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分析“数字都江堰”一期工程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就“数字都江堰”二期工程的建设原则、重点进行了阐述.并指出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更好地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节水型灌区”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2.
<正>一、江阴水利信息化建设概况为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江苏省江阴市水利局根据水利部、江苏省及无锡市水利信息化发展规划,按照统一标准、资源整合、综合利用、科学管理、上下衔接、有序推进的原则,以水利业务管理职能为依据,以应用需求为导向,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精心组织编制了《江阴市水利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2012—2015年)》和《江阴市水利信息化一期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3.
1994年以来,都江堰灌区10年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而当前都江堰灌区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十分有利的条件,也面临着不少的困难.要完成灌区第一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需要采取抓好用水管理、加大工程建设和管理力度、打造"数字都江堰",加快水利经济发展、抓好队伍建设等主要措施才能得已实现.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都江堰灌区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分析,以系统工程论中的混沌理论为基础,构建了都江堰水利信息化混沌同步分析模型,最后利用同步分析模型列出了建设策略分析表。  相似文献   

5.
黄玲 《四川水利》2003,24(3):40-42
结合都江堰灌区水利管理调度自动化的内涵,及灌区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和水利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开发都江堰灌区多媒体仿真系统的必要性、开发的内容、实现技术、特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黄玲 《成都水利》2003,(2):54-55
结合都江堰灌区水利管理调度自动化的内涵,及灌区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和水利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阐述开发都江堰灌区多媒体仿真系统的必要性,并对开发它的构想做出大概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都江堰水利工程创建于公元前256年,经过不断建设和发展,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 065万亩。都江堰在我国粮食安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水利遗产保护及水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工程使用年限的增加,都江堰水利工程出现了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调控能力明显不足,工程设施不够完善配套、灌溉用水效率与效益不高、灌溉退水产生面源污染加重、信息化自动化建设管理落后、灌区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节水型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不相适应。开展都江堰水利工程现代化改造势在必行。本文以正在开展的都江堰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规划编制工作为基础,介绍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发展及重要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开展现代化改造的必要性和现代化改造内容。  相似文献   

8.
位山灌区通过应用云计算、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对原有的信息基础设施进行了升级,搭建了智慧灌区E平台,主要包括灌区业务管理系统(涵盖测流、灌溉、水费征收、工程巡检等业务功能)、灌区一张图和移动终端等3大模块,基本实现了信息自动化采集和传输、远程自动化监控以及信息智能化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为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建设标准规范、建设成本高、缺乏专业性人才,提出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和建议:①加大智慧灌区建设投入力度;②尽快研究制定大型灌区信息化有关技术标准;③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市场培育;④加强信息化人才引进和职工专业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9.
那巍 《山西水利》2009,25(4):41-42,49
通过分析汾河灌区水利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新时期水利发展的要求,分别从工程建设融资模式、灌区工程节水和配套建设、灌区量测水站点建设和信息化以及田间节水技术等方面提出灌区建设的相关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我国灌区现代化建设就是运用现代化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把先进科学技术及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到灌区工程建设和灌溉管理工作上去,以提高灌区效益为核心,加快信息化建设,以水利信息促进水利现代化,提高灌区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人类工程史上的伟大奇迹,反映了我国传统水利科技、传统文化思想的先进性、可持续性与可继承性。都江堰灌区在两千余年的历史中,形成和积淀了丰富的水管理制度与经验,是今天都江堰水利文化建设亟待挖掘和研究的内容。建设都江堰水利文化,不仅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有力措施,而且是完善灌区水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都江堰灌区是"天府之国"最富饶的区域,也是我省经济、政治、文化、交通的中心地带,但仍然存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不高、管理水平偏低等问题。本文根据都江堰灌区水利现代化示范建设的实践,指出了都江堰灌区水利现代化建设总体框架和目标,总结了示范区建设取得的经验,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下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灌区水利现代化是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它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手段,实现水资源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以促进灌区可持续发展。文章根据四川省灌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灌区水利现代化的内涵、指标体系、总体框架及目标,结合都江堰灌区水利现代化试点建设实践,总结了四川省灌区水利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理论成果和实践模式,为四川省下一步灌区水利现代化规模建设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4.
5·12汶川特大地震在给都江堰灌区的水利工程、渠道、建筑物及房屋造成重大损失的同时,灌区的水利信息化系统也受到了极大的损坏. 据不完全统计,都江堰管理局水情自动化专业系统中的紫坪铺水文测站整体垮塌,所有水情自动化系统及防雷接地系统全部落入岷江中,蒲阳河测站部分垮塌,设备受损严重,其余各测站测房、设备均有不同程度受损:灌区多媒体会商系统、办公局域网、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受损严重,水利调度中心水情专业网络无法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河套灌区现代化建设为示范,结合国家水利现代化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分别从工程建设、灌区信息化建设、软件开发、体制改革、人才建设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为灌区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潇河灌区属全国大型灌区,是山西省十大灌区之一.灌区自动化建设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灌区用水与输配水等方面的效率,有力地促进对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在灌区渠首枢纽工程水文监测自动化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都江堰灌区通过30年的扩(改)建工程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灌溉面积不断扩大,灌区节水效益显著,粮食安全得到保障,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都江堰灌区节水改造取得效益和目前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下一步灌区建设的思路和对策。通过加大灌区工程硬件建设、建立灌区维修养护投入机制、加强灌区运行管理人员培训、加强灌区灌溉试验站建设和建立水生态循环处理系统等措施,进一步提高灌区管理水平,建设现代化灌区,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针对金华市安地灌区的自动化现状,急需提升灌区自动化和现代化水平,建设一套集以局域网为通信枢纽,实现闸门远程监控、闸门的上下游外景、闸门机组的视频监视系统及灌区主要渠道的水情采集系统于一体的灌区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现状分析,在已有的信息化基础上,结合浙江省水利标准化运行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要求,对金华市安地灌区的自动化系统进行研究和探索,通过PLC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定制化地研发了金华市安地灌区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其他大中型灌区的自动化升级改造和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一、江阴水利信息化建设情况江苏省江阴市水利农机局为进一步加快市水利现代化建设步伐,依据《江苏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江阴市水利现代化指标体系》等文件精神,充分立足水利工作实际,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分步实施"建设原则,于2012年年初组织编制了《江阴市水利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2012—2015年)》《水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都江堰是一个大型生态水利工程,这是对都江堰灌区的充分肯定和最高美誉,也为灌区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都江堰灌区的快速发展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到1985年灌溉面积已经发展到862万亩(1亩=1/15hm2,下同),比1949年增加了580万亩,体现了新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但受当时的条件限制,工程建设标准低、输配水效率不高。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工程设施老化严重、运行安全隐患多。1996年以来,实施了都江堰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灌区的供水保证率、灌溉用水效率、信息化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灌区管理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