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9 毫秒
1.
为研究群井回灌渗滤液条件下填埋场内部水分迁移规律,基于已有的考虑生化降解的城市固体废弃物(MSW)力-液-气耦合一维沉降模型,并考虑到垃圾的分层填埋造成渗滤液的水平向渗透系数大于竖向渗透系数,忽略渗滤液的竖向流动,建立了填埋场群井回灌渗滤液时的液相运移方程,推求出常水头和常流量补水条件下的解析解,并以常水头回灌渗滤液为例分析了填埋场内水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填埋场内部生化反应造成水压初期降低,之后垃圾降解速率减慢和渗滤液回灌充分造成水压增大,且回灌水头越大、井距越小,水压增大越快。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质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渗滤液是垃圾填埋场的主要污染源之一,而水质的确定是渗滤液处理的关键。作者在实验室建立了模拟填埋场的反应器,研究了加水和回灌对渗滤液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水和回灌加快了填埋场和渗滤液的稳定化,使渗滤液水质得到均化;加水增加了污染物的溶出负荷,加快了污染物的溶出,而回灌则相反。  相似文献   

3.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氨氮的脱除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氨氮的特性及其对渗滤液生化处理的影响出发 ,对渗滤液氨氮的脱除技术———氨吹脱、电化学氧化、生物脱氮进行了综述 ;并结合渗滤液回灌对生物脱氮新技术在渗滤液脱氮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柯水洲  欧阳衡 《给水排水》2004,30(11):26-33
垃圾渗滤液污染物浓度高 ,水质水量变化大 ,是国内外污水处理的难题。综述了垃圾渗滤液的生物、物理化学、土地和循环回灌处理法 ,分析了各种处理方法的特点 ,讨论了国内外渗滤液处理研究的进展 ,列举了我国几大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认为生物法与物理化学法结合将是未来渗滤液处理研究的主要方向。经济高效的脱氨氮方法能大大提高后续生物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5.
本论文通过在实验室内建立垃圾填埋模拟柱,对填埋场回灌系统进行了试验模拟。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产酸阶段进行回灌,COD削减程度为305%,而对照试验柱的COD浓度则无明显下降;当垃圾进入产甲烷阶段后,进行回灌的试验柱COD削减了903%,比未回灌的对照试验柱削减率高出近60%。在本试验条件下,在产甲烷阶段回灌可以有效地促进垃圾的降解,试验柱中垃圾的有机物降解率约为对照试验柱的174倍,其中COD的半衰期仅为对照试验柱的40%,垃圾的稳定化进程被加速了一倍以上。通过试验,论文指出,渗滤液回灌可以加速垃圾的稳定化进程,同时也可以作…  相似文献   

6.
垃圾填埋是我国目前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由此引发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对地下水污染已成为当前主要的水环境污染.选择唐山市某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垃圾填埋场周围布孔,对地下水取样和监测,分析了垃圾填埋场对其周围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水中污染因子主要为COD、NH4 +-N、NO3-N、总硬度及溶解性总固体.目前该区域地下水已受到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污染,在第四系地层保持完整而不被破坏的情况下,形成的地下水污染晕深度不超过30 m.随着垃圾填埋场运行时间的延长,垃圾渗滤液对周围浅层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范围及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调节池设计容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宏 《给水排水》2007,33(6):49-51
从影响渗滤液产生的主要因素出发,根据调节池设置的目的,对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中调节池容积与处理规模的关系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中调节池容积需结合垃圾填埋场具体情况考虑,建议建于平原地区的垃圾填埋场,采用最大月日均发生量作为处理设施的设计规模.最后对调节池的配套使用条件予以分析论述,建议渗滤液处理采用物化与生化结合工艺,生化系统应采用生物膜法,并设渗滤液排放调节装置.  相似文献   

8.
小型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型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产量少、管理水平低,如何选用合适的渗滤液处理技术是一个令管理者困扰的问题.简要介绍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常用处理技术,结合工程实例,对采用矿化垃圾工艺处理渗滤液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该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质影响因素分析及水质预测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城市垃圾填埋场的研究与设计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妥善处理垃圾渗滤液则是垃圾填埋场设计成败的关键。由于国内填埋场渗滤液水质现场监测资料极有限,且影响渗滤液水质的因素很多,因此填埋场渗滤液水质的确定是其处理工艺研究和设计的基础。本文论述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水质的影响因素和预测渗滤液水质的方法,可供渗滤液处理工艺研究、设计与管理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威海市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威海市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设计的渗滤液控制部分进行了总结 ,阐述了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控制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1.
垃圾围城现象在中国十分明显,其潜在的危害是在极端气候和环境条件下,由于强降雨和渗滤液回灌引起有效应力降低,从而导致填埋体发生滑坡,甚至演化为流滑现象。本文根据中国城市垃圾土的特点,配置了垃圾土试样并制作模型,采用大型土工离心机针对不同龄期的垃圾土边坡在多种工况组合条件下进行了模型试验。为了使模型边坡在高加速度场下达到破坏,开发了变角度模型箱。在离心机转动过程中,通过调整模型箱的角度来增加边坡的坡度,直至垃圾土边坡模型达到破坏。试验过程中同时监测模型变形,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了垃圾土边坡变形及失稳的一般性规律。本文同时给出一种离心模拟试验中模型边坡安全储备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is to identify the critical interface in a geosynthetic multilayer liner system by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face shear strength of liner components, leachate level, leachate buildup cases, and peak and residual interface strengths. According to current landfill design procedures, conducting stability analysis along the same interface at both the back slope and base may result in a non-conservative result. The critical interfaces with the minimum factor of safety are generally found at different locations along the back slope and base. The critical interface for a multilayer liner system cannot simply be assumed during stability analysis. It can shift from one interface to another with changes in the leachate level and with different leachate buildup cases. The factor of safety for an interface with a high friction angle and low apparent cohesion generally drops much more quickly than it does under inverse conditions when the leachate level increases. The failure interface in a liner system under residual conditions is usually different from the failure interface under peak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3.
The design of leachate recirculation to enhance municipal solid waste decomposition, methane production and microbial activities was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is study by using the combined anaerobic reactors of a simulated high organic content landfill reactor and a stabilized fixed film anaerobic reactor. The latter aimed to treat high strength leachate from the simulated landfill reactor before recirculation back to the former reactor. The results showed the possibility to apply this technique to high organic waste landfill where rapid and accumulative acids formed in the leachate were removed and treated by a fixed film anaerobic reactor. In addition, the treated leachate when circulated back to the simulated bioreactor landfill helps accelerate waste decomposition and methane production by providing buffer capacity as well as diluting organic content in the leachate to achieve the favourable conditions for acidogen and methanogen, respectively, to rapidly enter into the methanogenesis phase.  相似文献   

14.
岩质边坡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和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岩质边坡滑动面和稳定性主要由岩体结构面强度决定的实际,作者首先采用有限元应力分析方法估算了岩体结构面的稳定安全系数,进而利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岩质边坡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应力分析方法和强度折减法相结合的方式能快速有效地求解岩质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并可为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我国填埋场中气体运移规律建立了考虑我国城市固废组分特点的填埋场液-气运移耦合模型,应用此模型对西安江村沟填埋场现场抽气试验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抽气竖井影响半径随饱和度升高明显缩小;抽气竖井影响范围随堆体水位下降而显著提高,降低堆体水位可显著提高填埋气收集效率。根据分析结果建议对于典型高厨余固废含量填埋场,在设计抽气竖井间距时应考虑高厨余垃圾组分特点及降解规律,并且采取相应措施对填埋场中渗滤液水位进行控制,以提高填埋气收集效率。  相似文献   

16.
增建防渗墙是一种常见的土石坝加固手段,目前,关于土石坝除险加固工程中增建混凝土防渗墙后是否对坝坡稳定产生影响的研究较少,工程设计上也很少考虑.为分析增建防渗墙对坝体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法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分析增建防渗墙前后坝体渗流、应力场变化规律,对比计算不同运行工况条件下的坝坡稳定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增设防渗墙后,上游坝坡浸润线有所抬高,下游坝坡浸润线明显降低;墙前土体孔隙水压力大于墙后土体,墙后土体的有效应力大于墙前土体;增建防渗墙后上游坝坡的稳定安全系数减小,但减小的幅度不大,相比上游坝坡,增建防渗墙对于下游坝坡的稳定安全系数影响更显著,安全系数提升了近10%;水位骤降速度越大,上游坝坡稳定安全系数下降越快,骤降达到的最小坝坡稳定安全系数越小,对于坝坡的稳定越不利.  相似文献   

17.
通过依托大型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了增建防渗墙前后土 石坝的渗流场、应力场的变化以及上、下游坝坡稳定安全系数的变化,探讨了防渗墙对坝坡稳定的影响 规律。结果表明:增建防渗墙可对坝体渗流场起到明显的截流作用,提高下游坝体的有效应力场,同时 也提高了下游坝坡稳定的安全系数,从而使土石坝坝体的整体稳定性得到增强;提出的三种失稳评价标 准在求解坝坡稳定强度折减系数方面具有合理性和适用性;选取适当刚度的防渗墙在增强坝体整体稳 定性同时能兼顾经济和安全。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的土石坝边坡稳定分析中,通常采用简化毕肖普法或瑞典圆弧法,分别计算上、下游边坡的滑动安全系数,然后根据规范评判边坡的稳定性.本文应用有效应力原理,以初始应力方式将渗流场导入到位移应力分析中,基于强度折减法对坝体整体进行弹塑性分析;分别采用塑性区贯通和位移突变失稳判据,得到坝坡的最小安全系数,并将其与简化毕肖普法计算结果相比较.研究表明:采用强度折减法进行土石坝边坡稳定分析虽然是可行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最后,对强度折减法在土石坝边坡稳定分析中存在的两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基于边坡稳定性能的评估问题,介绍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在有限元软件上求解边坡安全系数的过程。通过对工程实例计算分析得到最危险的滑动面和安全系数。计算结果与瑞典条分法进行坝坡稳定性分析结果对比表明:两种方法所得的安全系数相差1.47%,滑动面形状、走向和位置一致,并且数值模拟显示的土石坝塑性渐进变化过程符合实际工程塑性变化过程。因此,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土石坝坝坡等类似工程边坡最终状态稳定性评估分析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面板堆石坝坝坡稳定分析的关键是如何合理选择堆石材料的抗剪强度指标,以及如何选用能合理反映坝坡失稳破坏机理的抗滑稳定分析方法.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以面板堆石坝坝坡稳定安全系数为研究对象,通过与按线性抗剪强度指标计算结果的比较,研究论证了采用非线性抗剪强度指标的合理性.在采用非线性抗剪强度指标的前提下,通过与传统的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说明了有限元法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与合理性.结果表明,对于面板堆石坝的坝坡稳定问题,采用基于非线性抗剪强度指标的有限元方法可以获得更为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