饱和岩土基质吸力消散是试验区降雨诱发滑坡的本质原因,降雨入渗后特定的基质势(含水率)分布是降雨诱发滑坡的条件。②降雨诱发全风化花岗岩滑坡灾害所需累积降雨量比强风化碎屑岩小,强风化碎屑岩滑坡滑动影响范围比全风化花岗岩大。③强暴雨诱发滑坡灾害所需累积降雨量比间歇性降雨小,强暴雨更易诱发滑坡,且诱发的滑坡规模更大。  相似文献   

13.
以宁夏石碑塬滑坡为研究对象,在工程地质测绘和试验测试的基础上建立了有限差分数值模型,对该黄土坡液化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黄土边坡在天然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在地震作用下,非饱和黄土几乎没有液化现象,而在地下水位附近的饱和黄土易发生液化,导致其物理力学参数降低,即使在很缓的角度下也易产生边坡失稳;地震结束之后,由于液化导致孔压比减小,黄土渗透性较之前更低,边坡的孔隙水压力消散缓慢,滑带强度恢复也缓慢,易产生长距离滑动。   相似文献   

14.
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流域产沙的降雨阈值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燕  李晓宇  高云飞  党素珍 《水利学报》2019,50(10):1177-1188
2000年以来,随着黄土高原林草植被大幅改善和大规模梯田建成,加之坝库拦截,黄土高原入黄沙量锐减,从而使黄土高原现状产沙情势的认知成为近年关注的热点。目前,增大林草和梯田覆盖状况可减少或遏制侵蚀产沙的观点已被广泛认可,但其在流域层面上的减沙机制仍有待深入认识。本文以黄土丘陵沟壑区30条面积较小的流域作为样本,以场次降雨为分析对象,以场次降雨的面雨量、最大1 h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为降雨指标,以场次降雨的产沙强度≥500 t/km2为流域产沙的判断标准,探讨了林草梯田覆盖程度变化与可致流域产沙的降雨阈值之间的响应关系。研究表明,无论地貌类型如何,随着流域林草梯田覆盖程度的增大,流域产沙的降雨阈值均明显增加,其中黄土丘陵第1—3副区的降雨阈值与林草梯田有效覆盖率之间呈正向的指数函数关系。在相同下垫面下,黄土丘陵第1—3副区的降雨阈值差别很小;或因植被主要分布在梁茆,或因河道产沙占比较大,因此,砒砂岩区、黄土残塬区和黄土丘陵第5副区更易产沙,其降雨阈值明显小于第1—3副区。本成果不仅为诠释林草梯田减沙的机制提供了科学支撑,而且也可为黄河水沙情势的评价和入黄沙量预报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闽北地区不同植被类型下滑坡体土层入渗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北地区是福建省浅层滑坡灾害的多发区之一,该区残坡积土体厚度大、土层结构松散,地表人为活动强烈 , 暴雨后不同强度的降雨入渗是诱发该区出现不同规模滑坡的主要因素。从滑坡防治的角度出发,采用双环入渗法对不同植被类型下滑坡体表层土的入渗性能进行了研究,用 Horton 水分入渗模型对入渗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分析了植物改变土壤水分入渗率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植被覆盖能增强滑坡体表层土体的入渗能力;竹林的入渗能力大于杉树林;草本植物能有效降低土壤的水分入渗率。滑体表层土体的入渗率过高,而下层入渗率又较低时,会造成上层土体产生积水 , 从而诱发滑坡发生。  相似文献   

16.
甘肃天水麦积区位于陇西黄土高原,受强降雨和历史地震的影响,地表沟壑纵横,滑坡分布广泛。如何判断不同成因滑坡的敏感性与地貌演化阶段的对应关系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总结滑坡的形态特征,将区内滑坡分为降雨诱发型和地震诱发型。基于地貌演化理论,利用面积-高程曲线参数HI值和K值判断各小流域发育阶段与侵蚀程度,开展研究区滑坡敏感性分区。结合野外实地调查获得的滑坡分布数据,计算各个不同敏感区的地震滑坡和降雨滑坡面积比例,探讨不同成因形成的滑坡的分布趋势与地貌演化阶段的对应关系,并对敏感性分区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高敏感区(壮年期)HI值为0.35~0.6,占全区总面积的67.87%;中敏感区(幼年期)HI值为0.6~1,占全区总面积的21.33%;低敏感(老年期)区HI值为0~0.35,占全区总面积的10.8%。K值与HI值整体呈正相关关系。各敏感性分区内地震与降雨滑坡的面积与分区面积的比值随敏感性的增加而增加,降雨滑坡在中敏感(幼年期)区中分布比例最高,多为黄土浅表层滑坡,地震诱发滑坡在高敏感区(壮年期)中分布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17.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河段,处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向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部位,区内地质环境差异大,新构造运动强烈,生态环境脆弱,滑坡灾害频发。为研究金沙江上游滑坡灾害的发育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苏洼龙—奔子栏河段为例,通过现场调研,并搜集已有资料,对该河段发育的32处滑坡灾害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①滑坡灾害空间分布不均,在苏洼龙—奔子栏河段滑坡灾害主要集中于金沙江干流王大龙、茂顶、斯木达和支流定曲河古学乡4个区域;②滑坡灾害以巨型、大型深层顺向基岩滑坡为主,第四系堆积体滑坡较少;③苏洼龙—奔子栏河段滑坡形成时代较早,加之新构造运动强烈,河流下切速度较快,因此呈现出滑坡剪出口高程明显高于河流水位高程的特征;④滑坡灾害与该河段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岸坡结构等地质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其中30°~35°坡度范围内的山体、绿片岩与蛇绿岩群、断裂带1km范围内和顺向岸坡条件下最容易产生滑坡灾害。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建成后,在库水的周期性涨落作用下,一些滑坡的地质条件已显著改变。有些滑坡已近失稳边缘,若此时遭遇库水下降影响及强降雨的作用,滑坡极有可能失稳。介绍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三峡库区某滑坡在库水下降及降雨作用下进行流固耦合计算,并分析其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变化结果,提取水平位移数据作为滑坡变形预测依据,得到库水位由175m下降至145m再叠加50a-遇强降雨时为滑坡最危险工况;滑坡变形趋于基本稳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