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学军 《治淮》2010,(11):16-17
<正>一、概述蚌埠~浮山段位于淮干中游下段,河道全长约87km,浮山以上流域面积约12万km2。该段河道南岸为丘陵岗地,筑有蚌埠城市防洪圈堤;河道北岸为淮北平原,由淮北大堤保护。在  相似文献   

2.
刘四中 《治淮》2002,(10):7-8
一、河道现状基本特征 安徽省境内淮河干流河道从洪河口至洪山头,长431km,其中洪河口至正阳关长153km,正阳关至浮山长235km,浮山以下43km。各段河道现状基本特征为: 洪河口至正阳关段,沿淮有7个行蓄洪区。干流河道主槽平滩宽200m左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淮河河道采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莉 《治淮》2002,(10):28-29
安徽省处于淮河中游,干流从豫皖两省交界处的洪河口进入安徽后,经南照集、正阳关、淮南、蚌埠、五河至女山湖口出境,全长431公里。淮河是一条自然河流,由于历史上黄河夺淮造成大量泥沙沉积,加之汛期暴雨冲  相似文献   

4.
李同岳 《治淮》2001,(11):7-9
多年愿望 终于实现 怀洪新河是淮河中游治理的战略性骨干工程,主要任务是淮干分洪和结合漴潼河水系扩大出口治理。淮河干流的特点是上陡下缓。上游基本在河南省境内,大都属山丘岗地,地面坡降在万分之五以上。自洪河口至洪泽湖为中游区,地面坡降很缓,约万分之  相似文献   

5.
淮河蚌埠~浮山段共有4处行洪区,行洪区存在启用难度大、行洪方式落后和行洪效果差等问题,为保障淮河干流防洪安全及行洪区内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当前迫切需要对行洪区进行调整.通过分析该河段的地形特点以及上下游河段整治情况,从有利于增加河道过流能力、维护河流健康的角度出发,认为进行行洪区堤防退建、河道疏浚、新建保庄圩和进、退洪闸是蚌埠~浮山段行洪区调整必不可少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6.
淮河中游洪河口至浮山河段纵剖面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92年实测淮河中游纵剖面为基础,分析了淮河中游洪河口至浮山河段纵剖面形态,研究了1951~2005年54年来沿程纵剖面变化规律.除局部河段外,淮河中游深泓以下切为主,近期下切速度加快,文中系统分析了深泓下切成因.  相似文献   

7.
刘福田  辜兵  李泽青 《治淮》2010,(4):12-13
<正>一、河道概况安徽省地处淮河中游,境内淮河干流上起洪河口,下至洪山头,全长431km,流域面积6.7×104km2。安徽省淮河南岸西南部为大别山区和江淮丘陵区,沿淮为一连串的湖泊洼地,面积  相似文献   

8.
1954年型洪水淮河中游防洪工程联合调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淮河中游洪河口至浮山段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数学模型,采用实测洪水过程对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基于水动力数学模型,在现状工况条件下,对1954年型洪水进行了调度模拟分析,研究了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行蓄洪区与分洪河道等防洪工程联合调度运用效果.计算结果表明,对于1954年型洪水,淮河干流行蓄洪区全部启用,不启用临淮岗工程,蚌埠以上大部分河段水位超保证水位,蚌埠以下河段水位低于保证水位.启用临淮岗工程,可以减轻下游的防洪压力,减少行洪区启用数量,减少行蓄洪区淹没面积,同时也增加了上游蓄洪区和部分河段的淹没水深和高水位历时.综合全河段分析,启用临淮岗工程,干流大部分河段水位较低,行蓄洪区淹没面积减少,防洪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9.
廖敬诚  胡波 《治淮》1999,(9):28-29
安徽省霍邱县位于淮河中游南岸,淮河从陈村进入县境,东行至孟家湖淠河口出境。县境内河段79公里,主要支流有淠河、史河、泉河、伴河、汲河,还有两个蓄洪区——城西湖、城东湖,一个行洪区——姜家湖。行蓄洪区总面积935平方公里,占安徽省行蓄洪面积的1/3,占全县总面积的1/4,控制洪水量接近50亿立方米。 治理淮河开新篇 1950年,新生的共和国百废待兴。一场无情的自然灾害从天而降,7月6  相似文献   

10.
由于采砂的影响,淮河干流蚌埠—香庙河段近期发生较为剧烈的河道变形,其中主槽变化大于滩地变化,主槽多表现为冲刷扩大;各河段滩地变化不同,部分河段滩地表现为微淤或冲淤平衡,部分河段滩地冲刷。而香庙至浮山河段与上述河段的差别较大,主要为自然演变,主槽和滩地的冲淤变化均不大,河道较稳定。实测资料分析表明淮河中游河道自然演变比较缓慢,人类活动对河道演变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 淮河蚌埠地段处淮河中游,位于南岸的蚌埠市是一座新兴的以食品工业为主体的中型轻工业城市。根据蚌埠水文站的测量,该河段的最大流量为11600m~3/S,最小流量为0。由于淮河干流径流量的年内变化极大,在枯水季节广大的沿淮地区水源十分缺乏。为了保证淮南市的工业用水、中上游地区的农业灌溉和航运,1961年在蚌埠市上游修建了蚌埠闸,因此本河段为受人工控制的非畅流河道。在枯水期,河道的平均水面宽300  相似文献   

12.
王道虎  方高干  罗静 《治淮》2012,(9):11-12
一、淮河流域概况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中东部,跨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江苏五省,总面积27万km2,包括淮河和沂沭泗河两大水系.淮河发源于桐柏山,流经鄂、豫、皖、苏四省,主流在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000km,总落差200m.淮河干流洪河口以上为上游,长360km,地面落差178m;洪河口至中渡(洪泽湖出口)为中游,长490km,地面落差16m;中渡以下至三江营为下游入江水道,长156km,地面落差约6m,坡降较缓.洪泽湖的排水出路有入江水道、淮河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和分淮入沂水道等.  相似文献   

13.
淮河干流涡河口至浮山段位于淮河中游,河道长109km.通过对本段河道基本特征及影响河道稳定性指标的初步分析,阐述此段河道的稳定性,并与国内其它江河相比较,为本河段的整治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蚌埠~浮山段为淮河干流的典型河段,本文通过对该河段河道基本特性、来水来沙条件、河道稳定性及冲淤变化的分析,得出本段河道来沙量在径流量未出现系统增加或减少的情况下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明显减少,造床流量较平槽流量略大,属稳定性相对较优的河段.本段河道河槽微冲,冲淤基本平衡,具有扩挖疏浚的条件,结合淮河干流行蓄洪区规划,将河道主槽按一定规模扩挖后,河槽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5.
张蓓蓓 《治淮》2010,(3):13-14
<正>一、蚌埠(吴家渡)水文站测验河段基本情况蚌埠(吴家渡)水文站位于淮河右岸的安徽省蚌埠市,是淮河中游主要控制站,属国家Ⅰ类重点水文站,集水面积12.13×104km2。其为测验精  相似文献   

16.
下荆江裁弯与航道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下荆江(藕池口至城陵矶)自1860年藕池决口(1870年松滋决口)以来,已成为长江中游著名的蜿蜒性河段。该河段除南岸受山丘阶地约束变化较少外,其北岸为广阔的冲积性平原。岸坡中部以下以细砂层和中细砂层为主,抗冲能力极弱,且地面普遍低于南岸5~7  相似文献   

17.
淮河干流正阳关至涡河口段河道全长126km,治理后起讫点设计洪水位分别为26.5m、23.5m(废黄,后同),平均水面比降1/42000。正涡河段的治理目标为:在设计洪水位条件下,正阳关至茨淮新河入淮口间的常年河道与行洪区的泄洪能力达10000m~3/s;结合临  相似文献   

18.
王根喜  刘江  张国芳 《治淮》2004,(12):34-35
一、引言 临淮岗洪水控制枢纽工程位于淮河干流中游正阳关以上28km处的安徽省霍邱县临淮岗镇,是淮干正阳关以下的淮北平原及沿淮工矿城市的重要保护屏障.  相似文献   

19.
张学军  张鹏  王再明  赵凯 《治淮》2011,(3):11-12
一、概述姚湾位于淮河干流蚌埠(吴家渡)~浮山段南岸的方邱湖行洪区内,距凤阳县临淮镇约2.0km,对岸为临北段行洪区。姚湾段堤防是方邱湖行洪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长约4.0km,堤防背水侧分布有姚东、姚西和农业村等3个行政村,共有居民约3200人。  相似文献   

20.
吕列民  虞邦义 《治淮》2005,(7):30-32
淮河干流正阳关至临北段出口河段长约165km,河段总泄量不能满足防洪规划要求.利用正淮段、淮蚌段、方临段等大型河工模型,研究河段现状泄流能力、河道整治方案、行洪区调整方案,为规划设计提供了科学支撑.利用蚌埠闸扩建工程水工模型、荆山湖行洪区进洪闸水工模型、退洪闸水工模型,验证了各枢纽泄流规模、泄流特性,优化了枢纽布置与消能防冲设计,为枢纽调度提供了优化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