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江三角洲咸潮活动现状初探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在近几年搜集的资料基础上,对东江三角洲网河区域咸潮活动规律、演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活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实测资料,建立了上游来水与咸潮上溯强度的相关关系;由此分析出各级上游来水情况下,三角洲河区咸潮最远可能上溯距离,为三角洲取不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方升豹 《人民珠江》1990,(2):28-31,48
本文根据东江三角洲1981年以前的历年潮汐特征统计和东江口门潮量推算成果,初步分析了东江三角洲网河区的潮汐、潮流特性。主要结论有:1.潮差的沿程变化自网河区下游向上游递减,递减  相似文献   

3.
洪水期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水质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概况   珠江三角洲网河区是指西北江思贤窖以下,东江石龙以下,连同注入三角洲的其他诸河如增江、流溪河、潭江等,至珠江八大出海口门范围,总面积26820平方公里。珠江三角洲地处亚热带,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气温高,降水多,河流流量大,网河区的水道纵横,河网交错,河口受潮汐影响。   珠江三角洲区是由西江、北江、东江河口沉积而成的三角洲平原,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工农业的飞速发展和人口迅猛增长(1997年三角洲人口已超3000万人),给本地区的环境保护带来很大压力,尤其突出的是水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4.
西北江三角洲网河区河道纵横交错,水量丰富。受上游径流和河口潮流共同影响,水流此消彼长,网河区常发生成潮。在西北江三角洲地区新建的水源工程,枯水期往往受到咸潮上溯影响导致不能取水。为此,以广东省珠海市拟建的竹银水源工程为例,探讨在西北江三角洲取水的水源工程水资源论证的重点.并对广东省水资源论证工作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人民珠江》2005,(6):F0004-F0004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相比之下,珠江河口及三角洲网河区的整治和管理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西江引水工程以珠江三角洲西江干流为水源。珠三角具有水系发达、网河水流互相干扰、潮汐明显等特点。本工程取水对珠三角网河区的水动力格局、河口压咸、河道生态需水、水体纳污能力、区域用水户等存在必然联系和一定影响。本文根据珠三角网河区的水系特点,建立网河区数学模型,对工程取水影响及技术方法展开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7.
西江和北江洪水在思贤滘交汇后进入西、北江三角洲网河区,西江马口站与北江三水站分流比的改变将引起下游各河道潮位的变化。该文通过珠江河口整体物理模型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马口站、三水站分流比的变化,北江洪水汇入三角洲的网河区潮位的变化值远大于西江洪水汇入三角洲的网河区的潮位变化值,据此可提出防洪治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珠江流域的西、北二江在三水附近经思贤滘沟通后,进入西北江网河区。东江则自成一体,在石龙以下进入东江下游网河区。两个网河区的水流分别由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8个口门出海,见图1。珠江河口是指这8个口门的口内外区域。珠江的水沙量大,大量泥沙在口外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河口海船闸在船舶过闸时海水入侵量的估算和如何防止海水入侵、污染淡水水质的防咸措施、工程实践、船闸运转管理及各种防咸措施的效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珠江河口咸潮防控对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极为重要。目前,在来水偏枯、河道下切、海平面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下,珠江河口咸潮发展态势不容乐观。通过分析珠江河口咸情新形势和新问题,针对流域、三角洲、河口,提出了建立特枯年份压咸流量保障应急方案、完善珠江河口本地供水体系、三角洲联围闸泵群"引、换、蓄、补"水量调度调蓄淡水,重视河口治理、研发河口阻咸技术、加强咸潮监测预警预报的对策,建立统筹流域、三角洲、河口的珠江河口咸潮"上补、中蓄、下阻"综合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东江三角洲水环境综合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平原感潮河网河道密集、水动力学条件复杂,不同条件下水环境状况及影响比较难模拟和定量评价。利用M IKE11软件建立东江三角洲水环境综合模型,可充分利用三角洲河网实测资料建立流域水力学模型、主要污染物运移规律和自净、富集规律的水质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利用其进行东江下游及三角洲供水水源保证工程不同布置方案实施前后对东江三角洲区域水环境影响效果模拟分析。通过应用表明,该模型能较好模拟东江三角洲在不同条件下的水环境变化,评价结果可以为该区域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珠江三角洲水位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廷华 《人民珠江》1998,(6):38-41,45
珠江三角洲网河区50年代至60年代大规模联围筑闸后,对以洪为主河道,上下游高高潮位或低低潮痊都有所壅高,且壅高值为上游大于下游,沿而下呈递减变化;对以潮为主的河道,高潮位或低潮位都呈上升趋势,县低潮位上升明显。河道泥沙淤积也促使洪水位不断提高。另外,预计未来50a海平面上升将使网河区水位相应地抬升,其中对以径 主的河口如磨刀门水位影响较小,对以潮流为主的河口如虎门、蕉门水位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熊德迟  李杰 《人民珠江》2012,33(Z1):66-69
采用一维水动力含氯度耦合模型选取典型枯水潮型定量,分析新丰江水库直饮水工程建设前后东江三角洲咸界的变化,分析认为新丰江直饮水工程在实施东江流域三大水库联合调度后,对东江三角洲咸界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二维潮流水质模型对钱塘江河口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对水质的影响进行了模拟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上游径流流量加大,污水团输移的速度明显加快,最大浓度也有所降低。同时随着污染物在输移过程中稀释扩散,超标总历时沿程逐渐增大,污染物最大浓度沿程逐渐降低。模拟及计算结果显示:突发污染事故后,加大上游的下泄流量,对加快污染团下移、稀释污染团从而降低污染物浓度的作用非常明显,模拟结果可为处理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提供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1999年珠三角口门现状情况为基础,针对鸡啼门、磨刀门和横门三大口门部分区域的自然延伸情况,采用网河一维——河口二维水流整体数学模型,选取"98. 6"、"99. 7"、"01. 2"三种典型水文组合,研究西、北江三角洲网河区洪潮水位与口门延伸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一方面,口门延伸有明显阻滞洪水自三角洲网河区域下泄口门的作用;另一方面,口门延伸可使潮汐通道更为顺畅,有助于枯水期外海潮水上溯三角洲网河区域,入侵网河区河道。  相似文献   

16.
网河区地势低平、河网纵横、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镇集中,水资源系统面临快速城市化、海平面上升等多重压力影响,枯水期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并存。以网河区径潮流交互作用机理为基础,以科学调控淡水和微咸水资源为主线,构建了网河区水量水质联合优化调度模型,探讨网河区水量水质优化调控的目标、机理和准则。将此模型运用于珠江三角洲典型感潮区——中顺大围,得出了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在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及河口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各口门及网河区近期实施方案的设计成果,并评估了工程实施后的作用和效益。  相似文献   

18.
人类活动对典型三角洲演变的影响--Ⅰ长江和珠江三角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兆印  程东升  刘成 《泥沙研究》2005,16(6):76-80,F0003
中国大多数河流三角洲发育,许多城市在靠近河口处发展起来并成为商业中心。日趋增大的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了新的问题,需要新的流域管理策略加以应对。长江、珠江、黄河和海河三角洲为我国河口三角洲的典型代表。本文以长江和珠江三角洲为例,讨论了三角洲的演变及相应的管理策略。长江携带大量的水、沙入东海,在河口处不断形成三角洲岛屿和浅滩,导致河道分汊。长江口实施的航道疏浚和填海造陆工程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束窄和稳定了河口。珠江三角洲是由西江、北江、东江以及潭江、绥江、流溪河、增江等在珠江河口湾内堆积形成的复合三角洲。三角洲内河网密布,出海口门较多。促淤造陆、疏浚开挖排洪航运水道、人工采砂等改变了三角洲的演变。合理的调配水沙,控制无序采砂,有计划的围垦是珠江三角洲综合治理方略。  相似文献   

19.
流域水质安全事件应急体系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针对广东东江的设计实践总结了流域水质安全事件预防和应急体系的设计思路、内容和方法。考虑的水质安全事件涵盖了由有害物质泄漏造成的突发污染事件和常规污染源引起的水质污染事件;设计了包括各级政府部门、咨询专家和技术队伍的应急组织体系;介绍了针对突发事件和非突发事件的危险源识别和风险分布分析方法,组成预警系统的监控体系、预警条件和预警信息流程,包含应急技术措施矩阵、应急决策图表和计算机辅助决策指挥系统的应急技术预案。  相似文献   

20.
人类活动对黄河三角洲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河口三角洲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活动最活跃的河口三角洲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给河口地区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影响。针对水资源紧缺、水土环境质量、湿地环境3个方面,利用有关调查资料分析了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特别提出地下水超采、河口水质污染、湿地退化等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通过对三角洲环境现状以及环境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确定河口最小生态用水量,通过调水调沙保证河口区域用水,科学开采地下水,重视三角洲湿地保护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