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类开发活动导致湖泊污染严重,生态功能严重退化,研究补水改善湖泊水质对于维持湖泊生态系统健康意义重大。针对小南海湖COD、TN浓度较高的水环境现状,应用MIKE 21软件建立小南海湖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分析5个补水方案对湖泊水环境质量改善的效果。结果表明,截断倒虹管污水入湖后,湖泊水位下降0.7 m,必须同步实施补水工程;湖泊补水8个月后,湖泊水质开始明显改善;单从新河引水时,小南海湖心COD浓度降至29 mg/L,TN浓度降至19 mg/L,改善效果显著,从松西河补水对湖泊水质的改善效果较新河补水差,因此,考虑水质改善效果,建议从新河引水补给小南海湖。  相似文献   

2.
根据2014-2019年的监测数据,对池州市6条主要河流、1个主要湖泊的水质现状及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19年全市主要河流水质良好,基本维持在Ⅱ-Ⅲ类水,以Ⅱ类水为主;主要湖泊水质风险较大,以Ⅲ-Ⅳ类水为主,呈中营养化状态.2014-2019年主要河流水质总体保持良好,Ⅱ类水占比增多,Ⅲ类水比例下降,主要河流中,尧渡河、龙泉河、秋浦河水质相对较好,青通河、九华河水质相对较差,长江干流池州段水质居中.2014-2019年升金湖污染有加重趋势,Ⅲ类水占比下降,Ⅳ类水比例增多.  相似文献   

3.
在了解芬兰水概况的基础上,通过整理芬兰地图册及相关文献中的湖泊信息,统计出各行政区的大型湖泊。对比分析不同时期的水质监测数据,得出湖泊水质总体要好于河流水质,80%以上的湖泊水质可评定为好和较好;湖泊的治理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由于政府对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的力度大,加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技术措施到位,目前湖泊水环境整体上处于良好状态。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以及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是保持湖泊水环境健康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对湖区进行产业集群与合理的资源开发有机结合的开发模式,以及充分重视面源污染对湖泊区域影响的重要性,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4.
《治淮》2019,(6)
<正>水质较好的湖泊对保障饮用水安全和区域水生态安全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湖泊水体流动性较慢,生态功能性复杂,破坏后难以修复,2010年生态环境部提出优先保护水质良好的湖泊,避免"先污染,后治理"问题的出现。阳澄湖是苏州市重要战略备用水源和昆山饮用水源的补给水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在暴雨条件下,流域面源污染对梁子湖水质的影响,采用分布式流域面源污染模型,结合湖泊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以暴雨产生的面源径流和污染负荷作为水动力水质模型的边界条件,构建了包含暴雨径流-面源模型与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梁子湖水质模型体系。采用梁子湖水质的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其结果为面源模型的误差在15%以内,水质模型误差在20%以内,表明模型能模拟暴雨条件下面源径流和入湖污染物输入时湖泊水动力及水质的动态响应关系。以2010年7月11日暴雨过程为例,利用所建模型对暴雨前后梁子湖水质变化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水质受暴雨及污染物的冲击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徐雅俊 《吉林水利》2021,(6):42-44,49
根据2014—2019年的监测数据,对池州市6条主要河流、1个主要湖泊的水质现状及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9年全市主要河流水质良好,基本维持在Ⅱ—Ⅲ类水,以Ⅱ类水为主;主要湖泊水质风险较大,以Ⅲ—Ⅳ类水为主,呈中营养化状态.2014—2019年主要河流水质总体保持良好,Ⅱ类水占比上升,增幅在0—16.6%,Ⅲ类水比例下降;主要河流中,尧渡河、龙泉河、秋浦河水质相对较好,青通河、九华河水质相对较差;升金湖污染有加重趋势,Ⅲ类水占比下降,Ⅳ类水比例增多,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磷.建议控制好沿湖及黄湓河两岸污染物排放,加强对升金湖鸟类的排泄物治理.  相似文献   

7.
洪泽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的调节湖泊,也是淮河下游地区重要的水源地。受人类活动影响,湖泊面临自由水面积缩减、局部富营养化、植被覆盖度降低等多重环境问题。本研究围绕现阶段洪泽湖的水环境问题,统计污染源对入湖污染负荷的贡献度,建立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模拟湖泊水体更新能力,评估影响水质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洪泽湖污染主要来源为外源输入,湖泊不同区域换水周期差异显著。本研究可为南水北调东线沿线湖泊的水环境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抚仙湖是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随着流域入湖污染负荷的增加,其整体水质呈下降趋势,水污染呈自北向南和自沿岸向湖心推进的分布特征。本文依据水质-污染源响应关系,建立了基于湖泊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水环境承载力计算方法;在对湖泊水动力和水质模型率定验证的基础上,计算得到了抚仙湖在规划水质目标(I类)下,CODMn、TN和TP这三类主要污染物的水环境承载力分别为20065.7 t/a、821.9 t/a和115.8 t/a;并根据抚仙湖环湖入湖河流及排污口分布特征,进一步提出了环湖分片主要污染物容许入湖负荷及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9.
王津  马天旗 《治淮》2009,(12):16-17
洪泽湖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成湖800余年,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泊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极为重要并具有代表性的内陆湿地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最大的调蓄湖泊。其水生态系统与上游河流来水水量水质、滨湖地区面源污染以及内源污染休戚相关,因此洪泽湖保护重点在于做好上游河流汇水区水污染防治、滨湖地区面源污染控制等水质保护以及水资源合理配置、生态调度等水量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0.
师琼 《人民珠江》2012,(3):45-47
杞麓湖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淡水湖泊之一,水质变化应引起高度重视。以近年来水质监测数据为依据,对杞麓湖主要水质指标、富营养化、水质变化趋势以及浮游植物藻密度与组成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杞麓湖污染成因,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个方面提出了水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
马天旗  万一 《治淮》2005,(11):8-9
淮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短缺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4.随着流域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污染物入河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河流、湖泊水质污染严重.据2004年监测资料统计,淮河流域主要污染物质COD和氨氮入河排放量分别为107.68万吨和10.69万吨,分别超出淮河流域水功能区划水质目标要求的限制排污总量(COD38.20万吨/年、氨氮2.66万吨/年)的1.82倍和3.02倍;46个主要跨省河流省界断面中,符合Ⅲ类水质的断面仅占26.2%,而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高达46.9%.水污染对水功能区供水水质安全和水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水环境污染较为突出,特别是城市内河、内湖污染加剧。为此,许多地方政府花巨资进行城市污水处理和水环境综合整治。湖泊水质与底泥污染情况是湖泊治理的基本资料,以武汉外沙湖为例,介绍了湖泊水质及底质监测方法,并对其水质及底质质量进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武汉外沙湖水质为劣Ⅴ类,底质表层0.1~0.5 m厚度范围的淤泥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建议在外沙湖的治理中,清淤平均厚度为0.5 m左右,清除的淤泥可以用于农业种植,不会对堆放区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务院决定,2010年至2012年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1年12月31日,与此同时我省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历时3年时间后,我省首次水利普查结束。234个水功能区河流水质状况总体相对较好通过普查,全省50 km2及以上河流为1 590条,常年水面面积在1 km2及以上的湖泊共7个。总体来看,我省的河流水质状况相对较好。根据水资源自然条件和开发利用现状,我省共划分一、二级水功能区合计234个。根据检测,水质相对较好,达到Ⅲ类标准的有155个,占66.2%;水质已经污染,但并不十分严重的Ⅳ类标准的有30个,占12.8%;水质污染严重,达到Ⅴ类标准的有12个,占5.1%;水质污染十分严重,超Ⅴ类标准的37个,占15.8%。我省河流污染严重的河段主要是河西内陆河的石羊河武威段,黄河流域的渭河定西、天水段,泾河平凉、庆阳段。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工湖泊在城市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如何发挥湖泊功能、维护湖泊生态健康成为人工湖泊设计和运行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城市人工湖生态系统较为单一、来水量小、来水水质差、水体置换率低、污染源复杂等特点,根据人工湖水环境保护法律依据,从城市人工湖泊适宜规模及水深和人工湖生态需水量等角度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外源污染控制措施、内源污染控制措施以及水环境保护工程措施等水环境维护技术,并介绍了湖泊数学模型的应用情况,可为城市人工湖泊设计和健康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当前湖泊水环境治理仍然面临着湖泊水质的实际改善效果与工程方案预期不相符的难题,特别是城市浅水型湖泊,其受外源污染、底泥释放、降雨冲击等因素,对治理成效扰动响应更为剧烈,因此,进行多因素成效评估对城市浅水型湖泊水环境治理尤为重要。采用InfoWorks ICM模型,以武汉市墨水湖为例,搭建浅水型湖泊水质水动力模型,依据气象水文、城市开发建设、湖泊污染情况等现状数据,基于模型计算原理,研究COD、NH3-N、TP等污染物的变化趋势,定量分析不同工况情景下湖泊水质的可达性,评估规划拟建工程的实施效果,可为同类湖泊水环境治理工程方案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武汉市湖泊中重金属污染状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鉴于重金属元素的生理毒害作用,选择武汉市区、近郊、远郊六个代表性湖泊水体研究其水、沉积物、鱼样品中主要毒害重金属元素Hg,Cd,As,Pb,Cu,Cr,Ni,Zn的污染状况。采用原子荧光测试样品中Hg含量,其他元素用ICP-MS测试。结果表明:市区湖泊水、沉积物及鱼中重金属含量多数明显高于郊区湖泊,其中水及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与研究区相应环境背景值对比有显著富集,但湖泊水中重金属含量大多可满足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要求,鱼中重金属含量也可满足相应GB 2736—1994《淡水鱼卫生标准》。市区湖泊与郊区湖泊样品重金属污染程度对比而言,市区湖泊明显表现出受到一定人为污染影响。  相似文献   

17.
双龙湖底泥氮释放强度影响因素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双龙湖是浅水型城市湖泊,一度为重富营养化湖泊。经综合治理其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内源污染可能成为湖泊营养物的主要负荷。研究双龙湖限制性营养元素——氮在底泥的释放规律,对修复水体、保持水质具有重要意义,为湖泊内源治理、水环境保持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试验分析双龙湖环境因子(温度、pH值、溶解氧、水动力)对底泥总氮释放的影响;通过底泥正交模拟试验测定分析认为温度、溶解氧、pH值、水动力均是影响双龙湖底泥氮释放的显著因素,显著性排序依次为温度>溶解氧>pH值>水动力。  相似文献   

18.
太湖及其周围3600平方公里的江南水乡,历来以“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著名。以经济与交通发达,人才与技师闻名。其重要原因之一,归功于“得水独厚”。但是近十几年来,太湖的重要资源——水,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70年代末期开始监测水质到现在约15年间,江河水质普遍下降1~1.5个等级,水体的自净能力降低了1倍以上,75%长度的江河水质下降到Ⅳ级(污染水)以下。湖泊约有24%的湖面水质下降到Ⅳ级以及Ⅴ级,同时由于排入湖泊中的营养物质太多,致使藻类猛发,形成富营养化,水质腐臭,并促使湖泊衰亡,太湖等大小湖泊失去了昔日的光泽,目前有2/3的湖面已达到中富或富营养化程度,严重影响取水水质和景观。  相似文献   

19.
<正>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资本主义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二十世纪上半叶,国外许多学者大声疾呼要控制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染负荷,才能使河流湖泊的水质恢复正常。进入七十年代,面源(非点源)污染负荷开始受到国外学者的关注。我国七十年代水环境保护工作着眼于点污染源的控  相似文献   

20.
湖泊富营养化防治体系设计是人工湖建设的关键内容,也是实现人工湖水质目标的根本保障。以人工开挖的杭州下沙金沙湖为研究对象,针对该湖湖区河道水质较差的环境问题,提出集成湖泊污染控制、湖泊生态引水、湖泊形态设计与湖泊生态系统建设的水质污染防范体系,并对各部分的设计思路、确定方法和主要结论进行了阐述,最后采用湖泊建成后的实测水质资料,对湖泊水质目标实现情况进行了检验。设计思路和分析方法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