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水田灌区排水渠道既是总氮汇集、迁移、转化的主要场所,也是关系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人工河流。通过对前郭灌区排水干渠的系统检测,基本了解了排水干渠中总氮的组分、迁移、转化规律,提出了地表控制、水岸拦截、沿程削减相结合的削减与利用水体中总氮的主要技术方法,对进一步开展十二五期间“水专项”子课题的研究与示范、减少灌区退水总氮污染河流、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查干湖是全国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单位,试点工作以水利科技创新为决策和工作的基础,利用大型水利工程对查干湖进行生态补水;结合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减少入湖的农业面源污染水总量,从源头减少入湖的农业面源污染物,对排水沟渠进行生态化改造,抚育排水干渠两侧湿地,沿程削减入湖污染物;科学调控水位、水量,扩大芦苇湿地面积。提高削减污染物能力;研发应用新型生态水岸技术,使查干湖水生态系统得到较好的保护与修复。试点工作获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比前郭灌区退水进入查干湖多年后的水质主要污染物浓度及富营养化程度变化趋势、排水干渠至查干湖各区间水质状况、主要水化学环境因素变化情况、周边没有引入前郭灌区退水湖泡的水质现状,认为前郭灌区经排水干渠入湖的退水并未对查干湖水质和富营养化状态造成不利影响,相反有利于水质改善。  相似文献   

4.
农田排水沟渠系统作为农田面源排放和下游受纳水体的过渡带,对于农田径流来说是汇,而对于下游受纳水体是源.氮、磷污染物在排水沟渠输送过程中的迁移特征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核心内容之一.本研究在总结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监测试验、数据拟合和敏感分析来确定水深、流速、水温、pH值、溶解氧浓度等五个主要因子对排水沟渠中氮、磷污染物迁移转化作用及其影响情况.研究表明,在实现沟渠中氮、磷污染物的最大截留率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流速和水深起重要作用,影响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5.
水田灌区排水渠道的拟自然生态防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田灌区的排水渠道普遍存在冻融坍塌、生态系统损坏等问题,目前适用于排水渠道的生态化防护技术方式较少。排水渠道的防护应保护渠型稳定,便于施工和维护,能建立和完善渠系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有利于削减农田面源污染物,构造简单,经济适用。根据拟自然生态防护理论,提出了采用生态友好材料仿拟自然水岸的树木根系,保护排水渠道的生态化防...  相似文献   

6.
城市面源污染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城市面源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和危害,以及对受纳水体的影响两方面综合进行分析;系统归纳了城市面源污染特征的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城市地表径流中污染物以悬浮颗粒物为主,其浓度明显大于城市污水;重金属及碳氢化合物浓度在数量级上与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基本相同;COD、BOD5、总大肠菌数、TN和TP都低于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不同使用功能的地表降雨径流过程排污状况中,商业区污染负荷最大;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物中的金属主要来自屋顶径流;碳氢化合物和铅主要是吸附在颗粒上,其他污染物浮动性较大。最后分析了城市面源污染的影响因素,如降雨强度、降雨量、降雨历时、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大气污染状况、地表清扫状况等。  相似文献   

7.
以四平市为例,结合SWMM模型评估了现状合流制排水系统截流能力、分析了现状合流制排水系统最大截流能力,并分别从雨污分流改造、海绵城市建设、初期雨水截流等角度定量评估了城市排水系统污染物的削减情况。结果表明:最大化释放截流干管效能,可以有效提升现状合流制排水系统截流能力。在雨污分流改造的基础上,开展源头低影响开发建设,可以有效削减城市径流面源污染,2018年入河污染物COD和氨氮分别下降了39.7%和33.2%。在此基础上,将原合流制截流干管作为分流制初期雨水截流干管,可以进一步削减城市面源污染,2018年入河污染物COD和氨氮进一步下降了25.8%和15.1%。  相似文献   

8.
刘振清  秦增忠 《治淮》2012,(6):15-16
正一、概述农业面源污染指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中溶解和固体的污染物,如农用化合物、农业畜禽粪便与生活垃圾等有机物和无机物,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使大量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如河流、湖泊、水库等所引起的污染。产生  相似文献   

9.
宁夏农灌退水对黄河水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宁夏农灌退水面源污染是黄河宁夏段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选择3条典型农灌排水沟,在实地监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黑箱模型,估算了宁夏灌区农灌退水面源污染物入黄量。研究结果显示:黄河宁夏段水质矿化度急剧升高的主要原因是农灌退水面源污染;化学需氧量(CODCr)浓度增加主要是点源污染所致;氮类污染物浓度上升系点、面源污染共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上海地区农田径流污染物的生态拦截模式,在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农业面源污染生态工程控制及生态恢复研究工作示范基地,开展了生态排水沟渠对农田径流营养性污染物的拦截净化效果的研究,并进行了工程尺度的应用示范。现场试验表明:生态沟渠对农田径流SS、TN、NH+4-N、TP均有一定的截留净化作用。工程示范结果显示:示范区内生态沟渠对SS、TN、NH+4-N、TP的净化效果总体上优于示范区外部普通农田排水沟渠。总体来看,生态排水沟渠对氮、磷等营养性污染物有较好的净化作用,可减轻周围环境受纳水体的污染负荷。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江苏省水资源分布不均,引供水能力不足,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现状,阐述了推广水稻节水灌溉的必要性,介绍了江苏省主要推广的水稻浅湿灌溉技术、浅湿调控灌溉技术和水稻控制灌溉技术以及“小区示范—扩大示范—大面积推广—全面推广”的推广模式,总结了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效果.通过1998~2000年的推广实践,累计推广水稻节水灌溉面积418.9万hm2;节水超过124.8亿m3;增产粮食25.5亿kg;投入产出比达到1∶103,表明江苏省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达到了节水、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节水灌溉条件下作物系数和土壤水分修正系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彭世彰  索丽生 《水利学报》2004,35(1):0017-0021
考虑土壤水分调控所产生的作物生长滞后效应与补偿生长效应,对节水灌溉条件下作物蒸发蒸腾量ETc的理论计算模型进行了研究。根据灌溉试验资料,确定了冬小麦、夏玉米、棉花及水稻作物的作物系数Kc,得出节水灌溉条件下主要农作物土壤水分修正系数Ks的计算公式。覆膜旱作节水灌溉模式的水稻需水量计算实例结果显示,计算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南方地区水稻节水灌溉的综合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减少面源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维持生物多样性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水稻节水灌溉的生态环境效应日益凸显,并逐渐受到重视。阐述了南方地区水稻节水灌溉模式的应用现状,分析了主要节水灌溉模式的特点及其节水、经济、环境、生态效应,指出在田间节水灌溉的综合效应、节水灌溉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综合影响机理、对杂草和动物多样性调控机制的研究和节水灌溉模式的多准则评价方面的不足,从开展节水灌溉与节水、增产、环境、生态之间的互馈机制、节水灌溉条件下温室气体排放的协同和微生物驱动机制、水管理措施下稻田杂草群落之间的竞争和群落调控机制的研究以及利用考虑多重效应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灌溉模式优选等方面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渗灌条件下水稻的节水灌溉制度和氮肥运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江苏省淮北平原地区稻麦轮作生产实际,在田间埋设塑料波纹暗管,通过调节外沟水位对水稻实施渗灌,就渗灌条件下水稻的节水灌溉制度和氮肥运筹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渗灌条件下以稻田地下水位和土壤含水量作为控制指标的水稻节水灌溉模式,该技术和常规浅水勤灌相比,水稻节水达16.5%,增产14.3%。试验结果还表明,水稻采用节水灌溉制度后,氮肥用量和基蘖肥与穗粒肥的比例显著影响水稻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矿质营养、籽粒产量和营养品质,渗灌条件下水稻高产优质、浅层地下水不受NO3-N污染的施N量为270~315kgN/hm2,基蘖肥/穗粒肥为5∶5。  相似文献   

15.
综合考虑区域水资源水量和水质两个因素,以供水净效益最大、区域总缺水量最小、COD排放量最小为目标建立区域水量水质联合配置多目标模型;为提高算法的计算精度和全局寻优能力,对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了改进并用于模型求解。将模型用于江苏省靖江市水资源配置研究,结果表明:基本方案和节水方案下的用水总量和COD排放量均在其限值范围内,节水方案下供水净效益比基本方案低3.0亿元,缺水量和COD排放量分别比基本方案低1290万m^(3)、1062.7 t,说明得出的配置方案合理可行。在节水方案下进行区域水资源配置,在缓解区域缺水状况的同时,能够有效减少COD排放量,可为解决区域水质型缺水问题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余昌福 《吉林水利》2014,(11):14-16
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属于有效提升我国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维护农业生态环境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方式。文中对我国的节水灌溉现状进行了浅要分析,并且对节水灌溉管理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作了讨论,另外预测了未来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严格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客观掌握武威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状况,有利于改进区域输水灌溉方式、合理规划分配利用水资源,进而助推实施国家农业节水增效行动。本文在武威市20个灌区中选取12个具有代表性的样点灌区,采用首尾测算分析法对2016—2020年武威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测算,分析影响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16—2020年武威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市纯井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相比大中型灌区较高。此外,本文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投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节水激励机制建设、灌区智能化管理等方面提出农业节水增效措施,以促进武威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8.
随着灌区节水工程的实施,渠道的渗漏水量减少,对地下水的补给水量也减少,针对是否会产生自然植被衰竭、湿地萎缩、生态退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本文通过大量的试验观测数据,从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生态与地下水位、渠道渗漏水量、地下水动态变化等角度,分析探讨了渠道砌护节水对自然植被、湖泊湿地、土壤盐溃化等方面的影响,为灌区渠道砌护节水工程的进一步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农业节水灌溉评价研究历程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节水灌溉是在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大背景下,为保护水资源、促进粮食生产而提出的灌溉理念。当前我国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形势主要包含 3 个方面:(1)推广新型节水灌溉工程及设备,提高节水效率;(2)加强节水灌溉管理力度,提升管理水平;(3)完善节水灌溉综合评价理论及指标。本文针对我国节水灌溉目前面临的理论及技术问题,通过总结节水灌溉内涵及主要措施,综合比较各节水灌溉评价方法,分析了当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梳理了国内外节水灌溉评价的发展历程,并对未来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以上海市小型灌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首尾法测算2013年和2014年11个样点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灌溉水利用系数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规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1个样点灌区中9个灌溉水利用系数在0.7以上,最大值为0.861,明显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水稻种植比、防渗渠道长度、渠道衬砌率和节水灌溉工程面积比对灌溉水利用系数影响较大,且防渗渠道长度、渠道衬砌率和节水灌溉工程面积比具有较大的正贡献率,而水稻种植比具有较大的负贡献,可通过优化灌区种植结构、继续开展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技术来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