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侧槽溢洪道由侧堰、侧槽、(渐变段)、陡槽和消能工等几个部份组成。其中,除侧槽内的水流属沿程增量流,要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外,侧堰陡槽等的水流均为定量流,计算方法与一般溢洪道相同,唯在使用堰流公式Q=σsmoB2g~(1/2)H_0~(3/2)推算H_0。求库水位时,侧堰淹没系数σ_s选择和正堰稍有差异。原因是侧槽中的水面线呈降水曲线,水位对侧堰各点的淹没影响不同。当侧槽首端的水位开始对侧堰发生淹投时,由地全堰的调整作用,堰的流量系数还不会立刻  相似文献   

2.
为给工程提供优化的设计方案,对L形溢流堰侧槽溢洪道进行水力设计及水工模型试验。该文结合某水库除险加固设计中L形堰侧槽溢洪道水工模型试验成果,对L形堰侧槽溢洪道的泄流能力、水面线推求方法进行了计算,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L形溢流堰泄流能力,低水位时计算值较水工模型试验值偏小5%~10%,高水位时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槽首淹没度计算值较模型试验值高18%左右,槽首淹没度为0.7左右时泄流能力与自由出流时的泄流能力相差不大,下游淹没度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水工模型试验与水力设计的对比分析,可为工程提供最佳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侧槽溢洪道     
概述——侧槽溢洪道的水流特征是侧向进流,过堰水流和侧槽中的水流流向是成正交的,侧槽流量为沿程增加,因此,定量流中常用的伯努里公式不适用于侧槽的水力计算,所以一般都用动量守衡定律为基础来推导侧槽的水力计算式。它的基本假定是:从溢流堰下泄水流的全部动能,通过与侧槽内水流的掺混而消散,它对侧槽内水流的纵向运动是没有作用的。槽内水流纵向流动的唯一作用力,仅认为是由槽内的纵向水面降落所引起。  相似文献   

4.
溢洪道宽度往往决定着水库坝顶高程。而侧槽式溢洪道既能减少坝顶高程,又能减少溢洪道工程量。根据白家河水库侧槽溢洪道的设计方案比选和总体布置情况,阐述了侧槽溢洪道的水力计算内容及步骤,给出了WES实用堰泄流能力、堰面曲线、泄槽临界水深、侧槽末端水深、侧槽末端底高程和侧槽水面线等水力计算方法和成果,为白家河水库侧槽溢洪道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白家河水库侧槽溢洪道为例,介绍其设计方案比选、总体布置、水力计算等,给出了其泄流能力、堰面曲线、泄槽临界水深、侧槽末端水深、侧槽末端底高程和侧槽水面线等水力计算方法和成果,为白家河水库侧槽溢洪道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侧槽溢洪道的水流条件比较复杂,尤其是过堰水流进入侧槽后,形成横向漩涡,同时侧槽内沿流程流量不断增加,漩滚强度也不断变化,水流紊动和撞击都很强烈,水面极不平稳。科克塔斯水库坝址处山头高、岸坡陡峭,岸边式溢洪道根据具体地形特征选用了侧槽溢洪道。文章结合科克塔斯水库的具体情况,对侧槽溢洪道侧槽段、泄槽段、出口消能段进行了研究,重点对溢洪道侧槽水力学计算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陡槽溢洪道外凸式阶梯消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溢洪道陡槽段设置阶梯跌坎辅助消能工之后,可大大增加陡槽段泄流的消能率。该文根据坡度i=1∶2~1∶6溢洪道陡槽段设置的外凸型阶梯消能工的水力模型试验资料的总结,对陡槽段不同体型的阶梯跌坎的运行流态、消能率等水力参数进行研究,分析了影响阶梯陡槽段水流消能率的主要因素,并对陡槽溢洪道阶梯体型的布置方法进行探讨,研究成果可供工程设计和运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坡度i=1∶2-1∶6的的陡槽溢洪道外凸式阶梯消能工水力模型试验基础上,对不同阶梯体型的陡槽段水力特性进行研究探讨。根据阶梯陡槽段泄流特性,将阶梯陡槽段泄流分为光滑水流和掺气水流两区段,并将掺气水流区段又分为不均匀流段、准均匀流段、末级阶梯至陡槽末端不均匀流段等三个流段。该文提出了阶梯陡槽段各区段和流段水深的计算公式,其研究成果可供溢洪道阶梯陡槽段沿程水面线和消能计算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狭窄河谷上兴建水利枢纽,为适应地形、地质条件,多采用侧槽溢洪道。侧槽中之水流呈复杂的沿程增量流运动规律。其首端断面水深,为确定溢流堰泄流能力之关键,国内外对此问题研究甚多。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及整理实验数据基础上,提出了计算侧槽首端水深新公式,设计人员可藉以进行具有足够精度的简捷计算,从而避免繁琐地推求水面线的计算工作。  相似文献   

10.
溢洪道阶梯陡槽段水面掺气位置试验与计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外凸型阶梯式消能工是应用于溢洪道陡槽段上的一种新型的辅助消能工。目前溢洪道陡槽段外凸型阶梯式消能工已在水利工程中得到了应用,但对此类型阶梯式消能工水力特性的研究成果仍较少。本文在5种坡度比和不同阶梯体型(包括阶梯高度、阶梯间距等参数)的阶梯陡槽溢洪道水力模型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溢洪道阶梯陡槽段水力特性进行研究探讨,分析了陡槽段坡度比、阶梯跌坎体型参数等对溢洪道陡槽段泄流流态的影响,并将阶梯陡槽段泄流分为光滑水流区和掺气水流区两部分,提出了外凸型阶梯陡槽段水面掺气断面位置和水深的计算公式。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溢洪道阶梯陡槽段沿程水面线和消能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侧堰的长短对侧堰段渠槽的水流状态有很大影响,当侧堰较长时,一般短侧堰渠槽水力计算方法已不适用。本文根据动量原理对长侧堰分流渠槽的水力近似计算进行了初步分析、探索,可做为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2.
溢洪道的控制段之后常设置收缩段,并且溢洪道的水流一般为急流,因此,在收缩段内将产生陡冲击波,使溢洪道内水流的流态复杂化。收缩段的水流特征应采用冲击波理论分析计算,只有正常陡槽段的水力计算才可采用能量公式。分析表明,由于收缩段和正常泄槽段的相对水位不同,将产生不同的水面衔接形式。大多数情况下,收缩段的陡冲击波控制溢洪道陡槽的过流能力与边墙高度。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关于侧槽式溢洪道的水力计算,我们曾针对如何确定水流控制点和判定流态的问题进行了研讨。在本文中,我们则将对水力计算中的另一个问题即侧槽中的水面线计算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研究。侧槽中的水流属于恒定(或称稳定)变量流(Steady Spatially Varied Flow)。变量流的水面线计算通常多采用数值积分法(或称有限差分法)。就我们所知,目前在工程设计中,特别在中小型水库侧槽式溢洪道的设计中,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研阅了国内外某些文献资料,进行了必要的计算和分析,认为侧槽水面线宜采用一种比  相似文献   

14.
通过侧槽洞式溢洪道水工模型试验,研究了贵州新华大沟水库工程溢洪道的水流流态、泄流能力、动水压力特性及下泄水流消能效果等。试验结果表明溢洪道调整段流态紊乱、溢流堰泄流量超泄过多、下泄水流造成下游河床冲刷严重,通过增加挡水墙、调整消力池底板高程等优化措施,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布置方案,既满足设计要求,也为其他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陡槽溢洪道阶梯消能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陡槽溢洪道的陡槽段上设置阶梯跌坎,是增大溢洪道陡槽段水流消能率的一种有效方法,并已成功应用于广东省的多项水利工程建设中。本文在i=1∶4坡度陡槽溢洪道阶梯消能水力模型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体型的阶梯跌坎对陡槽段流态、水面掺气位置和水深、消能特性等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6.
溢洪道水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溢洪道的控制段之后常设置收缩段,并且溢洪道的水流一般为急流,因此,在收缩段内特产生陡冲击波,使溢洪道内水流的流态复杂化。收缩段的水流特征应采用冲击波理论分析计算,只有正常陡槽段的水力计算才可采用能量公式。分析表明,由于收缩段和正常泄槽段的相对水位不同,特产生不同的水面衔接形式。大多数情况下,收缩段的陡冲击波控制滋洪道陡槽的过流能力与边墙高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辽宁省宫山咀水库侧槽式溢洪道的设计,探讨该溢洪道的水力计算。在岸坡较陡的情况下布置侧槽式溢洪道.可使溢流堰的长度沿库岸地形向上游延伸,泄水道修成窄深式,往往比正堰式节省工程量和投资.侧槽式溢洪道的水流为空间变量流,应用动量定理推导的基本方程进行水面线计算,在理论上比较合理,与实验观测值比较接近,对于较重要工程,应通过水工模型试验进行验证,使选用的结构尺寸更加稳妥。在宫山咀水库设计中.优选出的变宽度、变底坡的侧槽式方案,比正堰式节约投资40多万元。变宽度、变底坡的侧槽式比变宽度、均匀底坡的侧槽式有更大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对侧槽溢洪道进行了试验和数值研究,分别对两种堰顶形式做了试验,分析了水槽蓄水容量和水槽上游顶端入流对溢洪道过流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证实了一维数值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侧槽溢洪道缓直缓弯调整段水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顺玉 《人民长江》2009,40(21):37-39
通常情况下,为了改善侧槽溢洪道泄槽的水力特性,将侧槽后调整段的底板设计为缓坡或平坡,并在末端设置升坎或台堰,使调整段的水流处于缓流状态下。分析了影响泄槽流态的因素:① 侧槽复杂的来流条件;② 受弯道本身体型的影响。结合侧槽溢洪道水工模型试验,在侧槽底板上加设间隔式消能墩,并改善侧槽与调整段泄槽边墙和底板的衔接方式,从而使缓直、缓弯调整段的水流处于临界流状态下,这样不仅改善了调整段和整个泄槽的水流流态,使其水流相对平稳平顺,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水深,减少了泄槽的开挖工程量,节省了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20.
圭尔.  R 《水利水电快报》1999,20(10):3-6
对侧槽溢洪道进行了试验和数值研究,分别对两种堰顶形式做了试验,分析了水槽蓄水容量和水槽上游顶端入流对溢洪道过流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证实了一维数值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