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黄河流域水资源匮乏,断流河段不断延伸,断流频次不断增加,严重影响到了我国工农业的生产,而造成黄河断流的根本原因是水资源浪费严重,缺乏统一管理。因此,缓解黄河断流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宁立波  耿瑜平 《人民黄河》2004,26(12):24-25,29
黄河自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断流问题极大地影响着两岸的经济发展、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对黄河断流的原因进行了解释,认为主要问题之一在于对黄河水资源产权的认识模糊,导致保护和补偿的责任不明确。就此提出改革的建议:①明确界定水资源产权;②加强水资源权属管理;③建立健全黄河流域水权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3.
黄河是我省最大的客水资源。多年来,为工农业、城镇居民生活提供了宝贵水源,为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从七十年代初到现在,黄河断流现象日趋严重,直接影响到我省的经济发展。为进一步研究分析黄河断流的成因、影响,断流的发展趋势和对策,加强黄河水资源规划和管理工作,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证黄  相似文献   

4.
德州是黄河下游引黄内户,年平均引水近17亿m^3。作者唯一客水资源的黄河水,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近几年来,黄河来水日趋减少,且多次发生断流,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较大困难。在分析当地水资源和引黄现状的基础上,针对黄河水资源实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黄河断流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2年起,黄河出现经常性断流。断流与天然来水、干流控制性水库运用及工农业用水等多种因素有关。经过分析认为,龙羊峡水库投入运用以前,黄河断流主要是因为刘家峡一个水库调节能力和控制能力都不够,龙羊峡投入运用以后断流的主要原因:一是黄河中下游河段缺少控制性水库;二是沿程用水量越来越大,使得水资源总量显得不足。目前在黄河水资源配置中的主要矛盾不是缺少调节库容,不是库容不够,而是根本没有更多的水可用。  相似文献   

6.
黄河下游断流造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进豪  崔树彬 《人民黄河》1997,19(10):18-21
从黄河下游断流造成的经济损失、断流对河道冲淤及防洪的影响、断流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黄河下游频繁断流,严重影响着下游涡黄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对黄河防汛及河口三角洲生态环境也有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黄河河口地区水资源最优化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河河口地区水资源比较贫乏,其工农业及生活用水主要依赖黄河客水。介绍了该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对不同水平年需水量进行了预测和供需分析,得出不同保证率供水总量基本能满足需要,同时存在着季节性缺水问题的这一结论。近年来,随着黄河下游断流频次、、时段的增加,这一矛盾显得更加突出,给三角洲地区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修建平原水库等一系列开源节流的综合对策。  相似文献   

8.
1995年,黄河在山东省滨州地区境内断流二次,时间长达118天,是有史以来黄河断流时间最长的一年,断流时间竟比1994年提前了20多天。给滨州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困难。其原因,一是黄河两岸经济发展,人口增加,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大,致使黄河水入不敷出,求大于供  相似文献   

9.
1992年夏季,黄河下游来水很少。山东境内出现长时间的断流,沿黄地区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人畜吃水也一度出现困难。黄河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日趋严重。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已是黄河下游沿黄地区发展灌溉的必由之路。1 沿黄地区应该充分利用地下水  相似文献   

10.
黄河作为东营市唯一的客水资源(全市97%的土地面积依靠黄河水源),近年来在该市用水高峰期持续出现断流,并且次数日趋频繁,时间越来越长,其中95、96、97年黄河利津水文站断流分别达到122天、134天和226天,而且随着中上游引黄工程的剧增,地处黄河最下游的东营市用水形势将更加严峻。为此,抓好平原水库建设,已经成为保证东营市和胜利油田工农业生产正常供水必须走的一条路子。东营市的平原水库建设  相似文献   

11.
黄河断流及水资源变化特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依据黄河多年的水文资料,分析黄河断流的状况、原因及其影响.认为黄河断流的成因主要是水资源供需失衡和对水量的调控能力不足,不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以丰补枯作用.造成黄河径流变化的原因:一是近期水量偏少,使黄河处于枯水期;二是人类用水的需求及对流域产汇流的影响.从可持续利用黄河水资源角度出发,提出加强黄河水量实时调控,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坚持“开源节流,节流为主”的综合治理开发原则.  相似文献   

12.
黄河调水调沙以来山东引黄能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黄河调水调沙以来山东段河道来水及引水条件的分析,认为影响山东省引黄闸引水的主要因素是黄河用水需求量的增大、河道来水量的减少和渠道的淤积,河道刷深也对部分引黄闸引水有影响。提出保障引黄灌溉与供水的对策:在工程措施上,应及时清除闸前和闸后渠道淤积泥沙、稳定河势、建设提水泵站、加快灌区节水改造和平原水库建设;在管理措施上,应加大山东段黄河引水期的下泄流量,实施水量科学调度、优化配置,加强对灌区尾水和其他水资源的利用等;在政策措施上,应出台有关平原水库建设的政策、加强水资源保护与法制建设、理顺灌区管理体制等。  相似文献   

13.
黄河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黄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初步成果,分析计算了黄河利津、河口镇断面生态环境需水量,并通过各水平年供需分析计算,研究了黄河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供需情况。黄河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包括汛期输沙水量和非汛期生态基流,在满足汛期输沙和非汛期生态基流情况下,其他生态环境需水可以得到满足;在黄河资源性缺水情况下河道内外都缺水是合理的;汛期输沙水量有较大缺口,应采取多种措施予以缓解。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黄河治理开发的思路与布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展望21世纪,黄河治理开发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存在洪水威胁、缺水断流、生态环境恶化三大问题,在认真总结治黄经验的基础上,从战略高度着眼,探索黄河治理开发的思路与布局。  相似文献   

15.
万家寨引黄工程主要为大同市、平朔区、太原市提供工业用水。对农业,计划将原被工业挤占的当地水资源量归还农业灌溉。本文通过分析三个供水区农田灌溉及当地水资源现状,以及对各供水区进行水量平衡分析和经济效益分析,论证了归还后所增加的农业灌溉水量的经济效益是显著的,该项农业供水计划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1986年至2000年间,黄河山东段来水来沙量较多年平均明显减少,同时引黄水量不断增加,断流时间加长,断流河段上延,在这种新的水沙条件下,山东河道的冲淤发生了新的变化。本文根据15年的实测资料,分析了连续小水对山东河道冲淤的影响并阐述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水资源不足、对黄河客水依靠程度高、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提出通过建设滨海骨干生态河道、完善灌区灌排干支渠、增设必要蓄水设施、构建生态水网等实现非常规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初步估算黄河以北非常规水资源利用量可达22 390万m3/a,黄河以南非常规水资源利用量可达14550万m3/a,这部分水经深度处理后可作为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补水水源或当地工农业用水水源。  相似文献   

18.
黄河流域节水管水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设施配套情况和管理、运用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做好节水管水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应当采取的对策,这对黄河节水管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我国其他地区的节水管水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水量调度预案为基础,以防利津断流为基本控制条件,考虑水量传播时间、河段水量损失等因素,开发了黄河下游枯水调度模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通过月、旬和日调度模型的嵌套运行,进行实时人机交互,滚动决策,可以实现水库的科学调度和水量的合理配置,确保利津不断流。  相似文献   

20.
Edwin D. Ongley 《国际水》2013,38(2):227-231
Abstract

Hydrosolidarity in the Yellow River is a complex and difficult task, especially as this river has sediment problems that are unique in the world. The balancing of discharge needed for sediment management, relative to that needed for augmentation of water supply within and outside the basin, and for conservation of threatened ecosystems downstream presents a series of compromises that must rank as amongst the most challenging in basin-wide management of major world rivers. Until such time as south-to-north diversions are in place, the Yellow River is the only major water supply to the North China Plain, where water scarcity is now estimated to be some 40 km3 annually, representing 70 percent of the flow of the Yellow River. The hydrological management of Yellow River erosion involves three major factors: erosion and sediment transport, flooding, and river desiccation in the downstream reaches. This paper outlines several major development project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that are attempting to achieve hydrosolidarity while, at the same time, providing needed water supplies to water-scarce parts of the bas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