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印染废水色度大,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差,且水量和水质变化大,水质成分复杂,针对上述特点,采用了CSBR-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r为1 200mg/L、BOD5为350 mg/L、SS为200 mg/L、色度为400倍、pH为11.5时,出水水质达到《纺织印染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92)二级标准.该处理系统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稳定,剩余污泥量少,基建和运行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2.
按照国家排放标准DB21/1627--2008(JZ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排入城镇收集管网的排放标准,采用MBRT.艺技术处理可使卅水水质达到COD29≤200mg/L、BOD5≤100mg/L、NH3-N≤20mg/L、SS≤20mg/L、pH6-9。  相似文献   

3.
高含盐含氯采油废水生物处理现场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厌氧折板反应器(ABR)+SBR活性污泥法联合工艺处理高含盐含氯采油废水。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经过预处理后的采油废水含盐度为27.4-31.8g/L,含Cl-14000-15000mg/L,CODCr、硫化物和石油类含量分别为150-396mg/L、11.8-20.1mg/L和11.5-15mg/L,经ABR+SBR处理后,出水CODCr在50mg/L左右,硫化物含量在0.25mg/L以下,石油类低于检测限0.5mg/L,各项指标均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试验成果已用于涠洲终端处理厂采油废水处理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采用水解酸化-CASS工艺处理计划生育用药废水的工程情况.运行表明,该工艺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操作维护简单.进水CODCr为1000~2000 mg/L,pH为9.5~10.5,氨氮为100~200mg/L,经过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了<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7-2005)中的A级要求.  相似文献   

5.
中国石化某分公司炼化一体化项目采用粉末活性炭(PACT)生化技术处理全厂石化废水。介绍了废水生化处理装置中除油、生化处理、絮凝澄清等主要处理单元的设计,并对设备调试与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通过粉末活性炭吸附、活性污泥生物降解等作用,处理出水主要水质指标COD、石油类、NH3—N分别小于60mg/L、5mg/L、15mg/L,低于该工程环境评估(EIA)报告批复的废水排放指标的相应要求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一级排放标准限值,出水达标后排入长江。  相似文献   

6.
上海新风色织厂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海新风色织厂总污水量500m3/d,废水中染料含量较高,不易处理。在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通过浓淡水分流、曝气、气浮、超滤等,将部分染料回收、回用,使出水水质大大低于国家排放标准,取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采用厌氧MIC-好氧HTO处理小麦淀粉废水,其处理规模为2 000m3/d,进水COD为12 000~20 000 mg/L,BOD5为6 000~10 000 mg/L,SS为9 000~10 000 mg/L。处理后废水COD、BOD5、SS、NH3-N分别降至100mg/L、20mg/L、30mg/L、15mg/L以下,符合《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1-2010)中新建企业水污染物直接排放浓度限值要求。系统沼气产量为10 000~13 000m3/d,作为燃料通入燃气锅炉,不仅解决了管通腐蚀问题所产蒸汽还可供车间利用。  相似文献   

8.
酸化-序列活性污泥法处理TMP生产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磺胺增效剂车间废水与其他药品生产废水混合,采用“混合废水脱氰-生物酸化-序列式间隙活性污泥生化系统”处理,原废水COD1800~2200mg/L,CN~-5~10mg/L,肼5~15mg/L;处理水COD129mg/L,CN~-0.01mg/L,肼0.02mg/L.全系统HPT和生化曝气时间分别比传统生化系统减少10h和8h.系统处理出水无需化学混凝即可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采用微电解—芬顿—AAO—臭氧催化氧化—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化工园区综合废水,处理进水为化工企业处理后排放到园区污水处理厂的综合废水,通过对中试主体工艺的选择,关键流程和参数的选定,并就稳定运行效果进行了阐述.经过该工艺处理后,最终出水的COD、BOD5、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分别为92.26%、48%、94.93%、72.69%、77.6%,浓度分别为23.9 mg/L、6.5 mg/L、1.54 mg/L、11.8 mg/L、0.28 mg/L,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一级A的标准要求,满足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该流程的运行费用为每吨水5.83元.  相似文献   

10.
明胶废水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动物骨物料进行明胶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高浓度有机废水,采用适当的物化手段作为预处理可以降低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浓度、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减轻生化处理负荷。然后废水再经特殊培养的活性污泥进行生化处理,出水中化学需氧量浓度可降至150mg/L以下,达到我国污水排放二级标准,该方法是一种适合明胶废水处理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改良CASS工艺在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中应用的运行结果表明,进水CODcr为100-300mg/L,BOD5为80-150mg/L时,SS为100-200mg/L时,出水CODcr≤50mg/L,BOD5≤10mg/L时,SS≤10mg/L,完全符合回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摘要:在常规处理条件下,对西南岷江地区突发性非多砂高浊水进行了原水特性的分析及絮凝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单级絮凝、分级沉淀工艺,先投加PAc,60~120s后投加PAM,对高浊度原水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原水浊度为15000NTU时,投加200m∥LPAC、0.4-0.5mg/LPAM,静沉30min后,出水浊度为1.73-2.48NTU。  相似文献   

13.
在常规处理条件下,对西南岷江地区突发性非多砂高浊水进行了原水特性的分析及絮凝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单级絮凝、分级沉淀工艺,先投加PAC,60~120s后投加PAM,对高浊度原水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原水浊度为15000NTU时,投加200mg/LPAC、0.4~0.5mg/LPAM,静沉30min后,出水浊度为1.73~2.48NTU。  相似文献   

14.
以包钢高炉煤气洗涤水处理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混凝沉淀试验,确定复合混凝剂最佳配比为聚合硫酸铁10 mg/L、聚丙烯酰胺0.1 mg/L、石灰25~250 mg/L(调节pH值为8.5左右).处理后,出水清澈透明、浊度低,絮体大而密实、沉降速度快,水质能够达到回用水水质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5.
太湖B支流地表水受水土流失、水体富营养化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水体污染严重,水中有机物浓度和藻密度相对较高。常规的"混凝—沉淀—砂滤—加氯消毒"处理工艺难以有效地去除水中有机物、铁锰、藻类等物质。采用高锰酸盐(PPC)-聚丙烯酰胺(PAM)联用强化混凝工艺对原水进行处理。高锰酸盐投量在0.45 mg/L和聚丙烯酰胺投量在0.07 mg/L条件下联用强化混凝的静态试验结果表明:PPC-PAM联用强化混凝对浊度、色度、铁、锰和耗氧量的平均去除率为90%、73%、92%、99%和38%。PPC在0.3~0.5 mg/L投量和PAM在0.05~0.10 mg/L投量下联用强化混凝生产试验的出厂水浊度、色度、铁、锰等指标,均比历史同期水平要好。  相似文献   

16.
水源切换期用户水质跟踪监测及铁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北方某市水源切换对典型地区实际给水管网铁稳定性的影响开展试验研究。选取2个小区用户各1家,对其管网出水水质进行连续10个月的跟踪监测。结果表明,在本次水源切换过程中,管网水的SO42-有较大幅度变化,平均从25 mg/L增加到75 mg/L,之后又降至45 mg/L;造成管网出水的浊度和总铁有所增加,部分监测值超出饮用水标准,最高达到6 NTU和1.2 mg/L。不同小区管道铁稳定性存在明显差异,管网水中铁含量和浊度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分析水源切换前后不同时期管网出水水质的变化,得出SO42-与管垢铁释放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活性炭+陶粒复合滤料的再生水深度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济南某水厂出水,采用混凝沉淀+臭氧+复合滤料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对城市再生水进行深度处理。在臭氧消耗量和反应时间分别为5 mg/L和10 min,空床停留时间(EBCT)为15 min的条件下,臭氧/复合填料生物滤池对浊度、CODMn、UV254、NH3-N、NO2--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5.1%、48%、54.6%、83.1%、76.6%,出水水质分别降为:0.56NTU、3.1 mg/L、0.052 cm-1、0.37 mg/L、0.04 mg/L。  相似文献   

18.
反渗透工艺处理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徐峰  操家顺  蔡娟 《给水排水》2004,30(6):40-42
针对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浊度高 ,含盐量高的水质特点 ,采用反渗透工艺进行处理 ,出水含盐量小于 2 0mg/L ,满足锅炉预脱盐补充水的要求。介绍了反渗透工艺及其预处理工艺 ,并对该工艺处理成本和工程运行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污水大规模回用技术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污水大规模回用的现实意义及技术可行性进行分析。在技术方面引入水源管道预氧化技术,以高锰酸钾作为预氧化剂,通过管道模拟试验,研究了高锰酸钾的投加量对有机污染物、浊度、NH3-N等的去除效应。结果表明,高锰酸钾作为管道预氧化剂,在除有机污染、除浊方面的效果优异。同时,确定最佳投药量在4~4.5 mg/L之间。  相似文献   

20.
以水库春季低浊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增效结团流化床工艺进行了中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增效结团流化床工艺处理水库低浊水是切实可行的,具有系统运行稳定性高,出水水质好等特点,而良好的污泥回流是系统高效稳定运行的前提。控制上升流速为20m/h时,通过优化得出适宜的工艺参数:混凝剂聚氯化铝(PAC)投量为11 mg/L左右,助凝剂(PAM)投量为0.25~0.30mg/L,污泥回流比为3%,机械搅拌转速为6r/min。在此条件下,出水浊度可控制在1.0NTU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