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循环荷载作用下高强混凝土收缩徐变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强混凝土收缩徐变特性是国内外混凝土材料性能研究的重点之一,而循环荷载作用下高强混凝土收缩徐变报道较少.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为试验对象,开展了循环荷载作用下高强混凝土徐变试验,得到了相应循环荷载作用下高强混凝土弹性模量和收缩徐变系数,并将收缩徐变系数和现有收缩徐变模型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循环荷载作用下高强混凝土徐变明显大于恒载作用下的徐变,徐变发展呈单调递增趋势,预应力损失和高强混凝土徐变具有耦合关系;因现有模型不能准确预测收缩徐变发展规律,建议采用指数函数拟合进行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2座桥梁混凝土徐变的试验结果,论述了高性能混凝土的长期变形特征,指出对提高混凝土弹性模量、减少徐变收缩的水泥、外加剂和骨料的三要素中,骨料的作用最明显.提出了徐变的湿度、尺寸修正方法与计算式,探讨了掺筋混凝土的徐变修正、徐变行为的温度效应及长期徐变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关于核电站安全壳混凝土收缩徐变的理论分析,主要内容是在弹性蠕变体理论基础上,利用积分中值定理,在考虑了混凝土的干缩、徐变和预应力钢筋松弛的耦合作用以及建造过程对材料性质变化的影响后,推导出计算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的干缩和徐变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安全壳预应力钢筋的长期预应力损失,这将对核电站安全壳的耐久性分析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是造成大跨度连续刚构桥跨中长期下挠的一个极其重要因素,而影响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因素很多,如环境相对湿度、张拉龄期、持续加载时间等,为探究各因素对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程度,以河门口特大桥(主跨135 m+240 m+135 m连续刚构)为例,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Midas/Civil建立计算模型,分别对上述因素以及收缩徐变模型进行了计算分析,表明环境相对湿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对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的设计及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测定了粉煤灰的不同质量及粉煤灰与水泥的不同比率.对20兆帕(3000磅/平方英寸)和55兆帕(8000磅/平方英寸)抗压强度的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收缩和徐变的影响。测定的结果与和易性和3天或28天强度相同的对比混凝土的弹住模量、收缩和徐变进行了比较.与对比混凝土作比较发现,使用优质粉煤灰的混凝土.其弹性模量与对比混凝土的弹性模量相等,但徐变和收缩则低得多。使用质量不明的粉煤灰时,上述的特性具有类似的数值。  相似文献   

6.
用10cm×10cm×55cm轴拉试件,对处于气干介质、水溶液介质和硫酸铵溶液介质的混凝土进行了持续高拉应力作用下徐变破坏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分别得到了三种介质下的应力水平与徐变破坏时间、应力水平与徐变变形的关系,此外,还对混凝土耐久性和破坏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同一应力水平徐变变形为侵蚀性溶液饱和介质时最小,徐变破坏时间最短;水溶液饱和介质时次之;持续高拉应力和溶液介质共同作用使混凝土变形能力降低,脆性增大;混凝土在持续高应力作用下且处于不同介质状态时,标准养护且自然气干介质持久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7.
在搜集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混凝土在多轴应力作用下的徐变与强度关系分析,说明在多轴应力状态下不能简单地采用叠加原理。展示了新的三轴徐变量测仪器及其徐变试验成果以及2组多轴与单轴应力状态下的徐变恢复试验成果,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到多轴应力状态下徐变恢复与应力大小以及持荷时间之间的规律,证实了多轴应力状态下的徐变恢复与已经产生的压缩徐变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湿筛碾压混凝土徐变性能进行多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对原级配碾压混凝土的徐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原级配混凝土大试件徐变与湿筛混凝土小试件徐变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异性,并提出由小试件徐变折算成原级配大体积碾压混凝土徐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断裂力学理论分析考虑徐变变形的材料内裂纹尖端实际能量释放率,研究持续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内微裂纹应变能累积规律,认为在相同应变能累积情况下,长期持续荷载和单轴荷载下微裂纹扩展演化状态相同。基于柔度张量等效假设建立了混凝土的非线性徐变模型,实际应用表明,此模型与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非线性徐变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能反映混凝土损伤与徐变的耦合机理。  相似文献   

10.
在施工阶段混凝土预制屋面板开裂的原因,客观上有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自重荷载的作用等;主观上蒸气养护时升降温速度控制不当,对混凝土震捣不密实,养护不良以及吊环设计、构造、安放不当等.实际上,预制构件的不少裂缝往往是以上两种原因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