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0 毫秒
1.
欣金彪 《治淮》2012,(10):52-55
加强水量水质监测能力建设,逐步建立中央、流域和地方水资源监控管理平台,形成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相适应的水资源监控能力,支撑水资源定量管理和"三条红线"考核工作。本文首先提出了淮河流域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建设内容,论述了流域省界国控监测点选定、水资源监控管理平台建设以及项目的建设管理,阐述了下一步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的工作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其关键是确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制和考核制度。为此,水利部开展了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建成了规模以上取用水户、重要水功能区和省界断面三大监控体系,以及中央、流域和省三级水资源监控管理信息平台。水资源监控管理能力建设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相适应,对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的支撑作用明显。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以三大监控体系支撑三条红线的考核;以省界断面监控支撑水量分配的执行;以信息平台支撑三条红线的管理;以调配决策支持系统支撑流域水量调度管理。实践证明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实施效果良好,并已在相关省区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评估工作中发挥明显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3.
海河流域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一期搭建了海河流域水资源监控管理信息平台。通过对水资源信息服务系统、应急管理系统、调配决策系统、业务管理系统的功能和作用梳理,重点分析了目前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为完善二期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分析松辽流域水资源保护模式的特点,梳理松辽流域水资源保护基础建设、新技术的应用和水资源保护管理机制的建立等水资源保护监控实践经验。松辽流域从水资源监测能力、信息系统、水生态文明方面加强水资源保护基础建设,利用"3S"技术、贝叶斯技术、松花江干流水质模型对松辽流域重点水功能区、省界缓冲区和入河排污口加强水质监测与管理,并建立良好的水资源保护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关键支撑,旨在全面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与技术水平。阐述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介绍目前取得的进展,分析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和省级项目建设滞后的主要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技术指导,完善技术方案,加快中央、流域和省级信息平台开发,抓紧推进3大监控体系建设,加强建设管理等6个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以确保按时按质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6.
2001年水利部在海河、黄河、太湖三大流域和辽宁、江苏两省开展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研究和示范点建设.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针对我国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组织相关流域的管理部门和有关科研单位,利用水利科技创新计划,资助开展了"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建设前期工作关键技术研究""辽宁省区域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研究与示范""苏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监控调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三项科研课题的研究,以推动我国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根据流域水资源保护近期工作需求,以松辽流域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数据库成果为基础,并参照其数据库建设标准,完成了松辽流域水资源保护数据库初步设计和建设,梳理整编了九类水资源保护基础对象数据,完成了对象编码,发布了空间地图服务。数据库的初步建成,初步改善了数据存储分散、无法更新、版本不一致等问题,改变了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对业务工作的支撑方式,并已在相关业务系统建设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8.
水环境监测工作是流域水资源保护的重要基础,在流域水资源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长江流域片已形成了覆盖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省国界、饮用水水源地、入河排污口、地下水的水环境监测网络,水资源应急响应机制已初步建立,远程监控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重点介绍了当前长江流域片水环境监测网运行管理情况,分析了当前流域水环境监测工作的不足。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新形势下,流域监测工作应寻求突破,结合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紧抓职责、找准定位,充分发挥监测技术优势和监测站网整体优势,在新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中起到骨干和支撑作用,实现监测工作的升级和升华。  相似文献   

9.
挥别2014     
《治淮》2014,(12):1-1
2014年,淮河流域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淮河流域第一批3条跨省河流淮河、沂河、沭河水量分配方案已通过水规总院审查,第二批4条跨省河流沙颍河、涡河、史灌河、洪汝河水量分配工作已启动实施。淮河流域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初步实现流域与中央、省级平台的互联互通。广饶、平顶山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通过验收,迄今淮河流域7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已全部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10.
正新疆水资源监控系统建设目的是切实提高新疆的水资源监控能力和管理水平,实现水资源管理向动态管理、精细管理、定量管理和科学管理的转变。该系统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平台、地州(市)和县级节点组成,自治区级水资源监控系统平台辅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实现水资源管理与决策功能,汇总全疆的水资源业务数据和信息,由水利厅将汇总后的成果向水利部和流域机构上报,并将中央和流域机构下达的管理指令和相关信息传达到地州级、县级节点。地州级、  相似文献   

11.
李宁 《广东水利水电》2009,(8):45-46,49
建设东江流域水资源监控体系是东江分水方案的重要保障,该文论述了东江水资源水量水质监控系统的建设背景、建设思路、技术方案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开发的水资源调度通用软件基础上,针对石羊河流域实际工程需求,开展了流域水资源调度模型与系统定制、模型集成与应用系统二次开发工作,建成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调度系统。系统运行效果表明,所构建的水资源调度系统能够满足石羊河流域水资源调度的日常业务需求;同时也表明水资源调度通用软件通过定制和二次开发,能够快速、高效构建出满足流域水资源调度需求的水资源调度系统。  相似文献   

13.
周峰  吴向东 《治淮》2012,(10):57-59
本文主要介绍了淮河流域跨省界水资源水量监测现状调研工作,通过对淮河流域跨省界水资源水量监测现状条件进行分析,根据各规划断面的断面条件、水文特征情况初步选定相应的监测方案,为流域水资源监控能力的省界水量监测体系建设和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4.
应玉 《治淮》2012,(10):55-57
流域省界水量监测是流域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流域各省级行政区水量分配、省界水质水量控制管理的重要依据。本文针对目前省界水量自动监测能力不足,依托沙颍河豫皖交界处的界首水文站开展省界水量自动监测分析与研究,为省界水量自动监测站建设提供技术依据和支撑。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海河水利委员会组织编制的《永定河水资源实时监控与调度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标志着向打造"数字永定河",全面提升永定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和管控能力的目标更进一步。永定河水资源实时监控与调度系统项目旨在建立永定河流域统一的水资源实时监控与调度系统,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盘龙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从用水总量控制与水量分配、初始水权和水权制度、水资源统一管理、水资源监控体系建设、重点流域水生态承载力研究、水电工程水量统一调度和水生态文明建设7个方面提出措施及建议,为盘龙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汉江流域作为全国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唯一试点流域,主要任务是建立流域和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管理指标体系、水资源监控管理体系和监督管理与评估体系,为实施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完善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支撑。汉江流域试点目前初步确定了"三条红线"管理指标,构建了流域水资源监控管理体系,提出了水资源管理与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方案,拟定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技术评估指标体系,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汉江流域实际的水资源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十五”期间水利部确定海河、黄河、太湖三大流域和辽宁、江苏二省作为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建设,并针对试点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技术研究。研究与示范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我国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建设提供了成功范例。开展了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科学内涵的研究,提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水资源管理和开发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省内水资源管理水平低,监控能力建设欠缺,相关体制、机制以及法律不健全等情况,亟须水质监测、用水量监控、管理制度落实等项目建设进行深入研究,为强化监督考核机制提供重要保障。本文对水资源监控能力基础和现状以及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得出了加强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是当今水资源开发管理的必然趋势,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人民珠江》2013,(2):41-41
2013年3月29—30日,珠江流域水利信息化暨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技术交流会在昆明召开。会议进一步学习领会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2012年全国水利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暨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建设管理工作会议精神,交流"十二五"以来水利信息化建设成果和经验,深入分析当今水利信息化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难题,探讨高新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共同推进流域水利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