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水资源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目标是,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把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尽量控制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之内,以提高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通过对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经济关系的研究,认为人类社会经济总体尚未发展到充分的水平,而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导致现状生态环境局部恶化、局部改善的根本原因。另外,从经济学的角度佐证了人类仍将以生态环境为代价进行经济开发,生态环境可能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2.
生态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状况的总称,也可以说是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联的自然环境。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存,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已纳入我国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  相似文献   

3.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旦生态与环境失衡,最终受到损害的是我们人类本身。研究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如何通过规划管理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在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实践中迫切需要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和丈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旦生态与环境失衡,最终受到损害的是我们人类本身。研究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如何通过规划管理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在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实践中迫切需要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如何协调水电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问题,从自然规律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指出了水电工程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在于: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实现水电工程建设与自然演化共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即提出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再造理念,系统分析探讨了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再造理念的基本原则.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再造可以通过人力与自然力的共同作用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实现水电工程建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6.
水利工程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资源,为人类自身服务的设施和手段,也是对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一种干扰、破坏或改变.人类在获得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同时,工程的实施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以尼尔基水利工程为例,初步分析了该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7.
国际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的发展动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生态环境的恶化又与人类的经济活动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态环境意识的增强,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像日本、美国、法国在流域规划和工程设计、河道复原、拆除废旧坝堰、多自然型河道治理等方面作了很多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水利水电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水利水电工程应该是在为人类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发挥其对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降低或消除破坏作用。因此,新时期水电建设应该把生态环境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要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以达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9.
张志强  李肖 《人民长江》2019,50(1):7-12
水土流失是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制约着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重点介绍了长江经济带水土流失现状,论述了土地利用变化、气候变化、水资源变化、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长江经济带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并分析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长江经济带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布局要点,以期为长江经济带的绿色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水土保持理论与经验。  相似文献   

10.
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利工程建设为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日益得到重视。本文分析了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正反两方面影响,在此的基础上,探讨了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流域生态环境需水与缺水的快速评估(Ⅰ):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识别生态环境缺水严重的区域,合理评价生态环境用水的配置效果,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流域生态环境需水与生态环境缺水快速评估方法。将流域的生态环境需水满足程度定义为,流域"实际生态环境用水"与流域在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干扰时的"自然状态条件下的生态环境用水"的接近程度。以土地利用资料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特征指标来表征流域生态环境用水的相对大小;借鉴水体生物快速评估法的思想,通过流域单元划分、参照单元选择、参照组构建、参照组匹配、观测值与期望值的比较计算等步骤,可以对不同级别流域的生态环境缺水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快速识别生态环境缺水严重区域、预测其生态环境缺水动态变化,并对生态环境用水配置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
华北地区水循环与水资源安全:问题与挑战(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北地区缺水及其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变化是中国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由于山区和平原径流明显减少和过量开发利用水资源,业已造成了地下水漏斗、平原区河道干涸、湖泊湿地萎缩、地表和地下水污染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严重影响了华北地区水资源安全。以海河流域为重点对象,通过国内外学科前沿进展综述,指出华北地区缺水及其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背后的自然和人文因素作用和发展演化的背景,强调高强度人类活动作用下的水循环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提出华北地区水资源安全的水循环基础与应用问题研究的若干建议。在此基础上,研究自然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的华北地区水循环过程、水体运动与污染物质输移及其与生态环境演变的耦合机制,阐明华北地区“河道断流,水体污染,湿地消失,地下水枯竭”的成因规律特别是人类活动的驱动分量,提出生态环境修复的理论基础。这不仅对变化环境下流域水环境演变的地学基础科学前沿研究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华北地区缺水及其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变化是中国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由于山区和平原径流明显减少和过量开发利用水资源,业已造成了地下水漏斗、平原区河道干涸、湖泊湿地萎缩、地表和地下水污染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严重影响了华北地区水资源安全。以海河流域为重点对象,通过国内外学科前沿进展综述,指出华北地区缺水及其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背后的自然和人文因素作用和发展演化的背景,强调高强度人类活动作用下的水循环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提出华北地区水资源安全的水循环基础与应用问题研究的若干建议。研究自然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的华北地区水循环过程、水体运动与污染物质输移及其与生态环境演变的耦合机制,阐明华北地区“河道断流,水体污染,湿地消失,地下水枯竭”的成因规律特别是人类活动的驱动分量,提出生态环境修复的理论基础。这不仅对变化环境下流域水环境演变的地学基础科学前沿研究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续礼 《治淮》2007,(7):19-21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水土流失、森林破坏、河流断流及湖泊干涸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与长期以来水资源配置过程中仅仅重视生产和生活用水,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对水资源的需求有关。  相似文献   

15.
生态环境用水的界定和计算方法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王礼先 《中国水利》2002,(10):28-30
在干旱缺水地区必须协调好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对水资源需求的矛盾,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本讨论了生态环境用水计算的范畴与方法,提出了生态环境用水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袁俊坤  庄乾花 《治淮》2000,(8):34-35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那么,如何优化山丘区生态环境,根本措施是什么? 一、山丘区优化生态环境的作用 (一)有利于山丘区生态效益的提高 各种动植物生存、发展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环境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其繁衍与消长,山丘区优化生态环境有利于生态效益的提高。 1、优化生态环境能有效地减轻污染危害。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各行  相似文献   

17.
水利工程建设本身是要通过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兴利除害的目的,使自然生态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类健康方向发展,但事情总是表现为两面性,有利即有弊。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生态环境恶化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水利工程的修建改变了河流的水文条件,引起水循环过程、水量平衡各要素、水质状况及植被条件的变化,打破了原有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因此如何在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尽最大努力减少人类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实现兴利除害、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8.
蔡大为 《人民珠江》2015,(3):107-110
大坝是人类社会成功利用水资源的主要手段之一,其发展历史与人类的文明息息相关。在回顾了国际上有关大坝的定义及其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坝的修建及运行对河流上下游生态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据此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新建大坝必须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必须加强现有大坝的拆除对生态环境恢复机制的研究,同时应切实加强大坝修建与全球气候变化间反馈关系的研究,以确保大坝在修建、运行和后期管理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9.
以辽河流域为例,将地下水系统脆弱性机理从生态环境因素、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3个方面探讨,分析了水资源与土地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水文地质构造、径流量、降水量、气温和蒸发量等因素的影响特征。研究表明:生态环境、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为导致辽河流域地下水脆弱性的关键;人类活动影响使得生态环境与地下水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在加剧地下水系统功能衰退的同时能够使生态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20.
生态环境是一切影响生物和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外界条件,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国家大规模兴建水利水电工程,这一举措在带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和打破了生态环境原有的平衡状态。为了妥善处理水利水电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本文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