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钱塘江河口治理回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涌潮闻名的钱塘江河口,动力强劲,破坏力极大.回顾钱塘江河口历代治理情况,重点记述1949 年以来治理工作的进展,论述60 年代提出的钱塘江河口治理规划的指导思想,即缩窄江道,减少进潮量,增大山潮水比值的整治原则.总结整治规划实施过程中治江围涂经验,特别是“以围代坝”和丁坝坝头保护等工程措施.分析钱塘江河口大规模治江围涂后对钱塘江河口潮汐、洪水位、河床以及杭州湾北岸深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曹娥江河口水文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娥江径流具有浙闽山溪性强潮河口的若干特征,径流年际,年内变幅较大,洪水暴涨暴落,洪枯比极大。曹娥江河口潮汐除具有钱塘江河口基本特性外,显著特点是受自身江道地形冲淤的影响,潮汐年际,年内变化较大。而江道地形又与上游径流大小,曹娥江口门外主槽出口方向,钱塘江尖山河湾主槽走向和外海潮汐强弱等因素有关。曹娥江河口潮汐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一方面曹娥江作为钱塘江的支流,受七十年代以来钱塘江河口大规模治江围涂  相似文献   

3.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建国以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运动以来,钱塘江下游两岸广大干部群众,高举“农业学大寨”旗帜,大打治江围涂人民战争,取得了很大成绩。仅肖山、绍兴两县就围垦海涂三十多万亩,初步束窄了江道,稳定了盐官以上江道主槽,减轻了涌潮危害,积累了治江的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4.
钱塘江河口是著名的强潮河口,20世纪60年代后期,南岸开展围涂、以围代坝、整治江道,围1片成1片,既增加了土地,又加快了江道整治进程.随着江道狭窄,规划线的临近,待围滩涂越来越深,施工难度越来越大,作为围涂施工中关键之关键的堵口更是如此.结合2003年绍兴县口门治江围涂(原97丘2期)工程的施工,提出了在堵口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钱塘江河口治江围涂后盐水入侵年际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ron and Stommel提出的混合长度理论为基础,采用韩曾萃将其应用于钱塘江河口的潮泛系数的推导公式,分析了在钱塘江河口在治江围涂后氯度的日平均值、日最大值及其年际变化,利用1994~1999年的实测资料对江道特性参数K进行了重新率定,并经2000~2005年连续6年实测资料进行了验证,表明钱塘江沿程氯度的计算值和实测值吻合较好,也就是说可采用重新率定后的K(=400)值,对钱塘江河口治江围凃后盐水入侵进行年际预报。  相似文献   

6.
新书介绍     
《钱塘江河口治理开发》一书由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和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韩曾萃、戴泽蘅、李光炳等人集体撰写 ,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于 2 0 0 3年 9月出版发行。钱塘江又名浙江 ,是浙江省的母亲河。钱塘江河口以其汹涌澎湃的钱江潮闻名古今中外。河口段江道亟度宽浅 ,动力强劲 ,冲淤多变 ,历史上潮灾频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半个世纪内 ,通过持续的观测研究、科学规划和工程实践 ,使杭州市区以下 10 5km的江道缩窄了 1/ 2~ 3 / 4,江槽得以稳定 ,增强了防潮、排涝和航运的能力 ,结合围涂 7 3余万公顷 ,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取得…  相似文献   

7.
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属典型的强潮河口。在治江围涂工程实施过程中,抛坝促淤的堤头冲深问题引起设计和施工人员的广泛关注,砂肋软体排护底技术应用在钱塘江河口的适用性及经济性,一直没有明确结论。在余姚治江围涂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实验室水槽铺排模拟试验和砂肋软体排护底技术的实际应用,验证砂肋软体排护底技术的设计与施工方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钱塘江水下防护工程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钱塘江河口潮汹流急,破坏力极大,主槽迁徙不定,滩涂冲淤频繁,水下施工十分困难,1968年开始,从涌潮原型观测入手,分析了水下防护建筑物不耐涌潮冲击的原因,提出治江与围涂相结合,变被动防守为主动进攻,抓住滩涂淤涨的有利时机,在滩地上修筑沉井,形成以沉井保护丁坝,丁坝保护盘头、围堤的整体配套水下防护体系,经20年临流考验,成效显著,大大提高了防潮防台风能力,促进治江围涂工程稳定发展,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9.
建国后,钱塘江河口开展自上而下的治江围涂,河口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尖山河湾的全面治理已提取议事日程上,该河湾问题演变非复杂,治理时既要考虑对上,下游的环境影响,又要兼顾到右右岸工程建设的需要,治理难度很大。本文根据实测资料分析治江围涂对尖山河湾演变的影响,可作为尖山河湾治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钱塘江河口由于下游围涂缩窄,在遭遇连续枯水年时发生淤积,且淤积部位较以往下移。应用一维动床数值模型,验证了尖山围涂前后2次洪水过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3种典型地形,计算分析了淤积下移对钱塘江河口杭州段洪水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口淤积下移后,在不利江道条件下,闸口、七堡洪水位分别抬高了0.18m和0.24m。  相似文献   

11.
余姚市海塘除险治江围涂四期工程标准海塘位于钱塘江河口与杭州湾衔接处。该工程主要任务为除险、治江和围垦土地。为降低工程投资,减少坝头冲刷,工程采用软体排护底加碎石压载而后采用平抛和立抛块石形成抛石坝。通过软体排在该工程中的成功应用,简述了软体排技术的作用、软体排制作和沉排过程及配备的设备要求。  相似文献   

12.
余姚市海塘除险治江围涂二期工程标准海塘位于钱塘江河口与杭州湾衔接处。100 a一遇的防潮标准海塘须在治江围涂围堤基础上建设。根据工程岸段的潮浪、堤基特性,通过对混凝土灌砌块石、混凝土四脚空心块以及混凝土栅栏板的比较分析后选择采用混凝土四脚空心块作为标准海塘护面结构,并通过波浪模型试验验证四脚空心块的稳定重量以及相应的塘顶高程。  相似文献   

13.
运用Delft3D软件模拟钱塘江河口沙坎的形成演变过程,探讨钱塘江河口沙坎的演变机理.将钱塘江河口概化为喇叭形,假定底质泥沙粒径单一,不考虑波浪作用,在径流和潮汐的作用下,建立钱塘江河口沙坎演变的数值模拟,重现沙坎演变的过程.钱塘江河口沙坎的形成演变主要受水动力、泥沙输运、河床演变三者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控制.流域来水与外海潮汐的相互作用为沙坎提供了水动力条件,外海巨量泥沙输入为沙坎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泥沙来源.  相似文献   

14.
回顾近六十年来曹娥江河口伴随钱塘江尖山河段的治理过程,以及通过治江围涂稳定主槽、新建水闸畅通排涝、口门建闸提升防洪能力、两岸开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效。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曹娥江河口面临的形势,对照杭州湾大湾区建设目标,提出进一步治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萧围北线低滩治江围涂工程位于钱塘江下游河口附近,滩涂高程低,处于涌潮与山洪易顶冲的凹岸,施工难度较大,工程建设采用先抛筑石丁坝、顺坝促淤、边促淤边围堤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调整设计方案,加快工程进度,节约投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钱塘江河口治理与改善两岸平原的排涝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盐官、桑盆殿两水文站低潮位为特征值,反映钱塘江两岸治江前后约50年的排涝条件变化,该两站的低潮位随着江道主流长度、丰枯径流等自然条件而变化。最终北岸盐官的排涝条件与治江前比未恶化,略有改善;而南岸萧绍虞平原则明显得到改善,其主要措施是尖山河段形成微弯凹岸,不仅有利于排涝,也有利于建闸和建码头。实践证明钱塘江河口的治理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7.
首先简单介绍了潮汐河口治河围涂工程一般促淤方法及其研究手段 ,接着阐述了泥沙淤积模型试验在促淤工程科研中的应用 ,随后结合围涂工程实践探讨了回流促淤机理 ,比较了不同工程布置方案的回流特征与淤积效果 ,提出了一般情况下较为合理的促淤围涂工程布置方法。  相似文献   

18.
治江缩窄后钱塘江河口泥沙淤积和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余炯  曹颖 《泥沙研究》2006,(1):17-24
通过分析长期连续水下地形,发现上世纪60年代末治江缩窄以来,四十多年间钱塘江河口段净淤泥沙26.73亿m3,淤积还在继续向口外海滨段(杭州湾)发展。泥沙淤积自上而下推进,主要发生在连续枯水年的初期,累积冲淤曲线呈阶梯状。分析认为,潮汐河口为了应对连续丰水年和连续枯水年交替的径流改变,通过长周期泥沙冲淤和河床变形进行自动调整,达到冲淤平衡。钱塘江河口围涂缩窄后出现的累积性淤积,与改变了河口进行自动调整作用的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9.
编织袋充填土在围涂工程中应用比较广泛,但在龙口封堵前期利用编织袋充填土护底进行涂面促淤应用较少。以陶家路块围涂工程为例,介绍编织袋充填土护底在余姚市海塘除险治江围涂工程中的应用,通过龙口护底,有效地促进了围区内涂面淤涨,降低了龙口封堵闭气的难度,节省了围涂填筑工程量。  相似文献   

20.
江道采砂对椒江河口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椒江河口以牛头颈口门为界,分为口内和口外,口内为椒江、灵江和永宁江,口外为椒江口。一般情况下,随着椒江流域径流丰枯变化,泥沙在口外与口内之间来回搬运,口内河床呈"洪冲潮淤",口外相反,自然状态下总体较为稳定。1990后,椒江河口河床呈持续下降的异常变化,且口内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口外,本文通过分析河口区近期潮动力变化和各类工程的影响特点,认为近期异常变化主要是由于口内椒江和灵江江道采沙引起,并采用河口河相关系对椒江口断面变化幅度进行验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